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孟 竺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不仅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学唱,还要提升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音乐新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因此,音乐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较佳方式之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因此,将德育教育寓于自己所教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一、通过教唱歌曲,滋润学生的心灵
教唱歌曲是音乐课的本分,我觉得,教会学生唱一首歌曲并不难,最主要的是如何将歌曲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地揭示给学生,使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演唱过程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滋润。我在教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这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动物是怎么样爱自己的妈妈吗?于是,我开始播放了《乌鸦反哺》的故事课件,接着,我又问:“听了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学生马上举手说:“我们也要像小乌鸦一样爱妈妈。”紧接着,我又播放了歌曲《母亲》,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听完后,还动情地说:“我们的妈妈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许许多多,妈妈是最亲的人,妈妈是最伟大的,让我们好好爱自己的妈妈,在每一天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吧。”歌声在继续,孩子们听着《母亲》这首歌曲走出教室,歌声仍然在耳畔回荡,爱的情感得以升华。这堂课是结束了,但孩子们在这堂课上流露出来的纯真和善良却久久不能隐去。
二、通过欣赏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主要是以乐器和音响为载体,将一些好的经典的音乐作品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并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学生纯洁的情感,崇高的精神,并激励他们不断奋进。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我先将教室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的,在课桌上点燃了蜡烛。烛光好像是茫茫江面上的点点渔火,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兴趣马上调动起来了,他们听得很认真。在充分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幽雅、宁静、温馨的意境的同时,也领略了我国民族乐器神奇而独特的魅力,加深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接着,我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用他们的语言和图画来描绘这首充满魅力的作品,让学生自由地表述,尽情地描绘。最后,拿出一幅学生画得不错的山水画展示并板书《春江花月夜》,通过引导,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如此美丽,作为新时代的小主人我们该做什么呢?学生中马上就有人如此回答:“努力学习,做祖国的栋梁。”就这样,在宁静而优雅的乐曲声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通过音乐活动,健全学生人格
音乐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我们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歌咏比赛,对学生进行集体化的音乐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有的学生为了合唱而调剂了其他辅导课的时间,有的学生甚至带病排练。比赛结束后,有的班没有拿到名次,学生很沮丧,甚至泪流满面。每当这时,我便笑着对他们说:“大家尽力了,不要难过,争取下次更上一层楼,不要灰心。”当然,若取得好的成绩时,我会适时地劝他们要戒骄戒躁,因为光辉永远只能意味着过去。所以说,集体性的音乐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文化滋养和美的陶冶,而且有助于集体的荣誉感、组织纪律性,上进心的加强,对健全学生的人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谈到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音乐实践活动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初中生学习和活动的处所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及家庭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同时,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现在许多中学生能积极地为社会、学校、班级做好事,也能积极为同学做好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家有了不幸,他们能自觉地捐款、捐物。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开展一些有益的音乐教育活动,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加以探讨及实施,并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五、联系美好今天,增强学生道德意识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义勇军进行曲》、《长征组歌》、《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黄河大合唱》、《青藏高原》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京剧《雄心壮志冲云天》刻画了李玉和坚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思想感情。《家住安源》描述了安源农工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搏斗,要为那天下的穷人争自由。在欣赏时,让学生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我们幸福的源泉,这对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极大的影响。
可见,音乐有着多么神奇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特别地发挥音乐课的德育效果,陶冶学生的性情,调到他们的情趣。
参考文献:
[1]吴静欣.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育[J].音乐天地,2004.
[2]李准.国内音教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对策[D].2004.
[3]何梅.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J].中国音乐教育,2001.
[4]蔡觉民.音乐教育过程的审美体验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2002.
[5]廖家骅.音乐欣赏与创造性思维[J].中国音乐教育,2002.
论文作者:孟竺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1月总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德育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 他们的论文; 妈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11月总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