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市场背后的居民消费分析_买方市场论文

买方市场背后的居民消费分析_买方市场论文

对买方市场背后的居民消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买方论文,居民消费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已进入买方市场阶段。买方市场在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严重困扰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批企业亏损破产、下岗失业者增多、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这已成为当前政府的一大隐忧。但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从国际经验看,买方市场大多是在国民经济进入中等发展水平阶段以后才出现的,而我国目前尚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买方市场怎么就翩然而至了呢?笔者认为,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居民消费根源。

产品大量过剩与居民消费不足并存

一方面,目前的买方市场直接表现为产品大量过剩。资料表明,近一两年来,供过于求的商品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从全国600 余种主要商品的供求情况看,1997年下半年供不应求的商品仅占1.6%; 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这比上半年的5.3%高出26.5个百分点。而到1998年, 商品供过于求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另外,1998 年以前供过于求的商品主要限于消费品市场, 而进入1998年以来,投资品乃至一些基础产品也相继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比如,钢铁等原料生产企业由于积压严重,已实行限产压库;电力供应由于用电水平上得慢,一些机组不能满发;煤炭由于销售困难,库存量过大,生产受到抑制;铁路运输一些过去较为紧张的路段,近年来也出现运量不足的现象,从而有关铁路以及民航打折的报导不绝于耳。由于产品的大量供过于求,使得许多企业的生产能力利润率低下。资料表明,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这就使得亏损、破产企业大量增加,下岗、失业人员越来越多。为此,政府不得不把实施再就业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同时,也使经济增长乏力。资料表明,自从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其中1996年GDP增长率为9.6%,而1997年则下降为8.8%,1998年的第一季度的GDP比上年同期增长7.2%,比1997 年同期下降了2.2个百分点,8%的经济增长目标面临挑战。

另一方面,目前的买方市场还与居民消费不足为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侧面:一是居民虽有消费需要,但无消费能力。这与这些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率放慢有关。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居民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应大体相当,这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然而资料表明,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率持续低于经济增长率,其差距有进一步降低之势。如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货币性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6.6 %, 仅为1996年增幅的一半和1995年增幅的1/3,是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农民人均收入增幅由1996年的9%降为1997年的4.6%,也仅为上年的一半。持续低落的收入增长率使得许多居民虽有增加消费的愿望,但缺乏满足这种愿望的现实购买力。比如在城镇,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商品房积压,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居民住房困难急需改善,甚至还有不少无房户。面对着过高的房价与明显不足的购买力,居民们只能望房兴叹,望价却步。在农村,诸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有着巨大的市场需要量,但由于电价太高,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使得在城镇市场已呈饱和状态的家电产品也难以在农村市场打开销路。二是居民虽有消费能力,但无消费条件。这与产业结构升级滞后有关。虽然从收入增长率看,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但居民的收入水平总的来讲还是不断提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消费需求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比如所谓的“老三件”、“新三件”就说明这个问题,这就客观上要求产业结构随之实现升级。然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总是滞后于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从而造成了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得一方面诸多产品的市场趋于饱和,另一方面诸多较高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如近几年来,在城镇居民的消费价格中,包括食品在内的一般消费品市场货足价平,但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用品,以及服务项目价格,却居高不下。而在农村,在城市已饱和的家电产品需转向农村开拓市场时,却遇到了农村电网及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这也使得即使农民有钱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然因缺乏电力供应而难以派上用场。

人们常说,卖方市场是计划经济的常态,而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然而,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的买方市场并不是那种常态下的买方市场,而是具有明显缺陷的买方市场。表现在:一方面,从国际经验看,其它国家是在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才形成买方市场的。而我国目前人均CNP才500多美元,还属于低收入国家。虽然我国已经总体上告别了贫困,有些地区还进入了小康阶段,但不能不说,我国目前的买方市场是建立在低收入水平或者说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缓慢的基础上的。因而产品的过剩是相对于居民还很低的购买力的过剩。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之所以出现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其中大部分则是由于多年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而技术含量高、能满足城镇居民有待于提高的高层次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缺乏,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畸型化,从而不能不说,目前的买方市场又是建立在产业结构升级滞后,产品供求结构不对接的基础上的。因而产品的过剩又是一种结构性过剩。

事实上,有专家曾把当前我国买方市场上的供大于求分解为三个部分(注:刘国光的有关论述,见《人民日报》1998年6月2日。),第一部分是属于正常的买方市场(笔者认为此即上述所谓市场经济下常态的买方市场)部分的供大于求,称之为“供给略大于直接需求的买方市场”。其中“略大于”是为了满足(1)正常的周转存货(生产和流通环节)增长的需要;(2)预防不测事故(自然、 社会)的储备增长的需要;(3 )为实现消费者选择权力和造成生产者竞争环境必须淘汰一部分落后陈旧商品和生产能力的需要。这部分是市场经济绝对需要的。第二部分,是超过上述正常买方市场合理界限的供给,是真正的过剩。它是由前几年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以及经济过热时期的过度膨胀、泡沫经济所带来的结构扭曲、资源浪费等恶果造成的。第三部分,是由于需求不足造成的。“软着陆”成功以后,尤其是1997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惯性下滑和境外经济风波影响的显露,需求相对不足问题逐渐突出。其中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笔者认为,在这三种需求中,应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率持续下滑而造成的消费需求的不足而导致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这种分解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目前我们的买方市场并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那种正常的合理的买方市场,而是融上述三种供大于求为一体的畸型买方市场,是在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滞后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特殊买方市场,从而决定了其基本特征是产品大量过剩与居民消费不足并存。

长期的投资拉动与应有的居民消费主导错位

当前我国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畸型的买方市场,从深层次上看,应当归因于长期的投资拉动与应有的居民消费主导的错位。

(一)理论分析(注:闻潜:《中国经济运行——层次分析》。):居民消费主导与市场均衡形成

从理论上讲,在经济运行中,居民消费应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由居民消费的特殊性决定的。唯有坚持这样的原则,才能使市场供求不仅在总量上可以达到均衡,而且在结构上也将是协调一致的。

1.居民消费的双重角色决定了其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

一方面,以增殖价值为核心的经济运行,决定的居民消费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因为,尽管居民消费在生活欲望的意义上讲可以是无限的,但它的增长并不能无限,而是要受制于如下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生产。不仅生产规模将决定消费规模,而且生产的结构也将决定消费结构,这是以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增长的有限性为前提的。二是分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是依靠分配这一“中介”建立起来的,在这里,分配是为消费提供一定收入的,其数量应与可供消费的物质产品的价值量相当,而不可附加任何虚拟价值量。三是流通。流通的作用在于把供给和需求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通过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转,使之达到均衡,这是生产和消费间正常关系得以形成的必备条件。在此三种制约因素中,生产因素是最终决定因素,因为无论分配还是流通,其对消费的影响作用都是以生产为转移的。这就要求,一方面生产必须是平稳有序,而不可大起大落,另一方面,在分配中应避免引入虚拟价值,而在流通中应避免虚拟价值的参与(以上所述的虚拟价值是指不为生产所创造的价值量所支撑的那部分货币发行)。总之,居民消费是经济运行的结果,明确这一点的目的在于,要坚持适度消费,而避免消费超前,即应确保居民消费量不超越消费品的生产量。否则,或者一部分消费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或者一部分消费挤压另一部分消费,二者必居其一。

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运行,又以居民消费为动力,因而居民消费又是经济运行的前提。这是因为,经济运行是以市场需求为推动力。一旦脱离了市场需求,经济运行就会因为丧失内在动力而处于停滞状态,旨在谋求经济利益的种种经济活动,也不能不因此而迷失方向,被迫停顿下来。市场需求又包括消费性需求和生产性需求,但生产性需求由投资引发和形成,是经济运行全过程的中间性需求,最终依存于消费性需求,因为它是由消费性需求派生的。因而由居民消费引起和形成的消费性需求,是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最终需求。在推动经济运行方面总是起主导或决定性作用,而生产性需求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否则,二者发生错位,必然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投资过度增长,并伴随以货币的超经济发行,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二是需求结构失调,从而引起供给结构失调,并最终造成产业结构畸型化。

可见,居民消费既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又是经济运行的前提。承认前者旨在反对消费超前,肯定后者旨在抑制消费滞后。无论是消费超前,还是消费滞后,均将阻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只有坚持居民消费的双重地位的统一;才能确保适度消费,这正是经济健康运行所必需的。因此,居民消费在经济运行中必须占据主导地位。

2.居民消费的主导地位客观上要求消费启动,其结果将促使市场均衡。

居民消费的主导地位是在经济运行中作为结果和前提的统一。它作为结果,一方面说明了消费不能超越生产的增长而过分超前,否则必将导致虚拟价值的引入,而引起市场供求失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生产的结果必须以满足居民消费为目标,而不可超越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过度增长。倘若生产盲目扩张,不仅将浪费大量稀缺资源,而且,还将导致供求总量和结构双失衡,最终表现为物价居高不下和市场疲软并存。因此,在调控经济运行时,必须以居民消费为出发点,使居民消费在经济运行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欲做到这一点根本的办法就是坚持消费启动。

坚持消费启动,一方面,不仅可避免消费超前,亦可避免消费滞后,从而市场供求在总量上将达到均衡。这是由于坚持消费启动经济运行,意味着生产投资规模将依据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居民的消费需求量来安排的,而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居民的消费需求量是由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的,而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居民的收入水平又是由前期和当前经济增长率决定的。因而它们又是客观的,这就决定了此时的消费不会超前;同时,由于生产投资是依据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的居民消费需求来进行的,因而其相应的产品供给客观上也被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的居民消费需求所容纳,从而消费滞后也将不会发生。另一方面,坚持消费启动,市场的供求结构也可达到均衡。这是因为,坚持消费启动经济运行,还意味着生产投资的结构将依据出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居民的消费水平决定的消费结构来安排。因而在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产业结构,从而产品的供给结构与相应时期居民的消费结构必定是适应的,从而市场的供求结构也将达到均衡。

事实上,我们从消费启动的过程可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一般来讲,消费启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居民收入的增长直接引发和扩大消费资料的需求,进而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第二阶段是,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可引发并扩大生产资料的需求,进而带动并促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以上两个阶段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以收入为杠杆,以消费资料为核心,由消费启动经济的全过程。这里以收入为杠杆,就要求居民收入增长必须是适度的,且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能得以合理分解使用,这里的以消费资料为核心,就是要发挥消费资料需求和生产的导向作用。借助消费资料的生产,消费性需求可转化为生产性需求,从而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可带动投入品走向繁荣,由此可见,消费启动的结果,必然导致两类生产之间比例的协调,两类市场的相继繁荣,从而经济运行必然出现良性循环,使得经济在保持在均衡的状态下快速发展。所以,消费启动不是一次性启动,而应当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正体现了居民消费的主导地位),且其结果必然是市场均衡。

(二)实践分析:持续的投资拉动与畸形的买方市场的形成

从上述理论分析可知,在经济运行中,应坚持居民消费的主导地位,这是形成均衡市场的客观要求。然而,从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实践看,则存在着投资扩张惯性,从而投资拉动成了经济运行的主旋律,其结果必然是市场供求的严重失衡。

1.主要表现:畸高的投资增长率与重复建设的普遍存在。

建国初期,在以革命,促生产战略口号的指引下,扩大生产成了当时的主要目标。尽管这是由当时的特殊背景决定的,但居民消费受到严重压抑,从而造成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要吃饭、一要建设”的指导思想,初步理顺了生产投资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使得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业已存在的投资扩张惯性,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非理性行为,加之经济思想上存在的种种误区(诸如,认为只要扩大投资就能促进经济发展等),使得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发展中,生产投资超越居民消费始终占据着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生产投资的总量上看,存在着投资增长率过高,从而显现出持续的投资拉动之特征。一般来讲,经济的健康运行,客观上要求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应保持大体相当的增长速度:然而,从近二十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看,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未理顺。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981~1991年间,我国CN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1%、22.9%、6.6%;而1991~1995 年间,三者数据分别为:11.6%、34.7%、8.9 %(注:《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卷,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作者依据该年鉴中有关数据计算出来的。)。可见,1981~1991年间和1991~1995年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CNP年均增长率2.3倍和3倍, 而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比CNP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低3.5和2.7个百分点。 从而使得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率间的关系在总量上严重失调,表现出明显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特征,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明显缓慢。

二是从生产投资的结构上看,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表现出不顾居民消费,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虽然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某些地方和企业领导为了显示自身政绩而萌生短期行为不无关系。他们不顾投资效益的好坏,一味地搞外延扩张,使得“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结果,一方面造成了相当一部分生产能力过剩(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生产能力闲置率高达55.93%),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企业效益下降; 另一方面也使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因大部分资金被重复建设占用,从而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资金无从获取),从而难以满足居民消费结构随经济发展而升级的需求,最终造成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脱节。

2.产生后果:从物价居高不下与市场疲软并存到畸型买方市场的出现。

前已述及,生产投资在经济运行中占主导地位的表现就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从其过程看,同样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投资的增长直接引发和扩大生产资料需求,从而带动和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二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将通过产业基础条件的改善,推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从而带动消费资料供给的增加,市场因此可承受更大的消费资料需求。然而消费资料需求并不会因此而增加。由此可见,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借助生产资料生产为中介形成的。在其第一阶段由于生产性需求的扩大,以及它能容纳更多的生产资料供给,因而投入品市场日趋兴旺和繁荣。如果投资增长率过高,以及大量劣等技术条件的企业纷纷挤进,还将导致投入品的供不应求,从而拉动物价上涨。如在1985年、1988年及1993~1995年我国出现的三次高通胀,就是由于投资的迅猛扩张,使得投入品的价格上涨,从而波及部分相关消费品的搭车涨价的结果。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生产只是为消费资料的生产提供可能,却不能为它提供动力,因而在某种程度上生产资料的生产有可能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地进行,两类生产之间的比例也会因此潜伏下失调的危机。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其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阶段,由于消费性需求无从相应增加,因而生产性需求就不可能转化为消费性需求,日益增加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却难以为需求所容纳,从而部分消费品市场的疲软乃至日渐萎缩就有可能产生。在我国近二十年来的三次物价上涨风潮中,特别是1992年以后的这次通货膨胀过程中,就明显存在着物价居高不下与市场疲软共存的局面。其中的物价居高不下,除了因投资盲目扩张外,还与大量劣等企业挤入市场有关(此即低水平重复建设),因而社会产品平均成本居高不下,然而随着企业产品积压量的不断增加,投资扩张冲动开始缓解,加之政府也不会对居高不下的物价坐视不管,其结果,投资将开始减少,从而投入品市场也将因此由繁荣兴旺走向衰微,最终导致从大部分消费品市场到投入品市场的全面过剩,此即当今我国买方市场的特征。但这种买方市场的背后,一方面是受高位价值支配(如投资拉动的结果也是大量劣等企业充斥市场);另一方面还存在着某些消费品(包括高技术产品和诸多服务性消费品)的短缺(这正是投资拉动而造成的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的脱节的重要标志)。因而这种买方市场与理论上的买方市场是不同的,因而是畸型的。

概括上述理论与实践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买方市场形成的深层次根源在于生产投资超越了居民消费的主导地位。其长期主宰经济运行的结果,必然是从物价居高不下与市场疲软并存到畸型买方市场的出现。

标签:;  ;  ;  ;  ;  ;  ;  ;  

买方市场背后的居民消费分析_买方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