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理论研讨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艺术论文,纪要论文,研讨会论文,作品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杭 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由清华大学主办、我院承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已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探讨,不仅是我们此次展览的命题,而且也是全人类发展需要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因此我们希望此论题能够在学术层面得到更深入的探讨,从而为未来社会发展积累充分的思想资源。鉴于此,我们举办了这次由知名批评家参加的小型理论研讨会,希望各位踊跃发言。(以下以发言先后为序)
张凤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我院主办的这次《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展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此,我代表学院向各位理论家的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艺术与科学这个命题的讨论早已有之,但在我国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作品展与研讨会,这是第一次。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还应继续发展。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立足于教育,因此研究艺术与科学这个命题是要重点考虑怎样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我觉得理论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旗帜,是实践的指导。我们希望能得到理论家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王明旨(清华大学副校长、美术学院院长):非常高兴众位美术理论家来参加这次研讨,实际上这次“艺术与科学”的讨论还刚刚起步,希望将来能与众兄弟院校共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院提出这个大的理想化的主题与多年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基础有关,并入清华大学后,我们处处感到了清华大学对交叉性的综合学科的重视。科学本身同艺术一样是广泛而生动的,这是二者结合的基础。这次的展品偏重于美术、造型艺术和科技之间,从小的切入点来探讨大的课题。展品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部分表达了艺术家内心对科学的理解,另一部分是科学家通过艺术表达的科学成果,第三部分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艺术设计作品。可以说,介入科学是艺术永恒的命题,也是新时代的艺术家了解生活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艺术教育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次展览虽然只是初步探讨,并非十分完善和理想,但毕竟是正式的起步,我们希望诸位能从理论上提出批评和指导,以利于这项工作的深入发展。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刚才王院长介绍了主办的宗旨、构想,使我们对这次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为这次展览是21世纪初大型的社会文化活动,展览热烈,观众情绪高涨,接受度和欣喜度均超过以往。其意义在于:第一,它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多年教育积累的必然结果。第二,它完成了20世纪中国本应完成的命题,非常具有价值。既完成了公众多年的夙愿,又是引导新世纪对该命题关注的起点,体现了学院领导班子的前瞻性和战略性。观众通过展览,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而且看到了艺术创造,这种艺术的、文化的营养是社会大众所需要的。第三,展品多以视觉传达形式出现,是最广泛的视觉传达发射体,形式前所未有,体现了当代文化传播手段。总之,作为一个展览,能够基于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层面,并具有相当的文化前瞻性、当代性是其它展览少有的。但是,对具体命题的艺术化创作,在艺术与科学原理上的思考还有待提高。
程大利(中国美术出版集团副总编辑):上个世纪提出的“科学与民主”与“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一种文化理想,具有指向性。看了这个展览,我首先感到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展览,是一个经过精心准备的有理性思考的展览,清华大学提出这个题目,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具有长远意义。另外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即艺术不应该仅是科学的注脚,科学也不应仅是艺术的拐杖。去年《中国文化报》有一个讨论,讨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可惜它浅尝辄止;科学使人认识物质世界,但科学的高度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问题,艺术使人认识美,它的最大功能应是净化人、抒发人类的情感,二者的结合是人类的理想,如果结合得好了,人类就进步了。今天艺术教育最失败的地方是忽略了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问题是培养真正的人。长期以来,理工科学生的艺术素质薄弱是我国教育界的突出问题之一,大大限制了科学的发展。应该看到,科学本身也是美的,量子物理、纳米世界都是美的,科学与艺术是两翼,缺一不可,没有人文指向的科学的发展是多么可怕。因此,这次展览是个创举,在对年轻科学家的培养方面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真正弄清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林 木(四川大学艺术系教授):我注意到这次“艺术与科学”研讨会发言的构成人主要是科学家、画家,思维导向主要是自然科学。可以说,20世纪人们对科学的强调非常突出。值得注意的是,“五四”的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在当时的美术界是对立的。他们张扬人性、民主、生命意识,反对科学的写实主义,这种对立很奇怪。科学主义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价值观较为关注,它利用科学的权威做与科学无关的事,在20世纪较为普遍,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我认为,人文科学应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中产生重要的作用。人们对科学的宏观与微观的思考演化为哲学、宗教、历史的思考,反过来形成对艺术的引导。这次展览的作品,不少很新颖,但也有很多只是对科学进行了图解,比较牵强,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
岛 子(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教授):我认为这次“艺术与科学”大展开启了21世纪艺术教育的思路和框架。1998年我到川美任教以来,深刻地感到了美术学科缺少科学性,即国家教委的学科目录与社会需求有很大的矛盾,美术学的分类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在我国,人文科学的范围界定还有待研究。我们应关注学科内部的科学问题。21世纪的素质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呢?我注意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开设了社会学课程,这一点值得学习。人文科学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需要融合。21世纪我们学院的建设者任务将会十分艰巨,因为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对教学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它所带来的知识传承问题,使人文学者回归到前现代的角色,即成为世界意义的守护者和阐释者。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和“艺术与科学理论研讨会”是近年国内美术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活动。展览与研讨会都有许多使人耳目一新的内容,打破了艺术活动只着眼于艺术圈之内的局限,开辟了美术教学、美术实践、美术理论与姐妹学科交流借鉴的局面,为中国美术引来一股清风。对于艺术的发展来说,它的意义是在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政治、艺术与个人感情……之外,引导人们注视一条新的思路,尝试一种新的艺术活动方式,走出新的艺术通道。这是一条有生气、有活力的通道,它的价值不会在其它通道之下。
对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来说,“艺术与科学”还可以成为一个长期发展目标,成为学术和办学风格上的一种理想。
当我们说“高雅艺术”的时候,往往联想起传统的、古老的文化情趣。实际上艺术与科学也可以达到一种高雅的文化情趣;当我们说“先锋艺术”的时候,往往联想起对社会生活的反讽和对个人处境的焦虑,实际上艺术与科学、科学与人的复杂关系,也应该成为艺术创作上的“先锋问题”。
展览会的作品多,中国美术馆的场地小,这使展出效果不够理想。除了展出场馆条件的限制外,从艺术水平或者展览会的主题看,如果将一些可有可无的作品删减(如果减去四分之一),展览的整体水准就会明显提升。作品的评奖结果也值得进一步讨论,有些获奖作品并不具有艺术或者科学思想方面的创造性,有些作品甚至不能代表作者原有的艺术水平。在题材和作品的人文精神方面,宜作周密的考量,例如科学研究和科技运用的伦理问题,这已是全球性的不容回避的话题。
从展览作品和研讨会发言看,这是一次称颂科学与艺术的集会,大家主要着眼于两者的光明面,而忽视了它们目前发展的问题。在观察角度上,国内艺术家和学者偏向于称颂历史,回顾往昔的辉煌,在思路上习惯于绪论、概说式的“宏大叙事”,缺少国外艺术家和学者那种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这已经成为中国美术理论界的流弊。
丁 宁(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我想谈以下几点:第一,艺术的发展要进入公众领域。可以说,这次展览引起了久违的关注,它打破了近年美术领域的圈子化,使得艺术进入了公众的精神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逐渐彰显出来。第二,这次展览把“艺术与科学”作为主题阐述是90年代以来美术界的高峰事件,可以改变当代美术的专家化思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重要的启示作用。第三,展览提出了艺术教育的新方向,有助于改变对纯艺术的过分倚重。艺术要走向现实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成分。第四,这是一次美术活动国际性的探索。希望今后能继续进行下去。第五,展览的不足在于对研究的前沿情况把握不够,新思路不足。
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这次展览的命题是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展览既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又具有总结性、启示性,对公众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央工艺美院虽然并入清华大学的时间并不长,但贡献很大。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与艺术毕竟不同,在强调联系时,也有区别。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需要继续深入讨论下去。在当前中国科学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人文科学也并不先进,希望清华美院继续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取得更大的发展。
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花了如此大的力气和声势,用展览和研讨会的形式提出“艺术与科学”这样一个命题,是具有历史性的、前瞻性的。但对中国来讲,历史性这一块确实是中国的问题,因为西方对“艺术与科学”的关注在20世纪就大量地展开了。而中国在20世纪还并未真正地意识到这样一种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命题提出来。因此,这个命题的前瞻性我认为是国际性的,全球性的。不仅是中国人,整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在关注这样一对关系。在我看来,不管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两个概念都是西方式的。甚至把它作为一种关系问题摆出来,也是一种西方式的思想。在这种思想贯穿着一种形而上学的传统,从古希腊到今天信息时代的二进位制语言,这中间是有着深刻联系的。但实际上西方这种思想从一开始就包含一种矛盾。一方面,它把人解释成一种自由的存在,具有无限发展性、丰富性、非专门化的存在,而另一方面它在解释自然、探索自然时,又把这个世界理解为有一个最终的终极时代。
在自然科学上要探讨物质的终极时代,在人文科学上要探讨体现、反映这种终极时代的真理。因此,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在西方人看来是一回事,本质上它有一种大科学思想。由此,矛盾从一开始便产生了。在古典时代,这样一种矛盾是不明显的,文艺复兴后,随着西方对人的强调,所谓人文主义崛起后,必然就会把这种矛盾带出来。对世界认识的问题和人对自己本身认识的问题矛盾重重。这种矛盾导致科学与艺术从原有的混沌状态分裂出来,并产生科学与艺术。而在今天大谈科学与艺术,它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现在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力图改变我们现在对世界认识和把握的矛盾状态。20世纪上半叶,人类对科学、现代文明是持一种乐观的态度的,中叶以后,这样一种状态发生了变化,科学所带来的一些现实问题迫使我们去回头反思,这是由生存环境引发的一种物质性问题。只有这些物质性的问题才能在科学时代打动这些被科学思想所占领、控制的人群。由此,科学与艺术作为一种关系命题暴露出来。从这样一种意义上说,提出这样一个前瞻性的命题,是非常有价值的。从展览来说,我感觉有三种类型的作品:1.把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加以阐释、介绍,实际上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色彩。而在当下,它又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2.表现现代科技或用现代科技来辅助制作的作品,它在某种程度上显示着现代科技的力量。3.在科学的条件下,强调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强调人的现实体验的作品。实际上,从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角度看,这一部分作品更有价值。如果在以后还将继续进行展开讨论,我认为更应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因为在让人生存得更幸福、更好的目标上,无论科学还是艺术,它们都是统一的。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这次展览社会反响很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也有不少缺点,当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谈不清楚,已经有很多的讨论,李政道先生已经是第三次提出这个问题,这次是最重要的一次,并且是最大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他主要强调智慧和情感,艺术也是,科学也是,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讲得很对。而且李政道先生讲的是科学、自然科学而不是讲技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发展到现在,包括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片面性,但又有合理性,前面有人说到的命题的公众性,它带有普遍性,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潮流。听说浙江美术学院曾经请哲学家去讲课,讲得很好,但是有的艺术家发问:你懂笔墨吗?这很可笑,哲学家讲的是普遍性的东西,艺术家问的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哲学家谈的是普遍性的东西,艺术家谈的是个别性的东西。这个普遍性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就要落后。个别性的东西也要关注,例如民族化,但是要在普遍性的原则下。科学与艺术不管以何种形式发展,这个命题的提出都带有一定前沿性,它也一定会推动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它们的结合一定会产生新的东西。
西 川(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刚才各位的发言已经把我想到的一些问题差不多都谈到了,活动成功的地方我就不重复了。我没参加清华的讨论会,因此,只根据展览谈我当时产生的几个印象。一,这是一个美术学院所做的跟科学有关系的展览,而不是科学院做的跟艺术有关系的展览。因此,艺术很显然地呈现一种向科学靠拢的姿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把一些存在于现代艺术之中的现代观念介绍给大家。另外,艺术本身显得不自然,由于艺术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对称比例,似乎艺术观念落后于科学的观念。同时,通过这样一个展览,使艺术本身表现出来的科学似乎已经落后当代科学所达到的水准。因为当代科学的技术层面,它所达到的形而上的层面都已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二,作品不看标示牌,基本上能猜测出是哪国人所做,尤其是中国人的作品更为明显。为什么会如此?这里面实际上存在一个观念置换的过程,中国人的作品不是以科学精神来指导,而是把科学与艺术的空间概念置换成古代与现代的时间概念。三,科学本身在其现代研究中已经实现了科学本身的转身。比如物理学走到核物理学,最后变成对社会生活的破坏,这种科学转身所引起的当代科学对伦理学所产生的挑战,事实上在这个展览中很少涉及,这个展览基本上是艺术向科学靠拢,艺术为科学唱赞歌。科学本身所包含的那些复杂命题、转身、悖论基本上艺术家没有触及到。四,在科学与艺术这样一个大题目下,还可以分列一些小题目进行。
张晓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我最早介入“艺术与科学”这个主题是作为撰稿人为这个展览搞一个专题片,一共五集,我写第一集,介绍艺术与科学的历史关系及发展脉落,并由此引发一些问题。艺术与科学本身一样,最早的艺术家就是科学家,直到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才出现一些问题,艺术与科学正式分离。展览有不足也有价值的地方。1.展品可减掉三分之一,一些作品与主题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质量平庸。另外,700件作品使得展厅太拥挤,展览效果不是太好。2.这次展览是一个开端,是一个仪式。但进入仪式后,它对科学、科学本身的一些问题,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反思不够,艺术与科学共同作用产生力量,并带来震撼的作品太少。意义:尽管有些不足,但其成绩、价值、意义仍远远超过不足。1.通过这个展览,它表明艺术不是点缀、美化,也不是装饰,它是一种生存方式、思维方式,而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展示给人们。2.这个展览完成后,全国美展与它的距离至少有10年以上的差距。另外,它对美术馆本身也是一种讽刺,装置、影像艺术等等都纳入了这次展览之中。3.这个展览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象征意义。而在中国的美术界、教育界跨入21世纪时,这样一个展览至少表现出一种和西方各国同步的文化姿态。因为这个课题也是同时期西方关注的课题,在国内也从未提出过,它的解决程度不管如何,其象征意义必定是深远的。
出席研讨会的还有:刘巨德副院长、包林教授、陈瑞林副教授、尚刚副教授等。(田君、海军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