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民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有了更高一层的要求,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1 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和谐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播下知识的种子,更要播下爱的种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知音。教师不仅应是学生的良师,更应是学生的益友。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是我的管理原则。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个奇迹。用心发现、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创造机会展示,抓住机会及时表扬,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凡事本着对事不对人原则,一视同仁,不偏不袒,由此在同学们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作为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关心学习,而且更要关注学生们的生活。我分担着学生的忧愁,也分享着他们的快乐。学生在接受中懂得了给予,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我付出了真诚与关爱,收获着幸福与感动。
2 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体会到爱心学生处于发展阶段,极渴望自己能作为被关心的对象,又加之许多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教师在生活上的关心无疑是雪中送炭,当天气变冷时,及时督促学生加衣服,了解学生的状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温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因为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赋予,他们体会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的关心使他们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生活上的关心胜过物质上的帮助,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你一句问寒问冷的话语就如一股暖流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爱如清风,如阳光,给学生带来和谐、温暖。
3 教导诚心,使学生有恒心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应以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不结合实际空口说教,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一味责怪,应从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教育,用尊重学生的爱心、诚心换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逐渐达到持之以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没有什么都不行的学生,问题在于老师站在什么角度看,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坚信用情、用爱、用智、用心则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最好良药。
4 教育上精心,激发学生学习热心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的过程,所谓“师生合作”就是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应精心,促进学生学习热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某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的稳定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考,大胆的探索事物的实质,对事物的观察也变得敏锐,逻辑记忆力也会加强,想象力也丰富,因此,教学上动脑子多用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其次,突出学科特点,多应用直观教具,设置悬念,遵循“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好奇心是先导,求知欲是动力”的教育理念,让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的学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进一步发展为“我能学”,教师在整个知识的传授中切实起到指导的针对性,让学生自主的边做边学。教学上多为学生创设情景,创设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发展、教学效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增补一些趣味小实验;举实例突出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讲课时适当穿插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小故事、科学设想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5 课外谈心,和学生交心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工作对象,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谈心,通过学生的语言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次信赖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做更进一步的交流,但教师的一次微笑,一次期待眼神,温和的语言,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感悟。而在课外活动中,就有更多的机会,应主动接近学生,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交谈,共同挖掘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更全面深刻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与他们交谈,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为题材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一些现象的认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个别问题可以开门见山的提出,如对班上纪律的看法,对学习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等等。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则必须首先接近他们,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适时加入他们的活动,细心分析他们的言行,或在集体活动中借题发挥,正确诱导,真正从心灵上与学生交流,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县陈咀中学
论文作者:李玉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体会到论文; 他就论文; 池塘论文; 孩子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