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劳动密集型论文

我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业论文,效应论文,因素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6)07-0069-09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就业、保持一定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同时加快调整、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成为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路径,也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本文拟对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思路及对策。

      一、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服务业就业效应的研究是与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相一致的。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是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Beyers(1991)①以美国和加拿大1977-1996年的就业情况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在此期间加拿大就业岗位增加370万个,增长率达37%,同期现代服务业增长速度高达138%,相当于整体平均水平的四倍,现代服务业新增就业占加拿大新增就业的1/3。美国在这一期间的就业岗位增加5000万个,增长率达50%,同期现代服务业增长速度高达101%,相当于整体平均水平的两倍,现代服务业新增就业占美国新增就业的1/4。Linda Juleff(1993)②以1971-1989年英国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及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均呈现大幅下降,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绝对数及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均大幅上升。其中,与其他类型服务业就业情况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增长速度大幅度领先,成为促进英国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发达国家。William Beyers(2010)③对1998-2005年美国就业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服务业就业规模与经济增长同步,同时与民众的消费方式转变相关。在就业结构效应方面,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内部行业的就业结构。Scharpf(2010)④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对象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就业结构问题,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间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比重相近,消费性服务业从业比重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发达国家间制造业间不存在明显的技术差异,生产过程具有相近的劳动投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量大致相同。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Gereffi G(2010)⑤对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影响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的诸多因素中,行业生产率的增长、最终需求的扩大、中间需求的转变是主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也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服务业发展与就业的一般关系的研究。夏杰长(2000)⑥,魏作磊(2009)⑦,丁守海等(2014)⑧等学者一致认为,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升就业率。蒲艳萍(2005)⑨以改革开放后我国三次产业、服务业产值及从业人员数据为依据,具体测算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服务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三产业是我国吸纳劳动力就业增长最快的行业。王少国(2005)⑩,魏燕、龚新蜀(2012)(11)分别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视角,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认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变动能够促进就业,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存在的严重失业问题。

      二是关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认为,产业发展战略、市场制度、技术水平等是导致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因素。吴敬琏等(2005)(12)认为,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长期以来,我国过分注重重工业化发展,致使工业比重偏高,服务业发展长期不足,由此导致了经济发展依赖大量的资本投入,劳动力需求相对不足,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偏低。王旭升、王旭辉(2009)(13)进一步研究了发展重工业化对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认为重工业化导致就业的直接需求下降,而间接效应上升。一般认为,不健全的市场制度导致要素价格扭曲,由此制约产业结构优化。杨德勇(2007)(14),孙晶等(2013)(15)认为发展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扩大就业规模。在技术进步方面,王文甫(2008)(16)以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技术进步、政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结论表明政府支出促进就业增长,技术进步抑制就业增长。张建升等(2011)(17)进一步以1978-2007年的工业数据为样本,采用VAR模型研究了技术进步对就业规模的影响,结论表明,在短期内技术进步阻碍就业规模的扩大,但长期来看,技术进步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丁一兵等(2014)(18)等研究则支持技术进步抑制就业规模扩大的结论。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地区、具体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及服务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在国内,虽然学者们对于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进行了一定分析,但对于服务业分类比较粗略,导致在研究结论上存在一定的偏误。基于此,对服务业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分类,有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服务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就业效应。另外,在就业结构滞后方面,国内学者侧重于对产业结构整体进行分析,对于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相对薄弱。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首先依据服务业各行业要素密集度将服务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三类,然后构建了服务业结构影响就业的理论机制,包括显性机制和隐性机制,最后以1978-2012年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思路及对策。

      二、服务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机理分析

      从总体上看,服务业结构升级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就业:一是服务业自身发展促进就业的增加;二是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协同、融合与关联发展,由此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前者可称为直接就业效应,后者可称为间接就业效应。

      (一)服务业结构升级促进就业的直接效应

      服务业结构升级促进就业的直接效应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一种途径是服务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规模。从产业自身的禀赋特征来看,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属于资本节约型产业,能够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而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往往属于劳动节约型产业,其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小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行业所需劳动力异质性来看,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低,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其发展能够增加高素质人员的就业机会。因此,总体上看,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不利于低素质人员就业,导致结构性失业,但同时提升了高素质从业人员的就业机会。比较上述两种影响,在前期,不利影响占主导,服务业结构升级可能导致就业人口下降,但在后期,随着资本、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有利影响占主导,服务业结构升级将导致就业人口上升。

      另一种途径是服务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增长速度。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相比,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创造持续力,从而具有更高的就业增长速度。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行业发展较充分,处于行业发展的成熟期甚至衰退期,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行业处于行业发展的成长期。因此,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行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具有更高的就业创造持续力。从产业垂直关联视角来看,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产品多为最终消费品,产业关联弱;知识、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产品多为中间产品,产业关联强,其发展加快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大量劳动力将从工业部门转移到服务业部门。因此,服务业就业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将保持较高增长。

      (二)服务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间接效应

      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典型特征是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来说,其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增加主要是通过自身吸纳劳动力来实现的。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相比,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等特性,虽然其自身可能不能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但却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或融合,间接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张。具体说,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第一,通过供需匹配途径,实现对劳动力市场和人才结构的优化。首先,知识、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有利于降低劳动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对称性和完全性对劳动力市场运作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信息对称或完全时,劳动者可以较容易地获得相匹配的工作;而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传递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劳动者无法及时获得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即使技能较高的劳动者也可能从事较低层次的工作,反之亦然,从而造成劳动力市场的逆向资源配置。在此情况下,部分企业可能因招不到适宜的员工而处于低效率运营状态,这从总体上会降低社会就业水平。当今社会部分信息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招聘网站、猎头公司、人才市场等,通过汇集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有关信息,大大降低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信息搜寻成本,有助于劳动者及时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有助于企业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从而既促进了就业规模的扩大,也优化了劳动力市场。其次,教育及人才培训等行业对促进就业、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经济实践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中普遍存在人才供需结构不匹配问题。部分领域人才供大于求,部分领域人才供不应求,高素质从业者供不应求,低素质从业者供大于求。这种人才结构的调整需要劳动者不断接受教育,进行新知识、新观念的储备。高校等可以通过变动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招生规模适应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的新要求,但其调整存在滞后性。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对市场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革新劳动者特别是低素质劳动者的观念和知识技能,提升劳动力水平,从而优化人才结构,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

      第二,产业关联途径。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其他许多行业具有密切关联,其发展有助于促进关联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就业。一方面,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促进就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主要的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其与制造业互动具有丰富内容。以价值链为视角,制造业企业对内部各环节进行价值衡量,确定核心业务环节,将物流、咨询、财务、设备维修等辅助性生产进行外包。随着制造业分工细化和优化升级,衍生出越来越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岗位,实现产值和就业的双增长。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呈现服务工业化和制造业服务化,一方面推动既有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催生了新的行业,从而产生就业扩张效应。由此,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影响了就业水平和质量,提高了劳动力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服务业内部互动促进就业。整体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需求方,自增强效应是服务业增长的重要依靠。服务业产品大多具于中间产品属性,制造业高端化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来外部冲击,金融保险、软件服务、技术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以其他服务业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催生了其他服务业行业的发展规模,而这些服务业为了提升产品的规模和质量,进一步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由此服务业进入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驱动的“自增强”发展路径,服务业产值与就业规模得以提升。

      第三,创新效应。由于分工深化和产业融合的双重作用,服务业创新具有全局性,就业效应更强。与工业中的局部创新不同,服务业创新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行业本身,还取决于相关领域和层面的整体创新。作为创新主体,人力资本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各领域和层面创新达到一致水平并相互融合后才能凸显创新效应。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在各领域和层次的参与产生就业效应。融合的创新引发技术系统的变革,系统中的企业只有不断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采用新的技术进入新的生态系统中,才能继续生存发展。创新的系统特征提升了创新的范围、规模和效率,产生整体效应,进一步通过产业关联和乘数效应,扩大服务业就业规模。

      三、我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计与指标选取

      1.模型构造。就业吸纳弹性反映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指在一段时期内某一行业就业的变化量对产值的变化量的反应程度。就业吸纳弹性越大,则表明该行业就业吸纳能力更强。既有研究表明,就业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L指从业人数,Y指产出值,A为常数,a指就业吸纳弹性系数,i表示产业或者行业。

      对(1)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等式(2):

      

      通过上式构建回归方程:

      

      其中ε表示随机干扰项。

      2.指标选取与样本选择。考虑数据的可操作性和可获得性,本文参照《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3年)数据研究三次产业层面的就业吸纳弹性,参照《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4)和《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3)相关行业数据研究细分行业的就业吸纳弹性。

      以行业生产所需要素的主要类型为依据,通过界定服务业内部行业的类型归属,更加科学合理地把握和评价服务业结构,归类标准是(邹琪,2010)(19):

      第一,以行业中人均固定资产占有额为标准界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中,占用额高于平均水平50%归为资本密集型行业,低于平均水平50%归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行业,则依照如下标准划分:(1)技术人员比重高于平均水平;(2)劳动生产率高于平均水平50%。如果有一个指标满足即归为资本密集型行业。

      第二,以行业中技术人员与职工的比例为标准划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其中,比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归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比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两倍的归为知识密集型行业。

      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则依据如下标准划分:一是人均固定资产占有额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二是劳动生产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0%。如果满足其中任一条件则归入知识密集型行业,无一满足则划入劳动密集型行业。

      依据以上分类标准,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行业构成见表1所示。

      

      (二)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与脉冲分析

      1.单位根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影响回归结果。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不满足线性回归的经典假设,致使各统计量失效,导致“伪回归”。因此,进行协整分析前需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目前,在众多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方法中,DF、ADF、PP是最为常用。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1978-2012年我国各类型服务行业及代表细分行业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所示,经过一阶或二阶差分后,我国服务业内部各类型行业及其代表行业的相应变量均通过平稳性检验,且同一行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口阶数相同,从而满足进行协整分析的条件。

      2.协整分析。协整分析衡量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主要应用于长期受到均衡关系约束、短期受随机扰动影响的经济系统。在序列中,当变量在某期受到干扰导致偏离均衡,在下期将调整至均衡。由单位根检验可知,增加值和从业人数变量均为同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EG两步法和JJ检验,后者多用于多变量协整关系的检验,本文因只有两个变量,故采用第一种方法来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自2003年起,我国采用新的服务业行业分类标准,对于三次产业的划分进行了相应调整,导致部分行业的数据存在较大缺失,这里舍弃对这部分行业的研究。具体看,统计前后分类一致的行业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与餐饮业在2003年后的统计中进行了拆分,为形成前后一致的行业序列,这里将2003年以后的数据进行了加总。四个细分行业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类型的服务业,且在该类型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其进行研究可在较大程度上弥补某些行业数据缺失的影响。依据公式(3),以从业人数对数为因变量,对行业增加值进行回归,回归的残差项见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所有类型的服务业及代表性分支行业的残差项ADF均小于10%的临界值。这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两变量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我国各类型服务业及代表性行业的就业吸纳弹性系数见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各类型服务业行业的R-squared值虽不太高,但满足就业弹性分析的要求。T值表明各弹性系数具有较好的显著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弹性系数最高,当其增加值增长1%时,可以使就业增长0.2889%;资本密集型服务业次之,就业吸纳弹性虽为正值,但接近于零;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为负值,当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1%时,可以使就业减少0.1493%。因此,服务业中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吸纳水平。分行业看,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就业吸纳弹性较高,当行业的增加值增长1%时,两个行业的就业分别增长0.365%和0.2811%;交通运输、仓储与邮电通信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为负值,但接近零;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就业吸纳弹性最低,当其增加值增长1%时,会减少就业0.315%。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计量结果与既有研究(陈凯,2008)(20)相比,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弹性偏低,这可能由以下几方面原因所致:首先,本文所采取的分类方式导致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所包含的行业较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含的行业较多;其次,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存在大量的非正式就业,本文采用统计年鉴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统计偏误;再次,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行业发展较充分,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甚至衰退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冗余,因此其就业弹性较小,甚至为负值。

      3.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协整检验表明,1978-2012年我国三次产业、各类型服务业以及代表性服务行业的就业量与增加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即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是将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当作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的,用于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法即分析该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系统产生的动态影响。运用VAR模型,对我国1978-2012年各类型服务业产值以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得到就业的响应图(见图1所示)。

      

      图1 产业增加值冲击引起就业的响应

      (从左到右: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从图1可以发现,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对于产出冲击的响应均为负值,影响较为明显,且影响作用逐渐扩大。对于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对于产出冲击的响应在前六年均为正,影响较为明显;在第二年达到峰值,此后递减;自第七年后不再具有促进作用。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对于产出冲击的响应在前十年均为正,影响较为明显;在第四年达到峰值,其后开始下降,但下降速度较缓慢,且具有持续性影响。从上述动态分析比较中可以发现,产出冲击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更大的就业影响效应和持续性,远高于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影响效应的作用。

      四、就业弹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被解释变量为服务业、各类型服务及代表性行业占全社会的比重,数据来源于2003-2012年国研网宏观经济数据库地区数据。本研究综合考虑供给结构因素和需求结构因素,将人均GDP、城镇化水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公共服务支出投入水平、市场化水平等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基本模型如下:

      

      1.人均GDP(PGDP),代表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及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升级。因此,模型中纳入人均GDP变量,采取对数形式即LNPGDP。

      2.城镇化水平(CZSP),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服务业,通过显著的要素集聚效应成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聚集地。为此,将城镇化水平作为模型变量。

      3.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FGTZ),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中,资本的投入对劳动的替代作用较大;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这种替代作用较小。因此,该变量对不同细分行业存在不同影响。

      4.市场化水平(SCHP),是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水平提高,服务业领域的规制减少,中小企业大量进入扩大了市场供给,从而推动服务业发展。同时,生产要素和商品流通更加自由,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升。依据樊纲等(2011)(21)的研究成果,市场化水平指标以非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衡量。

      在以上四个指标中,前两个指标代表影响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需求因素;后两个指标代表影响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供给因素。

      (二)结果与分析

      

      总体来看,四种因素显著影响我国服务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就业弹性,各因素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第一,随着人均GDP水平提升,服务业总就业规模提高。从行业类型来看,人均GDP水平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弹性正相关,与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负相关。从具体行业来看,人均GDP水平对金融业和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

      第二,城镇化有利于提升服务业就业规模。具体来看,城镇化水平对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用不显著。由城镇化产生的巨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导致商业流通、餐饮和房地产业就业明显增加。

      第三,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提升服务业就业规模,其影响仅次于人均GDP的作用。风行业看,固定资产投资对各类型行业就业弹性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房地产行业就业弹性受服务业固定投资影响最大,这与房地产行业的高资本投入特性相一致。

      第四,市场化水平对于服务业就业弹性影响较小。具体说,市场化水平降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弹性,而相应提升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弹性,特别是对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准入门槛降低,导致产业规模扩大,从而增强了行业的就业弹性。

      五、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从就业弹性来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最高;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虽为正值,但已接近于零;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为负值。因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吸纳能力。从脉冲响应分析来看,产出冲击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影响更大,持续性更强,远高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因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有更高的就业吸纳潜力。从影响就业效应的因素来看,人均GDP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化水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影响显著,但对各细分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人均GDP水平增长推动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提高了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量,降低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就业量。城镇化水平提升提高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就业量,但对部分行业影响不显著。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提升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量,在细分行业中,对房地产业的就业推动作用最大。市场化水平提高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就业比重的提升方面。

      基于以上分析结论,为实现我国服务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增长的“双目标”,应主要采取以下对策:首先,相关政策制定中注重就业目标,并将就业目标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政策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应当保持经济的健康运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居民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应当营造积极就业和创业的新潮流,增强居民的就业意愿,从而降低失业率。其次,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规模,促进大学生群体就业。一方面政府应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产学研结合,将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相匹配,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激励体制,提升高素质人才的待遇,激发人才科研动力,提升企业效益水平,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再次,优化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结构,促进农民工就业。积极引导消费升级,如大力普及物业管理服务体系,扩大市场容量,推动居民服务业、物业管理等行业发展;鼓励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进行服务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提升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升农民工的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高。

      ①Beyers W B.Trends in service employment in Pacific Northwest counties:1974-1986.Growth & Change,22(4):27-50.

      ②Juleff D L.The implication of export base theory for the study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Case study.Working Paper,1993.

      ③William Beyers.Determinants of change in service 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8-2005:Findings based on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industries.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30(4):531-547,2010.

      ④Scharpf B.F.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of Full-Employment Strategies//Order and Conflict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2010.

      ⑤Gereffi G.Rethinking development theory:Insights from 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Sociological Forum,4(4):505-533,2010.

      ⑥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期。

      ⑦魏作磊,邝彬:《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产业依赖及其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的启示——一项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家》,2009年第11期。

      ⑧丁守海,陈秀兰,许珊:《服务业能长期促进中国就业增长吗》,《财贸经济》,2014年第8期。

      ⑨蒲艳萍:《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⑩王少国:《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当代财经》,2005年第7期。

      (11)魏燕,龚新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就业差异——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12)吴敬琏:《中国经济调整及前景展望》,《经济前沿》,2005年第1期。

      (13)王旭升,王旭辉:《重化工业阶段的就业效应探析》,《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1期。

      (14)杨德勇,董左卉子:《资本市场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5)孙晶,蒋伏心:《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2003-2007年省际经济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产经评论》,2013年第1期。

      (16)王文甫:《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效应分析》,《经济科学》,2008年第3期。

      (17)张建升,谭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对就业的动态影响——对鲍穆尔—富克斯假说的检验》,《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12期。

      (18)丁一兵,傅缨捷,曹野:《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分析》,《产业经济评论》,2014年第1期。

      (19)邹琪,田露月:《FDI对中国服务业产业效应的实证分析》,《财经科学》,2010年第11期。

      (20)陈凯:《服务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相关关系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5期。

      (21)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标签:;  ;  ;  ;  ;  ;  ;  ;  

我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劳动密集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