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 要】目的:通过持续颅内压监测,动态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5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ICP监护组和常规治疗组,ICP监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根据ICP 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ICP监护组在脱水剂用量及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P <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助于根据病情调整脱水剂的使用剂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关键词】持续颅内压监测;高血压脑出血;应用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也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严重脑病并发症之一,多于情绪波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监测技术已广泛用于颅脑创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1]。持续颅内压监测技术是通过传感器、换能装置以及监护仪组成的对颅内压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治疗颅脑损伤,尤其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颅脑损伤的病死率。本文就2013年3月—2014年9月对5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监测,颅内压监测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5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内入院),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出现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并经颅脑CT检查确诊。入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9.6岁;对照组(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0.2 岁。两组之间的年龄和GCS评分随机抽样,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通过肢体运动、睁眼反应、语言反应等3个方面进行格拉斯哥评分(GCS),GCS评分均<8分,血压均>180mmHg。研究对象剔除合并凝血机能障碍、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出血、外伤出血、入院时已发生脑疝者。
1.2方法
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流量吸氧、药物止血、脱水、控制血压、血糖、保护黏膜,营养神经、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治疗,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2]。ICP监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家属或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字之后,行传感器置入术。手术过程严格按照神经外科手术学及无菌操作规范,轻柔仔细,严格止血;在严格保证手术切口区域敷料清洁干燥;一般监测7~12d,平均9 d。术后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监护仪上颅内压数值的变化,判断病情变化,从而决定是否复查头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颅内压监护仪我们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颅内压的改变,采取更灵活的处理措施:(1)对于ICP<15mmHg,仅予以常规治疗,不予其他特殊处理(如:使用脱水剂或CT检查);(2)对于15mmHg<ICP<25 mm Hg予以常规治疗,小剂量使用脱水剂,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若ICP在基线基础上突然增加5~10mmHg,且持续超过10 min,给予甘露醇125 m L快速静滴,结合患者意识及肢体活动变化,判断是否需要复查头颅CT;(3)若患者ICP持续高于25mmHg时,进行CT复查,如果出血量再次达到手术指征,则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未到达手术指征患者,加大脱水药物剂量,并持续给 予脑脊液引流。出血破入脑室者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引流冲洗。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治疗组:,共37例,患者平均人均甘露醇用量(1225±125) g。根据 GOS评估:良好9例(24.3%),一般12例(32.4%),很差16例(43.2%)。
关于并发症的发生,电解质紊乱15例(40.5%),肾功能损害10例(27.0%),应激性溃疡8例(21.6%),肺部感染10例(27.0%)。
颅内压监测组:共22例,患者平均人均甘露醇用量(780±75)g。发病半年后,根据GOS评分:良好9例(40.9%),一般10例(45.5%),很差3例(13.6%)。关于并发症的发生,电解质紊乱2例(9.10%)肾功能害1例(4.50%),应激性溃疡5例(22.7%),肺部感染6例(27.3%)。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日常运动的减少等导致了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各所医院每年都会新增许多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具有许多并发症,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是其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于春、冬季,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用力排便等均是引起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颅内压增高是引起继发性脑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而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实时准确观察到颅内压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干预处理,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3]。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结果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ICP 监护组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甘露醇平均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监护组甘露醇的使用量低于常规治疗组。总之,通过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及时了解 ICP 的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和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陈 刚,邢 磬,张 蓉,等.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J]. 安徽医药,2012,16(7):975-976.
[2]曹合利,田恒力,陈世文,等.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17(8):342.
[3]王伟,江普查,俞苏寰,等.持续颅内压监测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控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9):565-566.
论文作者:毛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颅内论文; 甘露醇论文; 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颅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