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发电设备与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问题对于平稳供电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必要认识发配电设备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并根据配电网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发配电设备的实际需要,科学分析发配电设备的稳定性。本文从发配电设备安全问题分析入手,阐述了发配电设备安全性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发配电设备;安全问题;分析;对策
引言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发配电设备在整体性能方面、运行效率方面以及设备智能化方面都有所优化,但由于电力系统运行方面存在这复杂性以及负荷较大的特点,在加上一些地区操作人员对发配电设备的了解不足,使得发配电设备在实际的运行中出现了突发的问题,影响了发配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以及运行稳定性,而发配电设备的运行一旦出现了问题的,不仅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发展,同时也会由于电力供应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带来社会经济损失。
1发配电设备安全性问题分析
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是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发配电设备安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辅助设备、操作复杂、故障解决方案不足,可靠性差等诸多问题。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缺少辅助设备
发配电设备运行过程中,辅助设备的缺乏将严重影响发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一般来说,辅助设备的可靠性将极大地影响发配电设备的整体效率,并对发配电设备的制定和指标的实施有良好的影响。在没有辅助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实现发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相当不现实的。因此,辅助设备的缺乏对发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1.2操作较为复杂
发配电设备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操作复杂是其固有特性。但同时,更复杂的运行也会对发配电设备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发配电设备具有较强的完整性,操作越复杂,将大大降低发配电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复杂的运行将使发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更加困难。此外,发配电设备的操作越复杂,对发配电设备的质量影响越大,发配电设备的安装、维修和维护变得困难。
1.3缺少故障解决方法
在各种可靠性分析方法中,故障分析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故障树分析法和故障模式分析法对提高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啊发配电设备的安全维护提供相应的决策。缺乏足够的故障解决方案是影响发配电设备安全的重要因素。发配电设备故障时,故障解决方案的应用是提高发配电设备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没有较好的办法解决故障问题,这对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影响十分严重。
1.4可靠性较差
可靠性差是影响发配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发配电设备的可靠性主要是基于对其运行历史数据的分析,而忽略较小偏差值的参数,从而获得发配电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因此,可靠性差对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有着全面的影响。发配电设备可靠性差时,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指标则存在差异,对发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有不利影响。
1.5缺少科学的评估标准
在实际的发配电设备运行中,可能会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较多,而在当前的可靠性评估机制中更多的是对于发配电设备非计划停运时间的考察,这种考察方式缺乏良好的全面性以及科学性,影响了可靠性分析数据的说服力。在进行可靠性方面结果分析的时候要能更全面的制定相应评估方案,从发配电设备的无故障运行时间、设备运行稳定性等方面入手,全面的反应发配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情况。
2发配电设备安全性问题对策
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解决发配电设备安全性问题的对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提升运行状态
改善运行状态是提高发配电设备安全性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发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职工应主要从建立运行档案和建立分析模型入手。在发配电设备的建立过程中,通过对发配电设备的历史工作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电力企业员工可以发现和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此外,通过建立和分析相应的安全指标,可以对发配电设备分析模型的构建进行数字化分析。通过对分析报告的研究和总结,电力企业员工可以发现发配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2简化操作流程
提高发配电设备安全性的措施之一就是简化其操作流程。操作过程的简化不仅有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整体可靠性,而且对降低发配电设备的故障率和提高发配电设备的使用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简化了操作过程,也可以促进电力系统工作人员有效地减少发配电设备安全检测过程中的误差和失误,从而有效地提高发配电设备的运行效率。
2.3推广故障诊断技术
发配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推广对于提高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发配电设备安全推广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力企业员工应通过有效地推广故障诊断技术在发配电设备安全性问题出现时,进行合理的解决,并提出规范性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发配电设备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为今后类似发配电设备的故障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一般来说,发配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主要包括设备状态的诊断、安全征兆的检测、诊断信息的识别以及诊断结果的记录。一般来说,发配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很多,因此,电力企业员工在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中,应根据发配电设备故障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故障诊断技术,促进发配电设备运行水平的有效提高。
2.4提升设备可靠性
过去对发配电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会通过对其历史数据信息的分析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但是一些工作团队会在分析的过程中,忽略对发配电设备日后使用效果的预测,从而降低了发配电设备的可靠性。所以,加强对管理过程中的指导和预期评估,成为了现阶段发配电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要想有效的对发配电设备的可靠性进行预期评估,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保障评估的准确性。在一般情况下,工作团队会对两个方面加以重视。第一是发配电设备可靠性的指标方面,第二是发配电设备可靠性的评估方面。
当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两个部分都完成分析后,那么就可以根据两者之间信息的比较,对其中存在差异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必要时还可以对相关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此来提升发配电设备的可靠性和预期评估。另外,发配电设备的数值质量和预期评估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发配电设备的数值质量越高,相应的预期评估效果也就会越明显,所得到的信息也就会越有价值。所以,工作人员在对发配电设备进行可靠性的预期评估过程中,要对设备的运作情况有所掌握和了解,同时还要对其历史故障的成因和维修措施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发配电设备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才会降低故障出现的几率,而且不会对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如果当设备受到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出现故障的时候,还需要更具现场情况,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预期评估。
3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促进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简化运行过程,改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问娟.发配电设备安全性问题分析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4(12)
[2]欧兆勇.发配电设备安全性问题分析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3(06)
[3]徐波.发配电设备地电网安全性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电子制作,2013(10)
[4]艾世龙.发配电设备地电网安全性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07)
[5]王新娣 李传纪 贺继鑫等.发配电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升的研究[J].冶金动力,2018(03)
[6]陈少光.发配电设备可靠性问题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1(11)
作者简介:李振东(1960.10),男,汉族,广西北流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发电站发电技术工作。
论文作者:李振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设备论文; 可靠性论文; 性问题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安全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