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城市中,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增加,可以利用高层建筑解决使用土地面积小的问题,从而解决人口众多这一难题。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绝非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其中程序繁多。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如果高层建筑的施工与质量达不到标准,很可能导致楼梯坍塌从而引发事故,给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介绍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分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虽然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但是由于人口压力的影响,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也不断突显出来"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这就使得许多建筑相关人士将目光投到高层建筑上来"高层建筑的用地面积较不,且楼层的容量较大,能够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城镇化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增多,使得社会大众对于其施工质量越来越关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更是建筑相关者的关注重点。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1、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高层建筑主体施工量大,建筑施工周期较长,一般为1-2年左右,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从建筑本身来看,虽然占地面积小,但楼层高,总体面积大,因此相应的工程总量也大。其二,楼层高会增加施工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工期。例如,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则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越来越难。再如,建筑材料的垂直运输在高层建筑中也是很重要的工作,但也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问题。
2、结构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现代社会越来越追求个性化,高层建筑也是如此,于是,很多构造独特、复杂的建筑应运而生,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对于高层建筑不仅施工困难,而且对施工技术要求高,这就需要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创新施工技术要点,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的外观和质量。
二、高层建筑技术施工控制要点
技术施工控制要点的采用能够促进高层建筑施工水平合理提升,对技术施工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1、垂直度合理控制。垂直度合理控制是技术施工控制要点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质量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施工人员为了更好地对技术施工要点进行执行应当首先应根据高层建筑的柱网布置情况,将高层建筑的四个边角柱的具体位置进行有效确定。除此之外,在垂直度合理控制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在有效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从而更好地提升垂直度的准确性,并且在内、外双控的合理运用下使得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够有效减少到最低程度。
2、标高控制。标高控制是技术施工控制要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每层的预控轴线中应当在至少四个洞口上进行标高的定位并且注重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确认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更好地确保标高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在标高控制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并且注重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最终更好地确保标高控制的准确性。
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1)裂缝问题。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产生的压应力和外部温度过低产生的拉应力导致内外温度失衡是墙面或基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如下解决措施:第一,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测算好外部环境的温度,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混凝土的水化热现象进行迅速的降温。具体的降温措施为:延长结构面与结构面之间的浇筑时间,墙体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接近时,再进行下一轮的浇筑工程。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防止墙体外部的温度散失达到内外温度的平衡。阻止温度散失的方法为:在墙体外部加盖保温膜或其它可以防止温度散失的材料。
2)麻面问题。针对模板凹凸不平造成的麻面问题,在施工完成后加盖模板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表面无重大凹凸问题且裂缝少的模板进行加盖维护。或者在加盖材料稀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麻布袋等较平整的物质覆盖于模板表面,增加模板的平整度。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混入杂质的问题,则需要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材料配比时严格按照混凝土的使用用途进行配料,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针对模板拼接不严实造成的墙体麻面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来降低麻面出现的概率。
2、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因为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易因工作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质量问题,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太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做配合比实验和级配试验,在实验过程中要对混凝土严格控制,配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在试验结果出来后,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等符合规定要求后,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浇筑按混凝土的斜面分层、自然流淌坡度、一次到顶、连续逐层推移的方法进行,要保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保证混凝土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避免出现施工冷缝问题。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缩短施工周期,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但是要严格控制浇筑和振捣,同时要严格执行养护制度。要按照混凝土和不同水泥品种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进行养护,同时要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3、逆作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要点。由于逆作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施工方式,地下室梁板结构混凝土的浇筑成为逆作法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为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对地下室梁板结构的浇筑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建筑材料的选择。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建设,应选用性质相对稳定的钢筋混凝土,这不仅仅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实、稳定性强,更是由于钢筋混凝土成本低廉。第二,采用自上而下的浇筑方式需有加固措施做保证。在采用逆作法进行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在底层采取临时加护措施,然后自上而下地对建筑物进行加护,这是由逆作法的性质所决定的。逆作法是一种逆工序施工的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和社会效益,但是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严格,施工难度相对较大,要使地基能承担上部建筑的所有重量,仅靠地下室的楼盖结构远远不够。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计算好底层建筑的承重力,选取相应的临时加固措施,确保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广泛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有效的提升了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在高层建筑中,因为其垂直距离较高,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所以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时,要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就必须明确认识高层建筑体系,掌握好管理施工要领,并创新技术要点,从而促进建筑施工的质量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志缙,赵帆.高层建筑结构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1.
[2]崔晓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J].建筑机械化,2015(9):6-8.
[3]李静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2):90.
[4]李雪华.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9:148.
论文作者:席仁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要点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标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