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理论探讨
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摘自《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
□李羿
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提出,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也是工运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各级工会要聚焦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优化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将工会改革进行到底。
推进工会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工会工作全面创新,对于焕发工会组织新的生机和活力,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团结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Step 2 Taking the failure of the 1st joint as an example,the range of motion is traversed at a given angle step size,and the kinematic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known end position and attitude as
工会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实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指出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这些重要论述,贯穿着改革精神和问题导向,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对群团改革提出了系统明确的要求,既非常鲜明地提出问题,又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为包括工会工作在内的群团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弘扬改革精神、解决突出问题的党的群团改革动员令,也是引领我们谱写新时代工会改革新篇章的科学指南。
工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组成部分。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任务,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一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紧紧依靠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工会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改革总台账一起推进,有利于工会完善组织体制、管理模式,改进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把广大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有利于工会组织更好发挥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优势,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洪流,积极参与支持推进改革,夯实改革的群众基础。
工会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群团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团和工会改革创新。2015年1月,党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强调改革创新是群团工作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要不断推进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2015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群团组织改革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7月下旬,党中央决定在全国总工会开展中央群团机关改革试点。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 《试点方案》),对推进群团改革提出明确要求。11月1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总党组下发通知,明确 《试点方案》已报中央批准,可按方案启动试点工作,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改革,把改革方案落到实处。2017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全国总工会、上海市、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充分肯定试点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明确要求要继续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巩固改革成果。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8月26日,刘云山主持召开群团改革工作座谈会,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化群团改革提出要求。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在谋划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对深化群团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这些决策部署,对推进工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工会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工会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一是必须牢牢把握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和增强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刻回答了群团事业坚持什么原则、朝着什么目标努力等重大间题,是群团组织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的主线。这是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方向,也是工会改革的方向。要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放在第一位,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全面领导、党对职工群众的关心关怀、党中央对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把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作为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亿万职工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始终作党执政的深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实依靠力量、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要把保持和增强群众性作为工会组织的根本特点,带着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履行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建立健全联系职工群众的长效机制,更多地关注、关心、关爱普通职工群众,按照职工群众需求提供精准对路的服务。
工会改革是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工会工作和工运事业的鲜明特色。随着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的变化,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任务、职能及其机构设置、工作方式等也在相应地调整和变化。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运行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与形势任务的要求相比,与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待相比,工会组织还存在着不适应,工会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广泛性和代表性不够,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维护职工权益不尽到位,等等,影响了工会职能的发挥和工作水平的提升,制约了工会工作的深入开展。面对时代发展、社会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工会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改革创新,永葆生机活力,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只有通过改革,转变思想观念、调整思维方式、创新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努力破解制约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才能增添工会工作新活力,把工会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2.1.1 3组小鼠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比较 3组小鼠在6、18、36 h后的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a。
二是必须突出克服和防止“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这一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坚持问题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也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和思想方法。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必须聚焦问题,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会工作中的瓶颈难题,才能有效发挥好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前群团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问题。“四化”问题是长期以来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也是推进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坚持突出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意识,认真梳理“四化”问题在工会组织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中的具体表现,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一个一个地研究,着力破解运行机制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基层基础薄弱、工作供给与职工需求不匹配干部能力素质不适应形势任务要求等突出问题,始终保持改革力度不减、创新动力不衰。只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工会改革才能有的放矢,改革效果才能取信于基层、取信于职工。
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事关工会工作全局和工运事业长远发展。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各级工会要贯彻落实全总印发的 《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22”重要指示和群团改革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方案》(2017年10月10日)和 《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实施方案》(2018年9月25日),准确把握深化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工会改革是坚持群众路线、更好服务广大职工群众的迫切需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工队伍发生深刻变化,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职工需求更趋多元,对差异化、精准化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新生代职工视野更加开阔、自主意识更强,维护自身权益实现自身价值的呼声日益突出。但是,有的地方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的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维权服务工作与职工多样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会组织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农民工等吸引力还不够强,职工参加工会活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等等。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迫切需要,既是推动工会工作的重要动力,也是工会改革的努力方向。
2012年11月25日,“2012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秉承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专家评审、抽样问卷调查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新华水利水电投资公司脱颖而出,被评为“新动力·2012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潜力企业”之一。
对台商子弟学校还有很多想追寻的地方:探索教育、生命力学习营地、资讯教育、全人教育等,还好较近,还有机会重来。
三是必须抓住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这个关键环节。基层工会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是落实工会各项任务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工会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恰恰在基层。基层工会“缺人、缺钱、缺指导”的现状,使其难以有效实现“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影响了工会整体功能的发挥。工会改革就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有效保护和调动职工群众和基层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基层工会“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必须着眼于扩大基层工会覆盖面,把更多的工会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工作精力投入基层一线,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工会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基层所需、职工所盼,逐步解决基层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使工会组织在基层和职工群众中更好地凝聚人心、联系群众、坚守前哨,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战斗队、工作队。
(2)ep2 增设改签、退票窗口;不间断向旅客通报列车运行计划及正晚点情况;保障食物、水、保洁、医疗等供应;车站与公安人员共同参与治安维护;及时向上级通报事件态势变化与处置措施。
会上,为感谢中农控股对自身发展的扶持和帮助,及对当地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鄂尔多斯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为中农控股送上了锦旗。
四是必须坚持以职工为中心这一工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职工群众是工会改革不竭的力量源泉,职工群众关心关切就是工会改革创新的根本动力,广大职工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是检验改革创新成效的根本标准。工会改革不能关起门搞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要站在职工立场、从职工利益出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坚持职工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工会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让职工群众当主角,做到职工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按照职工群众需求提供精准对路的服务,让职工群众从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努力使工会改革符合广大职工群众意愿、得到广大职工群众拥护,增强职工对工会改革创新的获得感、认可度。
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的重点举措
——深化领导机构改革。着眼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搞好顶层设计,加强与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衔接协调,强化优化职能,聚焦主责主业,破解制约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形成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密切上下级工会关系,上级工会依法依章程加强对下级工会的领导,健全完善定期报告工作、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信息报送、工作通报、指导服务等制度,加强工会领导机关部门、产业、直属单位工作统筹。
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关键在深化,深化既体现在改革的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上,也体现在重大改革举措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全总2018年9月印发的 《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领导机构改革、优化强化工会职能、健全服务职工工作体系、不断夯实工会基层基础、扎实推进网上工会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等7个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举措,对深化工会改革作出新的部署。各级工会要按照中国工会十七大对工会改革创新的部署,贯彻落实 《方案》要求,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着力在“深化”和“创新”上做文章,切实增强工会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功能,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凝聚起来,听党话、跟党走。
一是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工会改革。
工会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但与党中央的要求和职工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一些基层工会组建质量不高、基础薄弱、人手不足,一些工会干部抓改革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导致一些改革措施落地不够实;工会兼挂职领导干部职责定位和作用发挥、专职干部“遴选制”、编制“减上补下”等改革创新措施存在法律制度缺失和滞后现象;由于各地工会改革基础有强有弱、起步有早有晚,改革步伐参差不齐,存在少数地方改革运作小、跟进不及时现象,等等,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探索改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推进扁平化管理。探索建立专项小组开展工作,加强工会领导机关对下的指导服务。研究制定基层工会各项业务工作模块手册 (指引、指南)。加强工作规划管理,强化会议、发文计划约束刚性,统一归口统计报表报送,统筹安排调研活动提高机关运行规范性。
二是积极建设智慧工会。
——探索创新产业工会工作。适应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新情况,对接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相关全国产业工会设置,地方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产业工会组织体系。理顺地方工会与全国产业工会、领导机关部门与产业工会企业集团工会与地方工会及产业工会关系,调整和优化产业工会委员单位组成,适当扩大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委员名额比例,增强代表性,扩大覆盖面。加大对产业工会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支持产业工会结合产 (行)业实际,积极主动发挥作用。做好工会系统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直接将文本分词后转换为数字表示,对字词的语义信息未加以考虑。如“程序员”与“编程”这2个词有很紧密的关系,单纯用上述方式并不能反映出这种关系。词语向量化的作用就是考虑词语之间的关系,而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数字表示的过程。计算2个词向量的关联度的方法是计算2个向量的点乘。如果2个向量点乘后结果为零,则这2个向量是垂直的,代表这2个向量没有关系;2个向量点乘的结果越大,则关联度越高。
蒋介石在1943年的《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提到“五四以后,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思想,流行国内。他们对于中国文化,都是只求其变而不知其常”,“是与我们民族的心理和性情,根本不能相应的”。其思想浓厚的保守色彩引起知识界的普遍反感。闻一多在看过《中国之命运》后,称:“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太深,这本书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费正清观察发现,金岳霖等教授就拒绝阅读《中国之命运》,在他们看来,这是对著书立说的学术界的一种公然侮辱,因此,带着蔑视和受辱的神情称其为无聊的废话。
——推进工会网上工作。强化“互联网+”工会顶层设计,在实体工会架构上,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手段,充分激发工会干部的智慧和能力,以“四个一” (一片心、一叠卡、一张网、一个家)为抓手,促进互联网和工会工作融合发展,打造工会工作升级版。调整相关部门职能,优化、创新组织分工和工作流程,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作新格局。各级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
——加快建设网上工作平台。推进实施《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 (2017-2026年)》,建设实名动态、全面覆盖、安全共享的工会大数据库。全总抓紧建设全国工会网上工作通用平台,省级工会积极开展本地区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建设。省级、地 (市)级工会建立门户网站,有条件的县 (区)级工会可单独建立门户网站或在地 (市)级网站中开设频道。企事业单位工会建设内部联系职工网上平台。推进上下级工会组织间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全总主导、地方跟进、产业参与、协同互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工会网上工作体系。充分利用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结合“12351”职工服务热线,建立健全工会新媒体矩阵。
——改进网上宣传引导。充实网上工作平台内容,门户网站承担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办事服务等功能,“两微一端”突出技能培训、维权服务等功能。强化网上工作平台大数据分析处理和综合利用,建立配套的网上服务意见反馈渠道和绩效评估机制。整合工会新媒体阵地,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提高重大舆情反应处置能力,构建网络清朗空间。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会网宣队伍,培养一批工会网宣专家。
三是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明确基层建设重点。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理念,把工作力量、经费使用等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实现依法建会、开门办会、从严治会、人才兴会。重点指导城镇和开发区 (工业园区)做好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建会,瞄准货车司机等群体,聚焦建筑项目、物流 (快递)业、家庭服务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领域 (行业),做好服务业职工和农民工入会工作。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做到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要有工会组织,哪里需要做群众工作、工会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加强县级和中心城市行业工会建设,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建设,提高建会质量。加强走出去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中海外企业工会工作。
——创新建会方式。根据企业职工人数和产(行)业分布实际,采取企业工会、工会联合会、联合工会等多种形式建会,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工会组织体系。完善工会联合会组织架构。强化职工在建会中的主体地位,探索职工网上申请人会等方式,推动工会组织向新兴领域新兴群体延伸。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逐步实现工会组织和工作覆盖精准化。规范集团公司工会组织领导关系和管理体制,坚决制止、纠正随意撤并工会组织和机构、弱化工会地位和作用的行为。对基层工会工作实施权责清单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开门办会,深化会员评家工作,总结推广职工对工会工作定期开展满意度评价的经验做法。
——壮大基层工作力量。在企业中大量发展和培养工会积极分子,建立健全企业兼职工会干部工作补贴制度,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改进工会经费使用管理,明确各级工会领导机关经费支出责任,改革现行预算分配办法,健全完善全总、省级工会经费回拨机制,地 (市)级工会对重点工作作出倾斜性经费支出安排。健全完善对乡镇 (街道)工会工作经费补助机制,加大对县级以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经费的支持保障力度。研究解决工会组织体制与财务管理体制脱节问题。
抓好对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工会领导班子要增强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全总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定期对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部署;各级工会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严格工作责任制,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注重用制度巩固改革成果,把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机制。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要完善工作制度、理顺工作机制,统筹工作力量、凝聚工作合力,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深化改革创新的工作格局。把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与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与做好工会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部署、协调推进、一体落实,使之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三是加强分类指导。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精准施策,不搞上下一般粗,针对不同层级工会组织提出具体化的目标要求和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方法。坚持问计于基层、问需于基层、问效于基层,充分激发基层的创新创造活力,善于发现基层创造的有益经验,及时总结、推广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经验。
四是加强督查问效。要进一步抓好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及时通报各级工会深化改革创新进展情况,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把鼓励先进和督促后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事事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梳理,列出问题和责任清单,明确时限要求,有什么问题就整改什么问题,是谁的问题就由谁来负责整改,以点带面,推动工会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健全改革督查机制,强化跟踪问效,采取职工满意度测评、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完善改革效果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