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商业建筑越来越多。商业建筑设计街区化理念的有效落实,一方面打开了商业建筑的空间局限性,使得商业建筑与外界环境充分融合的同时,更便于营造舒适的商业选购氛围,使商业建筑观赏性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凭借合理的功能分区,半开敞式或开敞式的商业建筑形式,也使得分区具备一定灵活性。本文基于商业建筑设计街区化的形态特征展开分析,在明确设计要点同时,期望为商业建筑设计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商业建筑;建筑设计;发展形态;街区化
引言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城市土地资源节约化利用需求,商业建筑越来越多。商业建筑作为商场战争的主要战场,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在进行商业建筑的策划设计时,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考量,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就需要从不同设计要点出发,采取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法。
1城市商业街区建筑设计理念
在商业街区的设计当中,设计理念方面应当对人本思想加以重视,充分体现出城市文化的内涵,并且提高对生态因素的关注。人本理念是当前商业街区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商业街区是为人提供服务,因此需要与人们的身体、心理需求相契合。在建筑设计当中,对于不同背景、年龄、性别的人群,都要充分考虑,基于消费需求导向,合理规划功能区。通过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带给人们更好的体验。在商业街区当中,建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构成了商业街区主要的景观,和商业街区融合成为一体。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城市的环境、文化、历史等珍贵资源应当充分利用,展现出城市的环境特色、文化品格、历史文脉,从而对城市文化内涵深刻体现,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商业街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商业街区不仅要注重空间布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还要营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环境景观,让人们在更加舒适的商业街区中消费娱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明亮的景观布局是商业街区功能设计的另一个出发点。商业街区绿地景观的设计,不仅可以改善商业街区的环境,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消费娱乐之外的休息空间,给人们更好的享受。
2商业建筑设计街区化发展形态要点
2.1空间形态要点
(1)点空间:为确保商业建筑设计更贴合城市文化体系构建要求,在做好街区规划与流线的同时,还需站在游客的观感角度选定更具代表性的元素。例如,在商业广场与街区出入口的设计上,便可以借助景观元素使商业街区更突出,并营造出活泼与时尚的商业氛围,勾起游客的好奇心后,则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游客数量。其次,在街区内部设施方面,还需站在游客便利角度考虑,例如休息长椅、垃圾桶等都是必要的设施,而相应设施做好处理,同样能够较好的表现出商业街区的文化主题和氛围。(2)线空间:在街区交通流线把控方面,商业街道宽度普遍在8~12m左右,街道宽度满足现阶段人流集散的基本要求,并且考虑到各个分区之间的联系性,也在步行街上设置了多处路口,以便客户流线更灵活且选择性更强。(3)面空间:商业建筑设计需秉承多元化、多核心理念,确保街区环境分为多个组团,并在各组团中提供多条交通流线,使街区既有开放感,也具备一定围合性,才能使商业街区的游览更加舒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商业街区建筑功能的艺术化处理
(1)商业街区建筑功能的艺术化处理。设计中应当充分体现出建筑的功能。重点在于商铺建筑的设计,应当与整个商业街区的整体风格相匹配,将整条商业街区打造独特且统一的风格,进而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提高商业街区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并借助商业街区建筑的独特艺术风格魅力,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在此基础上行,需要立足于消费者需求角度,不断优化商业街区建筑的功能,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要兼顾商家需求,确保商业步行街的顺利高效运行。(2)商业街区建筑空间的艺术化处理。主要包括了内外部空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抽象品、艺术品、绿色植物等装饰,将建筑文化内涵深刻体现。露台、天台、屋顶等外部空间,可以进行功能功能性、美化性的设计,使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内部空间可以遵循生态型的原则,让人们感受自然气息。在空间设计中,要注意与城市环境、商业街区环境、建筑风格的统一。空间的艺术化处理,对于整体商业氛围的提升和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带给人们更好的体验。通过艺术化处理,让建筑风格中的人文气息更好的得到凸显,从而提升商业街区的整体风格效果。(3)商业街区建筑空间材料的处理 。应当注重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体现出资源节约和保护的要求,实现良好的建筑节能设计。例如,在临街建筑立面设计中,使用节能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减少使用天然能源,保证无毒害、无放射性、无污染的绿色建材,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建筑细部的艺术化处理中,也要充分重视,例如对具备遮阳功能的构造设施加以利用,与绿化景观等布置景观空间相结合。
2.3构建城市肌理
城市肌理依靠建筑来组建,构建怎样的建筑形式,将同当地区域的历史风格直接相关联。成都远洋太古里这样的都市计划就是将庞大的工程拆分成几十个量体,彼此貌似,但却定义着不同尺度和城市场景的组合;商户也有自我表现的空间和适应性。整个区域应成为真正的24h“开放空间”,是公众可自由穿行的城市“街区”,便于通行;另一方面,都市的穿越,让人们在通过和逗留的同时,可以欣赏到区内的环境景观和各种活动,使“逛”成为一种美好的体验和感受。从城市设计角度來看,“可渗透性”的街区也创造了视觉上的连接和延续,有助于人们对城市的识别和体验。群落间的那些与都市环境和文化遗存密切结合的广场、快慢区的街巷、保留院落、餐厅、剧场、夜店、花园、店铺等一系列空间与其活动,建立了一个欢愉、多元化的永续创意里坊,如图一。放的“里”模式,可能摆脱人们惯性的以购物为单一目的的模式,增添多元的生活体验,让人发现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瞬间,以及同自然空间之间天然相依的本性。人们从传统的买卖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更注重体验过程,提高了生活和购物过程的品质。当人们不满足单一购物模式的形式后,设计师从研究当地的特色、区域的气候、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阶层和年龄人的喜好出发,着重对细节和品质的提升,包括街巷密度、空间尺度、建筑体量、建筑密度等,从而提升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城市的品质,使城市功能逐渐趋于合理。
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建筑街区化设计理念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是传统封闭式商业空间得以开放,使固定的商业环境与功能组成更加灵活,同时凭借点、线与面的空间布局方式,更能够综合统筹商业街区的文化氛围,使空间形态与特征得到更多顾客的认可,如此便能够为后续商业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赵梦.多文化主体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功能探究——以新乡市关帝庙历史文化街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2017(8).
论文作者:潘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街区论文; 商业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功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