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英语教育概况及借鉴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概况论文,英语教育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为小学开设英语做了20年的准备工作后,2011年,英语才作为外语活动正式在小学实施。作为世界上经济和教育发达、文化与我国接近的邻国,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迟缓的缘由对我们有何启示?本文将分析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背景和现状,从国际视野探讨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的策略。
一、日本公立小学英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972年千叶县15个公立小学成立了英语俱乐部式的英语教室,标志着公立小学英语教育的开始。1986年,横滨市立小学开设“国际理解教室”,开展英语学习。[1]1992年,文部省在大阪指定了2所学校开设小学英语会话课。[2]1996年,都、道、府、县个别学校开始英语教育。2000年,“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恳谈会”对英语教育进行了讨论。2002年发布《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报告,小学增加了“英语会话”的教学内容。2003年5月制定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2008年,小学英语课定名为外语活动,小学5、6年级每周1小时必修,同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一样不作为科目教授,没有考试等评价方式。英语不作为正式科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让儿童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学习;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尚需培训和提高。2009年文部科学省小学5、6年级外语活动实施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1442所公立校中,有20978所实施了外语活动;97%以上的小学在综合学习课进行英语学习,但各校活动内容和时间有较大差别。2011年日本全面实施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考虑到上中学时应有共同的英语基础和教育机会的均衡性,规定小学5年级开始,每周1学时。
日本小学英语教育实施前,各小学针对学校的体制、教师英语水平和能力、家长的态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调整校内政策,注重外语活动和学科融合;聘用英语人才,保证英语教育的质量;开家长会,给家长说明小学为什么开英语、学习的目标及内容、家长的责任等事项,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特点
(一)小学英语教育的理念:培养儿童生存能力
对应急速的全球化,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是日本的国家战略,也是各科的教育理念。生存能力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在变化的社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自律、合作、感激等个性品质。
日本英语教育遵循了2003年文部科学省提出的学校教育应和国家战略结合的方针,英语教育改变了以国际理解为中心的目标,与国家教育方针相吻合——提高儿童交际能力和生存能力是日本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教育理念。小中高三个阶段的英语教育重点分别是:小学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让儿童体验外语和外国文化,养成用外语积极交流的态度,为中学培养交流能力打基础;初中注重体验式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高中注重各种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英语教育目标:强调跨文化体验和理解,培养积极交际态度,感知语言
日本英语教育始终强调跨文化体验和理解。小学外语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让儿童注意到日本和外国生活、习惯、节日的差异,培养儿童多样的思维,提高国际敏感性。
培养积极的交际态度主要指给儿童提供体验用外语交流的活动,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避免因枯燥的语法学习和机械的单词记忆而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吉田研作(2008:69)[3]指出到目前为止的调查显示: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比从中学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在英语学习、想和外国人交流、想了解外国文化等方面态度要积极。
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以及手势、表情等非语言交际。日本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借助非语言交际,像孩子学母语那样,学生先熟悉、体验语言,熟悉和习惯英语的发音、节奏和简单的用法。通过外语活动使儿童了解日语和英语等语言之间的差异,并注意到语言的趣味性,丰富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换言之,小学外语活动不直接教英语知识和训练技能。在动脑理解语言知识之前,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儿童感知语言,激发儿童对英语的求知欲和用英语交际的动机,养成用英语交际的素质,为中学正规学习英语做好准备。
(三)注重学科融合和英语教材使用的灵活性
日本小学目前普遍使用的英语教材是文部科学省编制的小学英语教材《英语手册》(英语ノ一卜)、音声CD和电子版材料。《英语手册》不是教科书,而是通过和国际理解有关的活动,把新学习指导要领具体化的英语材料。它只是为英语教学经验不足的学校,以及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英语的教师提供一些内容和教法。教师在使用时可任意挑选内容,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完成,学校有权自选或自编英语教材。
《英语手册》以话题为单元,有两方面特色。一方面是内容包含了英语以外的语言,使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日本和外国的文化及语言的理解,如第5学年的第1课“世界のこんにちは”里介绍了一些国家的问候语(不仅仅局限于英语);“数で遊ぼう”中介绍了一些国家数字的说法和手语。另一方面是内容注意了学科融合,如第5学年第6课“外来语を知ろう”和5年级日语科目的内容“银河”的内容一致,也有和音乐课、绘图手工课等融合的内容。
(四)以班主任教师为中心的团队
日本小学教师是全科教,每个班由一名教师担任所有的科目的教学。外语活动主要以全科教的班主任老师(Home Room Teacher,HRT)、日籍英语教师(Japanese Teacher of English,JTE)或外籍教师(Assistant Language Teacher,ALT)合作教学方式进行。2005年,日本5362名外籍英语教师中有121人在小学教英语。2006年增加到1000人。2009年各校开始聘请和使用英语人才。教师们要明确为什么让儿童学英语,协调各自不同的职责。各校对班主任教师英语水平提高的研修及进修等采取相应的准备措施。
三、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案例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笔者观摩了日本四国地区几所有代表性小学的外语活动,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香川仁尾小学英语学习已有14年历史;鸣门东小学英语学习刚刚起步;擳渕小学规模很小,5年级和6年级共12人;鸣门教育大学附小注重研究,长期与大学结合;淡路岛石屋小学是较偏僻的老学校。五所学校不尽相同,但英语学习有以下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四个共同特点。
(一)借助身边的题材让儿童快乐地感知语言
教师在教案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英语课上的教学活动,体现了他们对文部科学省的学习指导要领的理解。他们借助身边的题材,为儿童提供快乐的听说英语的机会。几所学校的教师不约而同地在上课开始环节,要求每个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自我介绍,并和听课老师实际交谈。教师在课上对英语知识基本上不讲解,而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通过对话的形式,引起儿童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注意,并理解学习的内容。英语课的主要环节有热身活动、呈现、练习和运用四个环节。教师较重视整节课热身和运用两个环节,在用英语交流前,也有导入单词和句子、问答等练习,但不是重点。
为了更好地配合和使用《英语手册》,使教师拥有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气氛,日本教师的黑板和墙壁上贴有英语单词的画,教室有英语画书,课前播放英语歌曲等。
(二)注重儿童身心发展
几所学校的校长、教师都强调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感,重视培养与他人积极交际的态度。香川仁尾小学校长倡导每月一句英文,在学校里她和儿童们一起学;鸣门东小学英语课前学校三位教师带着儿童们在教室配动作唱英语歌;擳渕小学英语课前教师带着儿童们玩游戏,降低公开课带来的焦虑感。课上,不太擅长英语的校长也用英语跟儿童们交流,班主任老师运用肢体语言等带头说英语,努力和日籍英语老师、外教、学生进行交流,以自己的行为激励学生用英语积极交流。
通过游戏形式,让他们意识到用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快乐地体验用英语交流。香川仁尾小学英语课上进行了属于信息差活动(Information Gap)的猜盒中物(Black Box)游戏。学生在前面,在老师的帮助下,运用“What's color/sharp/size is it?Can we eat it?What does it say/like?”等提问,其他学生借助肢体语言用英语回答。鸣门东小学课上将全班分成5人的4个小组,进行Black Box,借助表情和肢体语言、汉字、图片进行猜谜游戏,通过以上活动,让儿童有“知道了一点英语”,“比以前懂了一些”的成功快乐感,一点点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几所学校的英语学习中,儿童参与活动频率很高,一堂课中基本每个儿童都用英语做了事。
外语活动不仅挑战儿童的知识,而且让他们学会用国际视野观察问题,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受差异,了解外国文化,加强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学会处理文化造成的分歧,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鸣门东小学的外教来自加拿大,她在课上介绍加拿大国旗,适逢冬奥会在加拿大举行,她还向学生介绍奥林匹克会标。课上儿童们做的游戏中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如世界著名的鸣门旋涡,海白菜等。擳渕小学课上介绍了不同国家孩子的不同梦想,最后让全班同学做梦想集。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儿童认知水平和兴趣。教师很注重儿童的反馈信息,几个学校的英语课,教师都留出3~5分钟,让学生口头讲或写出对课的感想和最喜欢的活动等,作为教学反思的依据。
(三)注重教师间的合作教学
前面提到的五所学校的英语课都采用合作教学形式。课前教师间进行沟通,确定各自的任务和责任,课上密切合作,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保证了英语教学质量。班主任主要负责学校教育,贯彻执行校方的教育意图。由于比较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兴趣、心理特征和知识面,班主任的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等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儿童们积极地说英语做示范。外籍教师能把外国文化和语言生动地展现给儿童们,又能示范标准的发音和正确的语法,能灵活运用教案,让孩子们有交流成功的喜悦。日籍英语教师可以在外籍教师、班主任等中间做联系人,可给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建议和想法。五所学校的班主任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调控课堂的能力反映出教师素质较高。成功的合作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而且还能开拓本国英语教师的视野,使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方法得到提高和优化。
(四)注重教研活动
日本小学教师注重科研的态度和氛围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除了文部科学省和当地教育委员会组织的科研活动外,各学校的科研工作也各具特色。鸣门教育大学附属小学每年举行一次研究会,学校负责科研的教师汇报本年度的研究内容,然后分学科上公开课和开研讨会,公开课后任课教师讲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设计,参会人员提问、评论或建议,最后由鸣门教育大学各科专家总结与讲评。附小研究年会2~3周后,又召开“反省会”,再次请鸣门教育大学与从事小学教育研究的有关学科的教授参加,总结上年度的科研工作,讨论下一步研究计划。其他几所小学都定期做研究课,校长和全体教师参加。课后组织研究会,基本每位教师都谈对教学的看法。每个学校都聘请英语教育专家和教研员参加,并在讨论会上介绍英语教育动向以及适合于小学的外语活动等。
(五)隐患问题
上面所提到的几所学校的英语课的案例基本一致地反映了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积极交流的态度,熟悉英语的发音和用法,加深国际理解等。几所学校目标设置较为笼统,没有区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没有具体的单元或一个课时的目标,这是否会影响长期目标达成的实效性?小学阶段是中学正式学习英语前的热身,热身时间的长短,中小学教学方式的落差会不会影响预期的效果?本研究认为日本小学英语教育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培养的影响应有系统的跟踪研究。
班主任教师在英语教育方面起主导作用,但教师自身的英语能力有待提高。日本小学英语教育重视英语的运用能力,不追求英语语言的标准化,基本忽视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这种教育理念会不会使儿童养成不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本研究认为这些方面也需要实证研究。
四、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思考
小学英语教育在世界上也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日本小学英语教育应引起我们对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加强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解
日本2011年正式开设小学英语之前,文部科学省已经为此做了20年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各所学校从政策制定、内部体制调整、学科融合、教师聘请与研修都有比较详细的计划。校长和全体教师对英语教育的目标与方针都有明确的认识。
我国小学英语开设前,对课标的解读和小学英语教师准备等工作显得欠缺。从2001年全国开始开设小学英语起至今,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已有11年的历史。然而,不少教师对课标仍了解甚少,有些教师还不能正确领会课标的教育理念。这严重影响了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英语教育目标也很难达成。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分总目标、分级目标,每级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方面均有详细的规定。[4]伴随着《标准》的颁布,各级教研部门应该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使他们从理念到实践真正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并在教学中真正加以贯彻落实,以实现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目标。
(二)重新探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内涵
《标准》指出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小学阶段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是:对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一级),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二级)。[4]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文化意识培养的分级目标只是停留在了解外国文化阶段,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对儿童的文化意识培养体现得也没有日本那么重视。日本对儿童的国际理解教育和我国对儿童的文化意识培养在概念上有些差别。日本强调相互理解和推广本国文化,让儿童注意到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新理解本国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思维,接受他国的文化,文化理解的焦点在本国文化。本研究认为日本外语教育对跨文化的理解值得我们借鉴,英语课上加深儿童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发现和尊重异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不同之处,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民族自豪感,拓宽儿童的国际视野,也有助于实现《标准》提出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整合的英语教育目标。
(三)注重英语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
日本2003年开始提出学校教育应和国家战略结合,提高下一代的生存力。他们认为现在的儿童不会读书,不会用语言,不会跟人交流。提高学生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是日本各科的课题。笔者在鸣门教育大学附小听了一堂体育课,课上教师也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动作的要领和体会;在奈良女子大学听的一节语文课和数学课,教师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小学英语更注重儿童用英语积极地和他人交流的态度培养,学习内容上如前所说,《英语手册》的编写就注意了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
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有十多年的历史,教师大部分是单科教,注重语言学习和教学细节。建议我国小学英语教材编写人员和研究人员以及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编写、课堂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上更加加强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的意识,将人文性和工具性整合的英语教育理念落实在教材中,让英语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四)加强校本建设,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日本本科层次培养小学教师已有50年的历史,比我国早了40年。小学教师资格取得制度也较完善。小学教师素质较高,地区差异不大。我国小学教师素质及教学水平存在着较大地区差距,很多地区仍存在着小学英语教师质量和数量严重不足问题。《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水平等级标准及培训、考核、认证体系》的发布将对我国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一可循标准。依据即将发布的教师标准,各个学校加强校本建设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之一。
(五)加强中国教师和外籍教师的合作和交流
日本小学教师的素质还体现在合作教学的协调配合,课前由职业的、最了解学生的班主任设计教学计划和明确各自任务,教学中班主任教师和外籍教师、日籍英语教师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特长和团队作用,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我国大城市一些中小学也聘请外教,但课堂教学基本上由外教自由设计、控制;外教和年级英语教师的沟通合作也很少,课堂实效性较差。日本的合作教学对我们在外教的质量把握及外教作用的发挥方面值得借鉴。
小学是否应将英语作为必修学科,这是一直争论不体的问题,然而,小学开设英语是国际发展的趋势。日本作为世界上经济和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英语教育上的发展显得有些迟缓,小学英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全员动员,全方位的准备,刚刚起步。这与整个国际英语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但日本前期充足的、细致的准备工作,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小学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却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本文系受聘日本鸣门教育大学外国人研究员期间的部分研究成果。感谢鸣门教育大学,文部科学省学习指导要领和教材参编者兼重昇教授在本研究中给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