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哲学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哲学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社会实践论文,哲学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07)04-0015-05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被看作是理论教育课,甚至当作“说教课”,没有把它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显然是片面的,既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要求,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理论教育课,而且也是社会实践课。只有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的作用,真正实现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因此,在当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和重视社会实践这一环节。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必要性的哲学分析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来自于实践,同时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离开了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根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还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要付诸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61)“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1](P7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如果有了理论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样的理论再好也是没有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马克思主义还强调自己的理论只有在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马克思明确地告诫我们,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同时,实践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推动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所创立的生气勃勃的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时代的进步、科学和历史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推动力;依据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的实践生活,纠正过时的理论,突破原来的认识水平,不断作出新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实践这棵常青之树密切相联,才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创立一百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既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是实践性,那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一方面,大学生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实践来检验一切、审视一切,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自觉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另一方面,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真正懂得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体现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能力,为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好思想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转化为认同,由认同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思维方法,同时外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毫无疑问,要实现这一过程,课堂讲授是不可缺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知识不会自发地进头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也不会自发形成。学生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认同,进而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思维方法。然而,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是不够的。如果说“认知”过程主要靠课堂教学的话,那么,“内化”过程则主要靠在“认知”基础上的社会实践。“德育的接受和内化过程,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撑:一是经验事实的比照性支撑;二是情感信息的导向性支撑;三是理论思想的逻辑性支撑。但是这些方面的实际效应,都需要体验机制在其中发挥一种穿针引线、融通化合的作用。”[2] 体验的获得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实践,所谓体验机制也即实践机制。课堂讲授只能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进头脑的问题,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受教育者就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由此观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不是一种外在的可有可无的教育方式,而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关键环节。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根本要求

江泽民说过,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实现。从学生主体的视角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间接经验,要把间接经验变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变成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

首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把间接经验变成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教育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受教育者的认识过程也必须遵循一般认识过程的规律,即也要以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得到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才能获得新的理性认识。受教育者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最终还要付诸实践,到实践中去经受检验。但教育过程有其特殊性,这是由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掌握知识的快速性和高效性所决定的。由于受教育者所学到的知识具有间接性和选择性,没有经历一般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受教育者所学到的书本知识不是他们自己亲身实践得来的,是他人或前人证明了而他们自己还没有证明的。因此,只有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体验它,才能将书本知识或前人、他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变为自己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其次,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把间接经验变成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受教育者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要变成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且把这种坚定的信念变成建设现代化的物质力量。而这种坚定信念的培养则依赖于社会实践的特殊教育功能。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亲身感悟毛泽东说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巨大力量,感悟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出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真谛,真正懂得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正确看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和社会矛盾,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树立坚定地跟党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正如江泽民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讲话中对大学生所寄予的殷切希望那样: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唯有如此,当代大学生才能成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科学发展的拓进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者。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哲学透视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有过几次较大的调整、改革,但是调整改革的层面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课程结构及课时的变动上,没有把社会实践作为一个教学环节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之中。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脱节。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特征是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不只是在课堂上举几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而是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走向社会实践,置身于现实的实际生活中去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然而,现实的教学现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教育,忽视了社会实践教育,导致理论和实际、认识和实践相分离,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变成外在性、灌输性、强制性的教育。因为理论知识是体系化、概念化、抽象化、普通化的知识,是人们思想认识的高度概括,对于认识者来说,是一种间接的、外在的经验,单纯的理论知识教育,必然脱离人的实际发展需要和人的内在的心理状态,成为对受教育者的一种强制性、外在性、高压性的理论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就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不了解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和他事物相互区别的特殊本质,就不能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特殊原因和特殊规律,也就谈不上正确处理事物的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无疑有它的特殊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包含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事实如何”以及“必然如何”的解释,可以解决知识层面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解答人与世界的关系“应当如何”以及人“应当怎么做”的问题。把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德性的培养统一起来,促进人的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辩证统一。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学科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它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这就决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同时又掌握了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本领的主体,才能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第三,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由于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相脱离,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与此相联系的也就必然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其表现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结果理论知识讲得很多,说教的味道很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实际关心的问题和内心的苦恼得不到解决。我们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对象是“万物之灵”的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参与意识、自我意识、表现意识都很强,他们渴望参与、渴望自主选择、渴望展示自己的才华。尽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学生参与的范围、人数、时间是有限的,况且课堂讨论仍然是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由此可见,这种只注重课堂教育而忽视社会实践教育的教育方式,显然是背离教育对象主体性要求的。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如江泽民所说的,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亲身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的哲学探索

既然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和教育对象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那么,从哲学的视角看,应如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呢?根据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概括如下:

(一)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

一是以实践促发展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包括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要以此来指导、设计和规划。二是制度化和规范化原则。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极为重要的原则。邓小平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原则包括: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计划,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学分作为该课程必修的学分;学校每年划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每年暑假前由社科部的教师组织,对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培训,并在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跟踪指导;社会实践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每年编辑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优秀调查报告或论文集等。只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既有硬件、软件上的制度保障,又有激励机制,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正常进行。三是主体性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知识和内容,自行组织社会实践团队,自行设计和论证社会实践的课题或方案,自行联系和确定社会实践的基地和时间等。教师在其间给予辅助性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能动性得到发挥、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二)必须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

其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根据理论确定社会实践的课题,即根据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内容确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的课题,选择社会实践的对象。例如,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有关内容,可以就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农民工的维权问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等展开调查研究;根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有关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井冈山、嘉兴南湖等革命纪念馆;也可以就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和谐社区建设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二是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到社会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复杂问题,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社会治安问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腐败现象蔓延等问题。这些问题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

其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合班上课的,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一般都有一百人左右,加上社会实践的经费有限,因此,组织集中社会实践难度较大。在安排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把集中社会实践与分散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在暑假中由社科部或学校团委、学院团总支组织几个比较大的实践团队,选择比较典型的基地进行考察调研;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组织实践小分队,自己确定社会调查的课题,自己联系实践基地进行调研考察;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暑假返乡期间,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这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既抓住了点,又顾及到了面,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三,了解社会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社会,即了解国情、了解民情、了解党情。通过了解社会加深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通过了解社会使学生能主动地按时代的要求去塑造自己。与此同时,学生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应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方式,结合自己的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给社会。如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期间为贫困山区的中小学学生上辅导课,进行心理咨询;音乐专业的学生到社区、农村为居民、农民演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农村为农民兄弟建立农产品的销售网站等。这种了解社会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方法,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实践基地的群众来说都是一种双赢。

(三)必须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的几个关系

根据我们几年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经验,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效果,除如前所述的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则和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之外,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社会实践的正效应与负效应的关系。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社会实践也有两重性,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在大学生走向社会,直面社会现实大背景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尤其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为此,教师就要给学生做正面宣传,给学生打好“预防针”,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讲清当前社会存在的负面情况及其原因,使其有正确的认识,防止负效应的产生。否则就有可能使教师辛辛苦苦教育、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理想信念,在一些负面现象面前荡然无存。

二是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的关系。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既要有文献调查,又要有实地调查,但主要是实地调查。在处理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的关系上,我们强调学生要做到实事求是。一方面,在实地调查时要实事求是地到社会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掌握真实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在文献调查中,要实事求是地吸收和利用他人的思想资料,反对抄袭、复制文献资料,反对把别人的认识当成自己的认识、把别人的思想当成自己的思想、把别人的经验当成自己的经验、把别人的成果当成自己的成果。

三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关系。在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成绩时,我们不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也不能只看过程不看结果。比如,有些学生并没有真正踏实地去参加社会实践,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调查报告或论文却写得很漂亮;而有些学生认认真真地参加了社会实践,并设计了一些有创意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写作能力比较差,调查报告或论文写得不怎么样。对此,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仅仅看结果,还要看过程。对学生在实践中有创意的,为社会服务、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作出努力的,要给予充分肯定。对没有深入实践第一线、或走马观花的学生,虽有漂亮的调查报告或论文也不能给高分。只有把结果和过程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的评价机制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标签:;  ;  ;  ;  ;  ;  ;  ;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哲学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