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紫云 宋秀胜 李家璋 李 拓恩施州中心医院眼科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 目的 分析恩施地区2005至2014年眼球摘除原因,并比较前5年与后5年原因的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在2005-2009年(136例)与2010-2014年(213例)期间于我院行眼球摘除手术的349例患者的主要原因,比较前5年与后5年眼球摘除原因构成比的差异.结果 分析比较眼外伤组、恶性肿瘤组及内眼手术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眼外伤组及内眼手术组有明显降低趋势,恶性肿瘤组增高.结论 眼外伤的预防与积极的救治是挽救眼球的有力措施.眼科医疗技术的提高降低了丧失眼球的风险. 【关键词】 恩施地区; 眼球摘除; 原因; 回顾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33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80-02
本文将对2005年到2014年来于我院行眼球摘除的349例患者(349眼) 临床资料分为前后5年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个5年时间段的眼球摘除原因的变化情况,总结影响眼球摘除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为相关高危人群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其摘除眼球的风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2005年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眼科住院行眼球摘除(包括眼内容物剜除)的349病例资料进行归纳统计,2005-2009年共136例(136眼),其中男性74例,女性62例,右眼72只,左眼64只,年龄1岁-71岁,平均年龄42.5 岁;2010-2014年共213例(213眼),其中男性125例,女性88例,右眼109只,年龄自2岁-75岁,左眼104只,平均年龄45.6岁.所有摘除的眼球术前均已丧失其视功能,且合并疼痛或影响外观或对健眼有潜在威胁. 1.2 方法将2004年1月-2009年12月(前5年)与2010年1月-2014年12月(后5年)前后两个5年的资料按照眼球摘除的原因进行分类,分外伤组、感染性角膜病组、青光眼相关组、恶性肿瘤组、内眼手术组及其他原因组,计算出各组所占的构成比,将不同时间段的原因构成比进行采用SPSS11.0统计学分析进行x2检验,比较各组构成比的差异,分析其中的变化,寻找规律. 2 结果两个时间段各种原因导致的眼球摘除情况见表1及图一. 表1 前后5年眼球摘除原因的构成比
3 讨论眼球是人体最表浅、直接暴露于体表的器官,仅在单薄的眼睑在瞬目运动时得以保护,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袭,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器官的丧失.当眼外伤、微生物的侵袭、原发性病变如肿瘤等眼部病变,在目前眼科医疗技术无法改善视力、恢复眼球解剖结构,给患者造成生理的疼苦或者将威胁到健眼时,临床医师迫以摘除病患眼球[1].眼球的丧失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带来巨大的疼苦,在施行此类手术之前,需以严谨负责的态度,根据眼部的实际情况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2].在我院住院患者中,随着住院患者数量的直线上升,眼球摘除患者的数量亦呈上升趋势,2005年-2009年为136例,2010年-2014 年为213例,前5年眼球摘除患者占住院比例的2.1%,后5年为1.2%,但其在住院患者的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 本研究中,将纳入研究患者349例患者的病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眼外伤、感染性角膜病、青光眼相关性疾病、原发或继发的恶性肿瘤、内眼手术后及其他原因组.统计研究发现,眼外伤是恩施地区眼球丧失的主要原因,与国外的及其他数据的统计存在一定的差异[3].本研究将前后5年的原因进行比较发现:眼外伤一直是本地区眼球丧失的主要原因,后5年眼外伤比例较前5年有明显下降趋势.恩施州总人口约300多万,以恩施州为中心的武陵山区是农业为主手工业为辅的自治州,人们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及防护意识淡漠,为眼外伤埋下安全隐患.而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惠及,农民外伤后及时诊治,获得及时恰当的处置,是眼外伤后眼球丧失比例下降的因素之一;再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健康宣教,人们的职业防护意识增强,也是眼外伤丧失眼球比例降低的因素之一.其次,恶性肿瘤组在前后五年构成比有较大差异,后5 年因恶性肿瘤而丧失眼球的比例较前5年有明显上升趋势.与肿瘤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婴幼儿常见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4],亦有可能与眼外伤等情况丧失眼球的可能性下降而呈现相对性升高的现象可能.且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主体为本地区居民,与其他地区及国外的统计学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本研究中,内眼手术后导致最终眼球丧失的比例在下降,这与眼科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内眼手术技术日趋成熟,设备的不断改进,为眼科临床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5].如白内障术前角膜内皮计数进行角膜的评估,术中粘弹剂的改进,超声乳化设备及参数的改进,技术人员的到更好的培训及指导,术中能量的最小化,均为更好的保护角膜内皮,降低了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可能性且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手术其他并发症及风险[6]. 综上所述,导致眼球摘除的原因呈多样化.眼球摘除的比例不仅与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医疗保险制度及民族文化相关,也与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与健康宣教密不可分.眼外伤是丧失眼球的首要因素,即使目前有下降趋势,这也不容忽视和松懈.眼外伤的预防与积极的救治是挽救眼球的有力措施.眼科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加强感染性角膜病的病原学诊断、必要时及早的手术干预,提高感染性角膜病的治愈率,降低其丧失眼球的风险.应用医院现有条件和技术、不断开拓新技术,不断的提高诊疗水平;在仅存一丝希望的眼球的患者,应用现有的双向转诊体制,向更高一级的医院转诊高风险及高难度的患者,向下一级医院转诊普通的患者,促进上下各级医院的沟通、学习与交流,促进诊疗进展.另外,尽早的进行恶性肿瘤的筛查,早期干预治疗,尽可能保护患者得以留住眼球. 参考文献
[1] 刘志刚.眼球摘除107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2):371[ -372. 2] 李永平,冯宫光,易玉珍.国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眼科杂志,2004,40(4):217-219. [3] 冯萧萧,肖丽波,胡竹林,等钱丽君.单纯23G 玻璃体切割手术与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联合23G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比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国际眼科杂志,2014,3012(2):193-194. [4] 吴航,刘大川,杨惠清等.23G与20G 玻璃体切割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11):1324[ -1327. 5] 徐玲娟,谢立信.感染性角膜病的病原学诊断现状[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0,3(6):377-341 [6] 刘素媛,张岸平,单秀水,等.唐山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分析及诊断[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7):884-886
论文作者:肖紫云 宋秀胜 李家璋 李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眼球论文; 外伤论文; 眼科论文; 患者论文; 角膜论文; 原因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