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与劳动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关系论文,职业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劳动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相关要素,因为没有劳动和劳动分工就不会有职业,也就无所谓职业教育。分析和把握职业教育与劳动的互动关系,对于我们了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劳动的发展、劳动分工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决定并改变着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体制和价值取向
劳动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创造了世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同时自身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展。一般而言,人类社会先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并随之分离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随着对抗阶级的出现,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逐渐形成对立,以致发展成为对抗。统治阶级垄断脑力劳动,脑力劳动者成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体力劳动者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逐步推广应用,一部分专门从事科学技术的脑力劳动者处在生产第一线,成了先进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也成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当社会主义消灭阶级和阶级对抗之后,无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社会总体劳动的组成部分。可见,劳动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辩证过程。
在劳动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劳动分工的出现,产生了职业并形成了职业的分化,同时出现了职业教育。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劳动的内容与职业发展的需求不同,劳动组织的构成与运行机制不同,造成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结构、规模和价值取向等均有所不同。在氏族公社时期,大家共同从事狩猎劳动,因为狩猎的目的是捕获猎物,因此,长辈向晚辈进行的职业性教育主要是狩猎的技能、技巧。随着农业的发明,农民被分化出来,“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斩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耕种技术成了职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后来还出现了“拘兽以为畜”,“治丝茧以供衣服”的畜牧业、桑蚕服装业的职业性教育[1](P2,3)。到了奴隶制社会,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劳动分工进一步扩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界限日益明显并形成对抗。由于逼迫奴隶在手工作坊制作陶、玉、青铜等器皿的需要,出现了奴隶主和官府对奴隶进行强制性职业训练的“百工”教育。同时,为了适应“世卿世禄”的社会制度,官场上也出现了子习父学的“职官”教育。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尽管“职官”教育的施教主体由以家庭为主改为以官府为主,教学内容也由以“父学”为主改为以“四书五经”为主,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行业一直保持了“自给自足”的态势,与之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基本保持了“家传式”、“艺徒式”的模式和传统的手工技术的教学内容。“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西方的观念、制度、技术被引进中国,随着军事行业及为其服务的燃料工业、采掘工业、交通运输业、电信工业和部分民用工业的兴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劳动方式和劳动组织逐步发生变化,标准化、大批量的机器生产开始替代传统的单件产品的手工生产,于是借鉴西方经验的崭新的职业教育形态“实业学堂”应运而生,职业教育也开始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被正式纳入职业教育的课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劳动分工和劳动组织的进一步变化,我国职业教育的体制和体系又经历了一个建立、调整和变化的过程。例如,建国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制度,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一度被强化,农村经济以农林牧渔几个行业为主,这就决定了面向农村服务的职业学校无论是专业结构还是课程结构均与此相一一对应。农业生产大队、人民公社和农林行政管理部门也成为农村职业学校的主要办学主体,而城镇为了与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则由机械、电子、电力、铁路、交通、商贸、旅游、金融、司法、医疗卫生等行业管理部门和劳动部门为主要办学主体,按行业分工办起了一系列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同时对毕业生包分配,“招生即招工”,“招生即招干”。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亦由计划管理为主转为市场导向为主。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大批国有企业改制,民营企业纷纷兴起,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这种形势下,职业教育不再包分配,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也不一定再当干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现代企业制度被广泛应用,过去行业组织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步剥离出来,职业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逐步落实,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等更加面向市场,不同劳动水平的地区职业教育的规模、重点、结构等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规模由大到小,层次由高到低地形成了一定的落差,而且就职业教育的整体而言,“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学生需要什么技术就传授什么技术”,灵活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也比任何时候更加突出了。
分析各个历史时期职业教育的兴衰与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系统构建与结构调整,甚至价值取向,无不受到劳动分工及其变化的影响。当劳动分工和劳动组织比较简单时,职业教育的目标、系统和结构都是比较简单的,如古代的产业类别很少,简单劳动即不用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工种很多,有一定技术要求的手工业生产通常可以在家庭或小作坊进行,因此相关的职业教育有必要、有可能而且只能按照“工匠”的标准通过“父兄传艺”和“师傅授徒”的单一途径来完成。当工业革命之后,劳动分工和劳动组织趋于复杂,为了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企业界必然地提出了后备劳动者的类别、专业、层次、规格等要求,求学者也出于不同职业的不同声望、不同劳动环境和不同报酬待遇的考虑而对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目标等提出相应要求,导致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迅速兴起,职业教育的结构不得不变得复杂起来,职业教育的系统也日益庞大起来,特别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沟通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蓬勃发展,如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法国的短期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美国和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我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教育层次、类别和专业的多样化,有效地适应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多样化需求,也促进了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统计表明,我国1909年各类初等、中等和高等实业学堂有254所,学生16649人[1](P41),到2000年,职业初中、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共计两万一千六百多所,学生一千四百三十多万[2](P2)。
二、职业教育有着能动的作用,它优化并提高劳动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相关。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劳动生产率一般比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例如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大约垄断了全球的70%,这显然与他们发达的职业教育有关,职业教育被他们称为“秘密武器”。
发达的职业教育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系统的技术知识,训练科学的劳动技能,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发个体的职业潜能,促进劳动者在职业岗位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具体表现,一方面,职业教育使劳动者了解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并掌握了运用能力,得以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生产创新。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还发挥着教育的一般功能,即塑造着劳动者的品德修养、政治观念和现代人格,特别是按照自身规律强化着受教育者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推动劳动力趋于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并使之端正劳动态度,认同现代企业文化,参与企业管理,提高自身价值,自觉和快乐地为社会做贡献。无疑,这是提高劳动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与基础。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作用的,我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也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3](P404),而技术“一般指人类为了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4](P779),是通过科学理论的具体化和对设备运用的研究而建立起来的,是理论和设备的统一体。从古至今,没有人否认过这样的事实,即劳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科学技术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劳动力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和质量,以及由此而实现的综合国际竞争力。据2000年瑞士洛桑《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2000年科技竞争力继1999年下滑12位后再次下滑,从第25位降至28位,专家分析下滑的三大原因中有两项与劳动力素质有关。目前,我国各类企业的在职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1.5%,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全国7000万青工中达到高级工的仅占3%。城镇企业在大量地使用农民工,而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2%,仅有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达24.2%,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的仅为1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0.7%。以农民工为主的企业中,劳动力几乎没有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在全国,企业产品不合格率高达3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各种事故一半以上是由于职工岗位意识不强、技能不高造成的。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的统计,我国工业技术成果和创新指数居48位,劳动技能指数居59位,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据此可以断言,这种劳动力素质状况若不尽快改变,今后必将继续影响我国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一个国家的产品国产化率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水平和吸收消化外国技术的能力。在我国,许多产品国产化率越高,就意味着产品质量越差。我国有着巨大的劳动力优势,但是劳动力的数量多和成本低却不意味着生产率高。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制造业强国的5%,而且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就工资而言,美国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8倍,实际成本只有中国的1.3倍,但附加值很高,日本也一样具有高附加值,实际成本只有中国的1.2倍,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因而其价值不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将加快进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调整的本质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高级化的过程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并逐步取代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过程。在这个转换过程中,高级化的产业结构需要有高素质的劳动力结构相配合,这是经济学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职业教育的结构调整、规模扩展与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不推动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会充满了变数。
三、职业教育具有适应和引导人们劳动就业的功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影响和调节着职业教育的结构和规模,并引导着职业教育与劳动的结合,促进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从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任务看,职业教育不仅是开发劳动能力和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也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条件和举措。无数事实表明,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实现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杠杆的作用。我们知道,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既包括劳动者科学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和驾驭生产资料能力的增强,也包括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合理安排和合理使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不同的,高层次的技术装备与高规格的劳动力相结合,中层次和低层次的技术装备与中规格和低规格的劳动力相结合,才会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潜能和充分利用生产资料的价值,否则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损害教育培训的效益,或者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甚至造成事故和影响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企业对各类劳动力的需求一般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表现。职业教育是适应劳动力发展的产物,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必然催化并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以及对不同种类和不同规格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必然对职业教育结构和办学规模产生决定和调节作用。这就是说,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量大,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就大,劳动力市场需要低规格或中规格的劳动力多,初等职业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就大,劳动力市场需要高规格的劳动力多,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就大,反之则小。同时,劳动力市场对某些专业、工种的劳动力需要量大,这些专业、工种人才的培养规模就大,反之则小。反过来,职业教育又通过按需培养、因材施教和适宜的职业指导与就业、创业服务,使受教育者急用先学,学以致用,或者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潜能,满足受教育者的就业需要,以及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已趋成熟。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过剩及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导致不少用人单位预期学历上移,进而造成劳动力市场常常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迅速反映到职业教育,造成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和职业学校的招生难问题。这是劳动岗位资源稀缺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劳动与职业教育互为条件关系的典型表现。实际上,尽管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困扰着许多人,似乎我国的劳动就业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体选择性就业问题三种。一般性就业问题是指缺乏足够的就业岗位而造成部分劳动力不能就业的问题,在我国是属于经济欠发达和产品欠充足条件下的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方面的特点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不适应的问题,即有的岗位对职业能力要求一般,但求职者过多,不能满足全体需要,有的岗位对职业能力要求较高,或在其能力结构方面具有特别要求,但求职者过少,不能满足企业需要。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是指劳动力个人出于对职业或劳动岗位的价值选择而出现的就业问题,结果是某些岗位有较多的空闲,求业者也不缺乏从事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文化和技术,但他们由于个人对这些职业或劳动岗位没有兴趣宁愿待业而不填补空缺。上述两种问题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自然消除的。但职业教育可以发挥反作用力,利用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去缓解问题,如可以通过实施创业教育,向人们传授中小企业或个体户的创业理念与方法,指导人们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自创劳动岗位,自谋生财之道,以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人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增强人们的就业适应性,以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形势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职业观和就业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改变只有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在大中型企业就业与工资性就业才算就业的传统认识,愉悦地到一切既符合国家利益又适合个人潜能的岗位上去工作,以解决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
促进劳动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良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使职业教育在各个环节实现与劳动的结合,同时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变化也不断强化着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这一历史的必然要求。这里要指出,我们所说的职业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以现代化大生产为前提的。在形式上,职业教育与劳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而且是互相分离着的,但在实质上,二者是密切联系、密切结合的。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是不可能在劳动过程中学到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知识的,而必须到劳动过程以外的教育过程——学校中去。但这两个过程又不能完全分开,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学习是为了参加劳动过程的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又必须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到的相应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为条件。这说明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职业教育与劳动这两个独立过程相结合的枢纽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则是职业教育与劳动之间的联系点和结合点。科学技术既然是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基础,那么,职业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毫无疑问地应当以科学技术教育作为自己的中心。但仅有科学技术教育还不足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适应现代生产劳动的需要,不能满足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职业素质的需要。为了在实践上解决受教育者顺利就业和适应现代生产与服务的问题,职业教育就必须在适应多种多样的生产和经营部门要求进行基本科学技术原理、科学管理原理和基本生产技能的教育以及具体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通过必不可少的生产经营性教学以及参加一定的生产经营劳动和其他服务性劳动,进行一般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劳动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并在受教育者参加工作之后对其进行不断的跟踪调查与服务,指导其在一生中随时通过职业劳动、一般劳动和各种职业培训补充新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技能。只有这一切的综合,职业教育才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满足为现代生产劳动和现代社会培养适应其发展的劳动力和社会成员的要求。这就是说,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质和最终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在理论和实践上能适应现代生产劳动的应用型劳动者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生产劳动和社会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