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

气流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

朱莉, 隆泉, 郑保忠[1]2004年在《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超微粉碎技术的定义、机理和典型设备,讨论了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中药超微粉碎的提出;中药超微粉碎和微粉中药的概念;微粉中药在物理形态及药效方面的特点;中药超微粉碎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盛勇, 刘彩兵, 涂铭旌[2]2003年在《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生产现代化中的应用优势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生产现代化中的应用优势和近来所开展的部分研究工作,展望了超微粉碎技术与中药现代化生产相结合在产业化方面的应用前景。

朱盈[3]2011年在《九味羌活胶囊制剂工艺及原料药超微粉碎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超微粉的应用是目前中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课题以药典方九味羌活方为研究对象,研究复方中单味药细辛、地黄超微粉的制备工艺,比较细粉和超微粉的理化性质、浸出量等参数,为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含热敏性成分、挥发油、多糖类中药及毒性中药的适用性提供实验依据。考察超微粉用于九味羌活胶囊的制剂成型工艺、质量标准及稳定性,对九味羌活细粉、超微粉胶囊进行药效毒理的对比研究,为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制剂的可行性提供参考和实验依据。方法:(1)制备工艺研究:采用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不同粉碎时间各级超微粉的粒径,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粉体细胞形态,优选细辛、地黄的最佳粉碎工艺。(2)粉体表征与物理性质研究:从外观性状与显微形貌、粉体粒径与比表面积、粉体松装密度、休止角、分散性等方面分别对药物细粉和超微粉进行考察。通过吸湿速度、吸湿百分率与相对临界湿度的测定考察超微粉与细粉的吸湿性与流动性变化。(3)化学性质研究:通过TLC、GC、HPLC和红外光谱测定,比较细粉、超微粉中药效成分及毒性成分的变化。(4)溶出实验:采用桨法比较细辛、地黄细粉和超微粉在不同时间内的浸出量,测定九味羌活胶囊的溶出度。(5)胶囊成型工艺及质量标准、稳定性研究。以颗粒的外观、溶化性、流动性、吸湿性为指标,对加辅料与否、辅料用量、乙醇浓度和乙醇用量进行比较,研究胶囊成型工艺。通过对水分、崩解时限、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项的考察,建立九味羌活胶囊质量标准,并进行稳定性研究。(6)药效毒理研究:以九味羌活胶囊为模型药,考察九味羌活细粉、超微粉的镇痛抗炎药效及口服给药的安全性。结果:(1)细辛采用低温振动粉碎6min,地黄采用低温振动粉碎40min为宜。(2)细辛、地黄超微粉在物理性质方面与细粉相比,无显着差别。(3)红外光谱、TLC、GC及HPLC测定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未造成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改变,低温振动粉碎能更好的保留药材中挥发性及热敏性成分,但毒性成分含量也有升高。(4)细辛、地黄超微粉的浸出速率及浸出量要明显高于细粉,在5min时超微粉累积浸出率可达到75%,30min时浸出基本达到平衡。(5)超微粉所制颗粒外观、硬度及吸湿性均优于细粉,且可节约辅料。九味羌活胶囊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6)药效毒理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九味羌活细粉、超微粉均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及良好的抗炎效果,细粉低剂量组有明显镇痛效果,细粉组较超微粉组效果更优。超微粉组在抗炎作用出现滞后现象。毒理实验结果显示,超微粉安全性优于细粉。结论:低温振动粉碎适用于细辛、地黄超微粉体的制备,药材经超微粉碎后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并在溶出、热提取等方面较常规粉体优越。中药超微粉体混合后制粒成型性良好,粉体表面性质的改变可以替代部分辅料的作用,实现粉末直接制粒。九味羌活胶囊各项指标符合药典规定,质量工艺可控。药材经超微粉碎后制成复方制剂未见药效提高,毒性亦未增加。本实验结果提示超微粉碎技术可否引入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有待商榷,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含毒性成分中药的制备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杨胜[4]2001年在《气流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中药材气流粉碎工艺的研究,确立了气流粉碎工艺参数的筛选模式。以体外有效成分的提取速率为指标进行加工参数筛选实验,提出了临界粉碎概念。中药微粉的特性研究表明:制剂成型与药效优势的矛盾是中药微粉应用的难点所在。为降低表面能和保持微粉巨大的比表面积,中药微粉需经过表面改性。以改性的中药微粉投料进行了蛇胆贝母分散片的开发研究。以上研究表明:气流超微粉碎方法是中药材的一种高科技的、高技术含量的、趋势化的粉碎方法。

杨明, 杨胜, 刘龙成[5]2000年在《气流粉碎技术在中药精细加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气流粉碎技术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的精细加工行业 ,如化工、医药、食品、塑料、矿业、金属材料等 ,据国外不完全统计 ,可供气流粉碎的产品多达千余种 ,这说明该种技术在许多特定的粉体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1] 。该技术是利用物料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 ,获得巨大的动

张莉, 于燕莉, 潘菡清[6]2006年在《超微粉碎技术及设备国内中药领域应用概述》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中药是中医保健、预防、治疗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对中药的日趋重视,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相继应用了大量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中药传统产业进行了有效的改造,逐步实现了中药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现

陈力, 吴懿平, 张乐福[7]2002年在《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超微粉碎的基本概念及粉碎机理,概述了各种常用超微粉碎设备的特点,阐述了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优势,重点分析了各种超微粉碎设备在中药加工中的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并指出振动磨是对中药进行超微粉碎的理想设备。

郭妍婷, 黄雪, 陈曼, 冯光炷[8]2016年在《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超微粉碎技术是国际性食品加工新技术之一,利用机械设备对物料进行研磨和撞击,将其粉碎至微米级,具有粉碎速度快、原料利用率高、污染小、粉体粒径小且均匀等特点。文章简单介绍了超微粉碎技术,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其在食品、中药及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做了叙述,最后对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郭孝平[9]2007年在《覆盆子超微粉体的制备及其物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覆盆子是我国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植物,其在食品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针对覆盆子鲜果的直接食用或加工后做成果酱、果汁等产品:药品方面的应用主要是指在中药方面的利用,与其他中药配伍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但这两种利用方式都存在弊端。由于覆盆子的果期短、鲜果的保鲜成本高而且容易变质,因此对覆盆子鲜果的利用受季节的限制,而干果的利用也只简单地局限于与其他中药配伍后采用水煮煎熬的方法,这样的利用方式既破坏了覆盆子中的药效活性成份又限制了覆盆子的利用方式。为了拓宽覆盆子的应用范围,改变覆盆子传统的单一利用方式,本文以粉碎得到的粉体粒径大小作为衡量超微化效果的依据,分别采用了固相研磨式粉碎法、气相气流粉碎法、气固联用粉碎法和液相高压微射流粉碎法对覆盆子干果进行超微化的制备;并对不同工艺不同粒度的覆盆子粉体的粉体粒度、比表面积、粉体综合特性、显微形貌、稳定性、分散性、吸湿性、常规成分和活性成分的测定等物化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对不同粒度的覆盆子超微粉体的体外溶出特性研究,建立了溶出动力学模型,初步探讨其溶出特性,找到了合理的临界粒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覆盆子微粉的70%乙醇提取物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国家药典委员会提供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建立了覆盆子超微粉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分别比较了超微粉碎前后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比较了固相研磨式粉碎法、气相气流粉碎法、气固联用粉碎法和液相高压微射流粉碎法四种粉碎方法对覆盆子干果的粉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除气流粉碎法对覆盆子比较难实施超微粉碎,其他粉碎方法都能有效对覆盆子进行超微粉碎;利用气固联用粉碎法要可有效分配各级粉碎比,明显要优于单纯用一种粉碎方法进行粉碎;2.通过超微粉碎,覆盆子粉的比表面积显着增大,流动性和喷流性都有所增强,吸湿速率加快,但随着粒度的不断减小,团聚现象发生的几率也增大;3.覆盆子微粉在乙醇中的分散性要比在水中高;超声处理可以显着提高覆盆子微粉在水中的分散性:白炭黑(二氧化硅)、碳酸镁、滑石粉叁种固体分散剂都能对覆盆子干粉起到分散作用,其中滑石粉的分散效果最好;4.蔗糖酯、单甘酯、CMCNa、海藻酸钠、黄原胶、卡拉胶、叁聚单甘酯、吐温-80八种稳定剂对提高覆盆子粉在水中的稳定性作用都不大,尽管叁聚单苷酯对覆盆子粉在水中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这种提高作用也只是暂时的;5.通过对覆盆子的体外溶出研究得出若将覆盆子粉制成肠溶型制剂应该选用400目或更细的粉体,若将覆盆子粉制成胃溶型制剂选用200目覆盆子粉体最好;但相比之下,将覆盆子粉制成肠溶型制剂比胃溶型制剂溶出效果更好,400目覆盆子粉在肠道中比较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溶出量和溶出时间线形关系良好,药效成分释放稳定,而且溶出量也要更大;6.建立了覆盆子的70%乙醇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为覆盆子超微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并通过对覆盆子超微粉碎前后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比较,发现其共有峰数目和保留时间都基本相同,说明覆盆子经过超微化后,其化学成分存在形式没有发生改变,所含的药效学物质基础将不会发生明显的分子结构上的变化,保证了微粉和原药材具有相同的中药属性、药效特征和功能主治;

李春华[10]2002年在《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细粉体以其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性质,在现代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超细粉碎技术是为适应现代技术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粉碎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对超细粉体的产量、质量及产业化提出了非常紧迫的要求。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和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超细粉碎技术在传统中药加工中的应用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颗粒细、药效好、用量少成为中药制剂的必然发展趋势,超细粉碎技术正好适应这一要求。 本文选择了高频振动磨和扁平式气流粉碎机两种典型超细粉碎设备,以淀粉性植物叁七、矿物类珍珠、纤维性植物苦丁茶叁种代表型中药材为实例,系统研究了两种粉碎系统下中药超细粉碎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影响超细粉碎效果的诸多因素。实验研究表明,影响粉碎效果的因素除了粉碎系统本身的结构差异外,还有物料的性能、粉碎时间、给料量、原料的粒度以及物料含水量等因素对中药超细粉碎有重要影响。对高频振动磨而言,其粉碎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急剧变化区—缓慢变化区—粉碎平衡区—逆粉碎区;通过实验,高频振动磨的介质填充率选择在70%;一次性给料200g;原料的给料粒度对其粉碎效果的影响不甚明显;分析了水分对粉碎效果影响的作用机理,对于不同的物料,其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植物类中药叁七、苦丁茶的含水量对粉碎效果影响很大,粉碎时应分别干燥到含水5%、4%左右,矿物类珍珠含水量几乎无影响。实验中分别制得中位径(d_(50))为15.02μm的叁七粉、6.31μm的珍珠粉、11.75μm的苦丁茶粉等超细粉体,对淀粉类中药叁七的超细粉碎难度较大,达不到超细效果(在中药和保健食品行业通常以15μm以下的为超细粉体);由于高频振动磨有强烈的剪切作用,因此对本身粉碎难度较大的纤维类中药苦丁茶的超细粉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SEM照片显示,高频振动磨制得的中药超细粉体颗粒粒度分布比较宽,细粉含量少,颗粒形状大多为块状,过程特点表明高频振动磨超细粉碎以体积粉碎模型为主,但也伴随有表面粉碎模型。对扁平式气流粉碎机而言,其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影响超细粉碎的因素多,所以首先对其粉碎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况:加料引射压强为4×10~5Pa,粉碎喷射压强为8×10~5Pa(一般工业用压缩机的压力为7 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X105。10X105pJ。气流粉碎中粉碎气固比也是影响气流粉碎的重要参数之。, 这可以通过调节加料速度来控制,实验表明,植物类中药叁七和苦丁茶加料速 度为1.sk吵,珍珠的加料速度为2.oh吵;物料的含水量对扁平式气流粉碎机超 细粉碎影响较大,应分别干燥到含水5%、4%;给料粒度基本上与产品的细度 成正比,对粉碎效果的影响比高频振动磨要显着。利用扁平式气流粉碎机分别 制得了 4.20 u m叁七粉、3.24 u m珍珠粉、7.72 u m苦丁茶等超细粉体,对淀 粉类叁七、矿物类珍珠等脆性物料达到了较好的超细效果,对纤维等韧性物料 的剪切作用相对要弱。SEM照片显示,气流粉碎得到的超细粉体颗粒粒度分布 较窄,细粉含量高,颗粒形状大多呈类球形状,扁平式气流粉碎模型是体积粉 碎模型和表面粉碎模型的迭加。 对植物类中药叁七和矿物类中药珍珠超细粉体有效成分溶出进行研究,采 集不同粒度的中药粉体有效成分溶出量与溶出速率数据,分析了其变化情况和 规律。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溶出动力学模型,对实 验值予以验证,探讨了中药超细粉体有效成分溶出特性。实验发现,当叁七粉 颗粒 dJ8.17 11m时,溶出量的对数值对溶出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溶出过程 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得较好:但颗粒细化到汕侣.17卜m,显 微特征实验表明,细胞组织发生明显改变,细胞破壁,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 其有效成分溶出特性有明显改变,表现出了溶出速率加快,在一定时间内的溶 出量突然增大,释放较完全,与一级动力学模型不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对比 矿物类珍珠粉有效成分的溶出,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并且有一点与叁七 相同,当颗粒超细化到相当程度,表现出明显的“表面效应”,对溶出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使得溶出量有所下降,溶出速率在初期较慢,后期才逐步加快。 研究表明,中药经超微细粉碎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大大提高中药有效成分 的溶出量和溶出速率,从而增加药效,显示了超微细粉碎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 术在中药加工中特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J]. 朱莉, 隆泉, 郑保忠.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生产现代化中的应用优势及展望[J]. 盛勇, 刘彩兵, 涂铭旌. 中国粉体技术. 2003

[3]. 九味羌活胶囊制剂工艺及原料药超微粉碎研究[D]. 朱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4]. 气流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D]. 杨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1

[5]. 气流粉碎技术在中药精细加工中的应用[J]. 杨明, 杨胜, 刘龙成.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6]. 超微粉碎技术及设备国内中药领域应用概述[J]. 张莉, 于燕莉, 潘菡清. 实用医药杂志. 2006

[7].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J]. 陈力, 吴懿平, 张乐福. 中药材. 2002

[8]. 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 郭妍婷, 黄雪, 陈曼, 冯光炷. 广东化工. 2016

[9]. 覆盆子超微粉体的制备及其物化特性研究[D]. 郭孝平. 南昌大学. 2007

[10].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D]. 李春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02

标签:;  ;  ;  ;  

气流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