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山治水及对国民经济部门管理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民经济论文,部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进行我国山水的治理与开发?如何使国经济各部门在管理运作中,加大其对山水的治理与开发力度?对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应力求早日破题。
一、中国水资源与大型水利枢纽的危机
当前,我国水资源、尤其是相对洁净的淡水资源及其大型水利枢纽面临的危机不仅是农业,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中存在的极为严重的问题。(贲克平,1997)
(一)水资源危机
在我国,水资源危机不仅在干旱的西北地区,即使在水储量相对富足的华东、华南等区域,由于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的猛增,危机的态势依然存在。(贲克平,1997),全国性的水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
1.水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平均截滞在大陆的水为4000多亿立方米,约占其水总量的20%,其余的约14000亿立方米水注入大海,这占水体总量80%的水又多是在洪汛期流泄的。另一方面,建国初期,我国湖泊众多,分布很广,水储量丰足。其湖泊面积和湖水储量的地区分布如表1。当时, 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和湖泊研究所的勘查,全国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948个,小于1平方公里的为22032 个,湖泊面积75610平方公里,湖水储量7510亿立方米。
表1 建国初期湖泊分布、面积及水储量统计表
地区 湖泊面积 湖水储量其中淡水储量
(平方公里) (亿立米) (亿立米)
青藏高原 36560 5460 880
东部平原 23430 820 820
蒙新高原
8670 740
20
东北平原
4340 200 160
云南高原
1100 240 240
其它
1510
30
30
合计 75610 7510 2150
近些年来,全国湖泊、洼地大面积缩减,中亚第一大湖——新疆罗布泊湖,鼎盛期湖面为3006平方公里,水储量丰足,现已干没了。湖北为千湖之省,1949年共有湖泊1064个,湖水面积833平方公里;70 年代湖泊缩减为534个,1997年,全省湖泊只剩326个。云南省解放初期共有湖泊50个,80年代末,泥沙淤满了其中的2/5,剩下的30个湖泊的湖体和水储量也都在缩减。仅以湘、鄂、皖、赣、苏5省的统计,近30 年来,因围湖造田丧失的湖泊面积约12000平方公里,其容水量缩减600 ~700亿立方米,相当于几百座大型水库。冀、鲁、豫平原原有的湖泊、洼地,现多已垦为农田。河北省过去湖泊、洼地很多,现只剩下白洋淀了。即便是现存的湖泊,其淡水储量与水质也都在大幅度下降。洼地、湿地是生态的襁褓,湖泊可防御洪水冲击,湿地、洼地和湖泊的萎缩是水资源危机等多种生态灾害的根本原因之一。
2.水旱灾害频繁。建国后,尤其近些年来,水旱灾害周期越趋缩短,受灾面积越来越大,尤以旱灾更甚,水灾也在增加,但成灾面积相对小些。据国家统计局1950至1995年(尚缺1967~1969年)的统计:全国洪涝受灾面积为39321万公顷,成灾面积为22477万公顷,成灾面积比受灾面积少42.84%;旱灾受灾面积为96227万公顷,成灾面积为38829 万公顷,成灾面积比受灾面积少24.7%。如果以50年代初始至90年代中叶止,按年均成灾面积计算,旱灾的成灾面积和水灾除70年代外的成灾面积都是增加的(表2)。
表2 全国水旱灾害成灾面积统计与分析
年代水灾 旱灾
成灾面积(万公顷) 指数成灾面积(万公顷) 指数
50年代 459 100.0 360 100.6
60年代 585 127.5 467 129.7
70年代 224 48.8 755 209.7
80年代 603 131.41309 363.6
90年代 919 200.51438 399.7
注:①指数以50年代年均值为100。
②50年代为1950—1959年10年平均值;60年代为1960—1966年7年平均值;70年代为1970—1979年10年平均值;80年代为1980 —1989年10年平均值;90年代为1990—1995年6年平均值。
从全国水旱灾害的统计分析看,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水灾成灾面积增加了1倍,旱灾成灾面积增加了近3倍。(王耕今,1997)
3.内陆水域污染严重,洁净水储量萎缩。我国内陆水域污染,具有代表性的可谓“三河三湖”:淮河、海滦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先说淮河,这是我国水污染最为严重的水域,以“小造纸、小化工、小印染、 小制造”诸业为主体的大批乡镇企业是淮河污染的根源, 在27万平方公里的流域内, 工业污染的程度随年代的推进而愈趋加重:50年代淮河水可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进入90年代,该流域数百万居民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威胁。与淮海污染相比,另两处河流的污染各具特点:在31.8万平方公里的海滦河流域,除本地工业污染外,长期缺水造成了该流域来水过少、河流自净能力脆弱。而辽河流域,其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总量的1/8,而工业污染源则以大中型企业居多,重工业污染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说“三河”相对集中于工业污染,那么,“三湖”的污染更具多样化。太湖、巢湖、滇池普遍存在着水患和污染的双重矛盾,而生态平衡的总体失调是这三处湖泊污染加剧的根源。湖泊水质严重的富营养化和沼泽化不仅仅改变着水乡的自然景观,而且更严重地影响着当地原本就已脆弱的生态系统,使工业污染释放的“毒素”更具极大的破坏力。
现阶段,我国许多山区极度缺水,人背畜驮到数十里外的集水点取水,以做人、畜日常饮用之需。在全国500多座城市中,现有300多座缺水。(杨禹,1997)例如,在水污染严重的安徽省蚌埠市人们无纯净水可饮,只能靠矿泉水度日。(贲克平,1997)
4.水浪费。这个问题在我国十分严重,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水资源、尤其是纯净的淡水资源做为人类生存的根本,并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生活用水的跑、冒、滴、漏到处可见,当然,这与输水管道的制作及组装技术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则与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不足有关〔1〕。 以工农业这类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来讲,农业仅灌溉水的损耗量就高达60%~80%,工业用水同样浪费严重并伴有污染。也就是说,浪费+污染=浪费+浪费。(王耕今,1997)
(二)大型水利枢纽的危机
当前,在建的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与效益均巨大,建成后,将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中西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历史发展与客观现实都在表明,两大枢纽都面临着危机。(贲克平,1997)主要表现在:
1.前车之鉴:座落在黄河的三门峡水库始建于1960年,由于人们对黄河泥沙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因而对黄河水质的逐年浊化尚缺乏强有力的对策与措施,该库区到1964年仅4年时间就丧失库容量62%; 之后经两次改建,仍比原设计丧失库容约27亿立方米; 原设计电站装机120万千瓦,被迫改为25万千瓦的径流电站,水库预期的综合效益大幅度降低。(李周等,1997)当前,在水质愈趋浊化的黄河、长江上分别构筑小浪底和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其水质的再度浊化,则是两大枢纽面临的重大危机。三门峡之鉴,更应引以为诫。(贲克平,1997)
2.长江与黄河的水土流失和河流泥沙又有性质上的差异。黄河泥沙全部为悬移质,而长江泥沙不仅有悬移质,而且有推移质,推移质的石砾粗砂,较难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作方式排沙出库外,将在水库内发生累积性淤积。当前,三峡库区有124条支流,泥石流沟271条,其中99条直接进入库区,每年进入库区的推移质砂石就达1000余万吨,加上上游输入的推移质砂石和因回水减速的粗砂落淤,推移质将成倍增加。通过对长江和黄河泥沙性质区别的分析,从长远看,三峡工程比小浪底更具危险性。(何乃维,1997)
3.黄河再度断流的现实威胁。由于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和沿岸工农业用水量近年来剧增,黄河下游从70年代开始断流,到90年代断流愈加严重:1992年断流83天,1993年和1994年都在50天以上,1995 年断流122天,1997年断流169天,并首次出现汛期断流。断流距离70 年代平均为130公里,80年代为150公里,90年代为300公里,1995年增至700公里。有专家预言黄河有可能最终演变为季节性的内陆河流,这一演进进程随着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失衡正在加快。(吴崚,1998)虽然小浪底工程座落在黄河中游出处处,但有关专家的预言一旦成为现实,很有可能对该水利枢纽构成一定的威胁。(贲克平,1997)
(三)造成长江、黄河两大水利枢纽危机的主要原因
我国三峡和小浪底枢纽面临的危机,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分析,不当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是危机产生并得以深化的主因。(贲克平, 1997)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和程度加重的趋势,究其原因:一为森林破坏;二为山区陡坡种田;三为乱开矿,修路不筑坡。其中,坡耕是水土流失最为重要的根源之一。在我国坡耕地治理归水利部统一管理,限于经费制约和管理不利、尤其是众多人口对粮食的需求,该类耕地非但未能全面治理,新的开垦仍在继续。(何乃维,1997)
以长江三峡库区及上游地区为例,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不当,主要表现在:
(1)坡耕。坡耕对植被、 进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现有坡耕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其二是因坡耕缺乏可持续性导致的土地荒芜和荒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据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提供的资料,上游地区现有坡耕地0.61亿亩,占耕地总面积(1.33亿亩)的46.9%;在坡耕地中,水土流失最重、坡度大于25°的达2601万亩,占42.6%。上游地区各省的耕地概查资料表明,坡耕地面积为1.41亿亩,占耕地总面积(1.99亿亩)的70.85%,其中小于15°的坡地4244.1万亩,占30.1%;15~25°的坡地6704.9万亩,占47.6%;大于25°的坡地3147.4万亩,占22.32%。乌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大于25 °的坡耕地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80%、50%、62%;长江上游山区基本上采用顺坡耕种。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和环境研究所的资料统计,长江上游地区约有70%的耕地采用无水土保持措施的顺坡耕作;四川省遂宁、内江、龙泉驿等地水保站多年的测试资料表明,顺坡耕作造成的水土流失要比横坡耕作高44.6%~79.9%。长江上游地区现有1.24亿亩荒山荒地,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过去的坡耕地,如果把这些荒山荒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加进去,坡耕造成的危害就更大了。
(2)滥伐。改革前,该地区曾出现过数次大规模的乱砍滥伐; 改革以来,由于资源产权权属界定不清,以及政府和企业激励不相容和责任不对等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滥伐森林的现象仍然没有制止住。例如川西地区,1985年森林面积为5615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5417万亩,占96.5%;到1995年,天然林面积减少到3516万亩,下降了35.1%;同期,森林蓄积量由8.33亿立方米减少到6.01亿立方米,下降了27.8%。此外,有些地方政府把木材生产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滥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过牧。由于草地放牧权的界定和产权保护工作都比较粗放,对牧民采取增加牲畜头数的策略又缺乏有效的控制,载畜量无节制地增长,造成草地的利用强度超过了资源可再生能力的阈值,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据四川省沙质荒漠化土地普查,仅川西高原草甸区草场荒漠化面积就有343.5万亩,并已形成流动沙丘; 沙质荒漠化土地发展很快,潜在荒漠化草地937.5万亩,年均增长率达0.6%。
(4)开发性工程建设。最近10多年,改善交通和发展水利、 水电的力度很大,这些项目的集中上马加大了这段时间内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显著上升。此外,开矿、采石等资源开发活动对水土流失也造成了严重影响。据调查,四川省德阳县、达县地区、乐山市近几年由于上述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285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64%,新增土壤侵蚀量7496万吨,大于同期水土治理面积。据水利部不久前对三峡库区及湖北省、重庆市8县(区)的调查,127个水库建设、移民搬迁已开工项目,破坏地貌植被36.9平方公里,弃渣总量近1亿立方米,造成水土流失面积35.1平方公里。需要指出的是, 这类水土流失有些是阶段性的,主要发生在工程期间,不象坡耕地那样是长期性的;这类水土流失的责任者较少,实行监督和管理相对容易,不象坡耕地那样点多面广,难以实行监督和管理。
上述分析表明,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长江水质再度浊化,必须从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切入,把扩大植被面积和提高植被质量,做为消除其水质和环境隐患,进而驱除三峡枢纽危机的主要途径。(李周等,1997)
二、我国治山治水的基本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在减灾防洪、能源供给以及河流航运等方面有更大的建树,全国必须大搞工程水库建设。另一方面,我国同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森林覆盖率很低,同自己的林业用地相比森林覆盖率也很低,因此,全国同样也要大搞林业建设,或曰生物水库建设。在治山治水的运作与管理中,要树立国民经济各部门是一家的观念,尽量减少部门间的摩擦,通力合作,统筹安排,从间接治水(治山)和直接治水两个方面做好国土保安和水资源的多功能综合利用工作。
从历史进程看,在古代,水的稀缺性并不高,所以治水强调以疏为主,人们的主要措施是疏通河道,主要目标是把水安全地送入大海。在现代,随着淡水资源的稀缺性愈益提高,就不能简单地采取疏通措施,把宝贵的水资源放入大海了;而要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水库和生物水库效能的基础上,尽量采用科学方法,拓展治山治水的思路。(李周等,1997)
(一)治水思路
1.治水要从上游、尤其要从源头切入,狠抓大江大河源头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对我国水资源和大型水利枢纽面临的危机,有学者总结出:“水利工作应集中力量,防险加固,清淤除障,保证现有江河的防洪能力。”因此,大江大河不能仅仅局限在中下游的治理,因为下游人为的清淤永远赶不上上游的淤积速度。更确切地说,大江大河治理要从源头开始。治源头才是治本,单纯治理中、下游,试问是人的力量大,还是大江大河的自然力的力量大呢?建国48年来,我们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多集中在中、下游地区,而放松了对其源头的整治。中国的原始森林多在深山区,对水源涵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原始林的破坏非常惊人,因此,更应注重大江大河上游、尤其是源头的治理与建设。(王耕今,1997)例如,有人对长江三峡库区及上游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可能上马,做过如下估算:在项目期间,林业建设需用工272450万个,按每年出工285天计算,可创造956万人一年的就业机会。按10年完成计算,可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另外,按工程资金投入的61 %为工资性收入计,劳务收入281.4亿元,一人一年完成285个工日的工作量、平均一个工日的劳务收入为15元,一年劳务收入4275元。这种在增加就业与农民收入的同时,搞好长江三峡库区及上游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确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视。(李周等,1997)
2.治水必先治山,水土资源要整体综合规划。水利建设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水利工程不仅在经济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在防洪错峰、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上功不可没。但单靠水利工程还不能解决所有的洪涝旱灾问题。这就要建立生态经济型的环境水利模式,全面系统研究和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经营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以及雨水资源化和污水资源化统筹,水量与水质并重,点污染源和非点污染源齐抓,上下游、左右岸兼顾,治山与治水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除水害、兴水利,化害为利,标本兼治,以维护水土和其它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3.在评价水利规划中的有关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时,不仅要重视与水利有关的环境问题,而且也要同样重视与环境有关的水利问题,特别对敏感地区的重大水利设施,绝不能忽视由它带来的环境及水利问题。
4.为了更好体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高效经营”的精神。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环境水利应进一步充实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中,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是供水的水价问题。水价偏低或太低,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经营”,也不利于把水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上去。当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高效经营”也不仅仅是一个水价问题,更应该结合中国国情考虑研究“水权”、“排污权”及其交易等问题,通过权利流动达到其优化配置。(沈坩卿,1997)
(二)治山思路
1.山区综合治理开发要把握全要素的研究与整治。我国的水土流失为什么屡禁不止?水土流失的控制与治理绝非仅是技术问题,或者说主要不是技术问题。水土流失是不合理农业开发的后果,又是进一步恶化的原因。因此,山区改造既要治果,更要治因,要把握山区自然资源、人力、经济三个有形要素和技术、管理两个无形要素,统一进行区域类型划分和发展模式研究。(沈亨理,1997)
2.山区建设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由于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人口压力和土地资源短缺这一主要问题,所以在山区治理开发中都把高经济效益的资源利用与开发放在首位,进而推进以求取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山区建设。
3.山区治理开发中要以教育和科技为先导。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对山区综合治理开发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山区的一个特点就是劳动力比较丰富,但素质较低,因此在山区治理开发中存在着认识问题,技术引进的消化问题,人口控制的问题。要实现山区经济的大发展,首先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首位,用科技促进山区各项产业的发展,用教育培养人才,二者齐头并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4.综合的治理开发。它体现在山区建设的各个方面:首先,学科内容是综合的,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及技术科学,等等。其次,从行业看,包括农、林、水及交通等基础产业。再次,从治理与开发途径看,体现了治山与治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结合。其四,在具体治理措施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乔、灌、草,大中小型工程相结合。其五,从手段上看,既包括经济、技术手段,又包括政策、法律、教育等手段。因此,山区综合治理开发可以说是山、林、田、路及工、商、交、教、科、文综合建设,种、养、加结合,产、供、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全面协同发展。
5.山区综合治理开发要向产业化发展。山区综合治理开发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安定,群众富裕,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就要实行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建设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的高效益的、且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因此,山区综合治理开发首先要实现资源的规模化,其中要注意的问题是注重资源数量和质量,光有数量、没有质量和光有质量、没有数量,都不可能实现山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6.政策、领导和管理手段。山区综合治理开发需要有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山区综合治理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建设工程,不是一届政府、一个领导任期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有一个政策的连续性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山区都比较贫困,经济基础薄弱,从资金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到税收政策等都需要国家予以倾斜,调动各级部门及个人的积极性,促进山区开发建设。
7.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在山区开发中一定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山区建设中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整治仍是环境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孙保平等,1997)
(三)尽快建立治山治水的经济补偿制度
目前,从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看,实行经济补偿政策已载入十五大文件。在这种新形势下,更应着重开展有关经济补偿机制的研究。
1.具体问题的提出。现阶段,一般说来,城市对山区一直提出的要求是:严格保护森林,不能随便采伐和开荒,对于荒山荒坡要积极造林,严禁兴办有污染的工业。这样,山区的工农业生产就受到了许多限制,特别是这种限制是无限期的。为了城市的发展,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山区人民应该支援国家工业和城市建设。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山区人民年复一年地为保护水资源和水的清洁做出牺牲,保证城市发展,城市又该怎样补偿山区呢?再有,一般说来,城市严格要求上游供给其清水,而它们却把污水排向下游,随着城市的扩大和新建城市的兴起,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2.经济补偿的构想。最近,河北省承德市在其山区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请国家和省建立起有效的京、津、唐、秦利用承德水资源的补偿机制(如每立方米补偿0.03~0.05元水费,按每年供水30亿立方米匡算,可补偿0.9~1.5亿元)”。承德市的要求突破了行政区划的范围,提出了跨省、市行政区的城市与山区建设的关系问题,而且提出问题的已不仅仅是山区人民,而是山区地市一级的政府。(石山,1997)
3.补偿机制的运作。在实施经济补偿过程中,一般来说,向政府或他人要钱的积极性总是有的,但把要来的钱花好的积极性并不一定总是有的;而且存在着要钱者和贡献者错位的可能性,即要钱者有可能并不是真正应得到补偿的贡献者。所以,如何确认补偿主体,确保贡献者得到应有的补偿;如何确保贡献者得到补偿金,以免补偿制度的受益者与贡献者错位;如何确保补偿金合理使用,不让补偿扭曲为补助,都是需要在实行经济补偿制度之前认真研究清楚的问题,否则就无法避免补偿渠道错位、补偿金使用方式不当,甚至滋生腐败的问题。总之,现阶段,在研究地区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补偿关系的同时,更应具体研究人的经济补偿关系,这是实行经济补偿制度必不可少的工作。(李周,1997)
(四)治山治水与国家投资
1.应加大对农口的投资力度。解放以来,国家在治山治水中耗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归口投资上考察,归为农口的农、林、水部门的投资中,水利部门相对于农、林部门多些,但农口比工交口的投资要少得多。国家应突出以农业为基础的极端重要性,加大治山治水中农口的投资力度。(李文治,1997)
2.对坡耕地、泥石流治理以及对山区危险居住地农户的投资。由于国家投入不足,坡耕地治理成效不大,难以扭转我国大面积水土流失的现状。坡耕地治理归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主管,限于资金紧张,该司主要治理小流域,治理经费为1.5万元/平方公里,实际上每亩仅十几元,这点资金仅能维持工程建设费,林草种苗及栽植劳务费尚为缺口。尽管如此,小流域治理确是在治理经费数额有限的情况下,对特定范围进行综合整治,以求取逐步实现更大规模与更高水平山水治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国家与地方财力并不宽裕的今天,更应大力提倡与扶持。再有,我国有些地区泥石流危害严重,但至今没有明确防治泥石流的主管部门,只是铁路部门和矿务局在危及到本部门切身利益时,才进行很有限度的局部性治理,主要原因就是防治该灾种成本高,投入太大。另外,山区个别农户甚至是整个自然村的农户居住在某些山体即将塌陷区,险恶的山地地质及地理环境,使农家生活危如垒卵。地方及中央财政应拨出搬迁及安置资金,使那里的群众尽快脱离险境,重建家园。(何乃维,1997)
(五)治山治水与林业问题
1.现存问题。①我国森林覆盖率的统计标准降低。目前的统计除有林地外,还包括防护林带、灌木林、疏林地和平原四旁植树。因此,全国森林覆盖率虽比解放初的8.7%有所上升, 但森林质量与其生态功能显著下降。②造林并没有真正从综合的角度去安排与配置。林业部一再要求乔、灌、草结合营造,可各地仍是单一种树,综合开发治理就更谈不上了。③林业本部门对森林的破坏也很严重。如西南林区的可采林面积所剩很少,个别林业局为维持职工生活,已开始砍伐防护林和林区保留带。④如何解决林、畜矛盾和对农民的经济补偿。如云南省昭通地区以华山松和云南松来营造长防林工程,工程占用了大面积的草场,农民牧畜维艰;另一方面,建长江防护林,农民投劳很大,防护林即便成林后,也严禁砍伐,对群众的劳动如何进行经济补偿,亟待研究解决。⑤不少地区在经济林栽植中,很少注重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经济林的生态功能和防护能力远不及森林,在陡坡栽种,与开荒种植粮食作物相差无几。
2.建议。为真正建好长江、黄河等森林生态工程保障体系,必须调查清楚当前存在的生态经济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新的制度安排,改革投入机制,完善政策:以林为主,进行综合治理;以造林种草生物措施为主,同保持水土和改善树木生长环境的工程措施(如坡改梯、林地水利等)相结合;将生态工程建设同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国家投资为主,地方配额投入,农民有偿投劳以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工程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以便把各种森林生态工程保障体系建设好,保障诸水利水电工程长远持续地发挥效益,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何乃维,1997)
凡标有※号的题目都为该专家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山区建设研讨会的发言整理稿,其题目均为整理者编加的。
* 此文汇集了许多知名学者的观点于一身,是大家共同研究的结晶。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陈劲松同志的指导与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标签:湖泊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生态补偿论文; 经济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三农论文; 黄河论文; 水利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