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配网规划和项目可研设计一体化模式管理探讨论文_翟俊峰,张峰,张希望

翟俊峰 张峰 张希望

(国网新疆奎屯供电公司 833200)

摘要:配电网规划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可行性研究是开展项目前期的关键性工作。在新的形势面前,在配网项目管理方面打破现有的部门和专业壁垒,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配电网规划和项目可研设计一体化模式,合理配置电网,实现电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 可行性研究 规划设计一体化管理

一、引言

配电网规划目的是根据电源的建设、负荷及用电需求增长形势,科学合理地确定近期5年内某地区的电网目标结构,使其安全可靠又经济高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是指从项目技术和经济上论证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和可操作性,从而确定项目技术方案以及主要工程量。项目可研设计是规划的落实和延续。由此可以引出配电网规划和项目可研设计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二、配电网规划和项目可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配电网规划与项目管理衔接方面

1.长期以来,普遍存在重视主网轻配网思想,主网与配网规划未能统筹协调发展,下级电网对上级电网承载力不足,造成局部地区供电半径过大、电压低、供电可靠性差等问题。

2.农村地域较广、各乡镇之间距离较远,用电负荷基数小、电网网架结构相对薄弱,部分电网建设项目为缓解投资压力,降低投资风险,降低建设标准。但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项目需求变化快,规划存在适应性不强。

3.部分配网项目缺乏系统规划指导,致使项目建成后效果只能发挥短时效益,后期仍需进行规划梳理,造成配电网项目的重复建设与投资。

(二)配电网项目立项和建设标准方面

1.项目重复报送,项目实施地分散,缺乏统筹考虑。配网项目在管理上分属三个不同部门,各自上报项目难以实现统筹优化,造成项目重复申报,项目资金未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导致项目实施分散,不能实现集中区域配电网整治,基本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根本上将配电网存在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对某配电台区进行了高低压及配变改造,而原有用户的低压线路下户线仍为低标准、老旧导线,造成了供电投诉多、急修任务重。电网建设与配套送出的不协调,造成电源落地,负荷无法送出。

2.配电网农村和城区建设标准不统一。农村地域较广、各乡镇之间距离较远,用电负荷基数小、电网网架结构相对薄弱,部分电网建设项目为缓解投资压力,降低投资风险,降低建设标准。

(三)项目可研设计、前期工作方面

1.项目申报缺乏深度研究、拆旧项目较多。因项目申报没有结合规划,针对存在问的供电线路及台区,没有进行网架的梳理及建设必要性的深度研究,致使出现了“拆完建、建完拆”的现象。项目建设初期,没有考虑到后期电网发展,设计方案单一。

2.政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电网建设难度加大。供电企业普遍与县城规划建设及国土等部门沟通主动性不强,力度不够,导致县级政府对电网规划建设支持力度不大,项目整体推进困难。特别是在县域范围内选址、选线、征地拆迁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四)项目可研管理体制方面

1.近几年全国各级电网建设投入逐年加大,项目可研设计任务重,时间紧,从而导致设计资源紧缺,部分设计任务进行外包,而承接设计任务的部分设计单位设计资质低、单位规模小或者属于挂靠企业,其技术力量和人员水平不高,设计进度缓慢,设计质量不高。

2.县级供电企业规划人员及项目基础管理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人员有限,县级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规划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各项管理工作都是在任务下达后才匆忙开展,数据临时拼凑现象严重,难以为长远规划和项目可研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3.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可行性研究的规定,可行性研究是基于财务评价可行基础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的基础是负荷、售电量。但在可研报告中,我们为了达到评价可行的目的,就虚列负荷和电量,把存在问题的项目包装成财务指标优良的项目,造成项目投运后,负荷较小,没有达到可研的指标。

三、规划与项目可研设计一体化构想与实施措施

(一)一体化模式构想

常规的电网规划工作是宏观的、整体性的。项目可研设计是具体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够合理把握电网发展规划。

一体化指导思想:一是满足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二是统一技术标准;践行差异化规划理念加强网架结构建设;提升目标网架过程引领与设计深度结合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

一体化概念:在项目可研设计阶段,由经研所(或县级公司规划人员)和设计咨询单位来共同开展项目可研设计工作,旨在通过配网规划和项目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式,在现场勘查过程中结合现场情况及一些外部因素对规划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核实项目的可实施性。

一体化特色:统筹、规划、设计、落地形成四维一体金字塔模型。

附图:3-1:四维一体金字塔模型

一体化解决问题:

1.电网规划的现场调研环节和项目可研设计现场勘查环节同步开展,加强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可研设计进度,技能保证电网规划项目可实施性,又可以避免设计工作忙目性。

2.规划设计一体化对配电网真正做到无缝式改造,在充分考虑资产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前提下,达到配网建设改造预期目的,有效避免二次建设。

3.规划设计一体化综合考虑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配置资源,真正做到电力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体化具体思路:

1.自下而上的规划思路。规划人员在充分了解配电网现状及电力负荷发展的基础上,总结现状中低压配电网在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地区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电力需求预测,给出适合该区域中低压配电网发展要求的技术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区域配电网的发展目标及过渡方案,最终确定未来配电网线路通道、配变位置、容量及需要新建、改造的低压线路,估算配电网建设项目的投资及经济效益,为电网的建设改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

附图:3-2:自下而上规划思路

1.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设计人员根据规划项目,在当地主管电力部门的协助下进行现场勘查,核实项目的可实施性,在现场勘查过程中结合现场情况及一些外部因素对规划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最终方案。方案确定后同步开展方案GPS定位,工程量测量等工作,最后由设计人员完成施工图绘制、材料提报及概算分析。

附图:3-3: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

(二)一体化模式工作流程

1.规划人员根据线路单线图及线路设备台账对线路问题进行梳理,结合线路现状图纸及地理信息图,制定初步的线路新建或负荷切改方案。

2.前端规划人员及设计人员根据制定的初步方案进行现场勘查建设方案可实施性(项目属地单位配合),根据规划方案及现场情况敲定最终变电站、线路改扩建及负荷切改方案,并征得当地政府部门同意。现场勘查的同时一并开展路径方案GPS打点、交叉跨越测量、现场照片拍摄。

3.现场勘查完毕后,进行资料整理,然后根据整理后的资料 (草图、航点等)绘制CAD图纸(包括现状图、规划图以及地理信息图),绘制完成后由现场勘查人员进行图纸校核,并形成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图纸达到标准后由设计人员负责提报材料等。

4.项目经过现场勘查,方案得到可行性论证后,将所有通过可研项目按照项目急迫性及项目性质进行打分赋值,然后按照轻重缓急编制入项目储备明细库。后期提报项目可依次从该项目库中分批次提取。入库项目可以按照需求分年度分类型(大修技改、基建) 提报。(项目优选排序打分表见附表3-1)

附表:3-1:项目优选排序打分表

(三)一体化模式考评机制

1.结合 “一体化”模式 ,适时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考评机制,完善对设计咨询单位考核手段,并考虑对县级供电企业的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配合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包括规划数据真实性、项目可行性、项目后评价、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的评估考核。

2.注重过程管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过程中,做好中间审查和沟通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在可控范围内,减少设计失误失准现象。

3.加强可研评审管理,严格项目评审准入制度。坚持纳入规划库项目才能开展前期工作的原则。形成规划反馈机制。可研是对规划的深入落实和进一步优化,接入系统方案原则上应与规划一致。但对经审定后接入系统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电网项目,及时进行反馈,并在年度电网规划滚动修编中落实,形成规划-可研-评审-规划的闭环反馈机制。

六、结语

配电网规划和可研设计一体化以整体以解决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为目标,实现了规划与项目可研设计的深度结合,保证了项目的最大可行性和必要性,避免资金重复投资,电网建设更加高效。如何开展好配电网规划和项目设计一体化,这是一个崭新的命题,还需要认真研究,共同讨论,以上仅为对一体化的初步探讨,目的是建立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的配电网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模式,为今后电网的规划、投资、建设、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国网新疆奎屯供电公司“十三五”奎屯配电网规划报告.2014.

[2] DL,115118-2000,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s].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3] Q/GDW 156-2006,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s].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翟俊峰,张峰,张希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配网规划和项目可研设计一体化模式管理探讨论文_翟俊峰,张峰,张希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