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取向_高等学校论文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取向_高等学校论文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强国论文,走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2)01-0008-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何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基本走向。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虽然体现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但最终体现在高等教育中。没有高等教育强国,就没有人力资源强国,就没有创新型国家。正因为如此,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自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对于高等教育强国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人们一般从高等教育自身的特征,如总体规模、普及程度、整体质量、开放程度、体制和制度、办学思想和观念,高等教育的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性以及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等方面去理解和阐释。实际上,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比较的、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内涵,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高等教育强国,就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增进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和知识创新,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我国所要建设的高等教育强国,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高等教育强国,有着很强的阶段性特征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指标:

(一)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即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550万人,在校生达到3300万人,其中研究生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达到19 500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新增劳动力中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90%。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高等学校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通过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中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领军人才,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富于创新、跨学科合作和成果卓著的教学科研团队。

(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

若干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成果转化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国家科学研究的战略高地,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体系和资金支持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高等学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四)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

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一批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形成不同层次和类型高等学校协调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新格局。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建成若干高等教育强省(市);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快速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一批水平高、有特色、贡献大的高等学校,从而实现中西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协调发展,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五)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来华留学生和留学人员结构更趋合理,规模不断扩大,到2020年,来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达到或超过20万人,各类留学人员达到或超过50万人,“985工程”高校的留学生人数达到或超过在校生总数的10%,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留学目的地国之一。全球或区域性的双边、多边教育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不断深入,主动参与世界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的能力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成为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的现有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1999年,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人民群众希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10多年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98年到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由不到800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340.87万人)增加到3105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2 231.79万人),增长了2.9倍,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6.5%[1],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仅“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全国高校就为各行各业输送了4 897万名毕业生,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十五”期间,高校向国家贡献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07%;国家技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64.4%;国家科技进步奖433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3.57%;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后者打破了我国连续6年无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局面[2]。在“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又取得新突破,在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全国高校获得各类奖项超过总数的70%。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取得新的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为发展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很好地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国通过采取“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组建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新机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校内人事和分配制度、招生考试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和高校成本分担制度等重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顺利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不但使得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而且促进了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

(四)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现在分别有112所和39所大学进入了“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这些高校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科研水平和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和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一批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9》,按2008年SCI、EI、ISTP合计,我国作者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和重要会议上的论文共27.1万篇,占世界总数的11.5%。按照国际论文数量排序,我国居美国之后占世界第2位,高于英国、德国、日本[3]。

(五)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从1950年接收第一批来华留学生开始,我国已累计接收外国留学生169万人次,目前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4万多名留学生在我国求学。从1978年到2010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90.54万人,出国留学规模由1978年的860人增加到2010年的28.47万人,扩大了331倍[4]。迄今为止,我国已经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签署教育合作协议190多个;与包括英、法、德、澳等26个发达国家在内的4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40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的合作项目。另外,我国在105个国家建立350多所孔子学院和60多个孔子课堂。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差距

我国现在虽然已经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与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较低

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 105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世界高等教育规模第一的桂冠与我国人口规模世界第一的基本国情是密切相关的。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虽然不及我国,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却远高于我国。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6.5%,处于大众化阶段;而高等教育强国都已超过50%,进入普及化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我国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与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相联系的是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2009年,虽然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9 830万人,高居世界第二位,但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9.9%,比高等教育强国一般低20个百分点,即使到2020年达到20%,与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教育质量偏低

高等教育强国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根据上海交通大学2011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进入世界大学前100名的大学基本上都是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我国大学没有一所进入前100名。在人才培养方面,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在2005年的调查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中指出:2005年有310万名大学毕业生,是美国的2倍多,但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主要原因是缺少实际应用技巧和糟糕的英语水平;未来10年,中国将需要7.5万名拥有一些国际经验的管理人员,但目前只有5 000多名;中国每年有60万名新工程师“诞生”,比美国多出9倍,但仅有1.6万拥有在外国公司工作的实用能力和语言能力[5]。这样的调查结论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在科学研究方面,1999-2009年间发表SCI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以上的国家共有14个,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论文64.97万篇,排在世界第5位;但论文共被引用340万次,排在世界第9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5.2次,排在第12位,与世界平均值10.06次还有不小差距[3]。在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根据OECD的统计,2006年OECD国家百万人口的三方专利平均数为42.4,其中日本为111.1,美国53.3,韩国57.7,而我国仅为0.4,与俄罗斯相同,高于印度(0.1)和巴西(0.3);2007年中国发明人拥有的三方专利数为591,占世界的1.1%,排在第12位[3]。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在整体质量上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与高等教育强国存在不小的差距。

(三)高等教育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投入既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我国教育投入长期严重不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就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2006年OECD国家平均为1.0%,其中丹麦、芬兰、瑞士、瑞典、挪威、奥地利、比利时、新西兰、法国、美国、爱尔兰、捷克11国达到或超过1.0%,最高的是丹麦、芬兰,高达1.6%[6]。同年,我国仅为0.59%。就高等教育经费来说,以购买力评价计算,2006年,OECD国家高等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支出为12 336美元,其中美国、瑞士、瑞典、挪威、英国、丹麦、新西兰、奥地利、澳大利亚9国超过15 000美元,最高的美国高达25 109美元[6]。同年,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生均经费仅为11 755元人民币。2006年,美国高等教育经费开支达到3 755.39亿美元,占GDP的2.8%[6]。比较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为2 938.87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39%。从以上比较分析看,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水平较低,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偏低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06年世界高等教育强国高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分别是:美国58万人,英国33万人,德国26万人,法国25万人,澳大利亚20万人,日本13万人,俄罗斯8万人,上述数据都是学历留学生的数据。而2008年我国来华学历生仅8万人,且质量和层次也不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仅有1万人。另外,从全国范围来看,来华长期留学生的总数尚不足在校生总数的1%,而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国际学生数量占在校生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10%,OECD国家2006年的高等教育机构外国留学生比例平均值为9.6%[7]。

(五)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从政策到实践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管理职能不清,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明显的“缺位”和“越位”现象;管理观念落后,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方式僵硬,主要采用行政指令、计划等方式,最典型的管理手段就是行政性审批,计划体制和集权管理的色彩明显;高等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难以真正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种集权化、行政化的管理体制机制与高等教育强国的政府宏观指导、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机制有着很大的不同。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高等学校办学活力不足,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能力不强,而且高等学校间同质化倾向严重,办学特色不鲜明。

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高等教育全方位的改革。总的来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所有高等教育改革措施都是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牢固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仍然要不断扩大,但我国将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了一个有限的规模目标,高等教育的发展的核心任务将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文化传承创新质量四个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一大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提升高等学校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使之成为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的重要基地,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就是要求高等学校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紧密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继续教育、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综合国力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做出更大贡献。提高文化传承创新质量,就是要发挥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重要源泉的作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文化传承创新质量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有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尽快缩小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

(二)优化结构,突出办学特色

在过去,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结构上严重失调,各类高校不管性质如何,也不管条件如何,盲目升格,出现“东施效颦”的现象,致使高校之间同质化倾向特别严重。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化结构,突出办学特色”的发展思路,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在区域结构优化方面,我国将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力度。在类型结构与专业结构方面,我国将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此外,我国还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三)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要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而且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此,我国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为了提高各项工程和项目的效率,我国将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我国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基本思路,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我国将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我国将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我国将大力推进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我国将积极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同时,我国还将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五)加大经费投入,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投入不足造成的,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又是教育投入不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就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0年达到4%”的目标,但是十几年过去了。“4%”的目标一直没有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各级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为了实现“4%”的目标,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同时完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和资助政策,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为了提高经费分配的科学性,我国将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为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我国将加强经费管理,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加强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

(六)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建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改革是教育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措施包括: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高等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及学科、专业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标签:;  ;  ;  ;  ;  ;  ;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取向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