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论文_张雪蓉

解析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论文_张雪蓉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 江津 402247)

摘要:轨道交通是当前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保证交通安全,就需要在高职院校培养一批专业的运营管理人才。基于此,本文针对此专业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城市交通可以有效缓解日益加重的交通压力,故而在促进硬件技术进步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运营管理的优化程度,培养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抓紧落实教育工作要求,从提升师资力量出发,培养学生优异的专业能力。

1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教学目的

1.1专业知识的教学目标

轨道交通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目前主要包括地铁、索道、磁悬浮等交通模式,运营管理专业则需要通过科学先进的理论作为工作基础,按照行业规律和国家政策要求,对轨道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排布等内容做出具体指挥,并结合现代信息智能技术从整体上把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正确性,凸显出城市轨道出行便捷、运行迅速、节能环保、稳定安全等特性。

1.2人员岗位的教学目标

目前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仍集中于热门城市轨道机构的人才培养,如地铁、客运、轻轨等交通运营公司。而学生通过学习后可以在这些公司应聘相应的岗位,大致可分为售检票人员、站务员、乘务员、调度员等客运服务管理人才和安检人员、值班员、检修人员等安全控制和辅助技术人员等。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

课程方向和课程内容主要是由多位教育专家和学校代表教师团队,针对高职院校基本教育要求、实际岗位工作要求和课程单元的设计工作进行讨论分析,或是将具体的专业课程划分为通用学科教育、基础理论教育、专业核心教育、实践应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和工作能力强化教育。依照不同学科内容和教育阶段,学校需要通过基本知识讲解、专业能力介绍、实践模拟仿真等不同的方式落实本专业的教育工作,从而使学生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地了解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要求,并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专业课程分类别、分阶段大致可包含以下教学任务:

第一学期的通用学科教育。为响应我国教育机构的基本要求,需要培养基础知识能力过硬,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才。在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相似的通用学科教育,包括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基础英语和体育课程等。

第二学期的基础理论教育。此阶段要注重城轨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未来的工作发展方向和了解未来的学业内容。主要课程包括城轨交通概论、城轨交通设备概论、铁道概论和交通与运输基础等。

第三学期的专业核心教育。此阶段要向学生传递更加精深且切实有效的专业工作技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课程大致包括客运交通运营管理、轨道运输经济法规、轨道行车安全和运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等。

第四学期的实践应用教育。此阶段主要面向社会实际岗位为学生提供实操动手的基本训练,让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车站客运组织实训、行车调度指挥实训、客运服务实训、编制客运技术计划实训和应急处理实训等。

第五学期的综合素质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工作技术、工作素养多方面进行课程教育,以教育方向和社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现状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具体包括列车乘务教育、市场营销、现代化运营管理和服务与礼仪等。

第六学期的工作能力强化教育。对于即将迈入社会的此部分学生,要帮助他们建立起适用于社会的岗位实操能力,课程方面以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以此使学生工作能力获得强化。

3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路径

3.1促进学校和企业和合作

学校的任务固然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但仅靠目前拥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不利于人才的实际能力培养,所以高职院校要通过各方努力,积极与社会城轨单位建立关系,相互之间权衡利弊,各取所需,这样方能实现校方与企业的互利共赢,也能为广大学生群体创建优良的实践平台和社会岗位接口。企业可利用学校优秀的专业技术能源和广大的优秀人才提升专业工作水平,高职院校可了解市场环境的实时变化,有目的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2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职业能力的学生是高职院校教学的唯一目标,为此,学校方面需要积极了解社会发展变化,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重点,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并且还要通过实际能力考核检验学生的能力状态,刺激学生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并针对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后续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灵活性。

3.3实践操作教学的优化改良

就实际应用的最终效果而言,学生除要掌握基本理论技术,还需积极参加实践。高职院校方面,要特别注重本专业的实践课程优化,首先要适当地加大成本投入,引入更多更好的实践教学设备以及计算机软件;其次要敢于创新,真正提升实践教学的整体地位,利用网络技术,规划实训时间,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完成实训学习,然后学校要与社会单位或者专业人士建立合作关系和人际关系,或者送学生去一线岗位实际操作,或者将专家请到校园内进行教学讲座。

3.4强化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

高职教师团队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在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方面做到与时俱进,以满足社会对学校的要求。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可以依托于城轨企业,在社会中进行轮岗学习。教师团队也可聘请具有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老教师、城轨交通运营管理的专家学者、掌握新技术新能力的业界顶尖人才到学校进行授课,以此保证教师团队的高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3.5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

考核方式不应将纸质理论基础试卷作为重点,而应该顺应高职院校和本专业的特点,加强实践操作考核的比重。学校要积极与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高等院校沟通,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以获取更加优化的考核方式。一方面需要保持考核的严谨性和权威性,以约束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并正确反映学生的能力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让社会专业人士、外校教师等对本校学生进行考核,从而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高职院校重要教学科目之一,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学校方面要积极调整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操作的教育和考核,以此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宇阳.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23):134-135.

论文作者:张雪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解析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论文_张雪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