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紧急贷款使用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豪[1](2021)在《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研究(2004~2020)》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安全战略是关于国家安全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全局性、持久性方案,其内容、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与手段随着国家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阿联酋的安全威胁界定、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和安全决策体系发生了显着变化。阿联酋的国家安全观实现了从以政治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观,向涵盖政权安全、宗教安全、网络安全、人口安全等更广泛领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转变。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成为阿联酋内政外交政策转变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受到阿联酋国内权力变动、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的决策偏好、维护经济安全的现实需求、阿联酋联盟关系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第一,自穆罕默德·本·扎耶德2004年被确立为阿布扎比王储以来,尤其是2014年实际掌握国家权力后,主导了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型。第二,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个人政治雄心和决策偏好在外交和安全事务上突出表现为对政治异见势力和政治伊斯兰主义力量的强硬打击,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表现为从制度性的路径依赖转变为对非制度性的私人关系及个人能力的偏好,其领导阿联酋成为地区军事强国的个人雄心,促使阿联酋加强军事能力建设、扩大海外军事行动范围。第三,阿联酋通过对外经济交往推进经贸合作,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重深化与伊朗的贸易联系来降低伊朗地区扩张对地区安全秩序的负面影响。第四,地区秩序转型推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主导的“阿联酋—沙特轴心”的形成,谋求填补地区权力真空。第五,“阿拉伯之春”以来阿联酋与沙特结成“战术性联盟”,以共同应对冲击地区安全威胁,同时阿联酋通过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寻求更加多元的安全伙伴、提升本国安全的自主性,逐步摆脱对传统盟友美国的安全依赖。阿联酋的国家安全战略实践覆盖反恐、宗教安全、人口安全、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在地区反恐领域,阿联酋积极与域内外国家结成安全伙伴,合作应对地区恐怖主义威胁。在宗教安全领域,阿联酋政府通过宗教国家化手段,不断强化国家对宗教事务的主导。在人口安全领域,阿联酋政府通过强化国家认同的主导地位,来应对国家内部认同多样性对本国人口安全的潜在挑战。在网络安全领域,阿联酋政府通过提升网络安全框架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发展网络安全教育、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政府办公的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应对本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此外,阿联酋政府还将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卫生安全、水安全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的整体布局之中,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中东地区秩序尤其是安全秩序的变化,使得阿联酋在新的安全动因的驱动下,本国的角色定位从地缘政治的参与者转变为地区秩序的塑造者,从安全公共产品的消费者转变为安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主导的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转型,使得阿联酋对内加强联邦中央政府的统治,对外推行更加主动有为的外交政策,强化本国对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地位,以此打造地区安全的“阿联酋模式”。
任可夫(MADOUKA KOUMOU ROQUIA FANE)[2](2018)在《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流动性过剩研究》文中提出我是来自刚果的学生MADOUKA KOUMOU ROQUIA FANE(任可夫),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攻读博士学位5年了,已学习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因本人对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方面有一定兴趣,故从此处着手研究。另外,由于语言和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在文字表述方面可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能够谅解。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法语称为CEMAC)已经连续几年出现银行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妨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准结构性问题(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丰富)。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提出应对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面临的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此,首先要对银行流动性的概念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因为在谈论银行流动性过剩之前,重要的是要了解银行的流动性,并意识到它对银行的重要性,即银行流动性是银行存在的根源。除此之外,明确影响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使用了GMM估计法,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商业银行的预防动机和外生因素(石油繁荣和其他自然资源)。事实上,商业银行的预防动机可以看作是20世纪80年代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所经历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后果,此次危机迫使银行体系进行结构调整,导致了银行存款不稳定以及商业环境强烈恶化。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外生影响因素是这些国家多年来的石油繁荣,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金融工具,石油繁荣并没有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其他自然资源(木材、矿石等)的开采也增加了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其他结构性因素,如信息不对称、结构调整及银行寡头垄断等也会导致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的银行流动性过剩。之后,本文对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使这些国家货币政策更具操作性的传导渠道。对此,本文使用了SVAR模型,揭示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薄弱环节、货币政策行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期限的不对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几乎不起作用,且在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面临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信贷渠道的有效性也会降低。VAR的使用明确了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弱点。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解决阻碍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经济发展的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本文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部门、以国家为代表的公共部门和以经济主体为代表的私营部门”三方面入手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如果这些建议得以采纳并贯彻落实,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促进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陈宜梅[3](2016)在《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及其提供》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多;但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关于基本养老服务或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研究相对较少,不论是学术研究或政策文件中,对基本养老服务都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也未能明确基本养老服务核心内容,即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应该包含哪些,其具体项目内容应该是什么。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基本养老服务的发展,迫切需要对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做出明确的界定,构建科学、系统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体系,并明确其具体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提供方式。本文竭力对此进行较为全面的尝试探索,力图有所突破和创新。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基本养老服务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政策文件,对国内外的基本养老服务实践进行了总结:不同国家实施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方式或有差异,但本质上有共性,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的或政府主导的养老服务或老年福利,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我国国内各地基本养老服务存在的不足之处,国外基本养老服务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结合对222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初步拟定了我国基本养老服务项目,通过专家咨询法界定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及其内容,采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程度进行评价。本文研究认为,基本养老服务内容包含生活照料、卫生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文教体娱和法律服务等六个类别,涵盖家务服务、生活方式指导、医疗协助服务、护理服务、精神支持、紧急救援系统、体育娱乐活动和权益维护八项服务。基本养老服务项目主要由政府提供,提供方式主要是政府直接提供、政府购买和委托经营,不同的提供方式能以不同服务方式提供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服务方式包括居家服务、社区服务和机构服务,同一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可以由多种服务方式实现服务。
顾广智[4](2016)在《本溪市自然灾害救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灾害救助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如何完善灾害救助制度建设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公里,其中约80%为山地和丘陵,特殊的地形特征使得本溪市自然灾害种类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灾害种类有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灾害和地震等。本溪市的降雨集中在每年的七八两月,雨水冲刷山体表面加剧了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的危险,每年都有本溪市民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侵袭,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随着本溪市各界对灾害救助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并降低人们的受灾损失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完善本溪市灾害救助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查阅与自然灾害救助相关的文献,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了本溪市灾害救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灾害救助的主体单一、灾害救助的对象界定模糊、灾害救助的程序还需完善、灾害救助的标准尚待提高以及灾害救助的方式重食物轻心理等。基于以上问题,从救助主体、救助对象、救助程序、救助标准和救助方式五个方面分析了本溪市灾害救助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NGO组织未能在灾害救助中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对救助对象的分类重视程度不够、灾害救助属于非经常性救助、灾害救助资金不足以及灾害救助方式缺乏创新性。研究表明,解决本溪市现有灾害救助问题应充分发挥本溪市NGO组织在救灾中的作用,对本溪市灾害救助对象进一步分类、细化,深化本溪市灾害救助程序的科学性、合理性,逐步提高本溪市灾害救助标准以及采取多样化的灾害救助方式。
何聪聪[5](2016)在《我国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及风险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微观角度看,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传统行为习惯;从宏观角度看,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经济及各行业具有颠覆性冲击。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尤其在2014年以后更是如火如荼。国家总理李克强提出依托“互联网+”思想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鼓励“互联网+”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更是以外来入侵者身份冲击着传统金融行业。P2P网络借贷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传统货币流转方式相融汇的结果。根据P2P网络借贷自身的特点和融资流程,其应属于传统融资手段之外的第三种类型。P2P网络借贷平台借助网络技术实现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的相互联系,其本质是利用现代信息采集手段快速获得海量数据,然后运用云计算等科学技术进行大数据处理,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需求方的信用等级及风险程度,在此基础上实现资金融通。P2P网络借贷行业的产生一方面契合了社会各个融资主体对期限短、金额小、无担保类型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大众理财的一种渠道,是我国实现普惠金融重要的手段。本文首先对长尾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搭便车理论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略地介绍,然后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进行归纳,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重点剖析了国外的Zopa平台、Lending Club平台和国内的债券转让模式、担保模式、线上线下结合等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的流程、优劣,对比并总结了我国本土运营模式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最后,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以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野蛮式发展背后蕴藏的风险,如平台定位不明确、行业整体质量低、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提出相关的建议,如权衡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建立自律联盟、促进平台转型、加强投资者教育等,希望对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尽自己微薄之力。
孔慧珍[6](2015)在《流程视角下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展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研究的背景是现代战争日益高技术化、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我国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日趋复杂、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建设普遍受到各国重视,并且民用工业动员的敏捷性不断提高。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拓展民用工业动员体系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是新时期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工业动员“十二五”规划》,深化工业动员体系化建设的需要。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以及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概念,分析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特点、建设目标及影响因子;构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结构模型;探讨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在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动员复员三个阶段的运行机理以及动员流程;以动员实施流程为重点,运用Petri网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实施流程的Petri网模型,结合案例研究,发现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和动员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地界定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和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概念,深入地探讨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内涵、特点、建设目标以及影响因子。认为动员响应的快速性、动员任务的适应性、动员强度的适量性、动员成本的最小化和动员结果可靠满意是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重要特征;快速实现平战转换、满足多样化动员需求、适应不同强度动员需求和降低对经济系统的扰动是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建设目标;需求因子、战略因子、对象因子、环境因子以及技术因子等是影响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第二,提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的组织方式,构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结构模型;以体系的结构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体系的运行的层次驱动模型,并从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动员复员三个阶段,分析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运行机理,提出了“三级协同共目标”动员准备运行机理、“三层五环节一目标”动员实施运行机理以及“三层五环节一目标”复员运行机理。第三,运用体系的理论结构模型和体系运行的层次驱动模型,分析了我国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结构及运行机理,发现了我国现有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存在分系统内部纵向层级较多、管理方式欠灵活、行业之间配合不默契以及动员联盟成员筛选不尽科学合理等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优化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提供了参考。第四,提出了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动员复员三个阶段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动员流程,并以动员实施过程为重点,构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动员实施流程的Petri网模型。借助该模型,深入分析了河北省“7?21”洪涝灾害救援流程和灾后重建流程,发现了实际救援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各县获得和上报灾情信息不同步、顺序执行流程较多,延长了动员执行时间,不利于提高流程执行效率等问题,以及在警情预报、不同动员流程衔接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动员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动员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动员流程优化加强动员教育、提高动员意识等建议。
王杨[7](2014)在《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由村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专门为出资社员提供信贷业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既是合作金融组织,具有资金融通的互助性、资金来源和服务对象的封闭性以及管理方式的民主性等特点;也是微型金融机构,专为未受正式金融涵盖的弱势群体提供小额金融服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性质应为肩负特定公益任务的营利性法人。公益性主要体现为其宗旨是为社员提供服务,营利性则在于确保互助社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农村资金互助社划分为政策授权型互助社与未授权型互助社、自发型互助社与外力推动型互助社等类型。我国农村金融困境的解决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与其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相比,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因而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农村金融需求扩大和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匮乏之间的矛盾则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存在提供了现实基础;而民间资本的充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与农村金融市场相契合等又决定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可行性。德国、日本、印度以及孟加拉等国农村合作金融具有完备的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完善的监管体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并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扶持,这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关系,这是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逻辑基点。这就要求一方面尊重农民的自发自愿,确保合作社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把握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政府作用的限度,政府主要为互助社的发展间接地创造各种适宜的环境,并尊重社员的民主管理权力与权利。其次,要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市场准入、运行和市场退出等法律制度予以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的一般目标在于保证进入机构的品质、维持金融市场秩序:特殊目标则在于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为民间资本提供正规化发展渠道。市场准入包括取得市场主体资格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其中,实体要件主要包括发起人、注册资本、从业人员以及营业场所、设施等。发起人方面,应明确农民和农村小企业的社员资格;注册资本方面,应结合注册资本的保障功能、促进规模经济发展的功能、市场调控功能,对不同地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采取不同的标准或制定一些灵活有弹性的规定;从业人员方面,应适当放宽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并加大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营业场所、设施等方面,应根据其设立场所,适当降低要求。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的程序要件,则主要集中在金融许可证的存废方面。实践中,金融许可证或成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合法化的“绊脚石”,或使得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市场准入”变质为了“计划准入”。因此应废除金融许可证制度,改“审批制”为“注册制”,以利于农村资金互助社方便地进入市场。运行阶段往往被视作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命脉所在,因为运行结果使得成员的预期逐渐明朗并直接影响着成员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互助社的成败。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主要包括治理结构、业务经营以及内部控制。内部治理方面,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民主管理原则在实践中遭到了削弱,表现为“内部人控制”代替了“共同经营”。因此,应明确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权性质,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严格“三会”的职责分工。当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业务经营在性质、经营目标等方面出现了异化,根本原因就是资金的匮乏,解决途径在于拓宽融资渠道:内部方面应适当提高存款利率、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外部方面应加强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合作,探索与财政支农资金的合作。目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内部控制意识淡泊、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内部稽核作用不力等问题。因此,应着重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对经营管理活动的控制,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内部稽核监督。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市场退出是其法人资格的终止。一般而言,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方式主要包括解散、撤销(关闭)以及破产。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退出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农村金融安全,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成长以及保护利益相关人的权益。目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退出的立法规定过于粗糙,行政干预过度,退出形式单一,缺乏风险合理分担机制。应完善市场退出标准,建立最后贷款人制度、接管制度等最后紧急救援机制,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破产制度,创建存款保险制度。
荣小宁[8](2014)在《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律研究》文中指出最后贷款人制度是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建设国内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尚未出现针对最后贷款人制度的专门立法,仅在央行的部分规章中散见关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理论,学界关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研究多集中于经济学视角,法学视角的研究较少。无论从理论抑或实践角度,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学视角研究都十分必要。本文从维护国家整体金融安全入手,立足现有法律法规,梳理国内外对最后贷款人理论、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系统研究成果,以最后贷款人功能的发挥为切入点来分析我国对该制度法律体系的构建,以期从法律角度提出较好的规制建议。首先,在研究了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基础上对最后贷款人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且分析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内涵及要素;界定清楚基本概念之后,对照分析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律现状,包括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之后对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律实践进行介绍,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实践早于中国,并且在应对经济危机中不断的完善发展,从存在形式、到启动标准、到制度规范都有值得探讨借鉴的地方。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构建尚有许多的不足,包括法律体系混乱冲突,制度价值选择异化,法律关系主体不明确,法律规范过于宽泛,责任规范不合理等等。最后针对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厘清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基本法律问题,明确其职能主体、对象范围、法律规范等制度构建内容,对丰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律研究尽绵薄之力。
荣剑[9](2013)在《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收费公路一再成为我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58.4万公里,其中收费公路里程约24万公里,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靠收费公路发展起来的。作为从1984年末国务院作出允许贷款或集资修路收取车辆通行费(即“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决定起开始实施的一项公共政策,深圳市政府主管部门在收费公路公共政策的执行、调整、改革、创新等政府管理方面,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特别是从2002年起,不断加强对收费公路的行业管理,积极推动收费公路及收费站的撤并,通过多种手段引导收费公路为区域经济服务等,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由于国家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限制,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主管部门对收费公路的各项管理措施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为此,如何提升收费公路政策执行水平,确保制定措施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以便更好地开展收费公路政府管理工作,成为政府主管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总结近10年深圳市收费公路体制改革创新的经验,探索适用政府主管部门对收费公路管理的方法与策略,推动收费公路持续有效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研究根据2002年至2011年底深圳市收费公路体制改革的成果以及对发达国家收费公路发展的经验分析,运用新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开展研究工作。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收费公路管理政策的相关概念、原则、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其次,全面地介绍了我国收费公路管理的现状,并从多方面剖析了现阶段我国收费公路管理中特别是深圳市收费公路体制改革前收费公路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根据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及收费公路现行管理体制,结合研究者参与深圳市收费公路体制改革的实践,提出政府主管部门提升收费公路政策执行水平,完善收费公路管理的各项对策和措施。
罗玉冰[10](2012)在《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表明,微观审慎管理的总和不等于宏观审慎管理,维护金融稳定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而要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出发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宏观审慎管理理论体系、制度框架,以及相应的政策工具,去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当前,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还处于探索期,在具体的组织结构、政策选择、协调机制、工具实施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多的争议。而且,由于金融管理制度、组织体系、市场结构、融资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各国推进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路径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国建立中国化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以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体系研究为起点,以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和经济体的宏观审慎管理实践为借鉴,重点研究宏观审慎管理理论本土化、中国化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个案分析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自20世纪八十年代,基于最低资本约束下的微观审慎监管开始被各国银行业监管实施机构采纳并成为主流。可是从最近二十年实施情况来看,虽然微观审慎监管干预不断加强,但金融危机爆发的强度却似乎有增无减。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微观审慎管理的局限性与不足,并通过比较比较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宏观金融调控、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异同着手,论述宏观审慎管理本质,并从宏观审慎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宏观审慎工具等方面入手,重点介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同时,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在一国或一区域经济金融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简要回顾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责,寻求中央银行承担宏观审慎管理职责的理论依据与法理依据,明晰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职责定位。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和经济体都加强了宏观审慎管理。本文梳理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理事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证监会国际组织在宏观审慎标准制定方面的探索,研究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的实践,分析了西班牙的动态拨备、英国的问题银行特别处理机制等典型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宏观审慎管理实践进行反思,为我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了参考:一是必须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组织构架;二是要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三是需要实施更为广泛的宏观审慎监管范围;四是要积极探索应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和系统重要性问题的监管措施;五是应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处置和危机应对机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设计也有所差异,因此,中国宏观审慎管理必须考虑面对的宏观初始环境,量体裁衣地进行制度设计,而不可照搬外国经验。从我国国情看,经济金融运行存在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并且由于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导致金融风险时有发生。这对我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出了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实施“一行三会一局”的金融管理组织体系。从组织机构看,管理对象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准金融机构;从交易标的物看,管理对象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金融创新产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在宏观审慎管理实践方面,中国已探索实施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资本充足率监管、动态拨备等政策工具。从江西省赣州市的实施情况看,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较好地发挥了逆周期调节、防范系统性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作用,成效显着。但另一方面,相关政策工具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主观性强,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够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宏观审慎分析体系、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创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等要素是构成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宏观审慎分析是宏观审慎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反映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代表性指标,以及反映金融机构业务尤其是银行业务的监测指标,为提高宏观审慎分析的信息数据质量,应大力推进金融统计信息标准化工作。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方面,应改进动态拨备制度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等逆周期的信贷调控机制,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方面,应采用定量判断和定性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判断要考虑规模、关联性、可替代性、复杂性等指标,定性判断要考虑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内控机制、风险管理能力、风险传递途径等因素。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方面,应健全问题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的法律体系,实现资金援助方式市场化、多样化,在问题金融机构处置中,应弱化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手段。一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建,除需要考虑宏观审慎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和宏观审慎工具等技术性因素外,还受一国宏观基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构建中国本土化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解决管理制度、组织体系和市场结构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当前我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面临着监管主体职权不清晰、缺乏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人民银行的核心地位不突出、金融市场发展不足、对混业经营监管乏力等问题,亟需着手解决。具体而言,在金融管理制度方面,需要建立健全中国宏观审慎管理法律体系,提升国内宏观审慎监管标准,建立宏观审慎管理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的长效机制,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在金融组织体系方面,应组建跨部门的宏观审慎管理委员会,突出人民银行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在金融市场发展方面,应加强建立不同类型、多个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开发多元的、异质的金融创新业务模式和品种,夯实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基础。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的体系化。宏观审慎管理是从金融管理政策实践中提出的理念,目前讨论主要集中在政策和工具层面,相关理论框架还不完善,特别是相对于金融监管理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理论、货币政策理论,宏观审慎管理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宏观审慎管理的性质、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和货币政策的关系、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比较分析、经验借鉴,对相关理论框架进行完善,对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论证,力求实现宏观审慎管理理论体系化。二是实践的中国化。G20的首尔峰会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并得到了G20峰会的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目前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也积极探索开展宏观审慎改革,并构建了基本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推动相关经验和建议本土化、中国化,是建立中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着力研究的创新点。三是对中国宏观审慎管理实践的检验。目前,对于宏观审慎管理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论证和框架设计方面,对于具体管理政策的实践效果鲜有研究,而实践效果又是检验理论科学性和框架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为此,本文尝试以江西省赣州市为样本,重点检验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以及动态拨备政策实施效果,为中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实证参考。
二、对紧急贷款使用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紧急贷款使用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研究(2004~2020)(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阿联酋国家安全观的演变 |
第三节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
第二章 穆罕默德·本·扎耶德时期阿联酋的国家安全战略 |
第一节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设定 |
第二节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体系 |
第三节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运行模式 |
第三章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国内权力变动与领导人的决策偏好 |
第二节 推进经贸合作与维护经济安全 |
第三节 地区秩序转型与阿联酋的角色再定位 |
第四节 联盟关系变化与阿联酋安全政策的自主性 |
第四章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实践 |
第一节 地区反恐与阿联酋的安全伙伴选择 |
第二节 宗教国家化与阿联酋的宗教安全 |
第三节 认同塑造与阿联酋的人口安全 |
第四节 数字化转型与阿联酋的网络安全 |
第五节 国家安全战略在其他领域的实践 |
结论 |
附录 2006 年第 17 号关于成立国家安全最高委员会的联邦法律(2006 年 6 月 11 日) |
参考文献 |
(2)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流动性过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 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相关文献综述 |
2.1.1 理论类研究 |
2.1.2 测度类研究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2.1 理论类研究 |
2.2.2 测度类研究 |
第3章 银行业务的总体框架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 |
3.1 银行资产负债项目分析 |
3.1.1 资产负债角度界定银行流动性 |
3.1.2 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
3.1.3 资产负债表外结构分析 |
3.1.4 银行损益表分析 |
3.2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1 承诺约束 |
3.2.2 监管框架 |
3.2.3 利率波动率 |
3.2.4 银行业的竞争 |
3.2.5 公司财务管理活动 |
3.3 银行流动性的来源、职能和需求 |
3.3.1 银行资源 |
3.3.2 再融资援助 |
3.3.3 银行流动性的来源 |
3.3.4 银行流动性的功能 |
3.3.5 银行流动性的需求及融资 |
3.4 银行流动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4.1 流动性管理理论 |
3.4.2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 |
3.5 结论 |
第4章 中非经济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决定因素 |
4.1 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体系历史概览 |
4.1.1 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体系危机 |
4.1.2 银行体系的重组 |
4.1.3 金融自由化政策 |
4.1.4 中非银行委员会(法语称为COBAC) |
4.2 中非经济和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流动性过剩现状 |
4.2.1 中非国家流动性过剩的判定 |
4.2.2 中非国家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
4.3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
4.3.1 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一般原因 |
4.3.2 中非国家经济货币共同体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
4.4 流动性过剩的实证研究 |
4.4.1 实证模型 |
4.4.2 数据来源 |
4.4.3 模型估计与实证分析 |
4.5 结论 |
第5章 中非经济和货币共同体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
5.1 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 |
5.2 中非经济和货币共同体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5.2.1 货币政策的演进 |
5.2.2 银行业与金融市场 |
5.3 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
5.3.1 利率渠道 |
5.3.2 信贷渠道 |
5.3.3 其他资产价格渠道 |
5.4 中非经济和货币共同体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 |
5.4.1 银行再融资 |
5.4.2 中非国家银行的干预率 |
5.4.3 强制性储备 |
5.5 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
5.5.1 用于分析货币对经济活动影响的模型 |
5.5.2 SVAR模型 |
5.5.3 数据来源 |
5.5.4 模型估计与实证分析 |
5.6 结论 |
第6章 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银行系统调节机制 |
6.1.1 发挥中非国家银行的重要作用 |
6.1.2 加强信贷机构建设 |
6.1.3 发挥中非银行业委员会(COBAC)的监督作用 |
6.2 加强政府与私营部门间的沟通 |
6.2.1 着力发展公共机构(政府)法制建设 |
6.2.2 鼓励私营部门投资发展 |
6.3 针对刚果的可行性建议 |
6.4 结论 |
第7章 一般结论与展望 |
7.1 一般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非国家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各国监管演变情况 |
附录B 中非经济货币共同体各国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
附录C 中非各国脉冲响应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及其提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基本养老服务内涵的研究综述 |
1.3.2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研究综述 |
1.3.3 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的研究综述 |
1.4 创新之处 |
2 基本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基本公共服务 |
2.1.2 基本养老服务 |
2.1.3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社会需要理论 |
2.3 理论借鉴 |
3 国内外基本养老服务的实践 |
3.1 国外基本养老服务实践概况 |
3.1.1 国外的基本养老服务及其项目 |
3.1.2 国外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服务方式 |
3.2 国内基本养老服务实践概况 |
3.2.1 各试点省市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
3.2.2 各试点省市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比较分析 |
3.2.3 国内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不足之处 |
3.3 国外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实践的经验借鉴 |
4 基于老年人需求调查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
4.1 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调查 |
4.1.1 基本情况 |
4.1.2 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情况 |
4.1.3 小结 |
4.2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界定 |
4.2.1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界定原则和方法 |
4.2.2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初拟 |
4.2.3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界定 |
4.2.4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权重 |
4.3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综合评价 |
5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提供 |
5.1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及其释义的探讨 |
5.2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提供方式 |
5.3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服务方式 |
5.4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财政责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2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体系专家咨询名单 |
附录3 基本养老服务项目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
附件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4)本溪市自然灾害救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灾害概念 |
(二)灾害救助概念 |
二、相关基础理论 |
(一)危机管理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章本溪市灾害救助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本溪市灾害救助现状 |
(一)本溪市自然灾害种类及其特点 |
(二)本溪市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 |
(三)本溪市灾害救助的相关制度 |
二、本溪市灾害救助存在的问题 |
(一)灾害救助主体单一 |
(二)灾害救助对象界定模糊 |
(三)灾害救助程序还需完善 |
(四)灾害救助标准尚待提高 |
(五)灾害救助方式重实物轻心理 |
第四章本溪市灾害救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非政府组织在本溪市的认可度低 |
二、忽视救助对象分类的重要性 |
三、灾害救助属于非经常性救助 |
四、灾害救助资金不足 |
五、灾害救助方式缺乏创新性 |
第五章国外灾害救助的启示 |
一、各救灾主体协作紧密,形成救灾合力 |
二、按家庭收入状况和因灾损失情况划分灾害救助对象 |
三、灾害救助应急程序反应迅速,灾后申请程序人性化 |
四、较高标准的灾害慰抚金保障灾民生活 |
五、采取实物和心理并重的灾害救助方式 |
第六章完善本溪市灾害救助的对策建议 |
一、切实提高本溪市非政府组织的救灾能力 |
(一)为非政府组织提供参与灾害救助的政策支持 |
(二)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建设 |
二、对本溪市灾害救助对象进一步分类、细化 |
三、深化本溪市灾害救助程序的科学性、合理性 |
(一)深化救灾程序的科学性 |
(二)深化救助申请程序的合理性 |
四、逐步提高本溪市灾害救助标准 |
(一)在本溪市引入自然灾害社会保险制度 |
(二)拓宽本溪市灾害救助资金来源 |
五、丰富本溪市灾害救助方式 |
(一)增加实物救助中的物品种类 |
(二)确立低息贷款和危机咨询的救助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我国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及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P2P网络借贷快速发展 |
1.1.2 国内P2P网络借贷野蛮生长 |
1.1.3 国内政策重视P2P网络借贷健康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
1.2.2 有助于拓宽个人融资渠道 |
1.2.3 有助于丰富投资者的选择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回顾 |
1.3.2 国内文献回顾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P2P网络借贷的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种类 |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2.1.2 互联网金融的种类 |
2.2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及特征 |
2.2.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
2.2.2 P2P网络借贷与银行贷款的差异 |
2.2.3 P2P网络借贷的特点 |
2.2.4 P2P网络借贷的流程 |
2.3 长尾理论 |
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5 搭便车问题 |
第3章 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 |
3.1 P2P网络借贷在国外的发展 |
3.1.1 美国P2P行业发展现状 |
3.1.2 英国P2P行业发展现状 |
3.1.3 国外P2P行业发展新趋势 |
3.2 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发展现状 |
3.2.1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阶段 |
3.2.2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地域分布 |
3.2.3 我国P2P网络借贷收益率及期限 |
3.2.4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参与者结构 |
3.3 P2P网络借贷产生的原因 |
第4章 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 |
4.1 国外P2P平台运营模式 |
4.1.1 英国Zopa模式 |
4.1.2 Lending Club模式 |
4.1.3 英国Zopa和美国Lending Club运营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
4.2 国内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 |
4.2.1 债权转让模式 |
4.2.2 担保模式 |
4.2.3 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
4.3 国内外经营模式的比较 |
第5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的风险 |
5.1 平台定位不明确 |
5.2 平台质量层次不齐,存在大量不合规平台 |
5.3 平台存在极大经营风险 |
5.4 平台经营存在法律风险 |
5.5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
第6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
6.1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趋势 |
6.1.1 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
6.1.2 纯线上模式将成主流 |
6.1.3 行业监管趋严 |
6.1.4 兼并收购趋多 |
6.2 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建议 |
6.2.1 平衡好金融创新和监管关系 |
6.2.2 建立行业自律联盟 |
6.2.3 适当放开征信系统,促进网络借贷平台转型 |
6.2.4 增加对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流程视角下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的必要性 |
1.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民用工业动员 |
1.2.2 动员理论新发展 |
1.2.3 动员体系 |
1.2.4 动员体系建设 |
1.2.5 动员体系及流程建模 |
1.2.6 Petri网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 |
2.1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及其特征 |
2.1.1 民用工业 |
2.1.2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 |
2.1.3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 |
2.1.4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特征 |
2.2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 |
2.2.1 快速实现平战转换 |
2.2.2 满足多样化动员需求 |
2.2.3 适应不同强度动员需求 |
2.2.4 降低对经济系统的扰动 |
2.3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影响因子 |
2.3.1 需求因子 |
2.3.2 战略因子 |
2.3.3 对象因子 |
2.3.4 环境因子 |
2.3.5 技术因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构成及运行机理 |
3.1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构成 |
3.1.1 构成要素分析 |
3.1.2 体系结构分析 |
3.1.3 系统功能分析 |
3.1.4 分系统的结构 |
3.1.5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各部分之间关系 |
3.2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运行机理 |
3.2.1 体系运行的驱动因素分析 |
3.2.2 体系运行的层次驱动模型 |
3.2.3 体系的运行机理 |
3.3 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分析 |
3.3.1 体系结构分析 |
3.3.2 体系的运行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动员流程 |
4.1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动员流程 |
4.1.1 敏捷动员准备流程 |
4.1.2 敏捷动员实施流程 |
4.1.3 敏捷动员复员流程 |
4.1.4 敏捷动员流程小结 |
4.2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动员流程建模 |
4.2.1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流程组成维度分析 |
4.2.2 基于Petri网的民用工业敏捷动员流程建模思路 |
4.2.3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动员流程的Petri网模型 |
4.2.4 动员实施阶段的Petri网模型 |
4.3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Petri网模型分析 |
4.3.1 模型的正确性分析 |
4.3.2 模型的时间性能分析 |
4.3.3 稳定状态概率分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案例概述 |
5.2 模型构建 |
5.2.1“7?21”洪涝灾害救援动员流程及Petri网模型 |
5.2.2“7?21”洪涝灾害救援动员流程优化 |
5.2.3“7?21”洪涝灾害救援动员优化模型 |
5.3 优化后模型分析 |
5.3.1“7?21”灾害事件Petri网模型正确性定性分析 |
5.3.2“7?21”灾害事件Petri网模型时间性能分析 |
5.3.3“7?21”灾害事件Perti网模型工作流程的性能分析 |
5.4 其他问题分析 |
5.5 基于案例分析的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建议 |
5.5.1 加强动员基础设施子系统建设 |
5.5.2 加强动员信息子系统建设 |
5.5.3 加强动员流程优化 |
5.5.4 加强动员意识教育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与成果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基础问题 |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界定 |
(一)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含义 |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法律性质 |
(三)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类型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存在的必要性 |
(一) 农村金融困境求解途径的论争 |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存在的现实基础 |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可行性 |
(一) 民间资本的充裕为农村资金互助社提供资金来源 |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与农村金融市场相契合 |
第二章 外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制的考察与启示 |
一、外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制的考察 |
(一)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法制的考察 |
(二) 发展中国家农村合作金融法制的考察 |
二、外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正确处理政府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关系 |
(二) 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 |
第三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一般分析 |
(一) 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的含义 |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的目标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的实体要件 |
(一) 发起人准入 |
(二) 注册资本准入 |
(三) 从业人员准入 |
(四) 营业场所、设施等准入 |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的程序要件 |
(一) 关于金融许可证存在必要性的论争 |
(二) 对金融许可证的实践考察 |
(三)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准入的程序选择 |
第四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法律制度 |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治理结构 |
(一) 治理结构的含义 |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资金互助社治理结构的完善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业务经营 |
(一)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筹集和运用 |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业务经营的异化及其原因分析 |
(三) 农村资金互助社融资渠道的拓宽 |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内部控制 |
(一) 农村资金互助社内部控制的概念和要素 |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资金互助社内部控制的完善 |
第五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含义和方式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含义 |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方式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退出的必要性及现状 |
(一) 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退出的必要性 |
(二)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退出的现状 |
三、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完善市场退出标准 |
(二) 建立紧急救援机制 |
(三) 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破产制度 |
(四) 创建存款保险制度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8)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最后贷款人制度法律研究意义 |
1. 现实意义 |
2. 理论意义 |
(二) 最后贷款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最后贷款人制度概述 |
(一) 最后贷款人的概念 |
(二)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内涵 |
二、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律现状 |
(一)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立法现状 |
(二)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司法实践 |
三、 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经验分析 |
(一) 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形式 |
(二) 最后贷款人具体制度规范 |
1. 最后贷款人贷款的标准 |
2. 手段的多样性 |
3. 规模限制 |
4. 抵押、利率和监管制裁 |
四、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缺陷 |
(一) 制度价值不明 |
(二) 法律关系主体要素不明确 |
1. 职能主体冲突 |
2. 救助主体范围模糊、狭窄 |
(三) 法律规范不完善 |
1. 启动标准略低 |
2. 内容有待完善 |
3. 救助手段单一 |
(四) 法律责任不明确 |
五、 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建议 |
(一) 明确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价值及基本原则 |
(二) 明确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关系要素 |
1. 主体 |
2. 客体 |
3. 内容 |
(三) 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规范 |
1. 规范最后贷款人制度启动标准 |
2. 明确最后贷款手段 |
3. 明确最后贷款利率、担保及规模 |
(四) 明确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责任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类参考文献 |
1. 着作类 |
2. 论文类 |
(二) 外文类参考文献 |
致谢 |
(9)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管理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路 |
2.1.2 收费公路 |
2.1.3 收费公路的政府管理 |
2.2 我国收费公路政府管理发展历程 |
2.2.1 第一阶段传统行政阶段 |
2.2.2 第二阶段管理行政阶段 |
2.2.3 第三阶段公共行政阶段 |
2.2.4 第四阶段服务行政阶段 |
2.3 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的主要依据 |
2.3.1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
2.3.2 广东省法规、规范性文件 |
2.3.3 深圳市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 |
2.4 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的相关理论 |
2.4.1 收费公路属性的相关理论 |
2.4.2 政府管理创新——新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第3章 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的基本情况 |
3.1.1 历史沿革 |
3.1.2 管理现状 |
3.1.3 主要特点 |
3.2 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政府管理风险增大 |
3.2.2 政府管理角色不清 |
3.2.3 政府管理调控手段有限 |
3.2.4 政府管理执法力度偏弱 |
3.2.5 政府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
3.3 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制度设计上缺乏稳定机制 |
3.3.2 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 |
3.3.3 行业监管缺乏经验 |
3.3.4 执法层次准备不足 |
3.3.5 人事管理制度比较僵化 |
第4章 国外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的经验与借鉴 |
4.1 美国收费公路管理体制 |
4.1.1 收费公路管理主体 |
4.1.2 收费公路的管理依据 |
4.1.3 收费公路资金来源和收费标准 |
4.2 法国收费公路管理体制 |
4.2.1 收费公路管理主体 |
4.2.2 收费公路的管理依据 |
4.2.3 收费公路资金来源和收费标准 |
4.3 日本收费公路管理体制 |
4.3.1 收费公路类型与管理主体 |
4.3.2 收费制度的基本准则 |
4.3.3 收费资金来源和收费标准 |
4.4 国外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的经验与借鉴 |
4.4.1 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不能主要依靠公路通行费 |
4.4.2 发展收费公路要建立明确的目标 |
4.4.3 建立收费公路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 |
4.4.4 特许经营是大多数国家收费公路经营选择方式 |
4.4.5 通过立法手段保证收费公路良性发展 |
4.4.6 积极引入公路通行费分类优惠政策 |
第5章 完善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的对策 |
5.1 明确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的职能定位 |
5.1.1 收费公路政府管理应以增加社会总福利为目标 |
5.1.2 收费公路政府管理应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为导向 |
5.1.3 收费公路政府管理应把满足服务对象要求为落脚点 |
5.2 做好地方政府收费公路管理制度设计 |
5.2.1 完善以燃油税为主体的公路建养资金筹措体系 |
5.2.2 采用收费公路政策继续推进高速公路新建改造工程 |
5.2.3 撤销收费公路的养护纳入全市统一公共道路网络管理 |
5.3 完善收费公路政府管理配套法律法规 |
5.3.1 理顺收费公路权益收支管理规定 |
5.3.2 建立收费公路产权管理保护办法 |
5.3.3 细化收费公路资产评估体系 |
5.4 健全收费公路行业监管执行标准 |
5.4.1 行业准入阶段监管 |
5.4.2 行业运营阶段监管 |
5.4.3 行业退出阶段监管 |
5.5 建立与收费公路监管相匹配的行政执法体系 |
5.5.1 完善现有路政管理与路政许可执法管理体系 |
5.5.2 构建行业监管执法管理体系 |
5.6 改革收费公路政府管理人事制度 |
5.6.1 积极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 |
5.6.2 建立人员正常流动机制和科学考核方法 |
5.6.3 完善行政执法队伍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2.1 国外对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研究 |
2.2 国内对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宏观审慎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
3.1 传统的微观审慎性监管理论 |
3.1.1 保持金融机构稳健的重要性 |
3.1.2 资本充足率与金融机构的稳健性 |
3.1.3 传统微观审慎监管关注的其他领域 |
3.2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的冲击 |
3.2.1 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 |
3.2.2 传统微观审慎监管的顺周期性 |
3.2.3 微观审慎监管的总和不等于宏观审慎监管 |
3.3 宏观审慎管理概念及理论依据 |
3.3.1 宏观审慎理念的形成 |
3.3.2 G2O对宏观审慎管理的阐释 |
3.3.3 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依据 |
3.3.4 宏观审慎管理的本质和目的 |
3.4 宏观审慎管理与其他金融管理的比较 |
3.4.1 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 |
3.4.2 宏观审慎管理与宏观金融调控 |
3.4.3 宏观审慎管理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框架 |
4.1 宏观审慎分析框架 |
4.1.1 宏观审慎分析的内涵和关注重点 |
4.1.2 宏观审慎分析的指标体系 |
4.2 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 |
4.2.1 应对金融顺周期效应的政策 |
4.2.2 应对金融跨市场风险的政策 |
4.3 宏观审慎工具组合 |
4.3.1 服务于宏观审慎目标的微观监管工具 |
4.3.2 服务于宏观审慎目标的宏观调控工具 |
4.3.3 服务于宏观审慎目标的财税会计工具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央银行与宏观审慎管理 |
5.1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与职责的简单回顾 |
5.1.1 中央银行的性质 |
5.1.2 中央银行的职责 |
5.2 中央银行承担宏观审慎管理职责的依据 |
5.2.1 中央银行承担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的理论依据 |
5.2.2 中央银行承担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的法理依据 |
5.3 本章小结 |
6. 国际金融危机后有关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主要实践 |
6.1 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在标准修订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
6.1.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的行动 |
6.1.2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行动 |
6.1.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行动 |
6.1.4 其他国际组织的行动 |
6.2 主要经济体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的改革 |
6.2.1 美国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的改革 |
6.2.2 英国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的改革 |
6.2.3 法国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的改革 |
6.2.4 德国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的改革 |
6.3 若干典型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实践情况 |
6.3.1 西班牙的动态拨备制度 |
6.3.2 英国的问题银行特别处理机制 |
6.4 宏观审慎管理实践的启示和反思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设计 |
7.1 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7.1.1 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顺周期性问题 |
7.1.2 中国金融体系稳健性面临的挑战 |
7.1.3 历史上几次金融风险处置经验和局限 |
7.2 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面临的初始环境 |
7.2.1 中国金融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 |
7.2.2 中国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结构 |
7.2.3 中国的融资结构 |
7.3 中国开展宏观审慎管理的若干实践 |
7.3.1 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与效果 |
7.3.2 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改革与效果 |
7.3.3 动态拨备实施与效果 |
7.3.4 对当前宏观审慎管理实践的几点思考 |
7.4 中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基本要素 |
7.4.1 宏观审慎分析体系 |
7.4.2 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创新 |
7.4.3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体制 |
7.4.4 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加快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
8.1 在我国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面临主要问题 |
8.2 需要做出调整与改革 |
8.2.1 金融管理制度面临的调整与改革 |
8.2.2 金融组织体系面临的改革和调整 |
8.2.3 金融市场结构面临的改革和调整 |
8.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对紧急贷款使用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研究(2004~2020)[D]. 李志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2)
- [2]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国家银行流动性过剩研究[D]. 任可夫(MADOUKA KOUMOU ROQUIA FANE).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3]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及其提供[D]. 陈宜梅. 重庆工商大学, 2016(12)
- [4]本溪市自然灾害救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顾广智. 沈阳师范大学, 2016(10)
- [5]我国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及风险研究[D]. 何聪聪. 西南民族大学, 2016(03)
- [6]流程视角下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研究[D]. 孔慧珍.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7]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D]. 王杨. 安徽大学, 2014(08)
- [8]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法律研究[D]. 荣小宁. 云南财经大学, 2014(01)
- [9]深圳市收费公路政府管理研究[D]. 荣剑. 大连海事大学, 2013(S1)
- [10]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研究[D]. 罗玉冰.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