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思考论文_王安娜

新时期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思考论文_王安娜

陕西省水土保持勘测规划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4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依赖的基础资源。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 56. 1%,按西方国家城市化经验,城市化是农村变城市、农业人口变城市人口的过程,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就有0. 1 ~0. 2hm2的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我国目前仍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量土建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资源破坏、洪涝灾害加剧,严重影响城市生态安全、防洪安全及可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暴雨频发、水土流失类型复杂,因此如何搞好新时期下城市水土保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就成为新时期一个热门的话题。

关键词:城市建设;水土保持;工作思考

1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

城市水土流失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为活动包括建设用地开发、道路、引水和排水设施及城市垃圾处理等基本建设行为引发的水土流失和城市规划控制区域内的原残留“自然流失区”的水土流失。城市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市建设破坏现有的水保设施,并伴随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屏障的减少。②高填深挖、弃土弃渣等形成的裸露斜坡面,没有及时进行防护。③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露天堆放、随意填沟和填坑、无有效防护措施,汛期随降水径流直接进入排水设施,严重阻碍行洪。④城市环境建设用地规划不合理,滞蓄水、绿地的面积很少,大部分工业、建筑、路面、公共设施、广场等用地已被硬化,地表下渗能力降低,地表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变大,峰值时间提前。

2 城市水土保持的发展及特点

2.1 城市水土保持的发展

城市水土保持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为防治开发建设水土流失和生态景观破坏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主要涵盖对城市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生态保障、对城市生态用地的恢复和保护三个方面。1995 年 8 月,水利部在深圳市召开了首次全国沿海城市水土保持座谈会,第一次提出了城市水土保持问题。1996 年又在大连市召开了全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明确在全国 10 个城市开展试点,标志着我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式展开。随后的 20 年里,众多水土保持工作者对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和理论研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95 ~1999 年由于城市水土流失问题的突发性、普遍性和严重性,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认识和解决城市水土流失问题上; 2000 年以来,城市水土保持实践缓解了城市水土流失的严峻局面,水土保持工作逐渐强调城市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目标的结合,工作重点转向城市水土保持的规划编制和机制完善方面; 目前,随着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等理念的出现,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无人机等学科与技术方法被有意识地借鉴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创新与深化。

2.2城市水土保持的特点

与传统水土保持相比,城市水土保持是以城市建设服务为中心目标的水土资源保护,它主要考虑生态和社会效益。城市水土保持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涉及面广,防治人为侵蚀是重点

城市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因素,更多的是人为因素,涉及到工商业、农林业、市政、旅游、水保、环保等许多部门; 城市人口相对集中,人为活动频繁、强度大,许多水土流失都是在人为作用下发生的,在工矿区及建设区域更为突出。因此,城市水土保持是一项复杂且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程,防治人为侵蚀是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目的要求特殊,防治标准和要求高

城市水土保持除了防治水土流失外,其措施的布设、规划必须与优化、美化、绿化环境相结合,并能给城镇居民提供在工作之余、节假日休息、健身、观光活动的场所,甚至因地制宜地生产农副业产品,满足部分城市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因此,城市水土保持需要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和发展规划,这就促使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模式更趋多样化、综合化,其投资规模和力度都较传统水土保持大。

2.2.3有地域差异,但区域间应高度协调和统一

城市功能地域差异及其功能区的组合,所形成的城市地域结构不同,具体体现在城市景观、土地利用、侵蚀环境、侵蚀特点的地域差异。城市水土保持的投入主体是多元的,涉及各行各业,地域差异使得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任务各不相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除满足区域内的自身防治目标和要求外,还必须同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相适应,不能闭门自治,即城市水土保持必须坚持开放性、系统性、综合性的高度协调和统一,这是城市水土保持的显著特点。

3新时期城市水土保持的对策

3.1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城市生态总体布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指出: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为使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促进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人地和谐,应加强城市的顶层设计,采用统一立法、综合保护的模式,构建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同时,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规划“三规合一”,确定建设用地控制线、产业区块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城市蓝线“四条控制线”。此外,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点 - 线 - 面相结合,“上下游”、“左右岸”兼顾,因地制宜,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3.2 加强弃土弃渣管理

由于大多数城市用地紧张,现有规划配套的弃渣场建设往往跟不上开发建设需要,违法乱弃现象时有发生,成为新的水土流失策源点,因此必须加强弃土弃渣管理。建立开发建设项目土石方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以方便建设单位和个人及时掌握土石方信息,促进开发建设项目之间的土石方综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优化场地规划设计,尽可能保留用地内的山体作为项目配套的永久绿化用地,同时,场地纵向高程设计尽可能依照原有地形,减少用地内的动土量,力求土方排放量降到最低; 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弃土弃渣管理,开展违法弃土弃渣专项执法整治活动,联合执法,加强巡查力度,严格集中处理违法弃土弃渣行为。

3.3 加强城市雨洪资源化利用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季节性降水波动大,水资源污染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芝加哥城早在 1972 年就开始在没有下水道和没有设置分流式下水道的新土地开发区强制性地实施雨水贮留设施,并研究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路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德国早在1989 年就制定了屋面雨水利用设施标准,其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目前,北京市、深圳市等也正在建立地方城市雨洪资源化利用管理的技术体系,制定了建设项目绿地下凹率、透水铺装率、林草覆盖率及雨水调蓄设施等相应指标,以提高城市雨洪资源化利用率。

结束语

新时期下,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手段、水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城市水土保持任务依然艰巨,必须用新思路、新理念来指导、探索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技术、新管理模式,为城市水土保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谷成标,臧英平,徐学东,徐姗姗.南京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城市生态水土保持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陕西省水土保持局:,2015:6.

[2]桂圣.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5,08:89.

论文作者:王安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思考论文_王安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