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_何弥玉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重机分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只进行阿司匹林肠溶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和进行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用药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用药治疗效果。结果:进行心血管用药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进行他汀类与心血管联合用药的研究组;进行他汀类与心血管联合用药的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强于只进行心血管用药的对照组。结论:他汀类与心血管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他汀类;心脑血管药物;冠心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077-02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功能性改变或者是发生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的不平衡而造成的心肌缺害。冠心病的发病率极其的高,特别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非常的危险,而且冠心病还伴随着很多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药物与心血管药物联合使用和只单独使用心血管药物的对比,分析出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药物联合心血管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5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65~74岁,平均年龄(68.6±1.4)岁,采用只进行阿司匹林肠溶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方式。研究组患者5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68.4±1.2)岁,患者采用他汀类与心血管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病情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出最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方法。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心血管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天,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天,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 2次/天,患者需要坚持用药两个月,其后观察对照组患者用药后的心绞痛和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所治疗的效果[2]。为研究组患者进行他汀类和心血管类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方法是:使研究组患者在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基础上,进行口服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药物,剂量为辛伐他汀片20mg/晚或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晚,患者需坚持服用药物2个月,其后观察研究组患者用药后的心绞痛和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所治疗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此分析。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评价指标分为心绞痛与血脂升高;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分为显著效果、效果一般和无效。

1.4 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对比可发现研究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 冠心病的危害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病情较多的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它的具体发病原因还尚未明确,但临床上认为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与血脂、血压、血脂粘稠、糖尿病以及体内分泌功能不足等息息相关[3]。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逐渐上升,从而使人们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不好的饮食习惯,例如:经常大鱼大肉、经常喝很多酒等,使得其变成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冠心病,而且冠心病的发病率极高且病势严重,据统计平均每年有大概200多万人死于冠心病,且死亡率持续升高[4]。所以冠心病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它不仅给患者的身体上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且给患者的家庭到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甚至是负担。所以冠心病的预防和有效治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2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目前有以下几种:

(1)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以及药物洗脱支架治疗[5]。

(2)内科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最常见为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但总体来说单独服用这些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可以联合他汀类药物使用。

(3)中医治疗:主要为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影响神经系统活动,改善病症。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调脂类药物,作为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它可以有选择的抑制肝脏中的某些胆固醇的合成,从而使细胞内的胆固醇含量有所降低。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好的降脂、调脂及保护血管内皮作用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更是有所保障[6]。他汀类药物分很多种,而本次研究的方向主要是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通过实验研究以及结果对比不难发现他汀类与心血管类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清莲.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海峡药学,2017,29(10):107-108.

[2]陈芳.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20):133-135.

[3]范新民.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1):130-131.

[4]赵双婵.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1415-1416.

[5]常超峰.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3):99+106.

[6]黄敏华.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6):46-47.

论文作者:何弥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分析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_何弥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