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民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转变,这对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所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农村低压电网处于电网的末端,是安全管理较薄弱的环节。因此,提升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安全用电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农村客户满意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基层供电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对提高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质量;有效途径
在农村供电过程中,“低电压”现象一直以来都严重的影响着农村居民用电与生活。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需要,对农村电网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与升级,以望彻底根除与治愈农村低压用电的不良情况。
1农村电网安全管理的难点
现阶段农村低压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运行环境恶劣和电源供应不稳。
1.1电网障碍物过多
农村电网所处的环境与城市电网明显不同,农村电网呈分散型分布,一旦遇到特殊环境,电网明显受到障碍物的影响,无法保障农村电网的安全运行。例如:某农村地区的电网系统,突遇暴雨天气,大量树木倒塌牵动电网系统,导致大面积的电网系统出现断线、短路的情况,农村电网障碍物过多直接影响到安全管理,主要是人们没有按照规定植树,干扰农村电网的安全管理。农村电网环境受到障碍物的影响,安全管理的难度增加,导致电网处于非常脆弱的运行状态。
1.2电源供应不稳定
农村低压电网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电源供应的不稳定,导致电网中的突发事故不断,大面积停电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运行设备存在着大量了老旧设备,加之现在用电量不断增加,给农村电网的运行带来了负担,老旧的电网也使得电源的供应经常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近几年来,赣州大力实施“振兴苏区”计划,大力实施“土坯房”改造,成片集中建设“新农村”,势必造成动态“低电压”现象持续存在,给电源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安全作业无监管
农村电网安全工作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具有零散分布的特点,相关电力企业在安全作业方面,过度注重效益和工期,忽视了监管的重要性[1]。例如:某电力企业监管下的农村电网,安全作业缺乏监管约束,该企业没有安排监管人员参与到农网电网建设中,再加上电工不专业,导致整个电网建设中潜在诸多安全隐患,无法发挥作业监管的作用。
2提高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对线路设备优化改造
由于农村电网现行线路建设时间长,过去的技术水平与搭建标准较低,现行部分电路出现陈旧问题,难以满足当下农村生活用电的需要。其次,由于农村地区居民分布较广,集中供电成为奢侈,为了相对的减少建网成本,农村电网管理部门拉大农村变电站的距离,导致由于供电半径过大,线路损耗严重,末端出现低电压几率升高。最后,农村供电常常处于供电系统的最末接收端,源头电力不足情况十分常见。因此,在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过程中农村电网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供电设备的改进作业。首先,农村电网管理部门在进行变压器选点设置过程中,要坚持“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绝缘化”的原则,进一步增加变压器的点位集中性,从而将低压线路供电半径有效的缩短,减少低压供电现象。其次,如果在供电的半径超过500米的地方仍有供电需要,也常常出现“低压供电”情况,则可以通过对小容量变压器使用量的增加,有效的增强导线截面,保证电压质量得到提升。最后,农村电网线路末端的使用客户,特别是经常出现“低压供电”情况的用户,可以通过对单相变压器的增点使用,缩小供电半径,优化末端客户的用电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开展安全教育
第一、供电所要持续举办安全学习班,做到安全学习常态化。上级部门要加强教育培训支持,将安全教育资料发放至供电所,尤其注重评价教育效果。第二、组织开展安全案例警示教育,将电网企业代表性的事例通过视频、动画片等媒介手段播出,对员工进行深刻的安全教育,促进员工安全意识形成。第三、组织员工学习安全仪器的使用与防护常识,积极培训《农村低压电网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紧急救治的相关技能,增强农电员工的安全作业能力。
2.3加大对薄弱点的整治力度
面对农村低电压问题,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制订科学的整改计划,先行解决严重、急迫的问题,随后逐步解决一般性问题。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结合科学与经验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整改计划的科学制定过程中,要坚持“六个”明确的指导观念,即:明确发生低电压问题的区域(某台区、线路、变电站等)、明确产生低电压问题的原因、明确采取的管理措施或技术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资金来源、明确时间节点。
2.4强化农村电网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
严格配网异动管理。结合安监管理一体化平台改造建设,将统一、规范的安监管理信息系统延伸到供电所。健全完善配网设备台账信息,加强设备巡视和缺陷管理,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和运行维护标准化。推行配网设备综合检修,强化停电检修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刚性管理,减少设备停运时间,提高供电可靠率。推广“四新”技术应用,提高乡镇供电所装备和配电网技术水平,加强农村配网智能化台区、配网PMS系统等建设,逐步实现乡镇供电所配网设备基础台账、缺陷、状态检修等关键业务数据PMS系统全覆盖。深化农村配电网运行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农村配电网的技术管理水平。
2.5强化运维管理
一是对农村地区低压电网设备情况进行彻底排查,将配变出线到各个用电设备全部记录在档,出现变动及时更新。二是形成隐患闭环处理机制,针对查找、记录汇报、分析调度、进行处理与处理情况备案、检验以及隐患复查等环节,严格监督,确保随时掌握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三是进一步实施“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向农村用户宣传用电安全知识,制定用户表后设备服务以及改进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管理等办法,完善电网设施维护体系与用电安全控制体系,改善农村用电的安全质量。四是健全关于三级漏电保护器的管理规定、运行措施及产权制度,在农村用户中确定试点对象,分批实施、陆续普及,并提前制定农村低压电网应急预案,使农电工知道如何正确应对突发事故,避免出现电网大面积断电的情况。
2.6完善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有规章就要有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更应强化,因为这是确保各项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的制度保证。目前,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在落实“以人为本”,这肯定是正确的。但是,若把“以人为本”当成放松考核的借口显然就大错特错了。严格考核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就是“以人为本”。
结束语:
农村电网受到多项因素的干扰,增加安全管理的负担,引发多项安全问题,不利于电网系统的完善发展。电力企业全面分析农村电网的运行情况,规划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难点,同时根据农村电网安全管理的需求,提出解决措施,以免影响农网电网的建设。规避农村电网安全管理中的风险,提高农村电网的运行水平,满足农村供电需求。
参考文献:
[1]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水平提升[J].王亚娟.山东工业技术.2017(14)
[2]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水平提升[J].霍宇波.农电管理.2016(05)
[3]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张威.机电信息.2015(15)
论文作者:吴悦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电网论文; 农村论文; 低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供电所论文; 作业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