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伯空间中当代文学艺术的命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艺术论文,当代论文,命运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6198(2000)03—0123—06
所谓“赛伯空间”(Cyberspace),本文专指电子传媒为文化或信息传播敞开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无限开放的公共领域,亦可译作“网络空间”或“电脑化空间”;Cyberspace可以说是因特网兴起的直接产物。有资料表明,1986年,作家威廉·吉布森在他的科幻小说《新的罗曼史》中最早提出“电脑化空间”这一概念。有人分析Cyberspace一词可能是作家对Cyberculture,即“电脑文化”(指社会文化在电子计算机的影响下的一种状态)的“仿词”,一般认为这一空间主要是由电子数据库、网络文件、电脑图像组成的。“赛伯”概念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中国大陆已经有“赛伯丛书”问世。在西方国家,对“赛伯”的文化研究也倍受重视。
例如,“媒体预言家”德克霍夫在《文化的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这一曾被誉为加拿大第一畅销书的著作中,就详细讨论了通讯技术和电子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作者认为,电子媒体和赛伯空间将会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填补观念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人类正在创造一种超越任何个人智慧的集体心智。这本书中还专设了“赛伯空间”一章,分析了赛伯空间中的媒介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者以艺术作品为例说,《完全记忆力》是一部我们新近获得的虚拟现实和科幻小说技术的电影,阿诺德·施瓦辛格在片中一身冷汗地醒了过来,他不知道自己是正在进入还是走出一种彻头彻尾的幻觉——这是由一家以致幻剂为主要手段的旅行社为他制造的,由于他重生的记忆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他无法区分事实与小说(这让人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作者在虚拟现实后加上一个注释说,就像AI通常代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样,从今以后VR 也会非常通用地指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但是, 虚拟现实正好也被称为人工想象力或人造意识,正是由于现在我们能把人工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信息包容于我们已被延伸的意识之中,所以我们可以真正地考虑人造意识的可能性。AI其实就是没有感官参与的人造意识(AC)。只有通过增加感官的相互作用,我们才能恢复外在于我们身体的那种内省(Interiority),而这正是人类意识的特点。
作者相信,或早或晚,你也会遇到这种情形,当然除了你不会一身冷汗地醒来,也不会一直做梦。要停止这种体验,你只需摘下你的目视传音装置后关上计算机。虚拟现实机器使如下的天方夜谭似的幻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变成现实,即对有些文化的操作者而言,漫步不是被视作穿越空间,而是被视为“把空间推至足下”。从理论上讲,这就意味着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任意发表任何作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任意欣赏任何国家及时代的艺术品。将来某一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用手去感触(更不用说观赏)卢浮宫里的任何珍贵艺术收藏品。用手感触?用手感触!
德克霍夫最为大胆的理论就是“集成即触摸”。他说,教育者和许多艺术家已经想到触觉可能是人们最重要的认知工具。婴儿通过触摸学习,而成人则通过“领会某一情境”(这显然是一个触觉隐喻)学习。我们为我们已经知道或需要知道的事情形成了一种内心感受。在共用主机还大行其道的早期岁月里,麦克卢汉就以他艺术家般的敏感得出了计算机化将引起触摸的预言。触觉涉入了思维领域,不管是我们头脑中的还是机器中的,它成为思维过程中的一个参与者。模拟的触觉是首要的心理技术,其力量足以把我们从有读写能力的理论的直接了当的精神状态中拉出来(注:德克霍夫.文化的肌肤〔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可以肯定,这一发生在赛伯空间中的技术革命,必将给未来的艺术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事实上,它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深刻影响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文学艺术的内在精蕴,正在“漫不经心”地以真正的“闪电”速度改写着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学艺术的“赛伯时代史”。
例如,多少世纪以来,舞蹈一直是靠身体动作流传下来的,但是,舞蹈已逐渐进入了电子时代,几十年来,电子技术已应用于记录并再现已有的舞蹈设计。近年来,技术手段及其成果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走向尖端化。
今天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舞蹈这种天生的视觉艺术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舞蹈也对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资料表明,舞蹈家们可以用电脑软件编写舞蹈程序,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制定和研究舞谱所需的时间。电脑还能为舞蹈教师创建全面的、档案式的网址和数据库,并记录下那些不太知名的作品。如今,技术的高度发展终于带来了由计算机创造、为计算机所用的“虚拟舞蹈”。在美国,有一个名为“精灵再现”的虚拟舞蹈装置。通过这一装置可以看到一个姿态优雅的形象在看起来有些古怪的三维空间中重复比尔·琼斯的舞蹈动作。而一个所谓的“镜与烟”光盘只读存储器就可使观众穿过一场舞蹈表演的各个“电子空间”,从而获得多种体验。研究者说,这种形式是“现场表演的扩展”,但不是模拟实际表演,舞蹈因此成了另外的某种东西;它不是为了替代真正的表演,而是要扩展表演的界限。
也许没有什么能代替真正舞台上的表演,真人表演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但人们乐意看到从传统形式中衍生出来的其他艺术形式,这也是研究者们的兴趣所在。在现代舞台上,演员可以通过舞台上的动作感应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舞台媒体系统,以过去无法想象的方式创造出音响、灯光和电视图像,毫无疑问,这将极大地增强舞台艺术的表现力。而由光盘只读存储器在虚拟空间中创造出虚拟布景,可以帮助舞蹈团有效地节省人力和物力。从艺术经济学的角度看,赛伯空间中的技术革命确实极大地解放了艺术生产力,并为未来的艺术生产开辟了辉煌的前景。
令人意外的是,长期以来,“野心勃勃”的科学家们一直在“阴谋策划”着如何从艺术家手中夺走他们觊觎已久的“金饭碗”。不久前,《中外科技》曾以整版篇幅登载了日、美、俄、德等国的25名科学家就未来100年内全球高科技发展情况,及其对相关学科的冲击拟出的100个选题;其中第26个选题是:21世纪中叶,包括电影、绘画在内的各门艺术由机器人和电脑代替的可能性及其影响。我们相信,这种科学技术的革命带来的艺术生产的革命将真正成为古典艺术终结的标志:昔日艺术家特立独行的多少有些神秘的创造精神的万丈光芒将会变得更加黯淡,传统的以单个主体为创作核心的艺术生产劳动的低吟将会被创作群体的精细的分工合作的“大拼合”的“众声喧哗”彻底淹没。
现在,电脑已经杀入艺术领域,初露锋芒即剑气冲天咄咄逼人。例如,1998年以来,好莱坞生产了一批“非人”的电影,把世界影坛搅得沸沸扬扬。票房价值空前高涨,以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为核心情节的同名卡通片在美国十分火爆,票房早已突破亿元大关;《蚁哥正传》、《埃及王子》等亦大行其道,而即将出笼的《金城探宝》、《太阳帝国》更是前景看好。这批出手不凡的银幕佳作竟由电脑包揽全活,片中人物都是天生的“银幕英雄”、电脑世界的“优秀儿女”;这些电脑影星之间不再有没完没了的艺术上的争执,不再狮口大开漫天要价,动辄要求百万千万美元的巨额片酬,不再为头牌的位置勾心斗角甚至大打出手。因为这些将主宰21世纪影坛的明星,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些服服帖帖的计算机程序。
就目前的情况看,电脑高科技在影视领域最为威风,其中一个显著的特色是令人目瞪口呆的特技场面的高科技制作。《玩具总动员》、《勇敢人的游戏》、《龙卷风》等大片之所以有不俗的票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奇妙的电脑设计所产生的逼真而神奇的画面效果,使观众领略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更无法体会到的全新感觉。至于像《侏罗纪公园》、《狮子王》、《未来水世界》之类几乎完全依靠电脑撑腰的电影,已经把高科技创作艺术的绝活发挥得淋漓尽致。而震动1998年全球电影界的《泰坦尼克号》和《天地大冲撞》等已注定名垂青史的大片对观众视听的强烈审美冲击和艺术震撼,高科技制作更是功不可没。有的文章说,《泰坦尼克号》一片中的海水、烟雾、云、船乃至人,有60%都由电脑合成。夜色中巨船逐渐下沉,成百上千的人从高空跌落沉入水中的场面,都由电脑完成。影片中计算机利用数字化技术模拟出海洋、海豚以及数以千计爱德华七世时代的人物,令人无法找出任何假造的破绽,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动情力。影片中所看到的沉在海底的船骸和舱内景象,绝大多数是在3800公尺的海底实地拍摄的。导演说,他所采用的复杂技术,几可与登陆火星的摄像机比美。因此,这部影片利用高科技创造出高度的艺术真实,歌颂人间最美好的爱情,科技与审美联姻,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该片上演时,“万人空巷,好评如潮”。它在全世界的票房价值已近12亿美元,为这个文化溃败的时代创造了又一个匪夷所思的艺术神话。
目前,美国科学界已经看到了这一预示未来的东西:一个名叫蒙蒂的无伤大雅的计算机形象。它能读出现场输入的一个便携式电脑的语句,而且口形与发音保持一致。尽管到目前为止,蒙蒂的声音听上去还有人口合成的痕迹。但是沃尔特·迪斯尼图像设计公司负责研究与开发的资深副总裁埃里克·哈兹尔廷说,蒙蒂这样的计算机图像有希望把电影业带入一个全新的空间。他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召开的年会上说:“模拟技术使我们得以代替并改善真实的世界。”这种情况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例如,《泰坦尼克号》在拍摄船的远景时就利用计算机生成技术表现了甲板上的人物。哈兹尔廷说:“通常情况下,那些人应该由临时演员扮演。”而现在某些高难度的表演,用不着拿替身的生命去冒险。今天的电脑已经能出神入化地图解艺术家们的大多数意念。《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和《丛林王乔治》中的大象等动物明星就是计算机图解人类各种奇思妙想的生动例证。电脑技术用于制作虚拟的布景和声响效果更是影视人得以安身立命的绝活。
中国电脑界人士认为,只要在存储空间、运算速度及通道的带宽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电脑通过大幅度增加帧数和改善像素点,就可以制造出完全逼真的人来。通过肉眼,人们将无法分辨真人和电脑影像的差别。制片商们将有可能根据市场的需要,用电脑制造出适合消费者心理的虚拟明星。电脑专家们甚至为明星们退出影坛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时间表。根据著名的“摩尔定律”,电脑把迪卡普里奥们从银幕上清除掉大概要10至15年时间。接下来,交互式电影将会产生,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跳”进某部电影中扮演主人公,就如同玩电子游戏机一样简单方便。观众还可以让经典名片中的主角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加工改造,可以让黛米·摩尔扮演林黛玉,让赵本山变得比巴顿将军还要严肃,如此等等,可让各类影迷随心所欲地混迹于影视圈中。如果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电脑技术就更是如虎添翼,人类“所见即所想,所想即所得”的梦想似乎很快就要变成现实了。也许,在未来电脑虚拟的世界里,真的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
比较起来,电脑对电影界的“渗透”还算是“温和”的,另一种崭新的电脑艺术行为——电脑剧已开始出现并流行了起来,不久前,人们从网络中调出的电脑连续剧《地点》就是为电脑网络特制的电脑剧。与人主演的电视剧不同的是,电脑剧的观众可以随时调出演员的背景资料以及剧情介绍,与喜欢的角色扮演这联系,并可随心所欲地延续剧情。电脑剧的观众不仅是欣赏者,还可以参与剧情之中;观众仿佛不仅仅是把电视台搬到自己家里,连导演和演员也可以随时听候“调遣”(如调出他们的档案资料、在网上与他们进行随意的交流等等)。于是,观众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真正的“上帝”。
此外,电脑在美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各种期刊杂志五光十色的四封设计和变化万千的内文编排,生动活泼地反映了以电脑为主体的高科技对图文媒体的改造成果。报刊杂志的美编们对电脑的妙用,已将传统美工从感性的纯经验的层面提升到了一种科学而自由的数据化操作层面;过去复杂而艰苦的创作被电脑游戏般的快乐操作代替了。各种由电脑专家绘出的“点、线、面”和将纯粹美高度符号化的彩色图案、黑白题图意味无穷;千姿百态的由电脑写真艺术融会哲理诗情的创意组成的梦幻般的图画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过去,大型宣传画、壁画、装饰画均由美工完成,而如今,电脑已让画家丢下画笔,用电脑喷绘来制作更加微妙而准确的作品。电脑使广告绘画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使广告本身的审美冲击力极度强化;如果抛开广告即推销的偏见,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广告实际已经变成了一种新兴艺术。也许对某些现代人来说,还很难找到一件古典艺术品能像一则优秀广告那样令人百看不厌。因为,阳春白雪式的高雅艺术所蕴涵的叫人回味无穷的东西已渐渐失去了魅力;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诗情画意,雅俗相宜地浓缩在声色精美无比的影视中,人们无需作出任何努力,就能在电视的“机关枪发射碎片”中遇到符合自己胃口的“精神快餐”。“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芸芸众生在万丈红尘中早已无心情、无功夫、无必要回味那些“回味无穷”的东西;这也正是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古典艺术终结的主要原因之一。艺术家成为艺术流水线上的工人,读者、观众成为艺术超市中的购物者。
电脑的全面入侵可能也会危及书法艺术,已有书法界人士发出“救救书法”的惊呼,如果说当年西洋硬笔代替中国毛笔是对书法艺术的一次巨大的打击,那么,当今各种摇笔杆子的人普遍“弃笔操电”则几近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毁灭。有文章写道:“一个幽灵,叫做电脑的幽灵,已经在书法界附近徘徊。”但是,人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清楚,幽灵到底会摧毁还是拯救这个香飘千年的笔风墨影的世界。有人认为,书写方式的改变,无情地威胁着书法艺术的生存。尽管电脑也输入了楷隶行等书体,然而,经过打印的这些书体,实际上已成为整齐划一的新型美术字。这种新方法是刺向艺术的一把利剑。因为以敲AI写作,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退化了人们的审美能力。汉字的内在审美特质比较隐晦,只有通过经年历月的书法研习和体味方可进入知味识趣的审美境界。另一方面,电脑正在瓦解书法的群众基础,这一趋势也会加速书法艺术的萎缩。电脑将改变我们下一代的写字能力和对书法艺术的基本认识。电脑的多功能书写能力以便捷的方法占有市场,使一批用户忘掉书法,也使一大批职业书法家变为业余书法爱好者,而过去的书法爱好者则随时有可能移情新兴的艺术领域。
随着赛伯空间的开发和革新,电子文化更是如虎添翼,英国学者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把电子文化的崛起看成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认为它将意味着支配社会现实的强大体系的诞生,福建学者南帆曾在海南的《天涯》杂志上发表题为《电子时代的文学命运》一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赛伯文化对当代文学艺术的影响,认为电子系统正在剧烈地改变既有的形态,创立新的社会组织形式,重新配置一系列社会集团的经济地位及相互关系,解除种种文化封锁,同时派生新的无形桎梏。文学的命运也是如此。南帆认为,电影的诞生打乱了书写社会的固有状态,它同时代表着另一种符号的生成。电子媒介系统的复合符号,以影像、声音、及时性与现场感等形式全面诉诸人们的视听感官,造成强大的冲击。
书写文化依赖于文字符号系统。文字的能指与所指是疏离的,这种疏离本身即已包含了人类思维对于外部世界的凝聚、压缩、强调或删除,电子媒介系统启用了复合符号体系,影像占据了复合符号体系的首席地位,与书写文化相比,影像与对象是合二而一的,在人们的意识中,影像就是现实本身、影像的真实外观遮盖了人为性的精心设计,观众有意无意地在其呈现形式的引导下认可或服从影像背后某种价值体系的立场,这就是电子媒介系统的强大效果:让观众在独立自主的幻觉中接受种种意义的暗示。
电子媒介系统的迅猛更新和发展,更预示着一个即将改写艺术生产历史的强大体系的诞生,电子系统正在剧烈地改变传统的艺术生产形态,创立新的文化文艺形式,解除种种意识形态的封锁,神话传奇般地解放了艺术的生产力,开天辟地般地拓展了全新艺术消费市场。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影像作为一种更加感性的符号,它的日臻完美将对书籍——书写文化的保存形式——造成巨大压力,也使文字阅读过程中包含的理性思考遭到剥夺。
随着电子媒介的长驱直入,文学艺术在旧式意义上的作用越来越小。多媒体光盘上文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非线性”,它拆穿了故事只能向结尾发展的神话。非线性文本没有结尾,只有更多的环节不断展开,每个多媒体文本(甚至每个词)都可以作为通向其他数字化地点的电子门厅。在这种情形下,创造性叙述的核心就从作家转到设计文本联系的制作者手中,或是利用这些联系的读者手中。传统文本中的固定框架撤除了,读者冲出了情节式叙述逻辑的拘禁,凭借鼠标从一个空间跃入另一个空间。但是,如果将这种纵横驰骋当作读者的自由,将是一种错觉。事实上,读者只是进入了一个软件设计师重新配置的叙述关系网络。这个改换也制造了解放的假象,并在假象的背后设置了更为强大的控制。
伯尔舍说:“自然科学构成了我们整个当代思维的基础。我们日益减少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观察世界和人……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由于鬼神的存在遭到科学的否定,诗歌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启示目的,都再也无法使彼岸的精灵抛头露面,因为如果它这样做就会使自己完全招人耻笑。它再也不能由诗的动人辞藻来建立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已被现代科学的心理学的发展判定是错误的,虽然人们对此还不熟悉,但这却是真的。人们惟一能要求的就是去符合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注: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赛伯空间中,技术正“以自然科学为根基,将所有的事物都吸引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变化,而成为一切生活的统治者,其结果是使所有到目前为止的权威都走向了灭亡”(注:雅斯贝尔斯.何谓技术〔A〕.文化与艺术评论(一)〔C〕.201.)。技术日益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日益技术化的另一种说法是,艺术的日益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日益艺术化,“技”、“艺”历经千年的分化后又重新走向融合,这与赛伯空间里科技意识形态的强大调和及重构功能是分不开的。
在当代艺术生产过程中,赛伯文化利用技术手段、技术材料、技术方法,从艺术生产的操作层面不可抗拒地渗透着艺术生产的观念层面,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种“本体性”的存在支配着当代艺术生产。当代大众传播活动不断助长了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由于当代艺术的生产对科学和技术的依赖,不知不觉间,传统的、手工艺性质的艺术生产活动和鉴赏型的艺术消费行为逐渐消失了;对艺术创造性的追求渐渐变成了对技术和工具革新的追求。在赛伯文化不可拒绝的影响下,技术作为操纵艺术行为的幕后指挥正在渐渐走向艺术舞台的中心。说到底,科技影响艺术生产的主要的原因是,赛伯文化已经悄悄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
〔收稿日期〕199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