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危机及防范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企业经营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1053(2000)02—0112—04
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着由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企业的竞争由传统的产品质量竞争发展到总体服务质量的竞争以至综合知识能力的竞争。剧烈的竞争要求各国企业加大知识投资规模及提高技术开发能力,以高科技产品开拓市场。我国企业在此历史发展机遇面前如何参与竞争,如何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将至关紧要。许多企业在开拓市场过程中由于未能适应激烈的竞争而陷入经营危机,因而深入研究分析企业经营危机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为将来我国企业防范经营危机提供思路。
一 企业经营危机的基本特征
(一)客观积累性。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指明客观世界的发展经历着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而质变是量变积累的综合反映。企业经营危机的形成符合这一自然规律,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过程中一系列方针政策实施失误的积累。危机的积累性表现为期间观念,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失误,而非某一时点的失误。积累是各种经营行为失误的综合。如在决策方面,决策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导致的失误;在生产方面,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在售后服务方面,由于执行错误的不合市场的营销政策,造成产品滞销;在财务方面,现金流入低于现金流出,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积累是一定期间内经营理念的落后,它阻碍企业的创新。
(二)危机的多样性。多样性是一种行为表现形式,是经营失误的具体表现,它受经营环境的多样化及企业自身发展变化的多样化的影响。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是多样的,如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传统产品市场、高科技产品市场等,且经营环境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不适应这种变化将造成多样化的经营过程危机。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是多样的,其经营过程可分为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管理过程等,每一个过程中的失误都可形成经营危机,如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控制不严,非生产性经营成本的成本化导致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产品的市场价格,削弱产品竞争能力。
(三)突发性。危机的突发性是一种短期的经营困境行为,具有难于准确预测性。如1997年美国投机家索罗斯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许多企业受其影响,陷入经营危机甚至破产。分析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可知,危机发生期很短,但其灾难性后果却是长期的,它催毁一个国家的金融防范体系,削弱国家的经济基础,致使许多企业破产。且危机发生的时间很难预测,加大防范的难度。危机的突发性揭示企业短期承担风险的最高限度,是衡量经营危机风险的有效途径。另外危机的突发具有反复性,在一段时间内,当企业的危机承担能力低于经营风险时,危机将反复发生。
二 企业经营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职业道德危机。道德危机指企业的工作人员因职业道德欠缺导致企业经营活动陷入困境。影响职业道德危机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人的天性决定的,人类在工作中追求获得最大的收益,面临承担责任时则有逃避的倾向,此种天性在工作中表现为管理人员好大喜功,财务人员出示报告时避重就轻;碰到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相矛盾时,往往选择牺牲企业的利益,造成经营危机。第二,社会分配制度不完善,即劳动付出与收益不相称,造成工作人员心理不平衡,心理、思想波动,经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以致行为脱轨。如红塔集团的董事长诸时健在临近退休时的贪污案,究其犯罪原因则是其觉得将红塔集团发展壮大为大企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跟付出的劳动不相符,因而在临近退休时捞一把,这种作法将他推入犯罪的深渊,并导致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二)管理者素质危机。指由于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未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国际排名前二十位的大型公司企业的管理者在谈及企业的管理时,一致认为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于经营管理,而管理的核心在于决策,决策的水平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那些不思进取,不更新知识的管理者,企业将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现阶段企业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表现为:专业知识缺乏,面临技术决策时决策盲目;业务素质低下,未能及时掌握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创新业务;领导方法仍停留在工业经济社会的产品管理阶段;日常应酬活动多,没有时间更新知识,造成知识结构老化。
(三)市场危机。指企业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时未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导致经营陷入困境。造成市场危机的因素有:1、 科学技术投资小,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弱,产品竞争力不强;2、 产品生产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产品质量不高,性能不稳定,影响产品品牌的创立。3、未能形成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所承担的固定成本额加大, 产品成本上升,价格劣势明显;4、没有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 未能吸收网络时代高科技的网络营销理念,导致产品营销失败;5、 盲目开拓国际市场,产品的国际化进程受阻。
(四)经营管理危机。知识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制定计划进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这对于实现工业化进程的中国企业来说有些措手不及。知识经济发展与现阶段企业的经营管理形成巨大的冲突,如在经营方法上,知识经济风险大,不确定性因素高于普通的工业经济,且目前知识经济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现成的经营方法可供企业借鉴,只能依靠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摸索。因此,知识经济的高风险和管理方法初级化形成巨大的矛盾(即含有巨大的经营风险);在经营管理目标上,原有的经营方式要求企业实现多元化的经营管理,力求达到风险的分散化、最小化,收益互补,以避开经营风险,而知识经济则要求企业生产经营专业化,即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功能多样化,这种经营目标与原有经营目标形成巨大的矛盾。
(五)财务危机。由于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未能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遭到破坏而形成的危机。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有:1、财务制度的不健全, 未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监督机制未起作用,财务开支混乱,会计责任不明确,财务管理混乱,影响企业正常经营。2、不合理的筹资加大企业的成本, 企业据于对经营情况的乐观估计,以长期筹资方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生产能力,导致在市场发生萎缩情况下陷入债务危机。3、 企业陷入经营危机时没有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急于采取加大筹资成本方式筹资偿还债务,导致财务风险加大。4、销售政策上扩大赊销比率, 坏帐总额增加,影响经营资金总量,恶化经营活动。
三 企业经营危机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系,规避职业道德危机。分析职业道德危机的形成动因可知,职业道德危机的形成受人的因素及经营环境因素影响。人的影响因素表现为,在缺乏有效监督的制衡机制下人的思想品德发生劣变,造成行为脱轨。因此,从人的思想根源角度消灭私心杂念是最有效的途径。具体措施为:1、加强工作人员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工作人员,筑起防范犯罪的思想堤防。2、大胆突破传统分配观念,实行高薪制。 高薪制目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实行高薪须打破传统的平均分配的思想,实施效益与贡献挂钩,以事实鼓励企业人员发挥聪明才智,提高知识技能,为企业作出贡献。针对目前实施高薪制过程中高薪与贡献不挂钩的弊病,应努力完善考核制度,科学评估工作质量。经营环境影响因素表现为企业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及社会法律体系不完善,给犯罪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因此,1、建立科学的互相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 实施职能环节制约及帐面与实物的制约,监督企业经营行为,防止危机发生;2、 完善社会法律体系,打击不良行为。国家应加快经济立法、规范经营竞争行为,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二)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管理者。知识经济社会是一种创新社会,其发展对管理者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求管理者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管理者应适应这一社会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培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知识创新。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管理者应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社会知识、政治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等,其中关键是精通专业知识,充分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把握产品技术研究开发方向,作出科学的决策。否则,面对着充满专业知识的决策方案,决策者的决策将会是盲目的。2、能力创新。 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加强思维能力培养,充分利用发散性思维、集束性思维思考问题,力求全面综合,重点突出的解决问题。3、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管理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要突破传统工业经济质量管理观念,转化为知识经济创新管理;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改进经营管理方式、销售方式;要强化知识信息的制造、加工、传播、应用,对知识人才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4、经营方法创新。 表现为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两者相辅相承,生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基础与载体,资本经营是生产经营的扩大与高级形式,只有两者综合运用才能提供低成本的经营;经营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并重,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势在必行。
(三)加大科技投资力度,以高科技产品开拓市场。市场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方面。国内市场竞争压力较小,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大,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分析我国国内及国际市场产品竞争状况可知,在国际市场上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越来越受宠爱,而传统的大工业产品逐渐被冷落,产品竞争转化为技术竞争。而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市场,但产品与掌握高新技术的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地表现出品种落后,技术含量低,难以创出高的产品附加值,很难挤进国际市场,这与我国传统的重数量、轻质量的经营方式有关。因此,加大科技投资规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是我国企业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源泉。开发高科技产品,开拓市场是一个综合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途径:1、在开发方向上,应将目光投放在开发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新材料科学、软科学等高技术产业,把产品的级别定位于世界水平,使之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2、开发过程中, 要正确树立产品质量意识,产品质量的提高能加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产品质量提高是在一个适当的消费者接受的范围内,并非产品的技术性能越多越好,构造及使用越杂越好,这是一个质量的误区。根据目前市场状况分析,操作较简单的产品,其被社会接纳的程度较高。3、 正确处理高质量与高成本的关系。高质量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础上的,成本是原因,质量是结果。但是有时企业的高成本却是产品管理不善造成的,如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不稳,使得产品售后的维修费用增加,因此企业应进行科学的管理,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使得产供销环节的和谐统一,并通过及时采购,及时生产,及时销售,加速资金周转来降低成本。4、 建立高效的售后服务体系。售后服务质量的高低将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因此必须建立完善高效的售后服务系统,跟踪产品的质量问题,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顾客的回头率,促进新产品的销售。
(四)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强化债务危机处理。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现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其结果可通过概率统计计算得知,这为防范风险提供思路。因此,在防范措施上,首先应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充分掌握风险的有关知识,科学认识投资融资方案,通过杠杆分析和概率分析计量风险,调整经营管理方案,力求达到风险最小大化的经营目的。其次,要建立科学的预测机制,严格计算投资方案引发的资金运动流量,获取现金流量的净现值;要对方案实施的宏观及微观经济环境进行科学预测,为今后的防范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加强筹资管理,合理构造筹资结构,如通过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筹资;筹资时应实行长期与短期结合,各种方式结合,使财务风险分散化;资金应用应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报酬。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是关键,但财务风险发生时如何处理也非常重要。企业应强化债务危机处理,合理利用债务重组方式达到债务展期或减轻负担。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企业由于经营困难而陷入债务危机,若债权人急于求偿,强制执行偿还债务,则债务企业将由于不能偿还债务而进入破产,破产清算将会给债权人和债务人造成巨大的的损失。因此,债务人应尽量争取以债务重组的方式摆脱债务困境。债务重组的方式有二种:第一是让渡非现金资产或发行权益证券给债权人,以全部或部分清偿债权人债务。具体以转让有形资产或发行权益证券给债权人,且让渡的有形资产须是与企业主营业务关系不密切的固定资产,这样才能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对企业生产过程不造成中断。第二是更改偿债条件,主要有延长债务偿还期,降低利率,降低债务帐面价值,全部或部分减免债务,此种偿债方式较为优惠,因其未改变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规模,且偿还期的延长,为企业有足够时间组织资金进行还债提供方便。债务企业依靠债务重组达到债务展期或减轻债务负担,是迫不得已的方法,它给企业声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运用时应谨慎。
收稿日期:200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