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百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韩纪伟/西藏民族大学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中国近百年。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无疑有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近百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各个时期的讨论与争辩做了一次较为详细的梳理。力图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研究的成果。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反映自己时代的特点、满足自己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新发展哲学意蕴 中国化
一
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之划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讨论,以新中国成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过几次大的辩论。例如关于科学和人生观的辩论,以及对民族主义的批评。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等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40年代,新理学和新心灵哲学产生了各种冲突。在1949年之前,它是从引入、传播到最终成为国家主导形式的哲学的时期。在五四运动时期,以李大钊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最先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在社会内忧外患和不断动荡的形势下,它承担着为中国寻找出路的途径。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广泛传播,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充足的运用与发展,并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丰富自身,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韵味。
在新中国成立后到1977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进一步传播和发展的时期。它为从根本上改变哲学在中国的面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后期也存在着许多失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国家主导意识形态。苏联哲学教科书的普遍采用,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而在当时也开展了如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讨论、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讨论,对实用主义的批判等等。在后期,由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曲折,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占了上风。使这一时期理论不仅没有发展,反而被误解和践踏。
从1978年到20世纪末,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新政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逐渐摆脱了曲折时期思想的束缚,开始逐渐活跃起来。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时期取得了很大进展,成为二十世纪最繁荣的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百废待兴,针对中国出路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1]。”
在这一时期,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路线,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扬起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有力地带动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形成了不同的哲学理论学派,中外哲学史的发展证明,没有不同学派的形成和建立,就没有它们之间的竞争,哲学理论就不能发展与成长。例如,实践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人本主义与唯物史观一体的不同派别。这无疑将大大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二是在当时出现了几次大的讨论。对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的讨论。过去,有些人混淆了主体和主观主义,忽视了对人类主体性的研究。当时这场讨论理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辩论围绕着是否应当用来革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主观原则。三是对价值论的讨论。过去注重事实知识,忽视价值知识,显然不符合客观现实。因此,价值评估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考虑和考察的问题。四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在改革开放之前,人道主义被完全否定了,经过改革开放后的讨论,完全否定人道主义的想法被否定了。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所阐发的意义。(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方法,全面体现和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辩证法。
二
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当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需要明确区分开的。因为它们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别,于是形成了多种看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是讨论的焦点。
那么一个规范的教学设计该如何呈现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人教版教师参考用书的体例,分为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内容解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重点);目标和目标解析(目标、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明确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明确每部分的设计意图及主要的师生活动等);目标检测设计等五部分.
一是发展问题研究,四十年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应该有一个明确、完善、严密的发展方向。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重新思考,是对我国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
从国家职业标准来看,职业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其中工作要求为职业标准的主体部分。通过对职业标准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职业标准应该包括职业概况、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过程、项目权重等六大显性或隐性的要素。由于职业标准来源于真实的工作场景,不能直接在教学中使用。只能通过一定的技术分析手段,将其转换为课程标准,在模拟仿真的教学情境中予以应用。
以上介绍只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颇受关注的诸多主流讨论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在当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面临严峻挑战。挑战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世界形势的挑战。由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二是随着国内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大发展以及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攻击与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如何发展自身,进一步发挥它的指导作用,这也是一个问题。
进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更是百花齐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与我国道路不断结合的阐释。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更是与我国实践融合形成完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哲学。
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对此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就要从理论的现实性来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这一问题下,更加需要完整全面准确的对其整体性的理解。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英语这门学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能够保证我国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地位,实现与其他国家以及地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我国必须要积极落实英语教学明确英语学科教学在现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突破传统英语教育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对于英语老师自身来说,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除了需要保证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实质需求之外,还需要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结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保障自身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能够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让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顺利地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各个领域以及行业中发挥个人的作用以及价值。
五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近年来,我国主要关注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否在现当代失败的讨论,还有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态研究、政治哲学研究以及就一些人物的思想进行的探讨。
六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的研究。这其中主要是对经典原著的重新诠释,对其中的基本原理赋予新的时代意蕴。这其中主要是对《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研究最为明显。以上列举的内容远非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发展的全部内容,但可以看出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过去。此外,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极大地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我国的强盛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到我国并发展到今天已将近一百年,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视野不断扩大,提出了许多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学术观点,这些都有效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价值。回顾过去,瞻望未来,我们越来越觉得哲学与我们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对我们来说,21世纪必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世纪。然而,一个没有理论思考的国家是不行的,哲学改革不能脱离自己的历史轨迹,而且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束缚,敢于创新。只有建立这样一种融汇古今智慧的哲学,我们才能为21世纪的人类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间有时把头脑不开窍、理解能力差的人,喻为“榆木疙瘩”。事实上,榆木还真是个好东西。榆木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线条流畅,硬度和强度适中,刨面光滑,花纹漂亮,是做家具的好材料。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254~255.
[2]常改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意蕴[J].广西社会科学,2018(6).
[3]范宝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8(9).
[4]鲁品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系统辩证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5]郝立新,严国红,马骁毅.近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述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6):136~147.
[6]李德顺.回顾与前瞻——关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1(00):197~203.
[7]聂锦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前瞻[J].学术月刊,1999(03):29~35.
[8]左亚文.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顾与展望[J].湖湘论坛,2000(01):32~33.
[9]黄楠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50年的回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999(05):8~12.
[10]沈玉梅.在经典理论与新时代的互动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热点追踪[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11):82~90,108.
[11]薛睿.“哲学与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暨第十五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综述[J].教学与研究 ,2018(11):109~112.
[12]包美霞,易赛键.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前沿问题研究述评[J].甘肃理论学刊 ,2010(01):56~59.
作者简介: 韩纪伟(1994-),男,汉族,山西临汾洪洞人,研究生,西藏民族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