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论文_于海萍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论文_于海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150300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得的关键能力和个人修养品质,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那么,初中阶段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养呢?如何通过挖掘教材内容,达到此目的呢?下面就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为载体进行具体的归纳和阐述。

一、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历史基本方法的历史素养

1.通过识别运用历史图表来学习历史内容。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形势图、图画、图片、示意图、图表引导学生正确地识读、分析和运用来解决历史问题,总结历史信息或者得出历史结论,也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

例如:通过引领学生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就可以形象感知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即: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南北贯通、交通大动脉等信息。这对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至关重要。

2.通过收集和整理历史信息来学习历史。

历史教材的信息是零散呈现的,只是基本史实的叙述而已。这就需要指导学生经常进行归类和整理来解决历史问题。

例如:在学习了唐朝历史后,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就要将有关唐太宗的相关历史信息如:玄武门之变、吸取隋亡教训、用人纳谏、贞观新政、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贞观之治等这些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到一起,加以归类、分析,从中提升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3.通过运用历史材料解决历史问题来学习历史。

例如,《隋朝统一与灭亡》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思考题:大运河对生态环境会有哪些影响呢?我们可以网搜“蓝藻事件”、“南水北调工程中大运河发挥的作用”等资料引进课堂,再结合教材中“大运河苏州段”图片,课文中对于大运河概况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大运河治理的好坏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素养

1.培养学生学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他会自觉主动地去涉猎历史信息,包括课本的或者课外的。浓厚的兴趣会产生神奇的力量,甚至会影响到这个人一生的爱好或者特长的形成。

比如,我们在处理“隋朝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时,可以先引入“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趁热打铁抛出探究题目:你认为这段故事中哪些信息可信,哪些信息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呢?这样就可以引出关于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发挥的作用的分析和讨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将问题教学法引入课堂,营造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氛围。

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置于历史思维之中,这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处理“武则天”这一内容时,可设计如下问题。

(1)你眼中的武则天是怎样的?

(2)她什么情况下比较残暴?她统治后期,统治手段有何变化,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3)她作为一国之君,你认为她是不是合格的皇帝?

(4)你能为她的无字碑设计碑文吗?

这些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更容易深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在历史问题的分析解决中提升自己的认识,形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用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思维。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展现历史情境的素材,如,历史形势图、历史图片、历史故事等,我们也要尽量开发教材外的资源创造情境,如联系生活展示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利用影音再现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角色模拟体验情境等。

例如:在处理“文成公主入藏”时,创设这样的情境:

(1)如果你是唐太宗,你会赏赐她哪些嫁妆呢?

(2)几年后,你会发现吐蕃人民生活有哪些变化?

通过这样的情境模拟,不但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感,还能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感悟文成公主入藏的重要意义,从而认识唐朝民族政策的开明。

4.捕捉学生思维火化,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阐述和表达,往往有一些始料未及的观点或者想法是有价值的,这些往往是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学生思维的捷径,更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

例如,在讲“开元盛世”这一内容时,学生突然提出“我了解的唐玄宗是一个昏君”的观点,理由是,宠爱杨贵妃,整天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他提出的问题涉及到的内容教材中并未解释和阐述,但这里涉及到一个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即:如何辩证地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所以我们不能放过这样的时机,应该抓住它指导学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学生思维的火花,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5.通过关注时事,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是学生历史素养的最高要求,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用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来指导自己平时的实践和行动,理性地看待现实问题,从历史事件中找到现实问题的影子和历史借鉴,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通过隋唐历史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暴政亡国、勤政爱民兴邦的道理;对外关系活跃开放、民族关系和谐是建立在国富民强、政治清明、民族政策开明基础上的。而今天我们国家重视三农问题,惠民政策的实施,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不正是为了国家更加富强吗?

总之,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我们一线的历史教师责无旁贷!我们只有不断地开拓探索,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

论文作者:于海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论文_于海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