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文章详细研究分析了桩基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高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质量建立控制工作质量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桩基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后续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探究
引言:
桩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中最为古老的施工步骤,具有非常久远的发展历史,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依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和地质环境,进行了多种桩基础的分类和探索,其目的都是提高其稳定性,使其能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帮助后续的建筑能够很好地做到底部支撑。
1.桩基工程的特点
无论是单桩还是群桩,其刚度要求都非常高。需要材料具有较大的刚度以承载自身的重量和上部所传递下来的应力,使其结构不会变形,达到均匀沉降和稳定支撑的作用。为了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对于高层建筑的抗倾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达到高层建筑抗倾覆能力的元素,除了内部结构以外,还包括底层桩基础的支撑类型,在应对高层建筑时,其抗倾覆的稳定性主要来自于单桩单侧刚度。由于高层建筑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极端的气候情况,为了应对恶劣天气所带来的额外荷载和水平荷载,有时高层建筑的抗倾覆力也来自于群桩基础一侧。桩深需要经过可液化土层来支承于平稳的坚实土层或基岩中。在地震时浅层土出现液化或沉陷情况时,桩基础可以发挥其深部土层的巨大抗压和抗波承载力,保护建筑物不在地震中被击垮,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沉陷和倾斜情况。
2.桩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桩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桩基础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将遇到的各项影响其工作效能的因素进行详细地分析,通过研究其内部机理,选择更加适合的防护和预防手段,提高桩基础的工作效能。桩基工程的质量不但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而且对于周围人们生产生活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对于桩基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标准设定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桩基工程质量是对整体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时必须进行检查的重点方向之一。在桩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打桩工程所要经历的工序较长,在其中干扰桩基质量的外界因素又存在很多,以下对桩基础打桩过程中造成重大影响的因素进行介绍。
2.1来自人工失误所造成的放线有误。测量放线失误会导致后续的整个建筑位置出现不齐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桩位偏差的情况,对于后续的工作进行和整体施工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
2.2桩基材料不合格。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满足原始设计标准,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难以达到相应的承载力,使得结构整体稳定性存在较大隐患。在灌注混凝土时,由于施工质量控制不够严格,有时会出现断桩事故。桩基验收阶段,有时会出现桩位不正的情况。
2.3由于现场工作人员管理松懈。在进行灌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还未达到原始设计标高就停止灌注的情况,从而造成桩顶标高不足。另一种情况是,尽管在灌注过程中满足设计方案,但是由于桩顶存在过多的混凝土浮浆,由这一部分浮浆占据了高度,在进行现场平整时,将这一部分浮浆凿出后标高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桩基工程部分质量问题的原因
3.1单桩承载力低于原始设计要求
桩基沉入地表时,终端没有达到原始设计的持力层,但是桩身下送深度已经达到了设计方案中所要求的数值。最后贯入度较大,造成一定的深度偏差。由于桩倾斜度较大,断裂等造成单桩自身承载能力部分减弱,勘察报告中所提交的关于当地地层结构构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有所偏差。上述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实际桩基所表现的承载力低于原始设计承载力数值。
3.2断桩
除了桩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外,在桩出现倾斜后没有进行及时地调整,也可能造成断桩现象。还有堆放、起吊、运输过程的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桩结构的破坏。除此之外,在沉桩过程中,由于桩身形变情况严重,并且操作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该情况,故无法进行调整,造成变形情况愈演愈烈,最终出现断桩的情况。
3.3桩倾斜过大
该情况的原因是由于预制桩的质量要求没有达到行业规定标准造成桩顶侧和桩间的规定位置不端正,在与轴心的重合过程中出现偏差,在遇到承载任务时,应力分配不均匀造成扭曲应力的产生,影响到最终的倾斜角度。
4.提高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策略
4.1强化施工准备工作
应由工程管理人员和各方面专业人员共同制定详细严密的施工方案,例如工程规划书,工艺流程,施工策略以及监督手段,对于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工艺手段和设备单独列出,进行详细介绍,并备注相应的应急预案。
在实际工程开工时,工程实施方案对于整个工程的进行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是工程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在实际操作时所依靠的主要依据,所以要求该方案在技术性专业性上都要具有很高的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到很多过往工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将其解决和预防方案也应记录在内,以方便工程管理人员将其落实于实际工作中。在过往的工程事故原因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造成工程进度延误,质量不达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工程施工队伍缺乏详细的施工方案,或者施工方案提出的细节与实际工程要求不符。在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严格考察该工程特点和所需的要素,根据过往经验进行隐患排除和规避,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进行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保证工程管理人员在工作时能够快速发现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用施工预案中提及的解决方案进行干预和控制。在质量检查管理工作进行时,要与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检测保持步伐一致,保证通过第一道检测环节后,才能够进入到第二道工序,以避免由于之前工作质量不佳,直接影响到接下来工作进行的情况。
4.2制定科学的监管制度
赋予监管人员相当的管理权限,并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的相关技能水平,拟定完整健全的施工控制体制,划分责任人保证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原始设计方案所制定的内容所进行,在进行每一环节前,都应由专业工程师对工序进行技术交底和讲解,所有的工程阶段必须设置自检环节,如有条件还可以在工程中设置互检环节,提高发现问题隐患的几率。
结语
桩基工程对于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长时间的工程经验和相关研究过程中,从业人员总结了一些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的规避和预防,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但是随着具体工程的环境和特点不同,这些方案的选择,还需要工程管理人员依据自身的经验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参考文献:
[1]胡瑞瑄.公路桥梁桩基工程技术控制要点分析[J]. 山西建筑,2017,43(23):180-181.
[2]秦畅.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策略分析[J]. 低碳世界,2017(28):218-219.
论文作者:孙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桩基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情况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承载力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