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海口建磷中心学校 杨红娜
今天看到一个案例——“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使我得到了很多感触!
案例:毕业十多年后,一群学生又去看望当年的化学老师。闲聊良久,老师忍不住,说:“你们看望我多次,怎么从不提及我教你们的功课呢?”大家就把当年的化学课代表往老师面前推。课代表脸通红,说:“老师,对不起,除了 和NaCl,其它的分子式我都写不出来了。”老师问:“有那么严重吗?”口快的学生说:“我们大多数人高中毕业后没再碰过化学。”老师不甘心,又问:“那你们记得铁的化合价吗?”学生:“什么叫化合价?”老师:“酸雨呢?”学生:“记得,就是有酸的雨。”老师:“详细情况呢?”学生:“详细情况网上都查得到的。”老师大惑:“我这些年来都干什么了?难道我的几百堂课什么都没给学生留下吗?化学真那么没用吗?今后我该怎样教化学呢?”
今天的学生将来大部分(90%以上)不会从事与化学相关的事业,正如大部分人不可能从事数学和物理学。他们或许不需要知道化学反应如何分类,不需要认识烧瓶和滴定管。至于海水中有什么、酸雨如何形成,需要的时候随便找一本杂志或点击一份网页即可知其一二。那么,同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想,我们能让数学给学生的将来留下些什么呢?
每当上课,想和学生一起研究知识点的由来,让学生体会发明发现的成就感,感受创造的喜悦感时,却不得不因时间、课时、考试等种种原因导致我放弃这种想法,只能按部就班的跟着考试走。这种做法让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教出的学生就是计算器,高档一点的也就是电脑,复印机,只会复制,不会创造!
对此,我谈谈自己的三点看法。
一、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教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产生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教十年了,一直都在教数学。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常常思考:数学课上,我以什么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我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得到什么?数学教学究竟该做什么?是让学生去熟记一些公式、概念、计算法则?还是教会学生做习题,去应付考试?
不!数学教学目的绝对不是仅此而已。数学教学应该有更广阔的内涵。数学是科学,数学是艺术,数学是语言,数学蕴涵着人类文化的美。正如王金战老师在《中国英才家庭造》中曾这样形容数学:“如果你的思维比较迟钝,通过数学的刺激会使你变得灵活;如果你的计算经常出错,通过数学的刺激可以变得更加准确。克莱因说过:唱歌能使你焕发激情,美术能使你赏心悦目,诗歌能使你拨动心弦,哲学能使你增长智慧,科学能使你改变物质生活,但是数学能给你以上的这一切!数学就是这么强大!”
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数学,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教师要教给学生数学学科本身的基本知识,如加减乘除运算,如基本的数学几何图形,如基本的数学公式定理等等。然而,我们不禁要反思,只有这些吗?
例如《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教材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这节课的内容我感觉挺麻烦、不好理解还乱七八糟的,真是没有什么学习的价值。于是,备课时,我只是了略略的理清:课上我要带着学生以小组讨论为主把问题做了,基本上理解意思就可以了。真的就只能如此吗?
我认为数学老师的真正作用,是通过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教给学生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说,上数学课,不是让学生记住公式,记住题目的解法。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排斥考试,但又不仅仅是教出能够应对考试的学生。我们要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增强数学品质,提高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要利用数字美、图形美、符号美、对称美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科学美;要使学生在学习、解题时,学会冷静、沉着、严谨的处事品质;要注重学生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我们也可以适当让学生尝试一下应变力培养与挫折教育,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形成独立个性意志品质。
例如:《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有一道图文并茂的关于“电话计费问题”的习题,题目是这样的:“下表中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
考虑下列问题:
(1)设一个月内用移动电话主叫为t min(t是正整数)。根据上表,列表说明: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二如何计费。
(2)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看法。”
显而易见,本题的教学是想让学生通过分析、计算、比较,找到电话计费的最经济的方案,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优化”的数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需要理性思维、判断、推理、论证的时候准确快速地做出判断。这种判断,不是指对待数学题目的判断上,而是对待人生道路上的诸多问题的判断和抉择。
三、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尽量帮助学生弥补基础知识的漏洞,这是成功地转化数学差生的关键步骤。
数学差生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出现的,是多年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陷积累的结果。数学差生的转化也不是短期努力就可立竿见影的,需要广大的数学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心和努力。只要大家都意识并重视这一问题,更多地关注数学差生,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比学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为他们创设更多成功的机会,数学差生多的现状一定可以得到改变。
所以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必须不断的武装自己,在应试中寻求素质,在素质中满足应试,教给学生鱼的同时把渔也给他们,而给渔的同时并不耽搁鱼!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佳状态!让我们努力实践探索着,让我们期待着数学教育教学的美好春天。
论文作者: 杨红娜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使你论文; 作为一名论文; 差生论文; 化学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