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晓非[1]2001年在《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银行又称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用户提供银行服务项目,形象地说,网络银行是计算机、网络和银行的叁位一体,作为网络上的虚拟银行柜台,用户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享受全天的网上金融服务,进行网上查询、转账、支付和结算等业务。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因特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又一次突破性的革命,网络银行应运而生。本文从分析国际金融形势的转变入手,论证了在目前经济全球化、传统银行电子化、网络化、同业竞争日趋科技化的背景下,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必要性。同时在比较借鉴外国成熟网络银行业务操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深化网络意识,培养网络思维;建立全国统一的金融认证中心;深化银行电子化建设;调整内部管理结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刘忠[2]2015年在《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属于世界性难题,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特征使农村金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也是促进新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当前,我国正处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普惠金融”第一次写入党的决议,意味着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春天到来,作为十叁亿人口中有八亿农村人口的我国来说,发展普惠金融的重中之重必然是发展普惠型农村金融,因此,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普惠型农村金融与以往的带有慈善性质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不一样,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需要兼顾商业绩效和社会绩效两个目标,达到两者协调持续发展。我国从2003年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2006年至2011年成立24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其中,6个试验区以建设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为目标,而红色革命老区广西百色田东作为6个农村金融改革实验区之一,更具有典范意义,其改革好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革命老区广大老百姓的脱贫至富问题,更是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本文力图根据作者多年的金融工作实践,通过对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以对我国普惠性型农村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为主线,广泛吸收普惠型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普惠型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探索,以广西百色田东的普惠型农村改革实践、绩效、可复制性和政策等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和思考。本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普惠金融和农村金融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阐释,并以农村金融市场特征、结构、体系为切入点,对农村金融的约束性、普惠式发展约束性、融资方式、成本收益、信贷激励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试图探究农村金融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其次,在梳理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内外典型的农村金融改革实践的模式和经验,同时,描述了我国当前普惠式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第叁,结合关于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规律,对我国的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实践进行研究,提出从“机构论”到“功能观”、从“政府”到“市场”,再到“政府与市场”的理论演进规律,寻找普惠金融与农村金融的理论融合点,在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新思路;第四,重点对广西百色田东县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进行考察,对田东农村金融改革背景的特殊性、实质性、复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田东模式”的可复制性结论;最后,基于广西百色田东县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和国内外发展普惠型农村金融的成功经验,从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和发展新业态、鼓励创新、市场选择等五个方面提出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融资博弈性结论。本文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农村金融的供需进行分析,得出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缺口的对策是:政府应该对金融机构涉农业务设计激励机制,对农户融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管,促使市场达到充分有效,使农村金融供需均衡得到帕累托改进。(2)理论融合性结论。本文通过对普惠金融和农村金融两大理论历史发展进行论述可见,发展普惠型农村金融是一个新思路,其融合点在于发展小额信贷、微型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最终打造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完善的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3)两性兼容结论。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规模经济、成本边际递减理论认为涉农金融机构的普惠型金融服务的广覆盖达到一定规模后,其收益必然会随着涉农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达到金融机构服务普惠性和可持续性相兼容发展的结果。通过对田东模式既普惠型农村金融的理论与实践的考察,提出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思路:全面建立充分、有效发挥其金融功能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让广大被正规金融排斥在外的农户、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等都能及时地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因此,通盘考虑各项农村金融改革政策措施,政府应该从金融改革创新战略的高度来对农村金融改革政策进行顶层设计、科学筹划和整体融合,推动政府、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创新、市场等各种因素良性互动,推动普惠性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构建、完善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市场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

赵优珍[3]2003年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体内容涵盖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传统理论一直把国际经营看作资源丰富的大公司的竞技场,然而,近年日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小企业对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欧洲、亚洲(包括澳大利亚)和美国,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加之其它促进因素,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学者们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研究亦较为广泛与深入。时至今日,一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形成了“走出去”的要求,也具备了“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良好条件,加之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已经到了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新时期,急需不失时机地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那么,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否有“走出去”的可能?“走出去”以后,又该如何推进其国际化进程?对这方面问题的探讨,国内外的研究都显得相当薄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选择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为研究对象。鉴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活跃,而传统理论主要解释的是那些资源丰富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行为,为此,本论文试图开拓新的理论视角,来解释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同时,与大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才刚刚起步,如何加快、迈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是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研究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情况,探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并提出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策略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论文由八章组成,其中,第一章首先明确了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接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存在,论述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在讨论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界定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所指的中小企业和企业国际化的具体含义,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接着,第二章从阐述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着手,分析了传统理论在解释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引出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探讨。论文分别从企业家精神、企业集群和网络能力、信息和知识内化、资源基础论视角等多个维度,探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并进一步阐述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第叁章从国际视角一芳察了中小企、}卜国际化的实践,包括发展趋势、中小企业跨卜}经营的总况,还论述了美国、日本、欧洲和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实践.并综合国外的实证研究来验i}自1,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 此后,刘“天生{l{Jf川坏企业”这中小企、!卜的特殊群体和新现象作出专门讨沦。“天生的国际企业”对国际化阶段模型提出了挑.咙,因此,第四章在介绍川际f七阶段模型基木观点、分析‘I.小企业国际化的实践对一其挑战的基祝!l土,闸述丁“尺生的国际企业”的概念和国内外,},小企l!,!勺勺跨越式国际化发展情况,分析丁“天生的国际企业”的成活1{11特征,井就该新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五章是对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政策的国l你比较和借鉴,_币点考察了欧盟、关ll;l和日木推进中小企业川际化的具体政策,以便我国在比较、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纤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推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经营的具体政策。 i仑文最后rl勺立足点为我国中小企业自{]l司际化经营,山六、七、八只章组成。第,‘、行首先分析了我国,},小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简要回)顿、描述r一f蛇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井结合自己对力”浙10家中小企,1眨的训研、访淡,分析了我国,卜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国际化程度、{_111!,{.,.牌、国内、危争优势和自主研发能力,离lJ析了我IFl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而临的问题,分训从外部环境和中小企业两个层而加以阐述。 很据第六章的分析和沦述,我们发1见,我}_即},小企业国际化虽然取得了不少成么{,,但还而临着诸多问题,其,!,,)已以融资问题、技术创新问题、人力资源问题阳J空制问题最为突出和关键,}){l此,第L」章专门讨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这且场卜要问题,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控制方而的现状不11}11」题,并探i寸了个}·又」卜卜l’1勺策日洛。 第八章从总体卜研究我国,{“小企业国际化的对策,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国内、化发展路径选择,少卜针对前文指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企业层而和外部环境层而的对策建议。

臧明仪[4]2006年在《中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政策性金融问题一直是中外专家学者、法律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致力寻求最佳答案的重点热点问题。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建立现代政策性金融体系是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 1994年我国叁家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形成。十几年来,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现行结构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1、政策性金融机构种类少而且业务范围比较狭窄;2、政策性资金筹措与运用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3、政府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存在着缺陷;4、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外部的关系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等等。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功能,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与探讨。 本文以市场经济理论、转轨经济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研究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造入手,借鉴国外的政策性金融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原则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为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提供建议。 全文除导言外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首先对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包括政策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状况。旨在说明,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设计是与各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程度等各种综合因素相关的,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建立符合实际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第二章通过对政策性金融理论的总结性回顾,分析了政策性金融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以及政策性金融与政府、市场的关系,相应提出了未来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战略。 第叁章作了一个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国别比较。介绍了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和法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并重点介绍了国外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康伟[5]2003年在《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风险投资在美国获得的巨大成功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发展滞后,风险投资运作绩效不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治理。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现实情况,本文选取在风险投资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中介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论述以风险投资核心中介机构—风险投资公司为主,以其他中介机构为辅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群体在风险投资各个环节的作用和对整体绩效的影响,并给出理论解释和实践案例。从特点、功能到运作、治理、监管层层递进地推出中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系统构建。 本论文的内容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 导论。概述课题研究背景,评价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总结本文研究的意义和论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风险投资中介机构。首先给出中介机构的涵义,分类方法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风险资本市场的特点,提出本文对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内涵界定,把中介机构按其在风险投资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划分层次。第一层次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中介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第二层次是处于为核心中介机构服务位置的其他辅助中介机构群体。 第叁章 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理论。从金融中介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入手,应用相关内容对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理论问题做出解释。主要回答风险投资兴起的必要性,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等问题。 第四章 风险投资核心中介机构实践。本章对风险投资核心中介机构的设立和运作进行描述,侧重于核心中介机构组织形式的比较选择和风险项目的决策评价。 第五章 风险投资辅助中介机构群体实践。分别对辅助中介机构中的一般中介机构和专业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进行描述,侧重于一般中介机构为风险投资提供的服务范围拓展和专业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风险投资功能。 第六章案例分析。对国内外的经典案例进行介绍并给予评点分析,以佐证本文的观点。 第七章中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系统构建。在本文前几章的论述内容基础上,对中国风险投资核心中介机构和辅助中介机构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分别构建中国风险投资核心中介机构和其他辅助中介机构群体。 第八章结论。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列示创新点。

岳清唐[6]2003年在《国外投资基金业监管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用》文中认为本文通过较为系统地研究国外投资基金业监管的理论、实践、现状和趋势,并结合我国基金业发展和监管的实际,提出了一个我国基金业监管的现代化框架体系。第一章导论中,通过追踪世界基金业发展简史,本文将投资基金按公募与私募的一级分类、证券投资与产业投资的二级分类、开放式与封闭式的叁级分类、契约型与公司型的四级分类的全新分类模式,第一次将各种名目的投资基金进行了系统化归类,并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第二章中,通过分析评判西方学者关于监管的一些理论观点后认为,尽管西方学者对“市场为什么需要政府监管”这一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但大多数观点认为监管是必须的。这是因为,由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外部性和不对称信息等情形,自发的市场机制经常会出现失灵,政府监管是对市场失灵的自觉反应。但政府监管也存在着执行成本高、政策刚性强、反应滞后和政府自身的党派利益性等自身固有的缺陷,政府监管也有失灵的地方。克服政府失灵的有效选择是强化基于市场机制的政府监管和充分发挥市场自律组织的作用。由于基金产品和市场具有高度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基金价格有严重背离价值的倾向。因此,必须对它施以适度的监管才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基金市场的效率。第叁、第四章中,对国外投资基金业的监管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国外基金业的监管主要是以公募基金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私募基金被排除在监管体制之外。不过,鉴于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在监管形式上存在着诸多不同,本文在以对公募基金监管实践考察为主的同时,另辟专门章节对私募基金的监管进行了研究。国外公募基金业的发展和监管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总结以美、英为代表的基金业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从传统监管体制上看,主要形成了两种各有特色的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国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强调集中管理,政府根据专门立法设立全国性的管理机构对投资基金进行法律和行政管理;而英国模式则强调自我管理,没有针对投资基金的专门立法和政府的直接管理,只有投资基金行业自律性组织的行规和自律管理。但上述两种传统的监管模式都各自有其优缺点。英国的以自律为主的传统监管模式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可伸缩性和可理解性,并且政府监管成本低;其缺点有叁:一是自律组织缺乏权威性、独立性、统一性,二是由于法律完备性较差,使得监管乏力,叁是最好历史上就有自律的传统才能

王毅[7]2007年在《金融混业经营理论与实践探讨》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范围跨国界、跨行业的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发展,西方国家金融业已经完成从传统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转型的任务。金融一体化成为全球金融业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背景条件和重要驱动力。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迫切需要改革,而国内金融业只有采取全能化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要求。为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金融业向全能银行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别无选择,中国只能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本文分六章,分别阐述了金融混业经营在国际上的状况,以及国内混业经营的情况,混业经营的不同概念阐述,适应我国实际的混业经营形式,最后给出了具体运用案例。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通过列举一系列在全球有重大影响的金融合并案例得出混业经营所带来的风险降低、成本减少和效率提高等好处;第二章借鉴国内外金融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分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来说明混业经营有效性的观点;第叁章和第四章讲述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并通过分析我国的金融监管实际得出目前适合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第五章和第六章以K金融控股公司为案例,具体阐述了K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背景,包括对国际环境的进一步阐述、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自身条件的成熟及国内政策的变化,组建的过程,业务涉及领域等: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得出我国金融业必将走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的道路的结论。金融混业经营是国内金融事业领域和专家学者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也是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时刻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还没有公开的政策允许进行金融混业经营,但现实的情况迫使金融业不得不采取各种适应金融发展需求的形式以迎接全球混业经营趋势所带来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金融混业经营理论和案例的分析给我国金融混业监管机构或金融实业界一些可借鉴的意见。

朱其龙[8]2004年在《金融混业经营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出台,宣告了在世界发达国家长期实行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的终结,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的主流趋势。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在我国兼管银行证券保险业务,而我国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则明显处于竞争劣势。目前国内金融理论界对金融混业与分业经营的利弊得失争论不休,对中国是否能够或应当开展混业经营还莫衷一是,更遑论如何混业经营的探讨了。但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内在需求非常迫切,有的已突破法律的限制积极开展产品混业交叉经营的尝试,一些产业集团跨领域控股银行证券保险机构,演变成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本文以金融混业经营为研究对象,力图在理论上廓清中国可否以及应否开展金融混业经营的迷雾,说服金融监管当局接纳混业经营,同时对如何开展金融混业经营加以指导和规范。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通过财务比较分析与相关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中国实践,借鉴国际先进成熟经验,论述了金融分业经营衰落的原因、金融混业经营的比较优势及其一般规律与技巧,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功能、风险及其监管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我国实施金融混业经营的条件环境与障碍,提出了政策建议与路径选择。主要内容包括:由于存款脱媒化挤压了银行的生存空间,金融创新多样化模糊了银证保的隔离与界限,交易技术信息化降低了金融混业经营的运行成本,金融分业经营体制解体。金融混业经营有利于降低分散金融风险,平滑金融运行波动,以丰补歉,牺牲爆利获取稳定,有利于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国际上金融控股公司、多元金融集团和全能银行模式可为我借鉴。金融控股公司具有集约化经营管理、资本扩音器和合理避税功能,但也存在着资本不足、内部关联交易、风险集中和易于集团内传递蔓延的问题,需要建立“防火墙”加强监管。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业务交叉可围绕委托代理、多方信托、规避利率管制、跨市场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等部位展开。金融混业经营需具备产权明晰、公司治理良好、法律规范、信息科技发达和监管严密等环境条件,但我国还存在产权虚置、内部人控制、法律欠缺等制约障碍。我国实施金融混业经营可先从产品开始,再逐步过渡到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多元集团,最终实现“全能银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旗帜鲜明地提出我国实施金融混业经营的命题,总结了当前我国开展金融产品混业经营创新的一般规律与操作技术,对我国尝试金融混业经营,应对入世挑战、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关键词:金融;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歌理论实践

王玉峰[9]2004年在《电子支付及其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初探》文中提出方兴未艾的电子支付及其产业化发展态势对社会经济、金融正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初步探讨电子支付及其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本文基本框架及内容 全文由叁大部分构成(共 4 章):(1)、第一部分(第 1 章)探讨电子支付的基本理论;(2)、第二部分(含第 2、3 章)探讨国内外电子支付产业化的实践。目前,银行卡是最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因此第 2、3 章的探讨也局限于银行卡产业;(3)、第叁部分(第 4 章)探讨电子支付对金融业的影响。 第 1 章主要探讨电子支付的基本理论。1.1 节对支付工具的本质和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支付工具从足值的货币(如黄金)到目前的电子支付工具(如银行卡、电子货币等),与货币的演变并非一一对应。货币一定是支付工具,但支付工具不一定是货币,支付工具是一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职能的载体,它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货币。同时,文中分析了支付工具演变的叁个规律:(1)、支付工具的演变必须实现价值保值;(2)、支付工具的演变体现交易成本递减规律;(3)、支付工具的演变体现出信用风险递增规律。 1.2 节对电子支付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电子支付是指人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资金转移偿付的行为,是支付方式发展的高级阶段。按照对纸币的依附关系,我们可以将电子支付工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法定货币(纸币)具有直接依附关系的电子化支付工具,包括银行卡(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电子支票等;一类是对法定货币存在间接依附关系的电子货币。按照这种分类,笔者认为银行卡、电子支票等不属于电子货币范畴,它们与法定货币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是纸币的“电子化形式”。电子支付产业指以提供电子支付服务为目的的所有企业的集合,其主体是服务于电子支付的所有企业,2包括发卡银行、收单行、特约商户和跨行服务机构。跟其他产业一样,电子支付产业也有自己的产业链条,各个主体在这个链条中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并共享产业利润。1.3 节介绍了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基础——电子支付系统。该节先介绍支付系统的涵义,然后介绍了目前四类电子支付系统:大额资金转账系统、批量电子支付系统、联机小额支付系统和电子货币系统 。1.4 节分析了电子支付产业化发展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电子支付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就是要使电子支付产业不断分化和进化。这实际上表明的是一种发展趋势,即首先把银行业自然形成的电子支付服务,改造成接近现代意义的“产业”,即出现电子支付产业雏形,然后再实现电子支付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电子支付产业化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叁个方面:(1)、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不断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和新服务;(2)、实现经营一体化,逐步培育专业化的市场主体,形成上下游一条龙的电子支付产业链;(3)、形成利益共享机制,产业链上的各个市场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电子支付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有:(1)、电子支付工具层出不穷;(2)、电子支付产业分工日益专业化;(3)、电子支付产业日益走向规模化、国际化。第 2 章介绍发达国家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目前,银行卡是美国和加拿大最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本章主要介绍美国和加拿大的银行卡产业。2.1、2.2 节分别介绍美国、加拿大的借记卡和信用卡发展现状,并对各自发展特点做了简要的分析。在2.3 节,笔者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银行卡产业出现的新趋势——专业化的收单市场。第 3 章探讨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目前我国的电子支付工具主要是银行卡,因此现阶段我国的电子支付产业主要指银行卡产业,本章的研究也限于此。另外,我国借记卡占银行卡95%左右,信用卡只占其中很小部分(尚且称不上“产业”),加上借记卡和信用卡的发展受不同的因素制约(如后者受征信水平影响),笔者在本章将两者分开单独进行讨论。3.1 节所讨论的银行卡主要指3借记卡,3.2 节对信用卡进行单独讨论。3.1 节从产业链的角度对我国银行卡产业链进行分析。文中先提出银行卡产业链概念,认为银行卡产业链就是指参与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所有企业或机构所构成的功能网链。然后,通过中美银行卡产业链的比较,认为我国银行卡产业链只是初具雏形,出现了部分分工,但存在缺乏专业化的第叁方服务机构、特约商户普及率过低等薄弱环节。最后,该节提出了加强我国银行卡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的几个建议:(1)、积极培育专业化的第叁方服务机构。这既需要政府的推动,也要发卡行领导的高度重视;(2)、加大银行卡特约商户的推广力度,提高商户普及率;(3)、进一步完善中国银联的公司治理结构,树立起银行卡的国际品牌;(4)、在产业各个部门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3.2 节分析了我国信用卡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目前,我国真正具有“先消费后还款”功能的信用卡约 200 万张。而从 VISA 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未来几年内中国信用卡的潜在目标人群在3000 万到 6000 万左右。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从 2003 年起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成立信用卡中心,形成了各自为阵的运作模式和格局。但就在 2004 年 2 月,信用卡被银监会列入了“黑名单

王振山[10]1999年在《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货币信用经济。在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经济资源的分配与配置不能直接地实现,必须借助于货币和货币资本的交易和配置来完成。因而经济资源配置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成长的要求和人们提高福利的需要、是否能实现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交易及其结果,取决于货币和货币资本的分配。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此地重要,以致于它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要素,而是一种资源——金融资源(Financial resource)——的存在形式。由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决定,金融资源是经济资源的独立形式,金融效率(Financial efficiency)则是指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um)状态,是经济效率的表现形式和推动因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金融资源的增长及其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培育,对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金融效率低下、金融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和金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障碍。因此,研究确定金融效率的标准、实现条件和制约因素,寻求解决提高金融效率的对策和出路,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金融效率论》在重新定义金融资源、金融效率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金融效率为主线,将帕累托效率理论发展和延伸至金融资源的配置领域,并对金融效率的帕累托条件、决定金融效率的外定因素以及金融体系内在运行特征对金融效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作者认为,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条件是:1.储蓄者或投资者任意两种金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或任意两种金融商品的边际投资收益率相等。2.金融资源需求者,即融资者任意两种融资产品的边际融资转换率均相等且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或任意两种融资商品的边际融资成本相等。3.使融资者和储蓄者同时达到最佳状态的条件是:任意两种金融商品供给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两种商品投资的边际替代率且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金融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的成熟有助于帕累托条件与金融效率的实现。这些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金融理论,拓宽了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开辟了金融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认为,总体经济运行的效率状况是决定金融效率最主要的外定条件。除此之外,市场机制、金融交易信息条件和金融交易成本对金融效率的实现有 2 全冈效享论——全回资西伏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一重要影响。论文分别就金融制度创新、金融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管制、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等固素对金融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作者认为,金融创新、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通过培育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提高金融交易透明度和信息完全性、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对提高金融效率做出贡献。金融管制则是在市场失灵时,弥补金融效率损失的权宜之策,从长期来看,只有当金融管制与培育市场机制并行时,才对金融效率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最后指出,金融不稳定除了源于总体经济的缺陷外,其直接原困是金融效率低下。要保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创造经济健康威长的金融条件,必须大力提高金融效率,并将提高金融效率作为全部金融政策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出发点。 论文关于提高金融效率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对指导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晓非. 东北农业大学. 2001

[2]. 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忠. 武汉大学. 2015

[3].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赵优珍. 复旦大学. 2003

[4]. 中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D]. 臧明仪. 中共中央党校. 2006

[5]. 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康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03

[6]. 国外投资基金业监管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用[D]. 岳清唐. 中国人民大学. 2003

[7]. 金融混业经营理论与实践探讨[D]. 王毅. 广西大学. 2007

[8]. 金融混业经营的理论与实践[D]. 朱其龙.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9]. 电子支付及其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初探[D]. 王玉峰.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10]. 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D]. 王振山. 东北财经大学. 1999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