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掘继承我国传统管理文化优秀成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迫切性论文,重要性论文,传统论文,优秀成果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5)09-0004-03 “企业管理”这一概念,是从近现代西方传过来的。在一般人看来,要搞好当代的企业管理,只要善于借鉴西方有关企业管理的经验与文化创造就够了,用不着到传统文化中去动脑筋。这一看法,显然是片面的,它给人以故步自封、数典忘祖的感觉。其实,中外民族在管理文化方面,都有自己的文化创造。诚然,西方民族在建立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确实创造出许多有关企业管理的优秀成果,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但在学习与借鉴西方管理文化的同时,我们不能无视我们的祖先在管理文化方面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管理文化”,指的是社会组织与主导者在实施对相应社会群体和行业进行管理的实践中,所抽象出来的管理意识、管理经验、管理模式等文化形态的总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化悠久的民族之一,有着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文化创造,其中就包括博大精深的管理文化系列。历代先贤早就注重管理实践,并逐步创造出许许多多有关管理文化的成果。传统管理文化,涉及国家管理、民族管理、村集管理、城镇管理、学校管理、军队管理、作坊管理、医院管理、寺庙管理等方方面面有关管理意念的文化创造。这些文化创造的客观存在,也就是我国传统管理文化所依存的社会基础。它早已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管理文化体系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管理文化成果。我们今天建设与发展当代企业文化,包括优化企业管理,不仅要善于借鉴与学习外民族有关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而且还要大力发掘、继承我们民族历代先民所创造的管理文化优秀成果。借鉴外民族的管理文化成果,那是“洋为中用”;而发掘、继承我们民族的管理文化优秀成果,则是“古为今用”。所以,我们决不能随意抛弃本民族的管理文化遗产,而应当把它们发掘出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传统管理文化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以下四个方面是其核心部分,值得我们百倍重视。 一、要发掘继承传统管理文化中的敬业、勤业意识 强调“敬业”“勤业”是我们民族关于行业管理的重要理念。某种行业确立之后,该行业中的从业人员能否敬业、勤业,是其能否维持并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先贤们对之十分重视。 先说“敬业”,早在春秋末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强调“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后来《礼记·学记》更明确主张“敬业乐群”。上述所谓“敬事”“敬业”,意在强调专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曰:“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这种“不怠慢、不放荡”的敬业精神,正是从业人员搞好本职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品格。故朱熹又曰:“敬字工夫,乃是圣门第一义……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朱子语类》卷十二)。在儒家学者看来,只有坚持“敬业”,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 再看“勤业”。人们要做到“敬业”,就必须在“勤业”、“精业”上下工夫。“勤”,就要舍得花力气,不惜“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勤”就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的拼搏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故荀子曾说:“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修身》)“勤业”乃是“精业”的先决条件。唐代韩愈曾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昌黎集·进学解》),认为只有做到“精勤不倦”,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这种由敬业而勤业、精业的事业追求,的确可以大大促进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有利于搞好行业管理,提高行业协作精神。这一精神,不仅在我国历史上起过文明进步作用,而且到了今天仍有其不可磨灭的现实价值。当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其中就包括要在企业管理方面作出成绩。为此,我们必须吸取传统管理文化优秀成果,通过培育从业人员的勤业、精业意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从而将现代企业管理推向新的高度。 二、要发掘继承传统管理文化中的“和实生物”意识 “和实生物”一语,出自西周末年史伯之口。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其意是说,“和”能促进百物生长,而“同”则不能继续发展。由此可知,史伯把“和”看着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主张去“同”取“和”的思想,十分鲜明。那么,何谓“和”?史伯曰:“以他平他谓之和。”所谓“以他平他”,讲的是用一种事物去协调另一种事物,以促使两种不同事物达到矛盾的统一、融和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和”是帮助人们解决矛盾、实现统一的关键方法。何谓“同”?史伯所理解的“同”,指的是“剸同”,即某种事物矛盾的单一方面,例如阴与阳作为一对矛盾,如果只有“阴”没有“阳”,那么这个孤“阴”,就属于“同”;同理,如果只有“阳”没有“阴”,那么这个孤“阳”也属于“同”。孤阴不能生物,孤阳也不能生物,故有“同则不继”的说法。“和实生物”,表明“和”在传统管理文化中,享有重要地位。史伯之后,历代进步思想家都推崇“和”的理念,借“和”来促进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儒家创始人孔子直接提出“和为贵”的思想,他根据史伯“去同取和”之说,明确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学者还把“和”与“中”结合起来,大力倡导“中和”之道。《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意是说,达到了中和境界,天地便各得其位,万物乃能生长发育。该篇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毫无疑问,在儒家眼里,“中和”处于“大本”“达道”的重要地位,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万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契机。 道家虽然在哲学见解方面与儒家有许多不同,但在尚和的理念方面,两者却具有一致性。道家的和谐思想极其丰富,从道家创始人老子到战国中期的稷下道家、庄周学派以及后来的历代道家继承人,都从不同视角强调过“和”的重要功能。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谈谈《庄子·天道篇》中有关“与天和”“与人和”的理念。该篇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不难看出,作者在此既重天和,亦重人和。其所谓“天和”,指的是自然界的和谐状态;其所谓“人和”,则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和谐状态。在作者看来,“人和”,是人间最美的音乐;而“天和”,则是自然界最美的音乐。作者向往天和与人和的意识,溢于言表。表明道家学者亦十分重视和谐的理念。这都说明,“和”在我国古代管理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今天要优化国家及各类社会组织(包括各行各业)管理,必须认真发掘、总结传统管理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其中尚和的理念尤其可贵。就国家管理而言,我们的党和政府早已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从而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向了新的高度;近年党中央又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宣传,认真贯彻,已引起国人的普遍重视。当前,在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我们应当如何运用与践行“和”的思想,还值得进一步认真思考。其中,借鉴传统文化显得更加迫切。就一个企业来说,既需要内部团结、和谐,也需要外部友好、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努力践行中和之道。内部和谐,可以协调思想,统一意志,消除内耗,同心同德、和乐如一地做好本企业工作,为本企业的全面发展开创适宜的内部环境;外部和谐,可以广交朋友,拓宽渠道,互相支持,互通有无,赢得社会信誉,为本企业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所以,从改善企业管理来说,继承与弘扬传统的尚和理念,势在必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三、要发掘继承传统管理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保护是管理文化中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国家管理还是行业管理,都需要搞好生态保护。在这方面,我国古代思想家也留下了重要遗产,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发掘。 先说儒家学者的理论贡献。人所共知,儒家特别重视“天人合一”。其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协调、统一。“天”,作为自然之天的意念,在孔子那里,已有透露。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难看出,这里所讲的“天”,指的是“四时”运行、“百物”生长的自然之天。这里的“百物”,不仅指金、木、水、火、土以及一切动植物,而且包括人类。可见,人类的生存与“天”(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由此,孔子进一步提出:“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既肯定了“天”的伟大作用,又主张像尧那样,法天而行,把“天”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由于孔子重视自然之天的客观存在,所以他盛赞山水之“美”,乃至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理念,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情怀。孔子之后,孟子继承发挥了儒家热爱大自然的理念。他明确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命题,主张对捕鱼、砍柴等索取自然物的行为,要采取必要的限制,主张“数罟不入夸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保护生态的措施,说:“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疑‘丧’为‘送’字之误,音近致误)死无憾也。养生丧(送)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些论述,实质上是把保护生态环境同民众的“养生送死”结合起来,且将之视为践行“王道”“仁政”的重要环节,表明孟子看到了生态保护同人类生存的紧密关系。孟子之后,战国末年的荀子,亦十分重视生态维护问题。他向往“飞鸟凫雁若烟海”“昆虫万物生其间”(《富国》)的环保效应,主张“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龟、百索(素),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荀子·王制》)。显然,荀子的环保意识是很鲜明的。先秦以降,历代儒家后学都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关爱自然的意识。特别是北宋思想家张载,直接提出“民胞物与”的理念。他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把“民”看作自己的同胞兄弟,把世间万物视作自己的同伴。这同孟子“仁民而爱物”的情怀一脉相通。 在生态理念方面,道家同儒家相比,更有自己的独特创造,且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了“道生万物”和“道法自然”的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这段论述的核心内容,就是“道生万物”。其中,关键是一个“生”字,它由“道生一”,到“一生二”“二生三”,再到“三生万物”。可谓生了又生,生生不息。体现了追求生态不断繁殖的价值取向。为了表达这一思想,他还说:“道生之,德畜(‘畜’,养也)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这是说,“道”对万物的功能是“生”;“德”对万物的功能是“畜”。“生”,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根本;“蓄”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壮”的关键所在。所以,“道生”“德蓄”两重义蕴,表达了道家的“生态繁殖”理念。老子还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题,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这里讲的“道法自然”,强调的是,要以“自然”作为效法的对象。所谓“自然”,指的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不带有人为的任何干预。所谓“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是也。所以,“道法自然”,旨在引导人们顺应自然法则去行动、作为。将这一思想贯彻下去,无疑有利于促进自然物的顺利成长。老子之后,庄子及《淮南子》的作者,都从不同视角,发挥了老子的思想。庄子从老子“道生万物”的思想出发,向往无比繁荣的生态环境,他追忆“至德之世”的生态状况,说:“故至德之世……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马蹄》)又说:“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同上)。这里所描述的“至德之世”的一派生态繁荣景象,从特定角度表达了庄子追求生态繁荣的理念。《淮南子》的作者,则进一步发挥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取消一切不合于生态发展的作法,他强调说:“故先王之法,畋不掩(按:‘掩’,尽也)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置罦不得布於野;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溪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采;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同上)。这一段阐述,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对动植物的生长,采取保护措施,要求不杀成群之兽,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不到秋冬不网兽捕鱼,不得杀怀孕之母兽,不得采受孕之“鷇卵”,鱼未长到尺长不得取,彘未期年不得食等等,体现了要把利用生态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表明了我们祖先关注生态发展的理性自觉。这些理念,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进步作用,而且到了今天,也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树立保护生态的理念,对企业管理具有无比重要的导向作用。企业要发展,既离不开资原供应,也需要对生产中排出的残渣废物进行合理处理,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高尚的环保意识作指导。不顾环保,乱采滥伐,必然破坏生态,危及环保;同理,我们在生产中,总是避免不了要排除废渣、废水。而要保证所排废物不污染环境,也必须在环保理念指导下,对废物作出合理安排。这些都要求我们增强环保理念。为此,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发掘我国先贤的环保意识,为当今的企业管理作出贡献。 四、要发掘继承传统管理文化中的尊师重教意识 尊师重教,亦是传统管理文化的优秀成果。在这方面,我国先哲也有许多智慧的思考,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发掘。为什么要尊师重教?历代学者对此作了深入探讨。先说重教的必要性。儒家学者孟轲对此有独到见解。他指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据此,孟子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同上)《礼记·学记》也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后来,汉代学者董仲舒,对先儒的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指出:“古之王者,……南面而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通‘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举贤良对策》)这些都深刻揭示了重教的必要性。而要重教,就必须尊师,离开师,教就无法实施。故唐代韩愈特别阐明了师的功用,他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就告诉我们,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任何人都不是“生而知之者”,故需要通过“师”对之“传道”“授业”“解惑”,这就清楚明白地论述了尊师的必要性。据此,韩愈曾批评一些人耻于从师的现象,指出:“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去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亦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毫无疑问,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消除轻教耻师的现象。韩愈指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以上所引韩愈之言,均见《师说》)据此可知,尊师就是尊道,谁有道谁就可以为师;敬业就必须习术,谁有术,就可听谁指教。所以尊师重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尊师重教之所以成为我国管理文化的重要内容,这同我们民族文明进步的文化追求相一致。其宗旨在于推进青少年好学上进,将社会成员引向文明进步的康庄大道。宋代思想家胡瑗在《松滋儒学记》中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今天,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必须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指导本企业的发展,这样才能适应现代行业竞争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尊重科技,注重文化发展。这就需要拜懂科技、文化的人为师。所以,我们今天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就必须具备尊师重教意识,必须从尊师重教做起。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集中阐明了传统管理文化的深刻内容和核心意识,它们从不同层面透射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管理思想体系和管理模式、特征,不仅在古代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十分深远的影响,而且到了今天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发掘,努力继承。论挖掘和继承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优秀成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_儒家论文
论挖掘和继承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优秀成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