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情绪智力理论结构的理论导向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两种论文,导向论文,智力论文,情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情绪智力理论自提出以来,在理论探索方面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1)理论提出阶段。1989-1990年间,Mayer等人提出于情绪智力概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3维度、10变量情绪智力理论结构。[1](2)理论定型阶段。1997年,Mayer等人对先前提出的情绪智力概念进行了修正,重新提出了一个4维度、16变量的情绪智力理论结构。[2](3)实证研究阶段。自1997年始,情绪智力研究转向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情绪智力的存在和情绪智力理论的合理性。2002年以后,对梅耶-沙洛维-库索情绪智力测验(以下简称MSCEIT)。[3]的研究成为热点,实证研究论文24篇,[4]然而,对以往成果进行研究后发现,有两个方面似有忽略,一是未能从理论结构和实证研究结果比较的角度探讨情绪智力理论的合理性。例如,Mayer等人一直认为,1997年情绪智力理论结构是编制MSCEIT的理论基础,然而MSCEIT的实际测量结构,包括理论结构、层级结构、变量结构都与1997年理论结构存在明显差异,[5](见图1和图2)。那么,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就成为现阶段情绪智力研究亟待回答的问题之一。二是未能从情绪智力理论发展的逻辑关系角度审视情绪智力理论的导向功能。实证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为理论提供支持,如果MSCEIT的实证研究结果无法为1997年的情绪智力理论结构提供支持,那么1997年理论是否合理?反过来,如果1997年理论无法对MSCEIT的测量结构作出科学解释,那么它的理论导向功能又何在?
本研究的目的:(1)通过对梅耶-沙洛维-库索情绪智力测验(MSCEIT V2.0)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其测量的实证理论结构。(2)在结构严谨性、层次合理性、实证科学性和操作有效性等方面对两种理论结构进行比较,揭示两种理论结构的理论导向功能。
2 方法
2.1 研究工具
Mayer等人2005年推出的梅耶-沙洛维-库索情绪智力测验2.0修订版本(MSCEIT V2.0)[6]。
2.2 被试
随机抽取大学生658名,其中,男女分别为330人和328人,共计658人,回收有效问卷655分。
2.3 研究程序
采用团体施测方式,并使用SPSSl4.0进行数据统计。
3 结果
3.1 因素分析及有效负荷矩阵
表1、表2分别列出了对MSCEIT V2.0测量结果进行4因素分析后的总体方差解释结果和旋转后因素有效负荷矩阵。结果显示:提取出的4个公因素经旋转后的特征根均大于1,公因素的方差百分比贡献率占8个变量的67.26。说明从MSCEITV2.0的测量结构中能够提取出四个代表维度的有效公因素,结构效度明显。表2是Mayer等人和本研究对MSCEIT V2.0进行4因素分析结果[8]。两个研究的因素有效负荷矩阵存在一些差异,其中明显的差异就是在本研究提取出的四个公因素中,有3个公因素存在明显交叉负荷现象;而在Mayer等人的矩阵中,并未列出交叉负荷数据。例如,面部表情(A)分量表,两个研究的因素负荷同为0.55,在Mayer等人的研究中,这一数量级的负荷成为第1公因素的独立变量,但在本研究中,此数量级的负荷不仅不是构成第一公因素的独立变量,还在第3公因素上有高达0.47的交叉负荷。再如,对于情绪思维(B)分量表,Mayer等人研究的因素负荷仅为0.53,也没有列出交叉负荷数据;但在本研究中,情绪混合分量表(G)在第4共因素上的负荷为0.55,还高于0.53,却分别在第二、第三公因素上有0.33和0.44的交叉负荷。
3.2 2 层级因素有效负荷矩阵
2003年以后,Mayer等人曾认为,在情绪智力4维度之上,很可能存在一个更高级的2层级结构。[7]表3是本研究对此层级结构的因素分析。提取出的2个公因素方差百分比贡献率占4个维度的69.48,此为证明Mayer等人的情绪智力2层级结构假设的实证依据。
表4列出了本研究MSCEIT V2.0 2层级旋转后因素有效负荷矩阵,4个维度在2个公因素上均有较好的负荷,根据公因素构成的内容分析,这两个公因素与Mayer等人命名的经验层和策略层很接近,可认为MSCEIT V2.0具备测量情绪智力2层级的功能。
表5列出了Mayer等人两因素有效负荷矩阵分析结果,有两个突出问题需要指出:(1)8个分量表在两个因素上的负荷都不是很高,很可能存在交叉负荷现象,但Mayer等人并未列出。(2)用8个分量表提取两个公因素,并不能代表MSCEIT V2.0有两个层级,仅仅说明在MSCEIT V2.0的8个分量表中存在两个公因素,不能将这两个公因素视为两个层级。
4 分析与讨论
4.1 4维度结构
Mayer等人一直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由四个维度构成的能力结构,此结构不仅成为Mayer等人研究情绪智力的核心基础,也是其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显示,在提取出的4个公因素中,有两个公因素与Mayer等人的结果完全吻合,其他两个公因素由于存在交叉负荷现象,因素成分略有改变,但也和Mayer等人的结果有明显的相似性。这一结果也得到了同类研究的支持,2000年,王晓钧曾对4维度情绪智力理论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取出的4个公因素和MSCEIT V2.0的4个维度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9]说明情绪智力的4维度结构不仅存在,而且具有跨研究的相对稳定性,结构效度明显。但若将本研究结果和Mayer等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仍有如下问题值得关注:
(1)从因素构成上看(见表4),本研究有6个分量表在4个维度上的因素负荷相对较高,表明独立测量水平较好,但也有两个分量表的因素负荷较低,且存在交叉负荷现象,说明这两个分量表的独立测量水平还需改善。
(2)Mayer等人在发表MSCEIT V2.0结构效度报告时,不止一次地列出了MSCEIT V2.0的1维度、2维度和4维度3个平行的维度结构,而这三个平行维度结构都是对MSCEIT V2.0中8个分量表直接作因素分析后得出的,这一观点有悖于1997年观点,也与编制MSCEIT V2.0的4维度结构假设不符。[6]
(3)本研究在因素筛选方法上和Mayer等人存在分歧。在表2中,Mayer等人的有效负荷矩阵没有公布交叉负荷数据,而本研究却在4个维度中的3个维度上明显存在交叉负荷现象。通常,如果一个分量表在某个公因素上呈低负荷,则必定是其他公因素分担了此分量表的部分负荷,从而出现交叉负荷现象。例如,在本研究结果中,面部表情分量表(A)在公因素1上有0.55的低负荷,其原因就是它在公因素3上的负荷达到了0.47所致。然而这一规律在表4 Mayer等人的因素分析结果中却没有显现。例如,面部表情分量表(A)在公因素1上的负荷也为0.55,但在其他公因素上却没有负荷,情绪思维分量表(B)在公因素2上的负荷更低,仅为0.53,却也没有出现交叉负荷。同样在低负荷情况下,为什么本研究有如此明显的交叉负荷,而Mayer等人的却没有?Mayer等人是否只选取了最大因素负荷,而忽略了交叉负荷现象?
4.2 层级结构
2002年以前,Mayer等人一直没有把情绪智力的层级结构作为其理论的要点,2002年以后,他们在编制MSCEIT V2.0时,明确提出了情绪智力层级结构的假设,认为在情绪智力的4维度结构之上,存在一个由两大因素构成的层级结构,分别为经验层和策略层。王晓钧2000年的研究发现,在情绪智力的4维度结构之上,尚存在一个更高级的2因素层级,分别是情绪认知评估层级和情感行为调节层级。[9]这个2因素层级结构和Mayer等人[9]的层级结构极为相似。
在表4中,本研究2层级结构可以解释MSCEIT V2.0经验层和策略层,但层级因素构成与Mayer等人的不同,主要区别是,经验层包括3个维度(情绪运用、情绪感知和情绪理解),策略层级仅由1个维度(情绪管理)构成;而在Mayer等人的层级结构中,经验层和策略层均由两个维度构成。由于因素分析结果有依赖于被试样本的特征,这一区别可能不足以代表一般性结论,然而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情绪智力存在层级结构的证据。
对照表4和表5,Mayer等人的因素分析方法值得商榷。从逻辑上讲,MSCEIT V2.0各层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平行关系,而需呈递进关系和概括关系。例如,分量表分来自于项目分,维度分来自于分量表分,层级分来自于维度分,最后,总分来自于层级分。上一级结构是下一级结构的概括,是高于下一级的结构(见图2),对低一级因素进行因素分析可以产生高一级因素,产生出来的高一级因素是低一级因素的抽象和概括,但却不能直接从低级因素中越级提取高两级的因素,也就是说,因素的递进关系只能逐级产生,而不能跳跃产生。对照表5,Mayer等人恰恰在此方面没有清晰层级和维度,维度和变量的递进关系和概括关系,没有从维度结构中提取层级因素,而是直接从变量结构中概括出了层级结构,即他们绕过了层级结构赖以产生的维度结构,这种越级生成的“层级结构”,并不代表真正的层级结构,而仅仅是和4维度结构平行的另一个2维度结构,这正是Mayer等人近年来一直认为MSCEIT V2.0的测量结构中存在1维度、2维度、4维度三个并存结构的原因所在。[8]遍查Mayer等人近年来的文章,用上述值得商榷的方法证明情绪智力层级结构存在的例证不止一处,却始终没有发现用逐级提取公因素的方法解释层级结构的证据。
本研究采用逐级提取公因素的方法,提取出了一个有逻辑关系的完整实证结构,此结构为4层情绪智力结构:情绪智力为第一层结构(最高层),层级结构为第2层结构(次高层),维度结构为实第3层结构(次低层),变量结构为第4层结构(最底层),高一层结构是低一层结构抽象和概括,各层结构呈递进关系(见图2)。这样,我们就梳理清楚了实证结构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为比较两种情绪智力理论结构的导向功能奠定了基础。
5 理论结构和实证结构的理论导向功能
5.1 理论结构和实证结构的差异
图1是Mayer等人1997年的情绪智力理论结构,图2是本研究从MSCEIT V2.0中提取的实证结构,这两个结构在理论结构、层级结构、变量结构等方面均存在差异。(1)图1,情绪智力呈3层级结构,缺少层级结构;在图2中,情绪智力呈4层级结构,增加了层级结构。(2)图1,维度结构位于第二层,变量结构位于第三层;图2,维度结构降至第三层,变量结构位仅居第四层。(3)图1,变量结构为16个变量,图2,变量结构仅为8个变量。由此可见,两个理论结构除了第一层和维度层完全一致以外,其他部分无共同之处。
5.2 1997年理论结构的导向价值
追踪情绪智力研究17年的发展轨迹,Mayer等人的情绪智力理论可谓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影响力始终位居国际情绪智力研究的前沿。Mayer等人一直认为,1997年的理论结构是一个成熟的结构,可视为情绪智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导向上看,MSCEIT是典型的理论建构型测验,它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正是1997年情绪智力理论结构。那么,1997年理论结构究竟对MSCEIT实际测量结构起到哪些导向作用呢?对照图1和图2,发现如下事实:
(1)维度结构:Mayer等人最初设计MSCEIT测量结构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1997年理论中的4维度结构,本研究结果表明,从MSCEIT中提取的4个维度与1997年的理论结构的4个维度完全吻合,这可能是1997年理论结构对MSCEIT作出的最大理论贡献。
(2)层级结构:MSCEIT的测量结构中存在一个层级结构,但1997年理论结构并没有层级结构,所以谈不上对MSCEIT的层级结构贡献。
(3)变量结构:1997年的理论结构是一个16个变量结构,但Mayer等人多年来在编制量表却始终没有将16变量视为变量基础。例如,早期的MSCEIT,只有12个分量表,只能测量12个变量;MEIS简化版仅有7个分量表,只能测量7个变量;MSEICT分量表也仅有8个,也只测量8个变量,这3个测验均无法为证明情绪智力16变量理论结构提供支持。反过来说,16个变量理论结构也无法实现它应有的理论导向功能。
那么,Mayer等人为什么不依据自己提出的理论结构编制测验呢?是这个理论结构的变量数目繁多,缺乏操作性,难以被证明呢?还是他们认为此理论结构原本就不够严谨和科学,无法实现其理论导向功能而弃置不用呢?Mayer等人并未做出解释。他们至今仍坚持用1997理论结构的基本观点来解释MSCEIT的测量结构,但这两个结构迥然不同,不能相互包容,即用1997年的理论观点已经无法对MSCEIT的测量结构作出合理的解释。
图1 Mayer等人1997年的理论结构
图2 本研究提取的MSEICT实证结构
5.3 实证结构的理论导向价值
本研究从MSCEIT中提取的情绪智力2层级、4因素、8变量实证结构既有逻辑上的一致关系,又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它们统属情绪智力范畴,均强调对情绪的认知与调节。两个层级代表了情绪智力的二级概括水平,是总体情绪智力能力、也即第一级情绪智力能力的基本要素;4因素从4个方面体现了人的情绪认知与情绪调节的不同功能,既是构成经验层和策略层的基本要素,也是8个情绪智力变量的概括,可以视为第三级情绪智力能力;8个变量既是构成第三级情绪智力因素的基础,也是整体情绪智力能力的最基本要素,可视为初级情绪智力能力。我们得到了一个4层级情绪智力结构理论,从低层到高层顺序看,层与层呈层递进关系,同层因素则呈平行关系,递进关系在理论上代表了情绪智力能力的层次观,是评估个体情绪智力综合能力差异的指标,平行关系在理论上则代表了情绪智力能力的类型观,是评估个体情绪智力能力类型差异的指标。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情绪智力能力的高低差异水平和类型差异水平对个体进行评估,这种既有多层次递进关系,又有多因素平行关系的结构理论,在结构严谨性和层次合理性方面明显优于1997年理论结构。此外,由于1997年理论结构至今尚未得到任何实证研究的支持,而实证结构则是基于对MSEICT测量结构的实证研究得出的,因此在实证科学性和操作有效性方面也明显优于1997年理论结构。
6 结论
(1)MSCEIT V2.0中存在一个2层级、4维度、8变量的测量理论结构,此结构同类研究结果相对稳定,但与1997年情绪智力理论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2)实证理论结构在结构严谨性、层次合理性、实证科学性和变量有效性等方面均优于1997年情绪智力理论结构,因而理论导向功能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