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腾飞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_香港经济论文

香港经济腾飞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_香港经济论文

香港经济腾飞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启示论文,经验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在“九七”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日益临近的今天,我们特发表香港《经济导报》社社长谢明干教授撰写的专稿《香港经济腾飞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一文,相信会引起广泛的兴趣和关注。香港仅有弹丸之地,资源奇缺,人口密度极高,但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其“经济奇迹”为世人瞩目。有人说,香港的成功经验,是人类共享的财富,具有典范的指导意义。此言是否确切故且不论,但我们相信,研究香港经济发展的道路、特点和经验教训,确实会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对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促进“九七”香港顺利回归,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更好地发挥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肯定会有其积极的意义。

一个“全世界做生意最好的地方”

香港原先是只有3600多人的小渔村,基本上没有任何矿产,水源缺乏,现在总面积(先后三次被英国占领的土地,加上后来填海造的地)只有1076,27平方公里,可耕地只占8.8%,农业、渔业只占生产总值0.5%不到,而人口多达600余万。就是这个没有任何资源、土地稀少、人口高度密集的小地方,经济发展很快,社会繁荣,人民生活安定,成为世人所瞩目和赞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被誉为创造了“经济奇迹”的一颗“东方明珠”。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1950~1985年的35年间,香港生产总值增长83倍多,平均每年增长13.51%。1986 年以来仍然保持比较高的速度,增长率1986年为11.1%,1987年为14.5%,1988年为8.3%, 1989年因受1987年底世界性股灾的影响及其他原因降为2.8%,1990 年又上升为3.2%,1991年为4.1%,1992年为5.3%,1993年为6.4%,1994年为5.4%,1995年预计保持5.5%左右。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为27,014港元,到1993年增加到146,654港元,折合美元1.88万元, 已跃居世界前列。1991年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排队,香港居世界第6位。据1994 年美国杂志《福布斯》披露,全球拥有10亿美元以上财产的世界级富豪中,香港有13位,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一,其中资产净值在58亿美元以上的全球20名巨富之中,香港就占了3位。

——成为一个重要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由于对外国金融机构开放,法制完善,交通通讯和信息业发达,一般商业环境优越,流行英语,成了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从银行看,到1994年底,香港有注册挂牌银行180家,共设有分行约1600多间,对客户存款负债近2 万亿港元。 全球500家资产最大的银行中有311家、100家最大银行中有81 家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可以提供几乎全球范围内的全面银行服务。香港的银行同业拆息市场非常活跃,本地各认可机构之间以及本地与海外机构之间都在这个市场买卖巨额港元和外币存款,到1993年底,净借出存款3130亿港元。按海外前来设立银行的数目排序,香港仅次于伦敦及纽约,居世界第三位。除挂牌银行外,香港还有有限制牌照银行63家,对客户的存款负债总额约300亿港元;接受存款公司137家,资产负债总额约170 亿港元。总的看,香港银行体系的总资产超过6万亿港元, 其中一半为银行贷款,按目前的汇率算,香港银行体系的总资产约为中国国家银行和信用社资产总额的2倍。从股票市场看, 目前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有529家,股票超过500种,市场资本总值接近3万亿港元, 成为世界第六、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按人均股票拥有量计算, 已超过4万美元,远高于居世界第一、二大市场的美国和日本。恒生指数迭创新高,1993年底收市指数为11888.39点,全年升幅高达115.67 %, 升幅之大在世界股票市场中仅次于马尼拉,1994年3月更上升到12500点,又创历史新高。从外汇市场看,日均成交量达690亿美元,是世界第六、 亚洲第三大外汇市场,世界上的主要货币在这里的买卖活动都很活跃。从黄金市场看,其交易量仅次于伦敦、纽约、苏黎世,居世界第四位。

——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从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香港贸易额平均每年递增14%左右,1989年贸易总额比1947 年增长410倍,这个只占世界总人口千分之一的小地区,1988年人均贸易额达到2.2万美元,超过美、英、日,居世界第二位。 1993 年香港贸易总额高达21188.48亿港元,居世界第八位。贸易总额和生产总值的比率,1988年为228%,1993年上升到250%,这表明香港作为一个贸易型城市的趋势继续发展。

——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运输中心。香港具有世界上最优良的天然深水港和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从海运看,香港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现代化海港,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目前有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船舶进出香港,有轮船公司(包括外地公司的分公司或代理处)300多家。1993 年处理了930多万标准箱的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海运贸易货值达10740亿港元。从空运看,香港有50家航空公司提供来往香港和世界各地的空运服务,每周超过1000班正期客货机,直接联系香港和世界上90多个大城市,此外还有不定期航班约240条。1993年客运2500万人次, 居世界第三位;货运116万公吨,居世界第二位。

——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轻工制造和出口中心。香港不少轻工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据1991年统计资料,居世界第一的有成衣、皮草、钟、玩具及游戏用品、人造仿制首饰、理发用电器、手提电池及电磁灯、人造花等;居世界第二位的有手表、无线电收音机、电风扇、计算机、蜡烛等;居世界第三位的有照相机、贵金属等首饰等。

——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信息中心。香港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讯设备,电话机、传呼机、传真机的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前列。香港的各种传媒为数也很多,按人口平均的数量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目前有报纸近70种、刊物600多种、出版社200多家、通讯社100多家。 据统计,1988~1990年每千人日报数量香港为632份,居世界第一。 香港是世界主要国家收集、了解亚洲特别是中国及东南亚经济、政治情报信息的重要基地。

——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旅游地区。香港没有什么天然风光及名胜古迹,但凭着其发达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饮食业、百货业、旅店业等,每年吸引了为数超过本地人口总数的旅客。1994年来港旅客达924 万人次,酒店入住率年平均接近90%,旅游收入共660亿港元。 旅游业已超越电子业成为香港赚取外汇的第二大行业,占全港总产值的6.8%。 预计到2000年,来港旅客将增加到1260万人。

香港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着实惊人,令世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美国《财富》杂志把香港评为“全世界做生意最好的地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德利称赞香港“用30年走完了西方200 年的发展路程”。因为香港从四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人均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0倍,而英国取得同样的增长经历了1750~1950年整整200 年时间,美国则花了1840~1960年的120 年时间才使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达到香港的4/5。 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指出:“一般是较贫困地区才会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只有香港,即拥有那样高的人均生产总值,以有令人羡慕的年增长率,即富且发展快。”

一条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

香港自1840年为英国殖民者占领以来,它的经济发展道路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转口贸易阶段(1841~1950)

香港是弹丸之地,缺乏资源,没有任何工商业基础,但它地理位置优越,又有深水良港,因而建阜之初就实行自由港政策,从事转口贸易。贸易业的发展逐步带动了海运业和制造业,一些小型的轻纺厂和船舶修造厂应运而生。 在此期间, 由于经历了1941 ~1945 年日本侵占及1945~1950年的战后恢复时期,战乱及人口剧烈变动引起经济的剧烈动荡。1947~1950年虽然贸易额年均增长35%,但因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当时的上海、广州,1950年贸易总额只有75亿港元,其中,转口额33亿港元,占出口总额88.7%,港货出口总额只4亿港元, 占出口总额11.3%。总之,在1950年以前的100多年间, 香港是一个以转口贸易为主的消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二、制造业阶段(1950~七十年代中期)

1950年由于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战争并操纵联合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加以二战后世界市场消费品匮乏,对食品、轻纺产品有巨大需求,于是香港转而发展制造业,开始了工业化的新阶段。

当时香港的优势是:有大量价格低廉、年龄结构较合理、文化技术素质较好的劳动力,有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业和其他基础设施,有从内地流入的大量资金及经营管理人才。这就决定了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变主要是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首先是纺织制衣业(它在整个工业体系及出口额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以此带动小五金、机械维修、建筑、交通运输、电力工程、商业、金融业的发展。 从50 年代初到60年代初,香港的工厂数目由1500家增加到5000家,工人由8 万增加到21万,其中纺织制衣业工人占三分之一。在此期间,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8.7%的速度增长,而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1%。到1960年,本地工业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72.8%,而转口贸易只占27.2%,这表明以轻纺业为主、贸易以出口本地产品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已具雏型。

60年代和70年代上中期,是香港制造业成熟期和现代工业发展的全盛期。1961~1976年,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8.87%,服装、玩具、钟表、鞋、假发、塑胶花、手电筒、搪瓷制品等的产量迅速增加并成为世界主要出口中心。在此期间,特别是进入70年代,香港的电子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仅次于纺织制衣业的第二大行业,电子工厂由1960年的3家增加到1972年的305家,电子业工人占制造业工人总数的8.6%。 电子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为香港以后工业的升级换代打下了基础。

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从1950年到1976年,香港制造业工厂发展到4万家,增长27倍;工人80万,增长8.8倍;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倍多;本地产品出口额增长近77倍。1976年,香港生产总值达到51,973亿港元。出口总额41,557亿港地,生产与贸易大体同步增长;人均生产总值为11,686港元,按1966年汇价为2,094美元。 香港已由单纯的消费城市和转口港变成工业相当发达的生产城市和贸易中心。

三、综合发展阶段(1976年以后)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香港在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主要特点是:(1 )由劳动密集型转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向包括合成纤维业、精密机构制造业等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2 )传统产业和交通运输、金融、商业等行业,广泛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进行改造,电脑得到普遍应用,办公、设计、工艺流程控制等迅速实现自动化。(3 )和工业结构升级相适应,以金融保险、通讯、房地产、酒店旅游等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兴起,取代了制造业的主体地位。目前,以农、渔、矿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中占1%不到,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只占30%左右,而第三产业则占到70%左右。(4 )随着国内的改革开放,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不断加强,香港作为转口港的功能从60年代的相对下降变为重新恢复和发展,转口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节节上升,已同本地产品出口额占的比重相接近。

工业的升级和贸易出口的发展,带动了香港金融业、运输业、通讯业、房地产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这种多元化的综合发展,使香港在国际经济中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使香港能为经济转型中游离出来的失业人员提供众多的劳动岗位,使香港的外汇储备和财政结余不断增加,成为多功能、国际化的经济中心。

香港的经济发展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近40年来它就发生过几次动荡;60年代初因银行对地产业无限代款和内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74年因世界经济衰退;80年代前期因世界经济不景气及中英政治谈判;1987年因世界性的股灾,香港经济都发生过波动。但每次经过短期停顿及调整之后在对外贸易的带动下,很快又迅速增长了。从香港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看,它确实很善于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善于抓住国际机遇,左右逢源,见缝插针,从而走出一条独特的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一套卓有成效的经济体制和政策

香港经济发展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不少经济学家作过种种分析。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地理条件优越。香港地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核心,背告亚、欧大陆,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要冲,为东西半球和南北交通的交汇点。它是世界三个最优良的深水港之一,海水终年不冻。它又处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地的有利时差区内,即香港、伦敦、纽约三地的八小时工作时间正好首尾衔接,外汇、黄金等市场一个收市,第二个开市,至收市时第三个接着开市,整天都可进行交易。香港利用这些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通讯及其他各种基础设施,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及内部经济运作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二战后国际环境有利。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经济复苏,群众购买力提高,为香港制造业和出口贸易提供了广阔市场;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结构转型,逐步放弃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转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新兴工业,为香港提供了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开拓海外轻纺产品市场的空档;出现了世界性的科技革命,电子工业的兴起和大发展,为香港提供了迅速模仿、大量出口,既扩展海外市场,又提高自己的制造业水平的契机。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景气,资本竞相输出,掀起第一次国际投资浪潮,作为亚太地区要冲的香港自然就成为国际资本理想的活动基地,香港自己也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大量吸收外资加快自身建设。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香港又成为西方侵略者的物资、武器、人员的中转站、供应站,经济上又得到了不少好处。

三、“中国因素”的强大作用。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情况,对香港制订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收到了稳定香港大局,推动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率先承认我国,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一箭三雕之效。根据这一方针,内地长期供应香港淡水和廉价的农副产品、食品及建筑材料、煤炭等,帮助香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建国46年来,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贸易不断发展,60年代香港对内地的贸易额年均递增9%,70 年代年均递增20%,80年代年均递增40%,为香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带来巨大利益。自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港商积极到内地投资,工业北移,内地成了香港经济的重要依据,香港与内地经济融为一体。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对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起了极大的作用。

四、法制完备,政治、社会稳定。二战以后到70年代中期,亚洲地区一直处于动荡之中,而香港则因法制健全、监管严明其他因素而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安全的经济环境。不仅如此,香港还借机从美、日、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吸收了大量资金和人才。据有关资料,这段时间仅从东南亚就流入约110亿元港币,从内地流入约200万人,其中不少是有较高文化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

五、有一支素质好、效率高、掌握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的劳动大军。香港人在长期的国际商战中,锻炼出强烈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毅力,勤奋好学的风尚,以及很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大多数企业家和专业人员,熟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情况、国际商业法律、中文英文及中西文化。他们时间观念强,工作节奏快,办事效率高。一般厂商在接到客户订单后,一周就提交样品,两周就开始发货。据有关资料,香港邮政部门的工作效率是伦敦的5倍; 货柜码头的操作效率是高雄港的2.77倍;空运的商业效率是纽约的2倍, 空运安全程度之高及理货失误率之低均为世界第一。

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因,是香港因地制宜地实行了一套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和政策。它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全面开放的自由港”;二是“积极的不干预政策”。所谓全面开放的自由港,包括以下内容:(1)商品进出口自由。除烟草、酒类、若干碳氢油类、 甲醇及不含酒精饮品进口时要征收关税外,其他商品的进、出、转口,只需办理登记手续以便统计,而不需领取许可证,并且一律免税。应纳税的商品的进出口及在本港销售,均由政府指定专门商号经营。已纳税的进口商品如再出口或在运输中破损,或使用前失去效能,均可退税。(2 )金融自由。没有任何外汇管制,资金、黄金可以自由进出。(3)经营自由。 开办公司、工厂、商店等,注册手续极其简便。企业经营什么如何经营,没有任何限制。不论对本地资本或外来资本,不论是从事何种行业,以及土地买卖、股权收购与合并转让、投资建厂等,只要是属于正常的工商活动范围,都一视同仁,既对本地出口商品不作任何贸易保护,也不抵制别国对本地出口商品的关税保护措施。(4 )人员进出口自由。本地居民可随意进出,外国旅客进出也不用事先签证。(5)飞机、 轮船及其他交通工具进出方便。(6)税率简单,税率低。不仅间接税(关税)网之窄,而且直接税税率之低,均为世界所少有。以平均标准税率计,公司所得税,香港为17.5%,美国42%,英国52%,澳大利亚45%,日本38%, 新加坡30%;个人所得税,香港15%,美国14~70%, 英国30~91%, 日本24%,新加坡18%。

所谓“积极的不干预政策”,一方面,政府的责任只是为私人企业的经营提供一个自由安定的环境,不扶助、不歧视、不支持、不鼓励、不补贴,经营自由选择,资金自由使用,价格自由决定,劳动力自由流动,进行完全的自由竞争,使经济生活保持着活力;另一方面,政府只有在不干预就会出现社会危机时才进行干预,这是遵循西方的危机管理哲学所确立的原则。按照这种“积极的不干预政策”,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是一种间接管理、间接调节,主要是:作出指导性、参考性的中长期经济预测;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关注和采取措施抑制通货膨胀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推介、培训、对外交流等服务;严格法制,保证市场有序运作,维护社会治安;提供社会福利;等。政府与企业的联系,主要以各种商会、公会、协会为桥梁,它们向政府反映企业情况及要求,商定商品价格及银行利率,联合举办展销会、研讨报告会、培训班及对外交流等。

实践证明,这套体制和政策是适合香港实情的,卓有成效的。正是由于实行这套体制和政策,使香港近几十年来经济飞跃发展,从而被西方舆论认为香港是“世界上最能发挥市场效能地方”,“自由市场与不干预政策的现代典范”。

一些值得重视的经验教训

香港经济是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四十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体制、政策和运行方式日益完善,经济生活至今仍保持充沛的活力,它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研究,香港经济界人士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和意见也很值得我们重视。

一、发展市场经济,要充分挖掘和尊重企业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之创造充分发挥的环境与条件;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积极加以引导和管理,使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上面说过,在香港,在法律范围内,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开办和经营企业,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香港实行低税制,这既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又保证中小企业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靠自己的精心经营和不断拼搏进取,没有政府的“优惠”,也没有“婆婆”的关怀,只能接受市场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即优胜劣败的命运。因此,企业总是不断推陈出新,引进新技术,起用新人才,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包装,开拓新市场,千方百计宣传自己、推销商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新,人新我特”,力求办出特色,占领市场。企业家总是颤颤危危、孜孜业业、殚精竭虑地过日子。香港实行低福利制度,这既可以使人们勉强维护最低的基本生活需要,又可以避免高福利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高税率、养懒人等);加上 劳动就业普遍实行招聘制和合同制,社会又经常保持一定的失业率(2~2.5%),这就不断激励人们为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 在香港,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是很快的,工作一般都很认真,忠于职守,工作时间很少有迟到早退、扎堆聊天的偷懒现象,主动加班加点的很多,而且一般公务员、职员是没有加班费的。许多人为了谋求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收入,下班后去做第二份工,或者去上学习班,学一门新的专业。人们普遍有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刻苦学习的态度。

另一方面,无论是社会,或者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是很严格的。社会的管理,主要包括完善的法制,舆论的宣传,群众的监督,以及政府对重大问题进行指引、调节或干预。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和实行一整套现代企业制度。在产权方面,一般都实行股份制,按照《公司法》要求,股东们签署明确规定各自权益的法律文件并组成董事会,董事会集体决定重大经营决策、审定重要制度和审议通过主要干部的任免,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或什么“婆婆”说了算。对总经理的任命尤为慎重,不是“任人唯亲”而是“唯才是举”,更不是由上级或哪个部门哪个人指派。总经理的任期有限。为防止总经理用公款进行高额消费、经济决策上的短期行为和包盈不包亏等问题,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不仅建立确定的契约关系,而且制定各种严密的规章制度对总经理加以监督与限制。在经营方面,一切以市场为出发点,围着市场转,十分重视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向,一般公司都设有市场研究部门或专人。微笑服务、上门推销、电话购货、配送到户等,在香港司空见惯。政府投资开办的项目,建设时公开招标,建成后一般通过公开招标交给私营企业经营。政府委托的事情,企业照样收费,不搞特殊照顾。他们坚持,感情归感情,做生意归做生意,为慈善事业可以慷慨解囊、捐献巨款,但做生意时总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在财务方面,企业非常重视资金管理,讲求节约和实效,“对外大方,对内小气”。每年由经政府核准的会计师行进行财务审核和监督,作出报告,银行据此放款或采取相关措施,税务部门据此收税。在人事方面,实行人少而精、一专多能的原则,一般公司用人很少,一身几任、有将无兵、十来个人以下的小公司很普遍。人员招聘进来后一般先试用三个月,合适则留,不合适则辞。对你的工作不满意或有更合适的人选,或者业务压缩,老板可以随时炒你的“鱿鱼”,同样你也可以随时辞职他就。这种“双向选择”的劳动力流动,使企业保持着活力,使职工拚命工作,不断奋发进取。

二、发展市场经济,对微观经济活动不加干预或不作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不等于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以及某些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不进行科学调控甚至干预。自由经济加适度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香港实行的积极的不干预政策,不是消极的“无为而治”,不是对社会经济活动放任自流、撒手不管。“不干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政府不能听任自由竞争的恶性发展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种弊端丛生,危及整个经济的稳定,在必须干预的时候就积极加以干预。因此香港有的学者主张,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积极的不干预政策”可以改称“积极的干预政策”。其实,二者的内涵是一致的,这就是:对微观经济活动一般不加干预,但对宏观经济活动及影响宏观经济的微观经济活动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社会公益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这种干预的意义是积极的。

例如在金融方面,1983年10月实行与美元挂钩(1:7.8 )的联汇利率制度,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同时,将官方控制的外汇基金中的短期基金列入银行存款,视作银行同业存款,这样就要有100 %的流动资产准备,从而限制了银行的乘数效应。此外,撤销了购买大幅非工业用地的分期付款办法,以限制私人信贷的扩张。1993年4月, 香港政府成立了金融管理局,作出了关于认购新股带来融资信贷风险的七条指引,后来又发布了银行条例,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减少市场风险。

又如在财政方面,为了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规定对机场工业村的开发,对铁路及其他基础设施、供水等公用事业,均用财政收入进行以官方为主要股本的经营;规定凡属政府所有的土地均实行独家经营,因而产生了土地高价政策;削减公共开支,控制财政预算支出,调整生产总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并竭力提高公司税率、压低个人免税最代限额比率,还增收交通工具和商业登记费等。

再如在民生方面,政府严格监管公用事业的经营,审定其价格,检查其质量及服务态度。

可见,香港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是多方面的。香港经济学家及经济界人士对国内近年经济发展普遍持肯定和乐观态度,赞成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认为这在西方国家、在香港也都会发生的,必要时也是要动用一些行政手段的。认为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客观需要、无时不在的而不是权宜之计,只不过根据经济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和程度的不同,调控的重点、手段和力度会有所不同而已。认为宏观调控并不排除行政手段,但运用行政手段不应影响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正当的积极性,而且要创造条件向间接调控即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转变,不能停留在直接调控为主即较多运用行政手段上。他们之所以有这样清醒的看法,主要是他们经历过市场经济不成熟时期的混乱、动盈、腐败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衰退,体会到经济稳定之可贵和完善法制、科学干预之必要;当然,这也同他们希望国内经济稳定,以使他们到内地投资、贸易有可靠的保障和回报有关。

三、十分重视物价管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控,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

香港政府对抑制通货膨胀问题很重视,有关部门每月都发布物价情况及分析资料,经常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和干预。自由定价加适度干预,是香港的物价政策。这一政策是行之有效的。近几年,经济年均增长5~5.5%左右,而物价指数年均约下降1个百分点, 超级市场的物价上涨率远远低于通货膨胀率。其主要做法是:

(1)控制货币流量。政府规定,货币发行要受外汇基金条例管制,即必须有外汇基金作保证,银行增发港币钞票时,须以美元向外汇基金缴付款项;撤回流通的港币钞票时,外汇基金也以美元付还款项。注册银行运用资金,需保留存款资金20%作为流动资产,银行放款最高量为存款总额的75%。实行港币与美元联汇,以利于保持汇率相对稳定,缓和通胀。为免除汇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政府及时抛售或收购美元,以控制外汇流通量,稳定物价。

(2)通过税收调节社会需求。为影响消费品的价格, 控制某些消费品的消费,政府不时增减税种、税率及几千种非商品的收费。香港税负轻,这是保证商品价格低廉,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吸收外资流入的关键措施,也有利于生产者、经营者在企业定价中有较高的机动性。同时,由于课税对象是企业利润和个人薪俸所得,并非在产品价格上再加一个法定的税率,因而价格波动的回旋余地较大。在对公司所得税计税时实行高折旧,第一课税年度工业楼宇提折旧20%,厂房设备提55%,以鼓励加快技术更新和资本回收,促进某些行业发展,以间接影响该类产品的价格。

(3)建立大米预储和进口配额制度。香港人的主食是大米, 而大米又基本依赖进口,因此香港政府对大米的进口实行极高程度的干预,1955年就制订了一项关于粮食进口专营管理的法例。目前全市有经政府专门批准的进口专营商46家,每家进口量及进口来源均由政府规定,最高为总进口量的12%,最低为0.8%, 使任何一家都不可能垄断米市。同时,规定进口专营商要承担为社会储备粮食的义务,储备数量的总额为保证全港居民有1.5个月的储备用粮, 这样就可以保证大米市场的均衡供给,防止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投机活动。进口专营商每季度要向政府报告进口数量和存储情况,方可领到进口证。大米的定价权在进口商,进口商可在有限的市场内开展竞争。

(4)对公共事业实行专利经营。电、电话、 煤气及各种交通工具等,垄断性强,关系重大。为了控制其价格及收费,抑制通货膨胀,并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香港政府实行专利经营,严格管制收费。办法是通过公开招标,让某些私人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在政府监督下进行垄断经营。收费标准的制定,主要取决于按固定资产净值比例计算的利润水平,一般为13.5~15%,由政府根据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平均利润、资本周转速度及风险程度等核准。年利润超过核定标准时,余额拨入公司发展基金;不足时由发展基金累计余额弥补。如利润水平达不到核定标准、发展基金又不足弥补时,可申请加价,由行政局审批后执行。

(5)对住房、医疗、教育事业给予补帖。居民在住房、医疗、 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是家庭日常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生活影响很大。香港政府在这方面的措施是:由财政拨款兴建、维修公屋,每年此项支出约占财政经常总支出的10%,目前约有48%的居民住在这些售价只有私人商品房20~40%、房租只占家庭总收入7~10%的公屋内; 发展公立医院及政府补助医院,医疗费用低廉,公立医院对急诊及外伤免费医疗,目前这两种医院的病床占全港病床总数90%左右;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目前教育经费约占财政预算总支出20%。以上巨额补贴,既减轻居民的负担,又有力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福利事业的收费,并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调节了市场物价。

(6)充分发挥消费者委员会的作用。这是香港政府间接干预和监督市场和物价的半官方机构,以“保障及提高消费者在购物和争取服务方面的利益”为宗旨,在行政上是独立的,主要从事以下几项工作:①调查研究,为香港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献计献策。如为稳定大米市场,向政府提出建议,促使政府实行大米专营。②接受投诉,对坑骗敲榨顾客、牟取暴利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或给以处罚,或通过舆论工具揭露。③每月在每区选两家有代表性的超级市场,对其100 多种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在其出版的刊物上登出,以指导消费,平抑物价。④公布某些商品的出厂价,以限制零售商哄抬物价。⑤通过舆论工具向群众进行科学的消费教育,包括商品的安全可靠性、营养、正确使用方法、价格比较、生产及消费趋向等。总之,这个委员会主要使用舆论手段,调动群众监督市场和物价的积极性,并作为政府和民众的桥梁,宣传政策,反映意见,使市场物价管理放管结合,有序不乱。

四、成功中注意问题,发展中看到隐忧,特别是不断完善与加强金融体系,警惕“泡沫经济”。

香港经济界人士和经济学者对香港经济的长足发展和辉煌成就,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认为存在着一系列很令人忧虑的问题,如果不认真对待和解决,香港经济就难以持续稳定发展,它的经济中心地位就可能动摇和被取代。主要问题有:

(1)由于香港对外实行全面的开放,使整个经济国际化,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但同时造成了香港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和发展不平衡性,经济结构畸形化、单一化,只有第三产业、贸易业和一些轻纺电子加工业,基本上没有农业、重工业和矿产业,经济的物质基础比较脆弱,经受不起国际经济风浪的冲击。近些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对香港的配额限制加严,美国取消特惠关税,以及中英争拗、中美关系紧张、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等等事件,都引起香港经济的震荡,特别是在对外贸易方面,香港越来越受到邻近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的挑战。80年代香港转口贸易年均递增33%,1990~1993年已降为24%。

(2)劳动力及房地产价格高昂,使通货膨胀率多年居高不下。工资水平为亚洲第三,一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售货员月薪可高达二、三万港元。房地产价格为新加坡2倍多,高于东京、纽约,为世界第一, 中环的写字楼的月租金为1平方尺100港元。这就使得香港这方面的传统优势完全丧失,削弱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并损害旅游业、零售业的发展。

(3)重市场应用、轻科技开发,基础科学研究力量薄弱,科技水平低,单纯的跟踪、模仿多,发明创造少,以致经济发展的根基不稳、后劲不足。目前在科技竞争上,香港不仅远不及美、日、德等发达国家,也已落后于韩国、新加坡。据有关研究报告,香港制造业在发展高科技方面已比亚洲其他三“小龙”落后四、五年。由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出口连年呈下降趋势,通过内地企业加工的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也大为降低,内地对香港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1992年为44%,1993年降为24%。

(4)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投资。香港政府对一些重大问题,如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交通运输、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等,态度不积极。目前香港交通运输能力严重不足,机场、港口经常处于饱和甚至超负荷状态,公路阻塞严重,铁路运力太小。随着香港与内地经济日趋一体化,货运量激增,估计到1997年内地经香港转运的集装箱将达到280 万个,2000年将达到470万个,而且70%通过陆路周转。 加强与内地协调与衡接,研究、落实加快发展陆路运输设施,综合考虑陆、水、空运输网的建设,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5)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弊端不断加剧。一是破产、失业频繁,两极分化、贫富悬殊日益严重。据港府统计,反映贫富悬殊的坚尼系数,由1981年的0.451上升到1991年的0.476,显示收入差距正在扩大。收入最低的两成家庭,1986年占住户总收入的5%,到1991年则跌到4.3%。二是导致高度垄断,一些重要产业为证券业、房地产业、大型商业等基本掌握在少数大财团手中,他们可以操纵市场的动向。三是“泡沫经济”严重,炒风很盛,买空卖空、转手倒卖现象很普遍。

(6)随着“九七”临近, 港府以各种借口更改原有体制和政策法律,企图给“九七”后特区政府留下包袱和祸根。这也增加了部分港人对“九七”香港回归祖国的疑虑,长期投资将可能减少,资金、人才外流也可能增多。

对上述种种问题,香港不少经济学家及经济界人士忧心忡忡,纷纷提出因应方案,呼吁采取有力措施,如多批地、多盖楼,以压抑楼价;加强对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放缓工资增长速度;反对大幅度提高公务员薪俸及老年人救济金,防止搞福利主义;与中国大陆修好关系,携手合作;加快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等等。

五、把严格的管理和经常的教育、周到的服务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与生活环境。

香港社会经过100多年的从无序到有序的历程, 已经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备、严格的法制。(1)法律规章齐全、详细、缜密, 力求覆盖一切方面,而不是讲究什么“简单明了,通俗易懂”。(2 )有一套完整而有效的监督制度和独立的能有效发挥功能的监督机构,特别是1973年10月17日成立的廉政公署,以肃贪倡廉为使命,独立于所有部门之外,不受任何政党或政府的干预,既打“苍蝇”,也打“老虎”,效率很高,对贪污腐败行为是极大威慑。(3)对违法现象严历处罚。 在商场偷东西或不买车票,抓一罚十(甚至几十);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高空掷物、乱挂招牌、随便停放车辆等,均予重罚,并记录在案。(4 )高薪养廉。公务员一般都是通过公开考试录用的。他们没有任何政治背景,只对依法产生的当时的政府负责。多数人都奉公守法,服从上级,忠于职守,努力工作。对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训练、薪酬、福利、退休、纪律等,均有科学合理的规范和制度。公务员的薪俸比较高,生活条件比较好,但廉政公署对公务员的监督也较严。这种制度,客观上形成了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局面。

香港舆论认为,社会的安定主要告法治,但教育又不可缺少。香港的社会公德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就抓,舆论工具(尤其是电视)也经常进行。比如宣传不要随地扔拉圾,每次电视上除有生动的画面外,还反复讲“香港是我家,人人爱护它”。香港的爱心教育、敬业教育也很多,经常通过舆论工具和评比活动宣传即些微笑服务、尊老爱幼、残疾人自强英勇抓匪或救人、慈善捐献的人和事。

香港有完备的社会服务化体系。个人生活有什么需要,如按电话、修煤气、搬运重物、雇佣人、购物品等等,打个电话就能解决,不用走后门、给小费、请客送礼。商店的售货员,一般都笑脸迎客、百问不厌。商品质量,一般也都有保证。这就不仅使群众感到生活方便,也抵制了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

法治、教育和服务相结合,以法养廉、以德养廉和以俸养廉相结合,公开审理、舆论暴光和群众监督相结合,是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这是香港一条重要的经验。

六、更好地利用香港,研究香港,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众所周知,内地和香港已经在经济上结成了唇齿相依、互补互利、荣损与共的密切关系。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因素”对香港的作用越来越大,使香港大受其益,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在香港的转口货物中,约有88 %来自或转往内地。 1993年香港和内地的贸易额占香港贸易总额的35%,香港生活必需品的40%、进口品的30%来自内地。1978~1988年,香港产品向大陆的销售额增长了470倍。香港银行体系的存款、 放款和总资产, 从1978 年到1992年分别增长了20.4倍、25.3倍和30.1倍。目前香港股票市值中,有1/3是红筹股和中国概念股。 香港的制造业已有90%转移到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有300多万人在港商独资、合资企业工作。与此同时, 香港也对内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到1993年底,香港在内地的投资达370 亿美元,约占内地吸引外资总数的70%;从1993年6 月大陆企业在香港开始发行H股以来,已筹集资金超过100亿港元;以香港为基地筹组的各类中国建设基金也已有十几个。

对我国来说,香港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它已成为我国观察世界经济动向的重要窗口,是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桥梁,是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是培训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它又是沟通海峡两岸关系的纽带,是发展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经济合作关系的中介和催化剂。此外,香港还是西方国家向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和东南亚扩张、占领亚太地区市场的桥头堡。我们更好地利用香港,促进它繁荣稳定,也有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

香港人口中97.5%是华人,香港的成功是华人勤劳、拼搏的产物,聪明、才智的结晶。香港同内地山水相连,血缘相通,语言相同,文化相近,经济相信。香港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剔去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因素、色彩,它的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和某些方式、方法是可以并值得我们在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认真研究和借鉴的。研究香港经济,对我们来说,也比研究西方国家的经济更容易,更管用和更有实效。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门“香港经济学”,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经济学家投入这门学科的研究工作,找出我们可借鉴、学习的东西和引以为戒的教训,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我们的经济工作应当更加重视香港、利用香港,特别是随着“九七”的日益临近,既要防止、对付港英当局的破坏和捣乱,又要抓紧解决或创造条件解决香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紧迫问题,以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更好发挥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标签:;  ;  ;  ;  ;  ;  

香港经济腾飞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_香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