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通风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李峰

基于自然通风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李峰

身份证号码:44030119890917XXXX

摘要:随着住宅建筑工程的逐渐增多,住宅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住宅建设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通风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自然通风的应用满足了人们对住宅建筑的需求,人们可以在居住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环境。本文将对自然通风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自然通风的使用程度。

关键词:自然通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应用探析

一、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

空调制冷技术是通风方式中的一种。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通风技术逐渐取代了空调制冷技术。自然通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1.热压与风压相结合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的夏季比较炎热,秋冬季节比较寒冷,在这种环境下,建筑设计人员一般采用热压式通风来解决通风问题。但是这种通风方式是错误的,要想使住宅通风得到良好保持,应该使用热压与风压相结合的通风方式,这样的方式更加适合我国的环境。一般而言,风压式通风更加适用于较小的建筑物中,而热压式的通风方式更加适合于进深较大的建筑物,建筑设计人员应该依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通风方式,设计人员不应该依据经验随意选择通风方式。

2.风压通风方式

部分建筑物中并没有安装空调,这样的建筑物在设计中都是利用建筑本身的格局促进空气流通,对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改善。这种采用风压的自然通风方式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处理手段。风压是一种最基本的动力之一,比较环保,但是却存在一定弊端。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对住宅建筑的空间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程度同样在升高。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考虑到人们对于建筑的设计需求,同时要在建筑中体现绿色环保理念。

3.热压通风方式

使用热压差实现通风是另一种自然通风方式,这种通风方式是通过将室内污浊热空气排出通风口,然后将新鲜的冷空气吸入住宅内来实现的。热压通风方式的适用性较强,不管使用的环境情况如何,都能很好的进行通风。

二、自然通风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点

1.住宅建筑组群布局需要进行分析

设计人员可以依据平面和空间因素来考虑住宅组群的布局和自然通风之间的关系。建筑组群的平面布局包括周边式、自由式以及行列式。通常情况下,建筑组群方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通风效果。行列式的组群需要通过调整住宅的朝向将气流引入到住宅内,气流是通过斜向方向进入到主群的内部之间,这种方式使建筑物的通风效果得到了改善,同时减小了气流进入建筑内部的阻力。单一行列式的布置不能使建筑内部的通风效果达到良好,只有使用错列式的布局让建筑物之间相互分开,使气流在间距之间的流通更加方便,从而使住宅建筑之间的自然通风效果更好。自由式的布局是依据建筑物所处的地形以及朝向来灵活进行使用的。

2.注意住宅朝向

设计人员应该依据建筑物所处的地形条件以及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的具体情况对住宅建筑的朝向进行确定。通过相关人员的实验可以表明,建筑物在朝向主要风向时,当风向的投射角度为零时,前面房屋的长度、深度、形状以及高度都对屋后的漩涡区范围产生较大影响,当风从正面穿过建筑物时,风影的长度最大,前面的建筑为了避免挡住后面的建筑物,设计人员就将前后的建筑间距设置最大,这种布局是最不合理的。如果风向出现了偏离,风向的投射角是三十至六十度之间时,风影的长度就会减小。因此,设计人员在布置建筑群时,设计人员要使用加大风向投射角的方式使得后排的建筑在风影范围之外。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该依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的气候选择建筑物的朝向。

3.建筑物之间的间距

设计人员在对住宅建筑进行规划时,不能因为节约占地面积而过度密集的压缩两栋住宅之间的间距。如果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过于密集,就会影响建筑物的采光效果,从而使住宅的热舒适性较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过小,就会缩短建筑物的日照时间,还会降低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效果。因此,建筑商在条件允许下进行住宅建筑时,一定要保证建筑物在冬季的日照条件以及夏季的自然通风条件。住宅建筑之间的间距也不能太大,这样就会造成住宅高度不变时,进深越大涡流越小,因此开发商在实施住宅建筑时,要选择适当的进深使住宅的长度得以减小。如果住宅的高度增加,涡流的范围也会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这时就可以将较高的建筑物放在北侧,用建筑来阻挡冬季风。设计人员在规划小区的具体布局时,应该依据住宅楼的不同体型以及相应的特点进行规划,进而使建筑物的合理利用目标得以实现。

三、实现自然通风的设计方法

1.窗户设计对自然风的影响

窗户是自然风的主要进出口,住宅建筑中窗户的位置、面积、形状以及朝向都会影响自然风的进出情况,设计人员需要对窗户各方面的设计进行全面考虑。窗户会影响室内的气流组织和热舒适度,还会影响到实际的通风效率。普通情况下,要想使自然风进入室内的方向得到有效改变就可以使用外推旋转窗的设计,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居住活动需求增加室内空气流通情况。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考虑到窗户的开口高度,窗户的开口高度应该接近人的生活区域才更加合理。除此之外,为了使通风效果得到保障,窗台的高度应该在规定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与人坐下来的高度相符合。

2.户型平面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在住宅建筑中使用板式高层住宅建筑,可以使建筑物中的主要房间位于主导风的迎风面,可以使自然光线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使南北双向通风效果得以实现。但是这种住宅建筑占地面积相对较多,这就与当前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产生了矛盾,并且这种住宅建筑设计开发商是不愿意采用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业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业主都希望自己居住的住宅通风效果良好,这样就可以实现冬暖夏凉,进而使取暖设备的使用频率得以降低,这样就会更加有利于业主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需求得到满足。为了使这一目得以实现,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尽量让进出风口对位,从而使空气阻力得以降低,使气流的自然流动得以实现。

四、改善自然通风的方法

1.使用太阳能进行诱导式通风

利用太阳能的加热功能实现太阳能的诱导通风方式,使建筑物内部产生局部热量,进而使周围环境与中心区域之间的温差逐渐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的风力。

2.使用捕风装置

通过捕风装置可以使室内压与风压形成一定的压力梯度,促使室内的浑浊空气与室外的新鲜空气交换,从而达到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使室内维持舒适的温度。

3.使用屋顶无动力风帽

这种装置是通过空气自上而下的垂直运动将室内的混浊气体大量排出,进而使室内与室外的的空气得以交换,使室内通风效果得以提高。

结束语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比,更加节能环保,在住宅建设中使用自然通风设计既能达到业主的通风要求,又能使建筑单位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自然通风被广泛的使用在住宅建筑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人员应该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对自然通风设计进行创新与完善,进而使自然通风设计更好的利用在住宅建筑中。本文对自然通风设计作出了相应分析,希望住宅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自然通风设计,进而使该技术为建筑的环保节能作出更大贡献,从而使我国的住宅建筑更加舒适。

参考文献:

[1]周荩昉.试论住宅建筑美观与实用性设计要点[J].居业,2017(11):61+63.

[2]续文斐.住宅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7(11):162-163.

[3]童琳.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6(23):29-30.

[4]孙东明.自然通风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217.

论文作者:李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基于自然通风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李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