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的错位与调整_道德教育论文

高校德育的错位与调整_道德教育论文

高校道德教育的错位及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17(2008)02-0064-04

近年来,高校道德教育成效差,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主要是由道德教育的目标错位引起的。道德教育目标的错位导致了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模式和道德教育考评方式都发生了错位,要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成效就必须对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模式、考评方式进行全面调整。

一、重新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涵养德性

要解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要明确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道德的含义是个人行为处事的依据和修身养性所达到的境界。所以,道德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接受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德性。

现如今,高校道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首要的问题就是对道德教育目标的定位不恰当。笔者认为,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德性。道德教育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一种特定的实践活动既具有工具性价值,又具有主体性价值。工具性价值是外在价值,主体性价值是内在价值。主体性价值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是工具性价值的源泉。所以,道德教育不能脱离政治,应自觉地为政治服务,但道德教育决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行为,更是一种涵养德性、提升精神境界的心性修养。但是,我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把道德教育政治化、泛化,道德教育被界定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工具。过去,我们把道德教育仅仅看作一种手段,通过道德教育这种手段去达到其它目的。当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出现问题时,人们经常会想到道德与这些问题的关系。人们把道德视为万能的救世工具,好像是抬高了道德的地位,实际上导致我们长期忽视道德教育的本性,使道德教育失却了它的应有价值。道德教育的首要价值是主体性价值,如果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价值,道德教育就会沦为一种纯粹的工具,而且是被动、消极的工具。要真正解决道德教育存在的诸种问题,必须改变道德教育的现存状态——工具性价值,让其回归到本真状态——主体性价值,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价值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大学都以培养学生的“至善”品性为其理念,要使学生具备“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的志向,要使学生实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的真正成就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1] 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把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传授给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让他们养成一种积极的品格,用这种品格指导自己的行为。因为,道德规范作用的充分发挥最终还要依赖于人们的内心信念。如果大学生养成一种应有的品格,不论他身在何处都能自觉自愿地“知善”、“行善”。康德曾说过,道德是“人为自身立法”。也就是说,道德是人的内在自觉需要,体现了人的自觉价值追求。

高校道德教育不应该仅仅追求高层次的道德规范,而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精神方面的内在需求。道德教育应以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为逻辑起点。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和把握,亦即对道德的价值性认识而产生的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做一个道德人的心理倾向[2]。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在他们的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所以道德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陶行知先生讲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高校道德教育要以大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道德性问题为切入点,例如恋爱、交往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心理学关于信息吸收的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都表明人对信息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容易吸收,对那些不感兴趣的信息产生排斥[3]。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关键在于它能够关注学生的生活,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境域中的道德问题。

个体德性的形成并不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它是在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杜威说过:“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4] 德性是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形成的,是在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中形成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我们必须进入被研究的对象之中,和其发生互动关系,体验其意义。我们可以解释自然,但我们必须去理解人类的生活世界。

二、呼唤道德教育缺失的内容——道德情感教育

高校道德教育之所以出现“认知好、情感淡、意志弱、行为差”的现象,关键在于高校道德教育一贯重视道德认知教育而忽视道德情感教育与培养。道德认知仅仅是对道德规范的浅层理解,不能内化为个体的自觉需求。只有个体对道德规范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和情感,才能真正把道德规范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和信念,才有可能影响主体的行为。“道德情感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体验,它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体验到的心理活动。”[5] 道德情感是人们道德品质的内在因素,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是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人们只有具备高尚而强烈的道德情感,才能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积极的道德行为。要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成效就必须开展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爱的情感、责任感和正义感等。

(一)培养大学生爱的情感,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恩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感恩是人之常情,是人作为人的最起码的修养,是一个人完善自身人格的需要,是一个人提升道德境界的需要。感恩教育是一种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教育,每个人都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中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恩情。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受教育者要有情感地投入和渗透才能取得成效。情绪心理学家认为:“病态人格或人格障碍者往往是由于缺乏爱感和内疚感,导致不关心他人,没有责任感,无法与人交往,无法实现社会化过程,而成为道德上贫乏、淡漠甚至于冷酷的人。”[6]如今,有些大学生视父母的给予、社会的资助、学校的扶持等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懂感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通过感恩教育,可使大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懂得感恩的人一定心胸宽广,能够善待他人,能够体会社会的恩惠和自然的恩赐,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能够促进内心的祥和宁静。感恩意识缺失的人总是抱怨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人充满怨气,对社会充满仇恨,造成心理扭曲和人格障碍。

(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社会认知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来的,是社会化的结果。责任感具有动力功能。有责任感的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态度,就会有较高境界的人生追求。相反,没有责任感的人,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一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广泛,包括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对自己负责是对家庭、国家和人类负责的基础。高校道德教育不仅仅从远处、从大的方面来认识社会责任,更应该从近处、从小的方面来实践社会责任。首先,大学生要珍惜自己的自然生命,提升自己的精神生命,以自己的茁壮成长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其次,大学生要对宿舍、班级、社团、学校等自己所在的群体承担相应的责任;再次,大学生要投身到科教兴国、人才兴国的浪潮中,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最后,大学生要有“心怀天下”的胸襟,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要有“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大学生应该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树立全球化观念,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看问题。

(三)培养大学生的正义感,使他们敢于与非正义行为做斗争

正义感是人们对行为者的行为或品质的喜爱或憎恶、亲近或疏远、认同或排斥、赞扬或指责等态度和情感。正义感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调节着人们的行为和信念。富有正义感是具有正直高尚品质的表现。正义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总是指向包含一定利益关系的人、事件、行为、观念或关系。正义感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社会制度的评价和态度,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评价和态度。

只有在保证社会基本制度公正合理的前提下,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需要和合法利益得以实现。这是培养公民正义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正义感,不仅要完善社会制度,更要完善高校管理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制度安排的受益者,进而在这种制度背景下获得正义感。

社会成员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来调节各种关系。健康的社会舆论对各种正义行为有强大的助推作用,有利于社会环境的优化。不健康的社会舆论对各种非正义行为有强大的助推作用,使社会环境不断恶化。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明知谁是谁非却装聋作哑不表明态度,或怕打击报复不敢伸张正义,或为非作歹的人和自己有某种特殊关系,或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正义感,要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强化舆论的导向功能,对正义行为进行表扬和宣传,对非正义行为进行惩罚和鞭挞。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觉维护学校利益和秩序,从而形成正义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

三、转换道德教育模式——改变说教式教育模式为渗透式教育模式

道德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灌输和引导的过程,更是一个熏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教学到管理到服务,凡是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人都会影响到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所以,高校必须转换道德教育模式,把说教式的道德教育转化为渗透式的道德教育。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收效甚微。而在渗透式道德教育中,学生将道德规范不断内化,从而使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的心灵吸引到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中,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不能把道德教育的责任仅仅归于道德教育课,整个学校都对此负有责任。我们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尝试进行渗透式道德教育模式的推进:

(一)在其他课程中渗透道德教育

高校要摒弃那种将知识传授、道德培养相分离的教育观念,实现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德国等高校的经验,它们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每门课程的教学中,各学科都发挥着“载道”的功能。它们要求每门课程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学生回答三个基本问题:该课程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会带来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二)在实践中渗透道德教育

“知道为智,体道为德”,没有情感体验、意志考验的道德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在道德教育中应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耳闻目睹的切身体验中,将自我融入到社会中。

要改变过去只关注道德知识灌输而失却道德行为培育的状况,把道德教育从知性教育拉回到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出道德教育的本真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端正道德行为,表现了道德品质的培育是内化和外化的双向过程[7]。

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自主性学习,有许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高等学校应重视在课外活动中塑造品德,利用课外活动开展道德教育。课外活动的形式多样性、直接现实性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一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会。学生围绕学校问题、社会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处理个人与社团的关系中,不断提升自我。三是参加各类社会服务。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在帮助困难群体、边缘群体的活动中体验生活,理解人生,收获助人的快乐,提升精神境界。

四、更新道德教育考评方式——理论考评与实践考评相结合

道德教育的考评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必要保证。通过考评,全面了解和衡量大学生的道德表现及其发展水平,找出道德教育现状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以便有效地调节道德教育的过程。

高校道德教育考评要摆脱传统的单一模式——考查道德知识。单一的考评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掌握情况,容易把大学生引入死记硬背、不求理解的误区,容易导致他们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的道德教育要么造就出惟书惟上、没有思想的奴性臣民,要么造就出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双重人格的伪君子。多样化的考评方法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不拘泥于已有的观点和理论模式,不仅仅服从现有的道德规范,而是“同化”和“内化”道德知识,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并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

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的整合过程。道德教育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考评方式,道德认知在试卷中考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在实践中考察,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评方式。目前,关于道德教育考评方式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是难以应用到实践操作层面。所以,有待于加强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7-10-29

标签:;  ;  ;  ;  ;  ;  ;  

高校德育的错位与调整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