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在国民物质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国内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喜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基建设施。因人工挖孔桩浇筑质量好、进度快且噪音较小,所以成为了很多施工单位首选的地基处理方法。不过由于人工挖孔桩自身所具备的特性使然,导致在实际施工中频繁的发生着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甚至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建筑使用者的安全。现本文以人工挖孔桩管理难点出发,分析人工挖孔桩的具体施工方法,提出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以期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理论性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解决措施
前言:建筑行业是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虽说近些年国内对于建筑行业的疏导与管理在不断加强,不过所做的宏观措施仍然无法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产生。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因作业环境复杂、施工空间较小、工具本身带有一定的危害等,导致施工现场经常发生安全问题。为保障施工进度,降低危险事故发生几率,就必须深度分析人工挖孔桩施工流程中哪些问题会导致安全事故爆发、哪些问题应制定预防手段。通过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降低危险事故发生几率。在安全的环境中作业,保障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
一、人工挖孔桩施工管理难点
在进行挖孔作业时,由于人工挖孔桩需要通过人工方式施工,因此虽然作业过程简单,不过仍然有很大的危险性伴随人工挖孔桩施工。
(一)作业环境复杂
环境复杂主要体现在,人工挖孔桩施工常常需要面对地下水问题。受地下土质及地下水的影响,在作业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的涌泥和涌流。此外由于人工挖孔桩深度较大、直径较小,所以在深度增加以后还会伴随缺氧问题的发生。这些问题都会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施工空间较小
人工挖孔桩需要作业人员位于吊物的下方作业。受限于孔内空间狭小问题影响,作业人员很容易受到物体打击。此外作业人员在上下孔桩时,还有可能因为没有站稳,出现坠落情况。
(三)工具危害性较大
人工挖孔桩所用器械与设备虽然比较简单,不过因为种类较多,所以器械设备仍然会威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
(一)施工准备
在作业前需要修筑作业平台,作业平台的边坡高度应控制在5米的范围内,如果有需要,还要在周围做防护处理。在修筑完平台后开始测量孔位。在平整场地后,对周围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在孔位四周挖掘排水沟,安装升降设备。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环保教育、质量教育、安全教育。应地下环境复杂,所以在实际施工前,还要根据地质图上报施工方案。
(二)设置锁口
平整场地后需使用混凝土进行锁口浇筑工作。一般来说锁口的标高不应超出孔口据地面的30cm,且厚度要超过30cm[1]。此外还要对孔口的周围1m内做环状硬化,并在锁口的外围挖掘排水沟。以防孔口附近的杂物及地表水留到孔内伤到作业人员。在锁口的顶部设置护桩,桩中心必须位于规定的范围内,当监理工程师审批结束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施工。
(三)成孔施工
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开孔。在挖掘桩孔前需使用全站仪测量桩孔的位置与高度,在确认无误以后才可以继续作业。确定桩孔位置后挖掘桩孔安装护臂,并浇筑混凝土。在结束护臂施工后找出水准点,将水准点作为桩深依据。第二步进一步挖掘。使用铲子与铁锹工具深挖桩孔,如需要爆破一般用微差爆破法。在爆破时应使用钢筋盖板与沙袋保护工作人员。盖板一般使用20×20cm,φ18mm的钢筋网封孔[2]。结束工作后做护臂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步出渣。出渣一般用支架、人工结合的方式。为了防止渣涂掉落伤及作业人员,每次运送的渣涂数量应为吊桶容量的2/3.第四步复核桩位,确保桩中心与孔位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偏差应小于5cm。
(四)护臂
护臂一般为钢模板拼接组成,使用和桩身同标号混您图。在户比强度超过2.5MPa以后才可以拆除护壁模板。通常情况下,护臂都是用内齿式的。上口硂厚150mm,下口硂厚100mm,硂内配备了φ10mm的钢筋[3]。每隔25cm配备一根φ8mm的箍筋。每节护臂底口都要使用大于8cm的钢筋和下一节保持相连,确保桩孔护臂钢筋的整体型和连续性。
(五)桩孔抽水
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地下水位超过预期要求上限,就必须进行桩孔抽水。当然如果个别桩孔长期渗水,如果不制定合理的抽水计划,在抽水时很容易发生地面沉降和塌孔问题。在抽水前一般需要先挖掘较深的桩孔和水井,使用强度适中的抽水装置。如果水量较大,则可以用注浆止水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固土体,提高桩孔整体性能。
(六)钢筋笼施工
为控制孔壁厚度与钢筋笼保护层,需每隔2m设置直径16cm的“耳环”。使用预埋声测管的方式,检测桩基质量。声测管必须顺直,且保持牢固不漏水。使用铁丝绑扎管道。声测管下方用钢板封底,防止漏水情况发生。浇筑前用塞子堵死伤口,放置钢筋笼应扶稳,以防磕碰损坏孔壁。在反复对标以后,用工艺筋固定钢筋笼,防止出现钢筋笼上浮与下沉情况。
(七)混凝土浇筑
在结束钢筋笼施工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程序。作业人员应控制好混凝土的塌落度,以防混凝土出现离析。灌注时一般用输送泵或搅拌车,配合吊车完成混凝土的运送。将混凝土用剪球灌注,容量应小于1.0m。灌注时,导管深度控制在2至6m。提升时,应保障导管位置适中。拆除导管必须要快。在灌注桩顶时应超灌100cm以上,确保桩顶混凝土密实。
三、人工挖孔桩安全措施
(一)挖空前准备
施工前必须提前做好现场勘查,包括电线杆、桥梁、道路、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是否会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
(二)下孔前准备
作业前应使鼓风机排出与更换孔内的空气。如果孔深超过10m还要保障孔内的持续通风。
(三)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必须在孔的四周安置警示牌与防护围栏,围栏高度应超过1.2m,且设置在显眼的部位。在施工现场配备急救材料库,准备好罩盖、红灯、安全设备。
(四)人员与设备要求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吊装、机械操作、用电、高空、井下安全培训。下孔前需系安全带佩戴安全帽。作业人员在上下孔时,应使用软爬梯,不可用手脚架或乘坐土渣上下。孔内工具递送不可直接抛掷,需使用吊索将工具系劳。吊装设备必须配有防倒刹车功能,孔内与孔上人员需保持随时联系。电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所有的电气设备当验收合格后才可以接通电源。孔内所用照明灯为12V安全电压,和安全矿灯。孔内应设置防护盖保护孔内作业人员的头部。在取土的过程中,挖土人员需处于护盖下方。相邻两孔施工时,如乙方在浇筑混凝土,那么另一方应停止作业,撤离井孔。吊笼、电葫芦必须配有保险装置,防止当停电时设备突然坠毁。 上下班都需要由专人负责设备检查,为设备添加润滑剂。保障设备性能,与灵活。孔内必须配备尼龙绳与爬梯,作为备用。
结语:人工挖孔桩在现代工程中使用非常普遍,不但在桥梁桩、支护桩有所应用,同时在地下水、流沙层中也有着良好的实用价值。综合分析得出人工挖孔桩更适合在良好地基使用。因此在施工时,必须提前做好地质的勘察,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做好详细的准备活动,重视质量检测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在预防事故、加强安全教育的基础上,确保工程有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周雷刚.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3):96-97.
[2]张宁,於亚露.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与安全措施[J].建材世界,2018,39(01):47-49+53.
[3]潘瑜.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与评价[J].内江科技,2017,38(12):122-123.
论文作者:李传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作业论文; 挖孔论文; 人员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设备论文; 发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