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课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其中一个科目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作为九年义务基础的初中阶段既是对一个学生一生影响重大的阶段又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不但可以显著提高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对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起到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迫于学习压力的家长还会更加倾向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所以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会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中考主要科目上,所以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度不高,由此就会导致学生发展不均衡。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热情的策略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索及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育;体育教学;主动性;参与热情;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10-168-01
现阶段,我国中学生身体素质在世界范围内较其他国家相比较状况堪忧,其中原因除了家长的溺爱,个人生活习惯不好之外,在学校内体育课的开展不完善也是其中一重要原因。初中阶段无论是在九年义务教育还是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阶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培养生活习惯和增强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今天,除了家长甚至学生传统观念存在问题从而导致体育教学不达标的原因之外,体育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伍,未有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也是让学生无法提高对体育课积极性的原因。
一、初中体育学生参与热情度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原因
一方面,虽然初中阶段的学习节奏不如高中快,但是作为现阶段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初中阶段还是充满了竞争的,这种竞争主要是在中考上面,每一个学生都想考重点高中,因此很多学生都会把精力放在中考主科上面,因此很多学主动参与初中体育课程的兴趣度并不高;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惰性”也是学生参与体育课热情度不高的原因。
(二)老师原因
(1)教学手段落伍
受到严重传统观念的影响,初中体育老师自身的教学在思想还是教学行为上都表现的过于陈旧,不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初中体育格格不入,严重脱节。无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体育改革,其中核心就是要求“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但传统的、陈旧的“填鸭式”教学仍广泛的存在我国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之中,难免让学生觉得单一、乏味,产生轻视心理甚至抵触心理。比如,现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主要是以跑步、跳远以及篮球为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以相同的教学手段教授相同的课程那面让学生觉得乏味,甚至有人为了逃避体育课而装病请病假,这不只是一节体育的失败,更是初中体育教育的悲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缺乏完备的教学体系
实际教学活动中,一个科学的完备的教学体系,不仅仅对教学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说,优化和完善初中体育课的教学体系,是有效改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过程。在教学体系当中,评价体系的引入可以说是非常有效果的,通过评价体系,不仅仅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反映出体育教师的某些不足,通过评价体系,可以让老师更好的制定今后的教学方案,进一步的完善体育课的备课过程。但是由于种种情况,很多学校没有把评价体系落实到实处,导致其教学体系还是不科学的、不完善而;而有些引入评价体系的学校,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已经把评价体系予以引入,但是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其中原因不言自明,是因为有些学校的评价观念淡薄,评价体系得不到重视,通常是长周期的进行一次不受重视的评价工作。评价体系的畸形存在使得整个教学体系得不到完备、科学、标准的建立,而一个不完备的教学体系下得到的将是教学效率低下的人民教师和学习成绩不高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所以建立完备的教学体系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提高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热情的方式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上课积极性
第一,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对于初中体育来说,学生的期末成绩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学效果,如何提升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老师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所以应该多了解学生的性格,掌握学生内心所想,“对症下药”,采用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
第二,教学活动幽默化。体育课相比课堂式的“语,数,外”是更加凸显生命活力的一门课程,老师应该发挥课程自身的优势,把教学的氛围搞活,让学生们轻松快乐,有助于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第三,适当引入竞技性体育, 这是一个近几年来社会各界热议不休的话题从一个小的层面来说,中国初中生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身体素质及综合素质都是相对于落后的。每个国家都在初中阶段开设了体育课,但是中国初中体育课的开展情况相对于来说还是比较滞后的,究其原因,还是体育老师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教学模式出现着瑕疵。体育比赛的魅力在于竞技性,所以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引入其竞技性体育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体育的魅力不是拿着足球转圈圈,而是竞技运动,另一方面让学生相互攀比着学习,效果更好。
(二)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根据差异性展开教学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体育老师只有怀揣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且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才能够使初中体育课堂高效化,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热情度。不一样的学生之间始终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老师一定要有机结合不同学生的特征,设置不一样的教学内筒,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老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根据不同学生不一样的身体素质,分层设置教学内容,甚至分层设置考核标准。
总结:总之,体育课也是义务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体育课不但能够让学生有用强健的体魄还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体育老师一定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岳多魁.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分析[J]. 新校园(阅读), 2016(7).
[2]李忠.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分析[J]. 学周刊, 2015(4):190-190.
论文作者:金飞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体育课论文; 体育论文; 阶段论文; 原因论文; 不高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