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国伟

浅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国伟

李国伟(广西凭祥市民族希望实验学校 广西 凭祥 532600)

【摘要】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更新的局面。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715(2019)06-114-01

信息技术氛围下的语文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展阅读教学将使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呈现出崭新的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可能;开发网络资源,尝试网上阅读,将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依托信息技术,促进读写结合,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课堂形式较为单一,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不会考虑到他们能否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过于单一的课堂形式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丰富课堂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了解他们不同的语文发展诉求,以此为出发点,针对性使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氛围,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信息技术趣味性发挥,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述变得趣味化,使得学生在图片和视频等素材的帮助下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二是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教师能借助信息技术降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并且为学生指明语文学习方向,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教师要不断创新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打破固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使得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提升语文学习水平。例如在进行《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会使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在教学的一开始,我会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晏子使楚”的动画视频,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接着我提出本堂课的学习任务:结合视频和文章内容,你从晏子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通过之前的教学铺垫,课堂趣味性有了明显提升,学生会主动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并且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习难度大大下降,他们在自由化的课堂氛围中成功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目标。良好的课堂氛围创建能改善学生学习态度,有利于他们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借助多媒体,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全面、丰富的教学内容,同时信息技术具有即时性以及便携性,这就更加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学习局面,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全面的知识结构。当我们在开展某一篇文章的具体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即时的搜索,为学生传授更加全面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具体背景知识以及作家简介,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发展。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网络作业,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网络的监督以及学习,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完善知识体系,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网络技术也为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提供了可能性,教育资源在全世界相互交换、共享成为可能,教师可以随时上网了解最新的教育资源,利用这些教育资源,设计出更加贴合小学生的教学计划,同时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被教师借鉴以及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师为学生传授更加全面的语文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人与科学》、《狂野周末》等影片,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在观察各种动物的神态动作,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生长过程同时,不断的形成理性的认识,这样一来,在开展写作课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学习素材,结合自身的认知,形成一片优秀的写作文章,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多媒体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写作课上,在阅读课上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让小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强调设计结构,改变线性组织

多媒体课件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对文章结构和其内容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线性组织信息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设计结构方面来提升课堂实施的灵活性。在教学中采取非线性的网络结构进行信息的组织,这种方式被称为超媒体。而多媒体课件中采用超媒体结构来组织信息方式基本有三个要素,即节点、链和网络。节点指的就是超媒体中存储数据或信息的部分;链指的是链接,即通过链接的方式将信息素材相互联系,实现跳转;网络就是由节点和链接所组成的信息结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网络式的结构来进行课文教学,还能够根据学生的临场回答进行灵活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将课文分为人物介绍、生字词学习、文章主旨、拓展延伸四个模块,而在每个模块中都有不同的任务。如在文章主旨中,就可以进行再细化,分为“雪天捕鸟”“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夏日拾贝”四个部分,利用链接将小标题与四个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清晰地在四个部分中进行学习,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结构,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

四、发散学生语文思维

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过于固化,这是由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课堂模式的限制,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语文思维发散的必要性,阻止了他们天性的发挥,使得学生慢慢适应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下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展;二是知识点的抽象,小学生接受系统教学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系统的语文学习框架,同时由于语文知识的抽象,他们在思维发散时没有目的性,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解决这两个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优点的发挥丰富课堂教学开展形式,改变理论知识点讲述方法,保证学生语文思维的发散有效性。例如在进行《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考虑到学生语文思维发散需求,我会改变以往的教学开展形式,课堂一开始就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中“草船借箭”的影视片段,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接着我会为学生指明思维发散方向,要求他们探究诸葛亮成功借到弓箭的几点原因。这个问题要从诸葛亮、曹军将领等人物角度进行分析,探究他们心理活动的变化,这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促进了他们语文思维的发散。学生语文思维的发散有利于他们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符合他们下阶段的语文能力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01).

[2]吴柳.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论文作者:李国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国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