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课改的风帆,徜徉育人的海洋论文_李瑞婷

扬起课改的风帆,徜徉育人的海洋论文_李瑞婷

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 261300

近年来,我们昌邑市外国语学校秉承“多元融合”与“铸就特色”的原则,在思品课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快速转变思想,精于策动规划

1.强化组织建设,落实课改职责。根据课改实验要求,系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负责把握课改方向,调度课改规划;成立了以教务主任为组长的课改指导小组,组织课改实践,梳理总结成果;成立了政教主任为组长的课改评价小组,协调活动组织,进行多元评价;全体思品教师共同参与实验,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职责和管理办法。

2.强化制度建设,做好课改规划。我们深入研究《潍坊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和《昌邑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行动实施方案》,并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我校思想品德教学实际,快速制订了《昌邑外国语学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方案》,保证课程改革试验的有序开展。

3.强化队伍建设,分层分向研究。基于学校思想品德教师团队个体特点和充分发挥全体思想品德教师的积极性,我们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实践与研究。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分为资源整合、教学评价、教学方式、理念创新等多个方向,做好统一研讨调度,做到集中力量做自己最擅长的小课题研究,共享集合应用试验创新成果,蕴成个体特色教学模式的道路。

4.强化交流学习,融合吸收创新。我们务实应用多重交流平台,特别是“鸢都思品俱乐部”平台、潍坊市课改专题会议交流培训,借鉴试点学校的实践成果和先进经验;同时积极参与昌邑思品微调研微信群的组建和系列研讨活动、区域“城乡交流课”和“同课异构课”活动,注重在交流学习中融合消化吸收再创新。

5.强化系统保障,稳步精细推进。开展“师徒”结对共进机制,促进新教师活力成长与老教师经验萌新,有效促进双向帮扶成长,实现了全员投入课改和全面推进课改。我们开展了综合评先评优比赛活动,开展了新思品课堂教学大赛、优秀思品课堂教学设计评选、优秀思品评价方案评选、学生实践型课程作业评选展示等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着力落实行动,勤于探索梳理

1.加强三类课型探索,构建多元课型体系。

(1)基础型课程:

①尊重教学目标,整合课程资源。课程整合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思想品德课程资源丰富多样,我们发掘符合教学目标并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真正适用的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等。②丰富呈现方式,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思想品德课程,建立紧紧围绕某一生活主题组织课程的模块方式。思想品德课程资源要通过文字描述、图片说明、音像解读、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呈现,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相关的具体小事件、小故事,将理论寓于现实生活之中。③贴近学生生活,组织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堂要围绕学生的生活来组织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生活化。也就是说,应选取那些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感同身受的例子、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等作为主要素材。④拓宽体验途径,提升道德情感。课堂上增加学生参与和体验的内容,教师灵活设计并有效组织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讲故事、演小品、搞辩论等形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小组讨论、参与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发展。

(2)延展型课程:

①建设延展课的内涵和外延。将主题活动所追索的意义由课堂时空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时空。教学中围绕课内活动内容,延伸到课外去搜索相关的信息,以扩大视野,将学生课内的表现扩展到学生的课外表现;把学生课内解决问题的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延伸到课外去,继续探究相关的问题。②扣住授课主题重点问题延伸。课后延伸应涉及到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热爱祖国、关注世界等方面。我们以捉住学生成长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延伸扩展重大问题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认知和获得成长。③采用多种形式向课外延伸。针对延展性课堂,我们大多采用主题辩论会、模拟场景活动、播放视频以及制作手抄报、黑板报、写倡议书等形式进行,扩充了教材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可探讨内容,变单调的书本知识为活生生的材料。

(3)实践型课程:

①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做好环境迁移设置。我校各班级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要求》挂在醒目的地方以规范学生行为;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把提高学生公民素养、提升人格品质、奠定理想信念的相关图片、照片等,利用宣传栏、墙壁文化随时展示,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②开展多彩校园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举行班会、感恩教育、演讲比赛、美德少年评选、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学生的品德水平得到提升。

2.加强教学评价改革,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为落实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效性,改变过去由简单依赖期中、期末两次检测成绩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成绩的评价标准,必须创建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通过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我们昌邑市外国语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

论文作者:李瑞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7月总第1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扬起课改的风帆,徜徉育人的海洋论文_李瑞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