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人的心理影响_网络传播论文

网络传播对人的心理影响_网络传播论文

网络传播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传播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网络事业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日渐深刻。那么,这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型传播方式,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哪些变化?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类型,并尝试对此进行分析。

移情 网络传播中的移情心理往往体现在这几种情况中:一、自我满足的移情。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自认为怀才不遇,又没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渠道,他们通过建立个人主页(或网站)来表达自己某方面的才能。这恐怕也是目前网络文学如此兴盛的根本原因。二、人际交往的移情。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郁郁寡欢的人在BBS、聊天室中异常活跃。工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纯粹非功利的志同道合者,只好在网络上寻找“陌生的好友”。三、寻找快乐的移情。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使许多人认为,快乐是现实生活中的奢侈品,而在网上,可以和陌生人随意瞎扯,阅读自己喜爱而一直没有买到的书籍,进入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神游在艺术品的海洋中……丰富的消遣方式使人们认为,网络是摆脱现实烦恼,获得快乐的源泉。

“超媒体”思维方式 思想由接受到的信息引发,而思维方式则由信息的接受习惯培养,因此,信息接受方式的变化往往预示着新的思维方式的诞生。从网络传播的信息发送方式来看,有两个特点区别于以往的传播方式。首先是网页编排采用超文本格式,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按信息之间的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各个文档之间通过关键字建立链接。其次是使用多媒体语言,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合为一体。超文本技术用于多媒体信息管理,就有了所谓的超级媒体。也就是说,网络传播以超媒体的方式发送信息。因而人类的感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全部被调动起来过。于是,由于超文本方式打破了以往顺序阅读的习惯,代之以跳跃式阅读,这就迎合激发了人们的联想式思维方式(或称之为发散思维),可以从作者“跳”到其生平,之后“跳”到其出生那一天世界大事……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在“跳”来“跳”去中容易迷失原本的思路,而由网络浏览习惯培养的快速阅读法显然也不利于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和缜密的推断。

娱乐 西方有人认为,自动化结束了文化与技术,艺术与商业,工作与闲暇之间的对立。而在以前的机械时代,闲暇就是不工作,或者就是空闲。电子时代恰恰相反,由于信息时代要求我们同时发挥所有的才能,因此,我们发现自己突然像艺术家一样,最紧张的工作也就是最悠闲的时候。让我们假设一个利用网络工作的人(可能是网站设计人员,可能是上网寻找资料的人),他先随意打开一个网页,弹出来的窗口奏响了活泼的音乐,有时还是有趣的动画,之后他需要的文字也出现在窗口中。这种独特的传播方式提供了在工作的同时接受娱乐的可能。或者说,在网络传播中,工作也可以等于娱乐。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创造力往往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而在以往的传播方式中,除非传播者有意进行心理暗示,否则工作和娱乐的差别总是客观存在的。

面具 我们在网上经常需要填写一些表格,或是申请某项服务,或是加入某项活动。而有趣的是,很少有人愿意在表格中泄露自己在现实生活的真实身份。人们有意戴上各种面具,伪装成各种身份。据说这种“保密”手段是为了预防网下生活不受干扰,减少网络犯罪的可能。实际上,在虚拟身份的掩盖下,人们可以披上伪装或撕去伪装,作出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姿态。于是,网际交往就成了隐形人们之间的交往。网民们在一次次半真半假的对话中塑造自己的虚拟人格,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未竟的心愿。更有趣的是,尽管网民们知道虚拟社区事实上姓“虚”,对方是谁,对方的言行有多大的可信性都有必要推敲,但还有不少人认为,网上的朋友比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真实、可靠。在他们看来,虚拟是最好的保护伞,在这里,朋友交往没有功利目的,他们也不会伤害自己。

民主意识 网络为受众提供了最具有民主形态的传播方式,而网络受众也是所有传播人群中最具民主意识的一族。网络传播中的民主意识表现在:一、平等意识。平等是网络为受众塑立的第一个梦想,也是第一信心,网络传播中的受众和传播者地位相仿,身份时常互换,不存在谁支配谁的问题。而传播人群远离现实生活的政治地位、经济能力、知识水平,在网络面前每个人都有一个平等的虚拟身份。二、独立意识。独立行为其实是在大量占有信息基础上的人格自由。网络同时向受众提供正负双方信息,尽管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可能带出价值判断,但所谓“兼听则明”,受众信息权的增大也就意昧着受众决策判断能力的增强,也就有条件可以作出独立选择。三、参与意识。在网络传播中,参与往往意味着表达自己意愿,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各网站开设的电子论坛中充满了各种建议,小到社会生活某一现象,大到国家政治。网民们还经常可以参加网络调查,就某一话题投票表决。

总的来说,网络传播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是通过改变人们对现实空间、功能的认识来实现的。但是我们同时认为,一旦人们过于借助传播工具,而使自己对现实的认知和现实本身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偏差,那么,心理意识就有可能演变成心理疾病。因而我们必须记住,当技术引导我们走向虚拟的现实时,我们的生物存在依然停留在真实的现实。只有更好地了解自身和现实,在认知差异发生的时候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位置,才能使网络这一新型传播方式成为“福音”,而不是“潘多拉的盒子”。

标签:;  

网络传播对人的心理影响_网络传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