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社会保障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论文_邓双华

论述社会保障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论文_邓双华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月望乡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云南省曲靖市 655105

摘要:社保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其主要功能是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生活、医疗、养老等为问题,对平衡收入差距,提高社会公平,维护国家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针对社保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由于数据和方法不同,较难统一。本文对中国近年来的社保水平和城乡差距等数据进行分析,客观评估和衡量我国社保水平的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社会保障;城乡收入差距;关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突出,如城乡收入水平长期存在较大差距,不但会影响经济增长,还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一、保障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统计内容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计指标说明

用于统计城乡居民差距的指标较多,主要有城乡收入比、城乡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利用不同的统计指标可能会得出差异化的结论,本文主要采用相对简单的城乡收入比作为数据支持。

2、社保水平测定内容

社会保障水平主要包含了一下4个方面:

1)社保支出的绝对总额度,人均社保支出绝对额度

2)社保支出水平和缴费工资基数比

3)社保支出与GDP和财政税收比

4)社保支出与退休前的收入比

在这4点基础上,社保水平还需要明确统计的范围和种类。社会保障主要分为狭义的社保和广义的社保。狭义的社保是指社会保险、福利、救助、优抚等方面,细化分为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项目,更深层次还有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广义的社保除了强制的社保项目外,还包括教育、住房补贴、公共交通补贴等内容,是全体公民系统化生活保障体系。

二、中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统计数据分析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计分析

城乡二元化户口制度在我国一直存在,从改革开放为起点,依据中国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收入增长水平有一定的不同。其中,从1978年到1980年,城镇人口年平均收入为343元、409元和479元,同期农村人口人均年收入在160元左右,增长较为缓慢。但到1982年,农村人口人均收入增长到270元,直到80年代末,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快速增长,每年增长率超过了18.3%。而城市人口人均收入每年约增长11.9%,在这一时期,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增长略快于城市人口。到90 年代后,中国城镇人口收入快速增长,城乡收入水平呈现较大差距,到1995年左右,城乡收入比接近3:1。98年到2000年间,主要受城市国有企业改制影响,该比值下降到2.6左右。进入21世纪后,城乡收入比快速拉大,达到3.3:1的水平。直到2010年之后,城乡收入比呈现一定的回落趋势,农村人口收入出现上涨,而城市人口收入较为稳定,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减,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国家扶贫计划、振兴乡村计划的实施,农村收入水平又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2、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分析

社保制度是现代化国家的标志性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实行了适用于计划经济的“高就业、低工资、高福利”保障政策,农村主要实行以土地为保障适用于集体经济的社保制度。

相对完善的社保体系促进了我国的快速发展,维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改革,城乡社保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导21世纪初,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才相继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框架的基本确立,并由此推动了社会保障改革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增大,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3、中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分析

1)在社会保障制度推行实施中,城镇的社保项目启动时间普遍早于农村。比如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城市低保制度,到2003年,该项制度几乎涵盖所有城镇居民。而农村低保制度发展非常缓慢,到2003年,仅北京、上海、天津几个直辖市和东部个别发达地区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到2004后,其他地区开始加快农村低保体系的建设。其他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农村发展也普遍慢于城镇速度。

2)城乡社会保障项目替代率及保障支出水平差异大。当前城镇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保持在40%左右;而农村养老保险待在每月80元左右,同农村人口收入比约为1%左右。在医疗保险方面,城镇的缴费率和待遇也远高于农村。以城镇和农村的社会保障支出的若干年份为例,在 1993 年、1998 年、2005 年、2014 年城乡社保费用支出分别为 167元和8.7元、1311元和34.9 元、2729元和97.5元、8236.10元和328.5元,差异较为明显。

3)城镇社保法律依据更为完善。例如《社会保险法》的主要条款多为针对城镇人口的,而农村关于社保方面的政策条文主要以民政部门的条例为依据,执行效力和法律地位较城镇较为欠缺。

4)是城镇社保体系内的项目内容更为丰富多样。城镇社保对保障人群进行了详细分类,制度较为规范,且保障到位。而农村社保的覆盖人群较为笼统,很多农村人口的社保力度较城镇低。

5)城乡社保障制度建设阶段不同。城镇社保建设较为完善,处于积极预防和保障并重的阶段,而农村相对落后,处于事后被动保障的初级阶段。

总之,在2010年之前,社会保障的各项费用支出中,城镇保障部分要远高于农村保障部分,这一比例维持在4:1左右,城乡投入差异较大。但近年来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逐步建立,这一状况产生改观,城乡投入比渐渐趋于合理。

三、社会保障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向上后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城市工商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收入水平上涨较为明显。在这期间社保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经历了“逆向调节”到逐渐“正相关调节”的路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体制难以有效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起到平衡收入差距的作用,甚至加剧了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直到2007年以后,社会保险制度基本框架已建立完成,适合于城乡教育、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加速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融合和并轨,正在逐步破除城乡二元化制度。到2015年,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以及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直接的提高使得这一差距进一步缩小。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至2018年缴费标准提高到220元,大大提高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的特殊国情,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收入差距会产生较大影响,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制度建立初期,城乡收入差距受到社保水平提高的影响后,短期内成负效应,即社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第二阶段是社保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后,逐渐表现出促进平等分配的正向效应。以具体的时间来看,在2007年以后,随着农村社保的快速普及,社保制度对城乡收入调节起到了正向作用。特别是2015年以后,随着养老保险并轨政策的实施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成缩小趋势。本文建议政府应继续加大社保资金的投入力度,逐步整合城镇和农村的社会保险资源,使全国范围内的居民社会保险能统筹调度,加快实现社会保障项目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任祎楠,朱琳.浅谈对提高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5(35)

[2] 杨风寿,沈默.社会保障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05)

论文作者:邓双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论述社会保障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论文_邓双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