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_商业论文

论商业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_商业论文

略论商业企业经营状况的总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状况论文,评价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流通领域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商业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愈来愈大。如何及时、全面地把握企业经营状况,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已成为商业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商业企业仍习惯于由国家、地方或上级主管部门对其经营状况进行考核、评比,而缺乏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自主、经常的监测,造成经营盲目、竞争乏力。因此,我们认为,重视和建立商业企业经营状况总评价体系,并将之作为强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对商业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决策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业企业经营状况的总评价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企业经营状况总评价不再局限于企业被动地接受有关部门的考核和评比,而是成为企业为适应市场和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主动行为。其二,评价的角度不同,总评价是从企业微观角度出发,将企业相关经营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通过纵向比较,用以评价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水平;通过横向比较,反映本企业与同行业、同规模企业在经营水平上的差距。其三,总评价由于着重于企业微观管理,因而评价内容较细,涉及面较广。

二、商业企业经营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商业企业的经营过程也是一个探求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要改善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各环节的经营管理。选择评价指标,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顾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故应先对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若干侧面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再作出总评价。

(一)反映企业经营收益方面的指标

商业企业作为独立核算的法人,其经营的基本要求是要最大可能的获利,避免亏损发生。所以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就成为反映经营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主要指标有:

1.营业利润率。是指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额与商品销售收入之比,即企业销售每百元商品所实现的利润。

2.资金利润率。是指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与全部资金平均占有额之比。该指标大小不仅与企业资金占用构成和周转速度有关,还与商品销售的费用、其它收支和实现利润大小有关。

(二)反映企业经营稳定性方面的指标

从事经营活动就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为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就应在增加经营稳定性方面下功夫,以提高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主要指标有:

1.资产比率。是企业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之比。资产比率反映企业资金的使用状况,比率越大,说明企业长期经营的稳定性越强;反之,则说明经营风险较大。

2.支付能力系数。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支付各项应交应付款的资金数与需要立即支付的应交应付款数之比。支付能力系数越高,说明企业短期经营的稳定性越强。

3.商品适销率。是指库存商品适销额占平均库存额的比重。企业库存商品结构是否合理,对其整个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历来是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只有把商品最终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而取得收益;反之,就会积压商品和资金,使经营陷于困境,降低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4.流转计划完成率。是企业某一时期实际流转完成数与计划流转数对比的数值。计划执行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优劣,如果企业经常无法完成计划,将严重影响经营的稳定性。

(三)反映企业经营能力利用方面的指标

商业企业在组织商品流转过程中,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还要有其经营网点,并有充分的资金做保证,这些构成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只有使各种经营要素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才能使商品销售有更大的增长。因此,企业经营要素利用的好坏,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主要指标有:

1.劳动效率。是指企业的商品流转额与活劳动消耗(平均工作人员数)之比,它是反映企业经营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2.商业网点能力利用率,是指单位商业网点所完成的工作量。对零售企业来讲,其网点的能力利用率就是单位能力(营业面积或柜台数)所完成的营业额。网点能力利用率越高,说明企业物力利用状况越好。

3.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是说明企业流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周转了几次,用商品销售额与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相比得到。次数越多,说明周转速度越快。

(四)反映企业经营费用和损耗方面的指标

商品流通费用是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的货币表现,无论商品流转情况,还是资金或利润状况,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商品流通费用发生关系。主要指标有:

1.流通费用率。是流通费用额与商品销售额对比的结果,说明每销售百元商品所开支的费用数额,它受费用额和商品销售额两个因素的双重制约。

2.损耗率。是指商品损耗额占商品销售额的百分比。影响商品损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运输距离、运输工具、气候条件、库存保管水平、销售方式和营业人员工作质量等,损耗率的高低间接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五)反映企业经营服务质量方面的指标

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取得,不能离开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即要在满足消费需要,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组织购销活动,不断开拓经营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企业经营状况时,应重视对企业经营服务质量的评价。主要指标有:

1.商品经营品种完成率。是实际供应品种数与规定经营品种数(或品种定额)的比较,企业经营品种越丰富多彩,就越能广泛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社会经济效益就越大。

2.差错率。是反映销售过程长短数最高限额的要求,是差错额(长、短款额)与商品销售额相比的结果,它是零售企业经营的特有指标。差错率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服务质量的高低。

3.损害消费者事件降低率。是指报告期损害事件数与基期比较降低的程度。所谓损害事件,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如擅自提价、掺杂使假、缺斤短两等)事件的发生次数。该指标大小反映企业服务质量的高低。

(六)反映企业经营发展方面的指标

企业经营不仅要求生存,更重要的是求发展,重视经营发展,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指标有:

1.利润增长率。是用报告期利润总额与基期利润总额对比后减1得到,它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收益发展的一种重要指标。

2.流转额增长率。是用报告期流转额与基期流转额对比减1所得结果,它也反映了企业从事商品流转活动成果的发展状况。

3.现代化设施采用率。是用现代化设备总值与企业现有全部设备总值的对比,它表明企业现代化设施采用的程度。企业现代化设施一般包括:冷热气、灯光、音响、广告、运载等设备的现代化。在研究时,应首先根据我国商业企业的现有情况和国际商业发展状况,确定出现代化设施的标准。

三、商业企业经营状况总评价方法

前面介绍了评价商业企业经营状况的各种指标,并从不同角度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运用上述指标进行评价,尽管比较全面,但由于企业的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水平高低不一,变化幅度、趋向也有所不同,会造成实际评价和比较的困难。例如,有的企业某一项(或几项)指标完成较好,其他指标完成较差,就无法进行评价。因此,采用一个综合性数据对企业经营状况在时空上进行总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供选择的方法通常有综合指数法、综合率法、记分评定法,功效系数法等,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仅对综合指数法作简要说明。

综合指数法就是对有关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分别进行加权平均求得综合指数,以综合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计算经营状况综合指数的步骤是:首先,确定分析对比的指标。选择何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是总评价的关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有很多,有偏有全,有主有次,在选择时,要结合本企业经营的特点,选择那些最能综合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指标(在前面所介绍的指标中,我们提供了17个指标作为总评价参考指标);其次,将计算期所需评价的企业实际水平同上期水平或同行业先进(或平均)水平相除。如果考察的是反指标,则要倒除,求得各项指标的同度量指标;再次,根据所需评价的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其适当的权数。最后,进行加权算术平均,以求得总指数。

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总评价的优点是较为明显的:一是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优劣作出明确的回答,使企业迅速掌握影响综合指数的各因素变化,抓住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改善经营;二是可避免使用某种单一指标所带来的以偏代全的问题;三是权数是按照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标签:;  ;  ;  ;  

论商业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