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涌

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涌

成都铁路局成都建设指挥部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建筑行业相较之前有了巨大的进步,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后浇带工艺是现代房建工程的一个标志,也是大型房建工程必须的基础性技术,因此,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应该根据我国房建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后浇带工艺运用的前提,在提高后浇带工艺运用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后浇带在房建工程中更为准确而全面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设计原则与作用、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策略,希望能为今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房建工程;后浇带;应用策略

在现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后浇带工艺是现代房屋建筑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也是房屋建筑施工的重点内容,后浇带工艺的优劣直接对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房建工程质量,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为后浇带施工技术今后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设计原则与作用

1.1后浇带施工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设计时,需要把释放应力作为主要原则。群房结构、高层建筑以及建筑基础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为一个整体,工程地基会由于重力的作用发生下沉现象,为了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在施工时就应多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在进行后浇带设计之前要对整个裙房结构与基础的强度进行核对,以正确计算建筑结构的内部预应力。在设计完成后,利用后浇带技术去把裙房和基础结构分开,然后根据地基沉降量确定后浇带施工建筑的时间。

1.2后浇带在房建工程中的作用

在房建工程中后浇带主要的作用是解决沉降差以及减小混凝土因内外温差影响而导致的应力裂缝。进行后浇带的浇筑能够有效的提升房建工程的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后浇带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主要存在于高层建筑中,其是为了分割高层建筑与裙房两个结构明显存在区别的施工工序,需要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结束且沉降量达到预定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后,再进行另一部分的浇筑;二是温度后浇带,温度后浇带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中,具有良好的伸缩空间与自由度,进而使内外温差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得到抑制;三是伸缩后浇带,伸缩后浇带能够控制混凝土因收缩形变导致的房建结构受损的问题。

二、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策略

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只有严格的依据设计文件、后浇带施工工艺、施工规范的要求,才能够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提高房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1选择恰当的浇筑时间

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也不相同。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对于收缩后浇带,需要依据混凝土的收缩工作情况对施工时间进行确定,一般来讲不宜少于两个月,通常认为这时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已经完成60%以上;对于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通常应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即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先沉降,以释放一部分高层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或者根据沉降观测,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若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预估高层与裙房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量处在控制范围之内时,亦可以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在对高层建筑与裙楼之间进行后浇带施工时,由于主楼的荷载远远高于裙楼荷载,故主楼先进行沉降,裙楼后进行沉降工作。因此,该阶段的后浇带施工时间要在主楼完全结束沉降后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后浇带的钢筋控制

后浇带部位的钢筋一般不宜断开,而应让钢筋连续通过,即只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临时断开。若后浇带内钢筋如果断开,则应满足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不得超过25%,焊接接头不得超过50%。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后浇带内钢筋的规格、数量、尺寸、间距、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由于后浇带内钢筋暴露时间较长,钢筋锈蚀不能避免,故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应对钢筋表面颗粒状或片状老锈进行除锈处理,若有钢筋被压弯或踩弯现象,应及时进行校正。

2.3模板的预设

对模板进行预设工作,首先要将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作为主要的依据,然后对其进行划分,将混凝土浇筑施工层的支设模板进行确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首先预设钢丝网模板,运用该模板来确保钢丝网格与钢丝粗细的均匀性和统一性。在设置后浇带时,要保证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的情况下进行,并且还要保障后浇带结构构件能够正常受力,进而具备承受设计荷载的功能。一般情况下,进行后浇带施工时,要根据后浇带的方向,在其两侧设置单独的模板带。在确保后浇带混凝土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标准后,对预设的后浇带模板以及支撑进行拆除。这样不会对其他模板进行的周转工作产生影响,有利于保证结构构件自身的安全可靠性。

2.4选择合适的材料与浇筑工艺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采用不具有收缩性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以通过使用普通水泥和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进行配置。所采用碎石应根据所浇筑后浇带的钢筋密度确定,一般为5~31.5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砂子应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但不得使用海砂,进而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性能强度。

在浇筑后浇带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并将两侧混凝土面上的浮浆、松散混凝土予以凿除,并铺设一层与后浇带同强度砂浆或涂刷界面处理剂。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浇灌密实并加强养护,防止新旧混凝土之间出现界面裂缝,造成薄弱部位。在浇筑垂直后浇带时,应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控制好振动棒与模板的间隔,保证钢丝网模板的完整性,防止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发生水泥浆流失的问题。

2.5后浇带的保护工作

进行后浇带浇筑之前,在施工区域一定范围内要对施工荷载进行限制,并做好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施工采用快拆体系的模板方式时,应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后浇带附近的支护质量,防止在对模板进行拆除时,由于支撑移位、松动等问题给后浇带质量产生影响。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一般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者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且未到达设计规定强度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其他作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工艺是从结构与功能上确保房建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现代房建工程常见的结构处理与施工技术。在后浇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加强监督及检查,以保障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体系将会更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建筑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尤美霞.浅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6)

[2]熊德奇.研究房建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06)

[3]邹尤锋.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7(10)

论文作者:刘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  ;  ;  ;  ;  ;  ;  ;  

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