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物起支撑作用的多为混凝土结构。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在人们对于居住要求要来越高的情况下,就需要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此来提高混凝土质量,从而达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分析现如今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一些提升其质量管理的策略方法,希望建筑工程行业可以以此为参考,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升质量管理,从而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55.7文献标识码:A
1导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引入,极有力的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它一方面提高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稳固性,另一方面也转变了建筑建造思维,对于建筑业的革新来说意义重大。在国内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管控能够很好的响应时代的需求。在具体的施工进程中,相关单位务必要将混凝土质控摆在关键位置,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出发,不断完善混凝土质控机制,最终促成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并助力国内建筑业的发展。
2建筑项目中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技术
2.1浇筑作业中的关键技术流程
混凝土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浇筑作业,前期混凝土的制作以及后续的振捣作业都是围绕着浇筑作业展开的。良好质量的混凝土的制作是为了有更好的浇筑作业质量,而高质量的浇筑作业可以为振捣作业打下基础,从而顺利完成建筑工程。要保障浇筑作业的质量,首先就需要前期的考察。建筑模板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只有模板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建筑的具体要求,才能保障浇筑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检查模板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对钢筋的主要结构体系有一个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将其参数指标与标准的钢筋结构体系相比较,从而以最小的误差确定模板规范,然后决定所采用的浇筑技术。在浇筑期间,一定要严格注意模板的位置以及钢筋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相关质量检测人员以及施工人员一定要提高意识,一旦两者结构位置发生变化,不但会导致后续建筑出现安全隐患,更可能出现工作作业中的安全事故。因此,在浇筑作业期间,一定要确保模板位置以及钢筋结构变化,当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调整,在确保无误后在进行相关的具体操作。
2.2振捣作业关键技术
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之后,需要将混凝土均匀分布,从而保障结构的安全与稳定,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振捣作业。振捣作业的良好进行,可以让混凝土填满浇筑作业留下的模板缝隙,从而让混凝土结构更加稳固,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保障建筑质量安全。振捣技术的良好进行需要设备和人工相互配合,从而保障作业的顺利进行。根据浇筑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作量以及强度水平,确保振捣作业的质量。振捣作业是一项工作量相对较大的施工作业,所以需要以设备作业为主,进行大面积的振捣,然后由人工作业为辅,进行一些细枝末节的操作,在人工和设备的相互配合下,从而高质量的完成振捣作业。
2.3保养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完成浇筑和振捣作业后,就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养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没有良好的保养措施,就会导致混凝土在后续的凝结固化过程中出现龟裂等不良反应,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并且很难保障建筑的安全。混凝土是由不同材料配比形成的,其中含有较多的水分,一旦停止操作,混凝土就会慢慢凝结固化。在此期间,施工人员想要保障其进行正常的反应,就不能让其强度上升过快,需要不停的添水已保障混凝土的正常反应。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混凝土的结构变化过程,从而使其结构性能达到建筑作业的标准,保障建筑的安全与稳定。使用合理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既能减少浪费,还可以更好的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在以前混凝土保养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大量的水,这种保养方法低效且会浪费大量的水。现如今有了更好的养护材料代替水来进行混凝土的保养,新型材料可以在混凝土与空气之间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混凝土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且很好的组织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节约用水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混凝土的保养也要根据时间以及使用材料等进行具体的工作作业,比如在冬季对混凝土进行保养就需要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在空气温度以及湿度变化的情况下,保养的时间也就不同。在冬季进行混凝土保养时,一定不能将水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的裸露部分,这样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变化,成为不稳定因素,最好是使用保温膜进行保养,可以更好的控制膜下的温度以及湿度,从而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3.1混凝土原材的质量管控
为了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务必要将混凝土原材的质量管控摆在首要的位置,具体来说,其一,在原材选购的过程中,就应该严把质量,做好品控,尽可能的选择具备资质的、规模较大的供货单位;其二,对于进场的混凝土原材要予以严格的质检,不合格产品禁用;其三,务必要严加控制混凝土的生产环节,对于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及时分析、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将一些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中,进而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为后续的混凝土施工提供基础性保障。
3.2混凝土配比的质量管控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混凝土配比的质量管控也不可或缺,务必要通过精细化的质控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比重符合施工配合比,将各组成部分用量予以明晰化。具体来说,务必要严控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建筑中各混凝土构件质量达标。举例来说,要有效避免混凝土中水比重过大的问题,当混凝土各组成部分中水用量超标时,则会引发后续的混凝土构件中孔隙过多,进而导致了构件强度的急剧下降,因此,务必要确保混凝土中用水量准确。对于水泥、集料、外加剂等其他组成部分也是一样,任何一部分的用量不合理都会导致后续的混凝土施工中出现各类问题。而通过有效的质控把握配合比,则可以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拌合以及养护作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3.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控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中,混凝土施工环节的质量管控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通过精细化的施工环节质控,可以将混凝土各道工艺的施工质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动态的、全方位的管理,提高了混凝土质控的力度。具体来说,要关注以下要点:其一,施工原材进场后,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开展科学的、仔细的验收工作;其二,混凝土拌合作业中,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定时检查混凝土的拌合情况,并确保混凝土的拌合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其三,在混凝土的养护环节,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定期对混凝土表面洒水,以确保混凝土持续性湿润,在冬季施工中,施工单位则应该及时转变养护策略,具体应转变“保湿养护”为“保温养护”,及时对养护的混凝土予以覆盖保温。
结束语
要想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以及耐久度,就需要抓紧每一个技术细节,从最开始的材料配比以及拌制到最后的保养作业,都要依据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方式进行工作。在整个施工作业中,施工团队应当更好的协作配合,发现施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加强管理,创新出新的方法技术,更好的完成工作作业,从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大伟.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59.
[2]陈春雷.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8(33):106.
[3]潘甜甜.公路工程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256-257.
[4]雷师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6):166-167
论文作者:何培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作业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