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来黄土高原治理的历史回顾_黄土高原论文

48年来黄土高原治理的历史回顾_黄土高原论文

四十八年黄土高原治理的历史明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土高原论文,明鉴论文,历史论文,四十八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黄土高原整治,1949年建国后不久,就组织有关部委对黄河流域、黄土高原进行勘查规划,并在1954年制定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1955年全国人大批准了这个报告,从此,黄土高原整治就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展起来,迄今已过去了48个年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回顾已往48年黄土高原整治的全过程,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将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好地完成重建一个秀美山川的伟大事业。

黄土高原荒漠化的三大危害

土地荒漠化定义包括三种土地退化现象、即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国独有的黄土高原,由于第四纪黄土分布集中,土层深厚,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是一个与周边地区自然景观及环境状况截然不同的特殊区域。由于土质疏松,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从史前时期起就存在着比较显著的水土流失,进入历史时期以后,人类活动又加剧了土壤侵蚀,致使水土流失更趋严重。据最新统计,水土流失面积达43.0万平方公里,占本区总面积的83%以上,每年土壤流失量16亿吨。

巨大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已直接影响到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每年因地面肥沃表土被冲刷,损失氮、磷、钾等肥分5000万吨,这比该地区农业年施肥量要高好几倍。另一方面,某些地区因沟壑的朔源侵蚀,一次暴雨可使沟头前进80余米,黄土高原遭受蚕食,造成土地资源可利用率大幅度降低。

每年16亿吨泥沙流入黄河干流,导致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抬升,平均10年抬高1米,以致河床普遍高出两岸华北平原3-5米,河南开封段高出8米之多,形成举世闻名、独一无二的“地上河”,构成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潜在威胁。

巨大的水土流失还严重影响重大水利工程综合功能的发挥。由于水库淤积加速,使库容减少很大,如已成建40余年的三门峡水库被迫改建和改变运行方式,年发电量比原设计减少78.3%,装机容量减少63.3%。新建的小浪底工程虽预留了很大的泥沙库容,但它是黄河干流最下一级能起减灾作用的控制性枢纽工程,如泥沙来量不能逐步削减,其综合功能也很有可能大大缩小。

过去四十八年成就的回顾

国家和群众在过去的48年里,为水利水保工程的修建和造林种草、封山绿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这表现在:

黄河下游的来沙量显著减少,据水文实测1919年—1961年,平均每年来沙量为16亿吨,这个时期中上游水利水保工程尚未起步,基本反映了自然状态。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拦沙,加之以中上游修建了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库以及梯田、淤地坝等水保工程,拦沙作用极为明显,1961年—1989年间每年平均来沙量只有13.3亿吨,比自然状态减少了16.9%。

黄河下游的淤积量急剧减少。上世纪50年代,下游平均淤积泥沙4.04亿吨,到80年代降为0.34亿吨,减少了91.6%。

水利工程、梯田、淤地坝、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也对减少土壤侵蚀起到了明显效果。据最新研究表明,全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地面积即年平均流失土壤5000吨/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面积,由治理前的14.73万平方公里,削减为10.49万平方公里减少了28.8%。

通过半个世纪的观测、试验、分析和大规模群众治理经验总结,在土壤侵蚀的发生机理和治理措施的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户包小流域治理一新鲜经验,已经成功地推广到大多数地区。

水土流失治理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如上所述,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进行了一系列治理,并取得明显效果。四世纪70-80年代扣除气候干旱等因素影响后,水利水保曾经使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入黄泥沙减少3-4亿吨,占20世纪50-60年代入黄泥沙量的20%-25%。但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

首先,要注意到一个客观事实,入黄泥沙量和下游河道淤积量的减少,主要都得益于水库、打坝和梯田,因为各地过去实际的造林种草面积不大,成活并发挥效益的更少。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虽然开展较早,但1949-1980年的平均侵蚀量仍高达22.33亿吨,其中水库拦沙即占6.03亿吨。以人们熟知的陕北延河为例,它位于晋陕峡谷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三十多年来,流域内开展了水土保持和兴修水利工程,下垫面有了很大变化。截止到1989年,已修梯田204平方公里,累计植树造林1204平方公里,种草511平方公里,打坝淤地35平方公里,建成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6座,总库容近达2.3亿立方米。这些工程多数是70年代以后修建的,在80年代产生拦沙效益。据水文实测分析70年代平均输沙量4682万吨,80年代减为3193万吨,减少量为1489万吨,即削减了31.8%。但与此同时,水库库容淤积了近1亿立方米,占泥沙减少量的2/3以上。有关部门测算,淤地坝和梯田的拦沙量约占总拦沙量的30-40%。因此,水库、打坝和梯田3项的拦沙量之和,就是全部拦沙效益,而造林种草工程的作用实际还没有发挥出来。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植树造森、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等即已成为既定国策,但实际完成的面积并不多,许多完成的林草面积其保水保土的效益更少。有人形象也概括为:“耕地有二报一,林地有一报二”。不少地方历年上报造林面积已超过总土地面积,实际造林很少,保存下来并且成活的更少。

来看一个省的例子,据统计,山西省1949年—1985年37年累计造林面积为445万公顷,而该省1985年底统计的宜林地总面积一共才有418.8万分顷(《山西经济鉴·1986》),累计造林面积超过了总宜林地面积,显然水分太大。而且按此统计计算,森林覆盖率将达28.47%,比当年统计的森林覆盖率13.87%超出一倍还多。个别地方上报的完成造林面积累计数,甚至超过了该地总的土地面积。

从整个黄土高原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5省(区)的106个县来看,这些县土地总面积有23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在建国初期为3%左右,经过近50年的努力,增加到15.5%(包括灌木),森林覆盖率平均每5年只增加1.25%,进展极其缓慢。按照过去那种速度,要达到公认的森林覆盖率30%以上的标准,从现在起还得用近60年的时间。有人估算,西周时期黄土高原上曾有森林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占本区总面积51.7万平方公里的61.9%,是一片水草丰美、林木蔽天的秀美山川。但是按过去的造林速度,要达到这个标准,从现在起需要185年多的时间。显然,这样的治理速度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作者认为,四十八年黄土高原整治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期效益,关键问题是过去的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事业,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只是一种单一行为。每个省(区)每年都由国家下拨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水土保持事业费,然后按计划任务多少分配到各个市县。例如山西省,1982年水保经费还只有860多万元,1987年增加到1930多万元,1989年达到近3500万元。在给各市县下拨水保经费的同时,确实也下达了要求完成治理任务的计划指标。但这些计划指标没有和广大农民群众一家一户的现实切身经济效益紧密挂钩,而只仅仅是主管部门的善良愿望,因此农民很难有完成这些计划指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于加快治理的四项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已经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特别是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要在10年内初见成效,即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50年后,即到2050年,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宜林地全部绿化,“三化”草地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也就是真正实现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工程。”

为了实现上述宏伟蓝图,朱镕基总理特地提出了“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七字治理方针。作者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该抓紧21世纪最初的5到10年,用好用足中央特别制定的这一方针,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以钞票换生态,而农民仍旧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进行单一粮食生产的旧习,避免重蹈“政府发票票,农民划道道”的覆辙。使广大农民群众能使用国家粮款补贴,在退耕还林(草)的土地上不但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效益,还能创造出比原来种粮更多的经济收入。这样才不会在7年后出现反弹,山河依旧。

2、黄土高原上现有宜牧地约2390多万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6%以上,人均面积高于畜牧业发达的瑞士、荷兰、丹麦等国。应以此为基础大兴草业,大力发展集约型的畜牧业,同时政府要鼓励发展以畜产品为原料的肉、奶、皮革等第二产业,调整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使其由传统的农业种植业型结构尽快转变为现代畜牧业、加工业占优势比例的牧、工、农型结构。

3、在承包主体上实行多元化和多样化。现在有些地方已出现个人承包规模达到数万公顷土地造林绿化的典型事例。是否可以考虑对一些重点土壤侵蚀地区,如位于窟野河、秃尾河下游的神木县,是入黄泥沙的产沙中心,侵蚀严重区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年侵蚀量达21474吨,核心区更高达34447吨。但该县大于25度的坡耕地仅5800公顷,而大于25度的坡荒地还有7320公顷,能否比照退耕还林(草)的标准,制定对这类荒山荒坡的补助办法,吸引附近农户和其它经济实体(如中资、外资)承包并投资经营治理。

4、在造林方面可重点采取墨渍战略,即以国有天然林为根据地,向其四周扩展。由于历史原因,本区的天然林在解放后50年来采伐不多,保存较好,如黑茶山、吕梁山、白于山、黄龙山、子午岭、六盘山、陇山等国营林区,虽然是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上几座孤岛,但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与其周边的农业区形成鲜明对比。如黑茶山林区位于土壤严重侵蚀区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上游。现有天然林大都为农田所分割,成零星分布状态,这是几千年来人类不合理过度屯垦的结果。如以国有天然林区为主体向周围扩展,政府对农户实行退耕还草的补贴,一则国营林局管理、保护和抚育的专业力量强,可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验收,二则有利于在若干年后使森林连成一片,产生更大的生态效益。

标签:;  ;  ;  ;  

48年来黄土高原治理的历史回顾_黄土高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