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方法: 2014 年7 月—2016 年3月,我们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引导性心理治疗患者68名,利用康复治疗时间,针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开展行为技术和引导性心理治疗,并在出院后应用自制精神分裂症患者引导依从性调查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院后继续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显示症状、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家属满意度和自我接纳均有所改善。结论:引导性心理治疗可有效地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提高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心理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对自己的病无认识,不主动求治,因而病程多迁延,复发率高。许多研究表明,维持治疗是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1]。但维持治疗存在依从性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如何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做过不少研究。引导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引导性心理曲解的认识达到缓解或消除心理障碍及躯体症状的心理治疗方法[2]。本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引导性心理治疗,并随访1年,以探讨其对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预防复发情况的作用。本文为探讨引导性精神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68 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4 年7 月—2016 年3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在35分以上,且不具有攻击性[3]。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0 例,女14例,年龄 28 岁~57 岁,平均年(34.6±3.7)岁,包括首次11例住院,多次住院23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6岁~59岁,平均年龄(34.9±3.8)岁,包括首次住院14例,多次住院2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次数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4]。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其利培酮口服治疗,每日2~4 mg。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精神科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引导性心理治疗,1~2 次/周,每次持续40 min,具体措施如下。
1.2.1 第1阶段 治疗关系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是精神疾病治疗的重要基础,通过给予患者充分的同情心和积极关注,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同盟关系。同时对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向其传递精神分裂症的相关信息,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促进其自知力的提高[5]。
1.2.2 第2阶段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精神分裂症,使其让识到精神症状的实质是一种脑功能紊乱的表现,通过接受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支持,具有较高的康复可能性。采用意向对话引导方式,使患者接受精神分裂症症状也是一种真实思维现实这一观点,引导患者充分认识到幻觉、妄想或者遗失只是一种愿望或恐惧,是本我和自我冲突的结果,是潜意识的引导所致。
1.2.3 第3阶段 引导患者对自我进行接纳,增强其对于疾病的自知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在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后,帮助其从客观角度认识疾病,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形成一种全面的认识系统,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观,提高其参与治疗的主动性,并通过增强患者对于精神症状的认识程度,掌握正确的客观自我和主观自我辨别能力[6]。
1.3 疗效观察 治疗前及治疗第3周、6周12周通过治疗态度和自知力问卷对2组患者的治疗态度和自知力进行评定,问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治疗态度及自知力越好,并对2 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态度及自知力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其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调查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开始后,2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治疗态度及自知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估显示,其中观察组患者不依从4例,部分依从11例,完全依从19例,治疗依从率为88.24%;对照组患者不依从14例,部分依从13例,完全依从7例,治疗依从率为58.8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6,P=0.006)。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相关报道指出,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难度较大的原因主要为此类患者治疗依从率较差,仅为 43.6%左右,患者常自行停药。因此,探讨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查尔斯在《精神分析入门》一书中指出,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为患者缺乏自知力[7]。由于精神症状主要为在现实检验过程中自我存在不可靠、不全面的特征,从而造成精神病患者出现本我和自我冲突。引导性心理治疗指的是在治疗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给予其无条件的共情和关注,从而使患者得到认可和尊重。谢新晖等研究认为,共情本身就可发挥心理治疗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引导性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加强对冲突根源的认识,从而促进其现实检验能力的增强。本文中,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引导性心理治疗,其目的主要为促进患者自知力的提高,进而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改善。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其治疗态度及自知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引导性治疗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引导性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8]。
参考文献:
[1]夏佩利,傅祎俊. 耳穴压豆法联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07):145-147
[2]张丹,刘莉,欧建君,吕海龙,李亚敏. 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16:(08):156-159
[3]梁可美.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13,12(07):156-158
[4]蔡红霞,苏晓光,赵春海. 工娱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04):102-105
[5]曾妙容,蔡燕玉,彭燕萍,黄世伟. 健康教育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A].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2008,12(05):145-148
[6] Fogel J, Ford DE. Stigma beliefs of Asian Americans with depression in an Internet sample[J].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5, 50(8): 470-478.
[7] Dickerson FB, Sommerville J, Origoni AE, et al. Experiences of stigma among out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 Schizophrenia Bulletin, 2002, 28(1):143一155.
[8] Hudson TJ, Owen RR, Thrush CR, et al. A pout study of barriers to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schizophrenia[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2004, 65(2): 211-216.
论文作者:王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性心理论文; 心理卫生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症状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