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防水防渗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建筑工程项目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区域,一定要获得最佳的施工处理,促使建筑物表现出可靠性。要全方位对建筑物的耐久、实用性等进行把控,具备良好的条件,最后避免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应用防水防水施工技术手段较为重要,值得高度关注,确保建筑物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实力,给社会以及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一、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的原因
(一)房屋设计
房屋建筑过程中规划设计是第一大步骤,控制好房屋建筑设计的质量水平,也同样是对建筑质量的基本需求。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方案,可以有效避开房屋质量问题产生,特别是房屋渗漏问题。将房屋防水施工、外墙施工、室内地下室、厨卫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有效提升房屋防渗漏水平。屋面建筑工程不具备良好的排水设计规划,就会导致由于积水问题带来的屋面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情况,加剧屋面结构防水材料变质腐化,降低了材料的持续防水效果,导致屋面渗漏出现。外墙施工设计过程中,如果要追求建筑外表美观,不关注外墙结构的稳定性,就会导致砖墙之间存在不紧固的连接,在产生雨水的侵蚀之下,外墙结构裂缝也会构成雨水渗漏问题,综合考虑结构材料的性能质量,达到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目的。
(二)施工因素
建筑工程渗漏问题出现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施工环节。施工环节管理不到位导致的疏漏,屡次产生了渗漏问题。这个方面会由于有些施工单位不能对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资质进行严格把控,另外一个方面会因为施工单位在使用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并未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造成的。所以在详细的施工流程中,施工方需要增强对工程材料以及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确保施工流程中应用了合格的建筑材料以及设备设施,一定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的标准选择最合适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水平。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应用策略
(一)建筑墙面防渗漏技术
外墙面渗漏主要由结构和外墙粉刷施工的工序质量造成,施工人员要在施工中采取遮雨防潮措施,在砌筑前严禁浇水润湿,防止小砌块日后产生干缩,导致外墙渗漏出现。其次,在楼外墙面施工中应对去浮浆、接缝浆等技术进行全面把控。为了有效确保预留孔洞外观精准性,还要对连接处运用防水砂浆,分层嵌实。施工人员要确保工程墙与梁板连接处有一定可塑性,可以在连接处增加混凝土和振捣次数。施工过程中应当运用三排孔或多孔的砌体来实现对外墙面的堆砌。所用砖块应确保每一块砖棱角都齐全,选择砖块的长度与模块不相匹配时,要用实心砖进行调整。
(二)墙窗口防渗漏技术
外墙窗口渗漏主要由施工的工序质量不严密、工艺流程不合理而形成,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工程建筑中外墙窗框与洞之间的封闭环节,有效避免外墙窗框与洞之间存在细缝现象的发生。在工程建筑外窗安装工作结束后,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应当依据一定的制度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甚至可以抽样进行喷淋试验,确保外窗防渗漏,在发现窗口部位内墙有渗渍、渗漏情况时,施工单位要及时对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并组织专人做好修补工作。此外,工程建筑外墙窗口应当具有抵抗风力的作用,因此,在选材时应确保窗口材料能够抵抗规定风压值,除此之外,还应当确保工程建筑外窗窗台低于室内窗台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楼厨房及卫生间防渗漏技术
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积水问题,可在卫生间的浴缸和冲淋部位的地面与墙面,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加做防水层,装修时要避免在地面上打孔、钉凿破坏防水层,同时厨房及卫生间的防渗透工作,要对所有的管材和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施工应用材料与出厂合格证中的标准保持一致。施工人员在对卫生间和厨房进行防渗透工作时,每一项工作完成后都必须由专门人员对工作进行验收。尤其注意排水管道安装问题,工作人员要用通球试验来检测排水管道排水状况,并对厨房内的相关设备进行盛水试验。防水施工要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来对卫生间内的浴缸和领域部分的地面和墙体进行防水工作。
(四)建筑地下室防渗漏技术
地下室漏水问题是因为接缝和管道较多,在施工质量不达标情况,易引起渗漏现象,主要出现在墙体蜂窝通道、施工冷接缝、结构伸缩缝等位置,对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埋下不安全的隐患。目前,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中,经常会采用高分子卷材、防水砂浆柔性材料等预防渗漏问题,虽然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为了彻底的解决漏现象,施工单位要采用三元乙丙防水涂料为基料,对建筑外侧墙进行填加填充剂、抗紫外线剂,同时施工单位要配合相应工艺制作水乳防水涂料。此外,工程建筑地下室防渗漏技术运用还应当结合控制层,对涂层总厚度进行控制,施工单位要注意在晴天施工,避免成膜期内出现雨水冲刷问题。
三、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措施
(一)应用新型防水防渗材料
选择新型防水防渗材料,能够良好有效的提升建筑层面的防水效益。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防渗材料,从现今的情况来看,我国防水材料市场并不具备良好的规范性,采购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防止出现假冒伪劣的防水材料。工程时间过程中,一定要对防水材料的使用方案进行优化,避免产生偷工减料。选择防水材料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实现对防水材料的选择,禁止购买不具备生产和使用合格证的防水材料。
(二)严格控制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是否科学合理是造成建筑渗漏是否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已定义要从管理层面增强对施工工序的掌控,避免施工操作不到位带来的渗漏。比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施工材料达到工程设计标准。之后综合现实情况在调制材料的过程中科学合理控制水、涂料的应用比例,完成均匀搅拌浆液之后,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涂料的涂刷工作完成。
(三)做好质量检验审查
有效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措施,需要始终如一的依靠最终的验收审查流程实现严格控制,保证其可以具有十分良好的质量验收效果,对其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以及偏差都可以及时的发现并且高效修复,控制好每一道关卡。这样的针对防水防渗技术手段的质量检验不但要重视其自身的处理质量水平,还需要重点依靠相对应的防水防渗系统以及结构的协调性分析,帮助其可以在未来的后续施工过程中良好有序的运行下去,这样也可以充分确保建筑物运行效率,避免受到水侵害。
四、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工程的数量逐渐增多,人们也更加关注建筑工程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如何保证建筑工程工程建设的质量是施工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防水防渗工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工程的防水性能,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02):259-260.
[2]李小龙.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3):16-17.
[3]杨新民.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7-8.
[4]蔡求炉.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12):104-105.
论文作者:周胜刚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建筑论文; 防渗论文; 外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