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交流对中美关系改善的作用及启示-基于中美建交40年的历史考察论文

体育文化交流对中美关系改善的作用及启示-基于中美建交40年的历史考察论文

体育文化交流对中美关系改善的作用及启示
——基于中美建交40年的历史考察

肖焕禹1,倪京帅2

(1.上海体育学院 传媒与艺术学院,上海 200438;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体育部,上海 201620)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契机—轨迹”理论,对中美建交40年来体育文化交流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分析了外交政策导向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契机”的形成和“轨迹”的发展,解读中美建交的历史背景和体育文化交流的特征与价值。认为:在“和平与发展”“构建开放合作和谐社会”“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的影响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具有体育文化财富的共享性、体育竞技的对等性、体育文化交流的公共性特征;中美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中美建交,促进中美和平发展;改变世界格局,获得话语权;树立国家形象,展示大国责任;深化体育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 体育文化交流;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国家形象;体育外交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这个具有历史性的决定对于发展两国关系维护世界和平,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具有深远影响。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对华认知正在发生变化,战略疑虑不断增强,中美进入矛盾频发阶段。2017年特朗普政府先后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四个文件,强调“美国第一”,把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者”,并要与之进行“战略性竞争”。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冲突亦是大国博弈下两国摩擦升级的体现,可见随着中美实力对比不断有利于中国的变化,未来中美外交中还会出现很多不和谐声音。党的十九大后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正值中美建交40年后,中美关系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体育在中美关系中将会继续发挥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前景如何?本文通过中美建交40年中国外交政策和典型体育事件的分析,探寻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契机”,勾勒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为解决中美外交问题,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开启新时代中美关系大格局,提供体育助力与体育交流模式。

1 体育交流:“破冰”中美关系的重要元素

20世纪后半叶,世界格局由美苏两霸争雄,逐渐向由美、苏、中、日、西欧五种力量组成的多级结构发展,呈现多边外交的新时代。为了适应世界多级结构时代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开始寻求接触和交往的渠道。“乒乓外交”的出现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针对有必要实施新造林改造的区域,第一应对相应区域的林地进行清理,即将其中杂灌以及树林等清除干净,随后再实施具体的整地操作。其中,可应用的整地方法包括带状整地以及全垦整地两种。倘若应用全垦整地法,则需要在对造林地实施完砍杂炼山操作以后,利用体积较大的钩机于相应位置进行排水沟的挖掘操作,随后应用勾机实施60厘米左右的全垦深挖再耙平的操作一次,再以等高线为基准,依照相应标准实施具体的挖栽植穴操作。为降低水土流失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可在实施完全垦整地操作以后,以等高线为基准,以4到5行为单位,每隔一个单位便开挖一条宽度约为30厘米的拦水沟。

1971年在名古屋举办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庄则栋和美国运动员科恩互动之举通过电波传至中美最高领导层,毛泽东、周恩来捕捉到了这个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良机,立刻批准了美国乒乓球队副领队哈里森向中国乒乓球协会提出访问中国的要求,并对外宣布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实现了两国漫长外交寒冬过后的破冰之旅。可以说,体育文化交流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世界格局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准确来说,“乒乓外交”有两部分构成,一是1971年美国乒乓运动员访华,二是1972年中国乒乓球队回访。在乒乓外交中,中美乒乓球比赛中的结果被设计成为平局,体现了中美两国对于这场以体育为载体的外交仪式所做的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

美国《时代》周刊曾发表评论指出:“这“乒”的一声,全世界都听到了。”小球转动了地球,成功的“乒乓外交”传递了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理想与信念,以此为契机中美两国在官方对话、民间往来和商贸关系得以开启。中美两国在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巨大障碍,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乒乓外交”给中美之间20余年的对峙画上了句号,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它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基于“契机-轨迹”理论的中美建交40年体育文化交流历程分析

2.1 “契机—轨迹”理论

“契机—轨迹”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社会的构成》(1984年)一书中提出的研究社会变迁的理论。吉登斯认为“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是片段性的”,片段具有明确指明的开端、过程、趋势及结果,由此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1]“契机”就是这些片段中的重要临界点,它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和决定性的环节,或为事件,或为时间点。“轨迹”即为连接这些关键临界点的发展脉络,它是由契机引发变迁的方向和形成的曲线。在科学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把握好契机对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契机—轨迹”理论认为:如果将国家的形成看作是一个片段,意味着在分析中切入“历史”,如果在历史中确定某些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就构成了一个变迁的序列,若确定了开端,就可以追寻过程序列中的发展脉络[2]。不同社会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国家形成的片段,体育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面反射镜,能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纵览中美建交40年体育文化交流的历程,体育是构成中美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片段,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关键性“临界点”,这些关键临界点组成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契机,正是由于这些契机形成了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轨迹变迁。

随着CBA的职业化、商业化的发展,詹姆斯、库里、汤普森、欧文、韦德等一批美国篮球明星加入到CBA职业联赛行列,在CBA的外援中几乎被美国球员包揽。斯蒂芬·马布里是CBA历史上第一个取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现役外援,在效力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期间,在他的带领下三夺CBA总冠军。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中美两国体育人才的流动逐渐成为常态。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战胜了中国女排,2015年中国女排在郎平指导下重夺世界冠军,其中也蕴含着郎平在美国执教时总结的经验和方法。正是像郎平这样的精英教练,使中美两国排球运动得到提高和发展。美国是世界体操的强国,而美国体操教练的中坚力量则是来自中国,桥良曾带出约翰逊和道格拉斯两名奥运冠军,2012年奥运女团冠军成员罗斯的教练梁浩泉也是来自中国。中美两国体育精英通过职业联赛、表演赛、电视转播、NBA明星来华加入CBA、在彼此运动队执教等各种形式,参与到体育赛事和各种社会、商业、新闻、文化等活动,促进中美两国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文化的传播。

SCHWARTZ D提出了瑞波协议共识算法,该算法在产生新块之前要求多轮投票,不需要挖矿。此算法较为高效,但BFT能力为仅(n-1)/5且节点必须提前确定。代表性应用为瑞波币。

2.2 “和平与发展”外交政策下的中美体育文化交流(1979-1999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外交政策,对外开放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外交战略模式从结盟对抗转变为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发展友好关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在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实现“在本世纪内达到世界一流运动水平,成为世界体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宏伟目标,中美两国建交后体育交流得以重新恢复。1979年,享誉全球的拳王阿里以美国时任总统卡特“和平使者”的身份来访中国,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亲切接见。在这次会见中,阿里提出在中国开展拳击运动的建议,邓小平表示“只要人民喜欢的体育运动,在中国一定会开展”。随着国门的逐渐开放,美国运动员也开始参加在中国举办的举重、游泳、排球、桥牌等体育赛事。中国运动员也走出国门到美国参加冬季和夏季奥运会及各种体育赛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迎来了复苏的春天。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全员培训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师日常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创新创业经验交流机制,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创新创业经验的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实践锻炼机制,完善教师实践锻炼制度,将创新创业作为教师实践锻炼的内容之一,鼓励教师到一线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建立对口学习机制,组织创新创业骨干教师到对口院校学习创新的先进经验,既能拓宽教师的视野,又能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水平。

在近代中美交流历史中,无论是商业交往还是文化交流,都映射出了“文明是相互流动,相互学习”的人类发展基本理念。鸦片战争以后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体育作为西方文明的物化载体,通过租界侨民输入我国。清末民初在西风东渐过程中,西方的各种思潮纷沓而来,以美国侨民为主的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等组织对近代体育进行广泛传播,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并积极开展。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确定学校设立体育课,接纳美国伍德等人提出的“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的体育教育思想。1924年第一个全国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成立,近代体育在我国全面开展。近代在中美体育交流和发展中,自觉和不自觉、有形和无形地在推动全民族重视体育的同时,起到振奋民族精神和推进民族意识觉醒的目的[3]。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原因,中美关系处于对峙交流终止状态。

(1)复苏之路:开启中美体育交流新途径

(2)奥运模式:为中国恢复在各个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地位提供了范例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宝贵文化财富,其宗旨是“和平、友谊、进步”,加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1954年国际奥委会第50届全会上,国际奥委会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但是,由于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美国人布伦戴奇试图制造“两个中国”,继续保留台湾“中华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的席位,基于此,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断绝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中美两国建交改变了世界格局,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回归国际组织发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在中美建交同年的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史称“奥运模式”的“名古屋决议”,即大陆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参会参赛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国旗,台湾是“中华台北奥委会”,使用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会歌、会旗和会徽,妥善地解决了我国与台湾在国际奥委会中的会籍问题,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从此中国开始全面加入各类国际体育组织,参加各类国际赛事,为推动我国体育对外交流发展创造了条件。1980年我国派出由28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的冬奥会。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夏季奥运会,中国派出了353人体育代表团,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共32枚奖牌,金牌排名第四位,展示了新兴体育强国的实力。

本届奥运会中国台北奥委会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目的比赛,这是海峡两岸同胞首次在夏季奥运会同台竞技。“奥运模式”破解了台湾在国际上的尴尬和瓶颈,除了体育,也把台湾经济、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带领到国际场合。“奥运模式”使海峡两岸运动员同台竞技从梦想变为可能,为中国重返世界各项体育组织扫清了障碍,实现了中国体育在国际体育舞台上从围观到参与的转变过程。同时“奥运模式”从体育的视角破解了海峡两岸长期难以解决国际场合同台的政治难题,为两岸关系发展贡献了体育方案和智慧。

(3)开放提高:中美体育文化交流促进运动水平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实现了我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和跨越,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伴随对时代主题认识的变化,中共十三大后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从“支持世界革命”变成“为国内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中美两国建交打开大门之后,体育文化交流呈现勃勃生机,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以良好的体育素质和形象参加一系列美国城市承办的体育比赛。1979年12月2日至9日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美国奥斯堡市中心体育馆举行,中国体操运动员在中断了17年之后重新参加世界体操锦标赛,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世界级大型体操锦标赛,中国男女队在这次锦标赛中分别获得了第四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1980年8月中国运动员朱政获得美国哈特福德国际体操邀请赛高低杠冠军。1981年7月24日至8月2日首次世界运动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体育场举行,中国运动员张爱玲获得了女单冠军,并携手刘霞摘得女双桂冠。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中受miR-1254所调控的DEG,以及其所富集的生物过程、参与的信号通路、PPI网络虽有待进一步探究和证实,但却可为后续miR-1254对结直肠癌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导。通过认识miR-1254所调控的基因网络,可全面了解其可能作用的靶基因,应用适当的RNA修饰或特殊的递送途径等方法,尽可能避免“脱靶”效应,以寻找治疗结肠癌更有效、安全的方法。

在走出国门赴美参加体育比赛的同时,我国积极承办各种赛事邀请美国运动员来华参赛。1980年10月12日至17日国际举重邀请赛在上海拉开序幕,来自美国等12个国家代表队参赛,经过五天十个级别的紧张角逐,中国举重队取得15枚金牌,获得总分第一名,美国队取得10枚金牌,获得亚军。两国国旗在体育馆冉冉升起象征着中美体育交流新时代的开启。从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到20世纪末,中美两国体育文化的频繁交流在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同时,促进了我国体育竞技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有些项目达到世界一流运动水平,逐渐向世界体育发达国家迈进。

2.3 “构建开放合作和谐社会”的中美体育文化交流(2000-2012年)

(1)创新引进:开创中美两国体育文化交流新局面

(3)踏浪前行:加强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建设体育强国

[2]叶太青:《闽东北片方言语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42-69,69-98页。

为加强中美体育文化的交流,推动篮球运动的开展,2004年“美国篮坛NBA中国季前赛”引进中国,美国篮坛巨星们为中国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篮球比赛,篮球明星姚明作为火箭队主力队员出现赛场,凭借精湛的球艺赢得了亿万人民的喜爱。美国篮坛NBA中国季前赛落户中国不仅给国人带来精彩赛事,也加深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篮球文化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开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在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指导下,在体育领域紧密合作,在积极引入先进的体育赛事让国人享受体育明星高层次比赛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际顶级赛事所带来的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软实力和所架起的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具有里程碑意义。

(2)精英引领:中美体育文化交流注入活力

体育明星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引领着中美两国体育文化的互动和发展。2002年姚明以NBA选秀状元的身份加盟NBA,突破了当时体育体制,开启了NBA在中国的黄金十年。在NBA赛场上姚明的表现可圈可点,作为一名亚洲球员跻身于NBA联盟一线球星的行列,当属NBA联盟超一流中锋。姚明以特殊贡献奖进入了名人堂,其幽默、极具爱心、坚韧不拔的品质和精湛的球技,赢得了中美两国球迷和人民的喜爱,成为青少年的偶像,甚至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也是姚明的粉丝。在一次火箭队慈善晚宴上老布什在发表讲话时说:“我想特别感激YAO,感谢他为休斯顿这座城市带来的贡献。”2013年2月2日,姚明被休斯顿市长安奈斯帕克授予“休斯顿友好大使”的称号,市长在致辞中用了三个词评价姚明:“勤勉、努力和聪明。”还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姚明日”,并赠送了一个“荣誉市民”的钥匙,姚明不仅是优秀运动员也是一个优秀的中国文化符号,因姚明登陆休斯顿火箭队,让无数国人开始喜欢篮球关注NBA,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

本文讨论的“契机”是指导致中美关系发生质性变化的重要外交政策,从而形成了中美体育文化交流转型的关键“临界点”。以这些重要政策为出发点,“契机”具体指国家引领性外交政策出现的时间点(和平与发展外交政策、构建开放合作和谐社会、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契机”的出现形成了中美建交40年体育文化交流发展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99年)复苏之路:开启中美体育交流新途径;第二阶段(2000年—2018年)创新引进:开创中美两国体育文化交流新局面;第三阶段(2019年-)合作共赢:中美体育文化交流新常态。

(3)媒介传播:助力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加速器

目前,体育传媒是体育产业中极具市场潜力的领域,中美两国体育交流借助现代信息传播手段,连接更加紧密,媒介传播成为助力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加速器。中美体育传媒领域都拥有巨大的体育媒介市场,美国拥有以ESPN、FOX、NBC等传统付费电视为主的体育传播渠道;中国则是以央视体育频道、腾讯、PPTV等体育传播媒介为代表。从2012年开始,CCTV-5携手NBA已经在中国农历春节期间为篮球迷奉献了8届NBA新春赛。据统计2017年NBA新春赛CCTV-5共进行了17天、26场比赛的直播,直播时间长达63小时。本届新春赛CCTV-5直播覆盖18.47%的观众,总观众人数2.4亿人,26场直播平均收视率0.47%,男性观众平均0.63%,较本赛季常规赛节前收视水平增长三成。其中,勇士、火箭的比赛备受关注,男性收视在0.8%以上。美式体育项目通过媒介传播走进中国的同时,中国传统功夫和太极拳在美国的人气也持续飙升[5]。2017年6月,“昆仑决”泰国站比赛成功登陆美国福克斯和ESPN电视台,开创中国体育IP历史。

2.4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视域下的中美体育文化交流(2013-2019年)

(1)合作共赢:中美体育文化交流新常态

中国是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大国,美国是守成经济发达大国,中美关系在中国外交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九大以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新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走上现代化征程和国际中心。新时代中国奉行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在新时代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15年联合国在其《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进一步确认:“体育对实现发展与和平的贡献越来越大,因为体育促进容忍和尊重,增强妇女和青年、个人和社区的权能,有助于实现健康、教育和社会包容方面的目标。”

新时代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在体育赛事、体育人员、体育学术和体育产业等常态化交流基础上,交流层次和内涵更加深入和丰富,更加侧重于服务于运动员等人性化、生活化的新常态互动交流。21世纪初由华侨周爱明在美国创立的联合国国家文化体育基金会及美中运动协会,主要从事中美体育文化慈善推广,致力于中美文化、体育、经济等方面的对话和交流。其中,联合国国家文化体育基金会是一个非盈利组织,主要通过财务援助和专业培训,为中美两国退役和受伤运动员的再就业生涯提供帮助,同时为爱好体育的两国青少年提供与职业运动员交流的机会。美中运动协会则是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传承中华体育文化,发展全球华人体育事业。两个公益性组织为中美文化体育交流做了许多有益的、开创性的工作,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

员工工资表反映员工每月工资情况,在此按照预留字段进行设计,该系统目前需要字段不超过30个,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再预留30个字段,字段名以字母A开始,其后跟一编号,此编号与工资字段表W_GzItem中的ItemID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列与行对应,从而实现动态字段[3],如图1所示。

(2)民间互动:中美两国体育文化交流的基石

Cluster 4的代表性关键词含义比较集中,如“期刊”“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产业”“手机出版”等,并且“数字出版”“手机出版”也出现在了高频词表比较靠前的位置,综合可确定Cluster 4的研究热点为“移动数字出版”。

李老师扬了扬手中的档案袋,兴奋地说,不要说是下雪天,就是天上下铁,我也要来!今天周小羽没来学校,我特意来找他。告诉你们一个喜讯,周小羽的画在省里得了个大奖,几家媒体都报道了呢,为我们岭北镇小学,当然也为我们岭北镇争了光呢。你们看——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各国在相互交往合作中,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国家外交和国际事物,民间外交作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对国家外交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两国体育交流越来越注重民间互动,学校体育交流和大众体育交流成为弥补政府体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女排女足等项目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平。1999年美国女足世界杯中美女足决赛比赛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双方竞技水平旗鼓相当,包括加时赛在内的120分钟决赛没能分出胜负,最后在点球大战中国队以4:5屈居亚军。赛后中美两国领导人相互致电祝贺。“整个美国都被比赛深深吸引住了,女足世界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美国,也作用于其他国家队(克林顿总统)。”到20世纪末我国运动员先后赴美国参加了两届冬奥会和两届夏奥会以及田径、游泳、击剑、排球、乒乓球、体操、技巧等体育赛事,表现出良好的竞技水平和竞技精神。

在大众体育交流方面,以两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载体,如美国的篮球、棒球等,中国的武术、龙舟等开展体育文化交流,传承中美传统体育文化,共同促进中美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第35届华盛顿首都武术大赛吸引了近2 000人参赛,选手主要来自美国。中国武馆遍布全美,很多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也办起了武馆。2018年9月,中国武术套路队赴美交流,在联合国、时代广场、纽约市政厅及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多场演出,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武术热潮[7]。在学校体育交流方面,“中美大学生体育文艺周”是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以大学生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为主要内容,为促进中美两国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友谊桥梁。特别是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帕克十二联盟主办的中美大学生篮球邀请赛,于2012年首次在中国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5届[6]

相比其他算法,我们的正交不变矩由于存在正交性条件,高阶项系数趋于零,并且增加和删除一个项对其他项没有影响。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前进,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新世纪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挑战,中国提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共建和谐世界。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两国深入开展体育文化交流,开创性地将在世界体坛与美国民众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代表美国体育形象及品牌的一些运动项目引入我国举办。2002年网球大师杯赛首次落户上海,当年网坛“八大天王”聚首上海,美国著名职业网球选手安德烈·阿加西和罗迪克参赛,奉献了精彩激烈的争夺战。2009年上海开始承办ATP大师系列赛上海站的比赛,上海网球大师杯赛的成功运作,为我国举办国际顶级职业体育赛事积累了经验。2005年起在上海举办的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是我国举办的最具国际影响力国际顶级田径大赛,也是在亚洲第一次举办的赛事。国际田联规定,参加该项赛事资格的田径选手必须是世界田径比赛年度排名前40位的选手。在该项大赛中,刘翔先后与美国的7位跨栏巨星争冠夺金,其中2005年至2007年三战美国田径巨星阿兰·约翰逊的战绩尤为脍炙人口,成为中美运动员在中国同台较量的一段佳话。2010年国际田联黄金联赛更名为国际田联钻石联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则中国强,美国是当今公认的世界第一体育强国,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中美竞技体育领域的合作,以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和2028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为契机,加强两国间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科学训练、联赛运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借鉴。2017年天津全运会期间,中国棒球协会与MLB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中国棒球队以俱乐部形式加入MLB,中国也将借鉴MLB的经验成立联赛公司。MLB还在中国的200所小学推广棒球,在南京、无锡和常州设立了三所青训中心。2017年6月,中国女垒以俱乐部形式参加了美职垒比赛,女垒姑娘70天打了47场比赛。为了备战2022年冬奥会,中国冬季项目25名教练员8月启程赴美学习,在佐治亚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培训[7]。日益频繁的中美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也见证着全球化时代中美体育的相互交融与相互依存关系。

3 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特征

3.1 体育文化财富的共享性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创造了极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并且形成了本民族的体育文化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能够使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交流在借鉴和融合过程中,共享人类多样化体育文化成果。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着各自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并成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体育文化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观基础上,突出的是“集体、和谐、共享”;美国体育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科学观基础之上,强调的是“个体、进取、竞争”。随着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以篮球和棒球为代表的美式体育文化在中国广受欢迎,让中国民众感受到了美国大众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体育文化中的许多运动形式,诸如气功、太极等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也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因此从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历程来看,共享两国体育文化财富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就这样,依靠严密的生产管理与全体职工奋战,终于顺利度过管线焊接这一关。70千米管线,6790道焊口,经过超声波探伤,其中一部分复经X射线拍片检查,一次合格率达96%,工程质量优良率达98.1%,无一处渗漏,一次试运投产成功。

3.2 体育竞技的对等性

从中美建交四十年的体育交流历程来看,是中国学习美国先进经验的40年,这是建立在中美互相理解、寻找双方利益共同点的基础上,中美体育竞技文化互为影响、互为借鉴的40年。中美两国在长期的体育交流合作中,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状态。虽然中美体育交流在两国关系发展中扮演着“晴雨表”的积极角色,但是中美体育交流中还存在着主体角色差异,存在着不对等的倾向,在两国的交流过程中,价值分歧和去政治化问题始终是两国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难题。在中美体育交流过程中,彼此的体育文化在异国植根,也必然会受到本方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中美双方在体育交流过程中都要不断作出调整和回应。中美体育竞技交流的对等,需要根据共同的利益和需要来制定标准,依靠大家平等协商来制定统一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并且需要中美两国共同遵守。

在具体测量过程中,水准测量的测站数据长,前、后视距差和黑、红(基、辅面)面读数各项内容都要符合标准要求,并且不得因为读数问题,导致误差过度,对最终的测量结果造成不良影响,针对测量中涉及到的转点,要采用尺垫完成相应的操作[2]。通常来说,水准点到沉降测点间转点次数都是一次,最多不得超过两次。需要观测人员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特别注意的是,针对路堤填筑期的观测,应当依据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完成相应的观测。

3.3 体育文化交流的公共性

现代社会体育是人类健康文明的基石,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于体育在促进身心健康中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体育可以全周期、全人群保障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可以成为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从全球范围看,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政府都高度重视通过开展体育运动来促进大众健康、增进民众福祉。同时,体育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美建交后四十年的历程中,体育成为两国交往中的重要内容,究其原因在于中美两个国家的人民都热爱体育运动,体育所蕴含的价值观,如积极、健康、公平竞争、团队合作、追求卓越是普遍的,是两国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8]

4 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启示

4.1 促进中美建交,助力中美和平发展

以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为形式,以两国政府高层对话为实质的“乒乓外交”,促进了中美历史性的建交,在世界体坛谱写了一段体育交流促进国家关系转变的佳话。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发展的转折点,通过体育交流两国由完全敌对、隔离的状态转变为正常化,促进了中美和平发展,极大改善了我国对外的国际环境。乒乓外交之后,极大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步伐。1971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随后英国、日本、希腊、联邦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乒乓外交对于中国改变外交局面,实现对外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国的各体育组织在这一时期也借助乒乓外交的东风,积极重返国际体育组织大家庭,正式开启了新中国体育国际化、全球化的大幕。

4.2 改变世界格局,获得话语权

国际话语权是掌握国际关系事务主导权的核心要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角逐的新前沿。当今世界的国际秩序一直以美国为核心并由其主导,在全球体育领域的大格局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一直拥有着国际体育领域的绝对话语权,以篮球、棒球、橄榄球等为代表的美式体育文化,在世界上处于主导和引领地位。当前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国际形象得到了快速地提升,国际地位的变化需要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以及应对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挑战。因此构建东方体育文化的话语体系,主动将东方体育文化向美国传播显得尤为必要。增强中国体育的国际话语权,构建东方体育的话语体系,是一个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重要基础。为了推动中美体育交流的健康和谐发展,中国必然需要在国际体育事务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运用有效的体育国际话语权积极向美国乃至世界传播中国体育。

4.3 树立大国形象,展示国家责任

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翻开新篇章的重大机遇,从国际发展战略上看,“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开始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体育成为彰显国际竞争力、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主张的载体。中共十九大以后,构建新型大国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逐渐有力量地在国际外交中体现大国责任和国际担当。体育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可以发挥国家间交往的“第一媒介”的作用,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国家实力[9-10],促进国际社会和平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受到中美两国政府的重视。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推动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体育民间交流不断增多,体育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国家关系战略中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树立着大国形象,展示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大国责任。

4.4 深化体育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当前中国正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深入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体育社团改革推行“专业人办专业事”,姚明、李琰、王海滨等一批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成为了各个运动项目协会的“掌门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跨界跨项选材成为了一种新模式,在中国军团奥运备战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职业联赛中,伴随着三大球联赛改革,中超球员限薪、外援和U23新政、排超联赛全新的赛制和高科技手段的应用、CBA联赛推出全新的季后赛和全明星赛制,职业体育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改革发展带来了各种机遇,为进一步深化中美体育合作交流带来了十分广阔的前景。

5 结语

中美两国之间的体育交流成为中美两国交往中的重要内涵,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纽带和桥梁。中美建交40年来体育文化交流连绵不断[11],从乒乓外交开启中美交流的大门后,在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背景的影响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从中美体育文化交流中“契机”“轨迹”的关系看,“契机”推动了中美体育文化交流“轨迹”的形成,“轨迹”带有明显的政策引导的阶段性特征。当前两国正在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体育高层磋商交流更加频繁,交流的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国际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美关系的良好发展也必将为不断深化的中美体育交流提供丰富的话题和合作的空间,推动未来中美体育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5.

[2] 李春.嬗变与重构: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服务模式转型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1):24-27.

[3] 倪京帅.美国体育在近代上海的传播路径及价值探略[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15(7):40-43.

[4] 高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J].当代世界,2018(5):5.

[5] NBA新春赛中央五套26场直播,观众超两亿[EB/OL].http://www.sohu.com/a/126132794_498697,2017-2-13.

[6] 第七届中美大学生体育文艺周开启[EB/OL].http://edu.szonline.net/contents/20181107/20181112133.html,2018-11-07.

[7] 中美体育交流踏浪前行[EB/OL].http://www.xinhuanet.com/overseas/2017-11/07/c_129735065.htm,2017-11-7.

[8] 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出席中美论坛展望中美体育合作[EB/OL].https://sports.qq.com/a/20170913/075943.htm,2017-9-13.

[9] 邓星华.全球化进程中体育与国家形象构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1-09(1).

[10] 艾险峰.多元文化语境下体育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43(1):28-32.

[11] 钟秉枢,刘兰,张建会.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新使命[J].体育学研究,2018,1(2):37-44.

Func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 in Improvement of Sino -US Relations ——Based on 40 -year History of Establishment of Sino -US Diplomatic Relations

XIAO Huanyu1, NI Jingshuai2

(1.School of Media and Art, Shanghai Univ.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2.School of Sport, Shanghai Univ.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 :Adopting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opportunity-trajectory theor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ast 40 years,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of “opportun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jectory” in Sino-US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 under the guidance of foreign policy, explain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Sino-US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of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the foreign policy based on “peace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an open and cooperativ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establishing a ne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new era”, Sino-US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 has promoted shared sports culture wealth, equal sports competition, and sports culture exchange for all. Sino-US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s can promote Sino-US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peaceful development; change the world pattern and gain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establish national image, demonstrate major power responsibility; deepen sports reform and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 Sino-US relation; new model of major-country relation; national image; sports diploma

收稿日期: 2019-07-24;修回日期 2019-08-16

第一作者简介: 肖焕禹(1953-),男,吉林镇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20X(2019)10-0012-07

标签:;  ;  ;  ;  ;  ;  ;  

体育文化交流对中美关系改善的作用及启示-基于中美建交40年的历史考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