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彬
(大邑县出江镇公立卫生院 四川成都 611344)
【摘要】目的:观察慢阻肺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96例慢阻肺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48例慢阻肺患者均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48例慢阻肺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成效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48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48例患者,且组内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阻肺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利于改善患者病情状态,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同时利于护患服务关系的良好改善,值得综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阻肺;舒适护理;干预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028-02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comfort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August 2017 received during the period of 96 copd patients as object of nursing service in a random grouping 96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48 patients were given comfort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the control group of 48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compared two groups patients nursing effect difference.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mode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4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ng function index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48 patients with the same period, and patient care services total satisfaction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mplement comfort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pd model, to improve the state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quality of life, at the same time conducive to good improvement of servic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s worthy of comprehensiv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Slow resistance lung; Comfort care; Intervention methods; Effect
慢阻肺是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同时,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存在着较大威胁,亟待给予合理的医护干预措施,强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水平[1]。本研究为选择适宜慢阻肺患者应用的护理服务方案,系统选取了我院2016年6月以来接收的96例同病症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了舒适护理模式,且为便于护理成效观察,特纳入了我院同期接收的另48例慢阻肺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了常规护理模式;进而对不同护理方案下的2组患者预后情况实施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96例慢阻肺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慢阻肺症状,患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情况。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区间46~78岁,平均(59.7±12.4)岁,病程3~8年,平均(6.9±1.3)年。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区间45~76岁,平均(58.4±11.6)岁,病程3~9年,平均(6.7±1.5)年。本研究2组慢阻肺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解痉、平喘、祛痰、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48例患者均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做好患者病情观察及日常呼吸护理管护,嘱咐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配合的事项,给予对应药物护理服务措施。观察组48例患者均给予舒适护理服务方案,具体护理路径如下。
(1)呼吸道舒适护理。从慢阻肺患者疾病角度来讲,患者通常存在着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所以患者治疗阶段,合理做好患者呼吸道护理工作十分必要。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呼吸道有无阻塞痰液情况作定期观察,对存在痰液阻塞、难以有效咳出者,可通过雾化吸入、机械排痰措施实施干预,对症状较轻者可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咳嗽、咳痰方法,并给予拍背、叩背等方式辅助排痰[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注意引导患者口腔清洁,辅助清除口腔异物,避免细菌滋生,依托此类护理服务措施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舒适状态。
(2)病情舒适管护:针对慢阻肺病情急性加重期患者,日常需注意做好患者病情分析,患者卧床休养阶段,注意抬高床头30°,确保患者体位舒适度;在患者面罩吸氧、鼻导管吸氧同期,做好血气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实时观察,避免病情的迁延进展。且针对卧床阶段患者,需注意做好定期翻身、拍背、肢体按摩等工作,以避免皮损、褥疮等情况发生[3]。此阶段还需注意做好患者静脉补液、营养支持工作。待患者迈入康复期后,可采取侧卧位、半卧位休息,减少呼吸困难、缺氧情况发生,并鼓励患者自我开展床上、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参与呼吸训练,训练其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自主呼吸训练技巧。以此通过病情优质管护,强化患者生理舒适度。
(3)心理舒适护理。慢阻肺病发人群以中老年群体居多,此类人群往往存在较强的心理敏感度,病发后易存在紧张、恐惧及较高的家庭负担顾忌,此类问题均不利于疾病治疗、改善。因此,护理人员需通过委婉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做出掌握,并以健康宣教形式告知患者慢阻肺疾病的发生、进展机制,通过积极配合治疗完全可实现病情控制,以此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对自身疾病有较全面的认识[4]。另外,还应逐一解答患者的治疗困惑问题,满足患者的疾病知情需要,给予患者心理层面鼓励,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再者,护理人员日常应注意保持病房安静,护理过程中需要保持轻缓、准确操作,夜间避免声响、灯光刺激,为患者创造一个优质的睡眠环境,确保其心理舒适感,降低外部因素所致的心理波动影响。
(4)饮食舒适管护。慢阻肺疾病患者饮食方面存在着一定禁忌,因此患者院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当辅助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关饮食规范,辅助家属构建科学的饮食计划,注意减少牛奶类制品食用,因为牛奶易引起痰液粘稠度增加,并降低食用油炸类、海鲜类食品的品类,因为此类食品易诱发呼吸道不畅情况;尤其需要规避烟酒、葱、姜、蒜类刺激性食物食用,以避免气道黏膜刺激而出现炎性反应。日常多进食蔬菜、瓜果、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通过科学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必要的营养供给。并养成进食前后漱口、饭后适量运动的习惯,构建健康的生活计划,以此实现慢阻肺疾病预防、控制目的。
1.3 观察指标
综合观察2组慢阻肺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肺功能评价均采用肺功能测定仪实施,主要测量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同时,采用科室自制问卷实施2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护理服务专业性、心理护理水平等方面内容,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级标准,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十分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实施2组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本研究2组慢阻肺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可知:对照组48例患者护理干预前FEV1/L水平(1.24±0.25),FVC水平均值为(43.8±8.9)%,护理干预后FEV1/L水平均值改善为(2.82±0.47)、FVC水平均值改善为(68.7±6.7)%。观察组48例患者护理干预前的FEV1/L水平为(1.26±0.23)、FVC水平均值为(44.5±9.3)%;护理干预后后FEV1水平均值改善为(3.74±0.56)%、FVC水平均值改善为(73.8±8.5)%。综上内容可知,2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均呈现良好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本研究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可知:观察组48例患者经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组内十分满意患者29例(60.42%),满意者17例(35.42%),不满意者2例(4.16%),组间护理服务总满意度达95.84%;相比对照组48例患者经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后,持十分满意态度者19例(39.58%),满意者18例(37.50%),不满意者11例(22.92%),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77.08%。本研究2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阻肺是呼吸内科临床较常见的一类疾病,患者通常具有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显著特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且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还存在着病死率较高的风险。因此,针对慢阻肺疾患人群,科学做好疾病的治疗干预十分必要[5]。同时,从慢阻肺患者预后康复促进角度考虑,在临床治疗期间借助科学的护理服务措施,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舒适体验,也是提升后续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
本研究中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的舒适护理模式,是以强化慢阻肺患者预后为目的,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展开对应的护理服务干预,通过呼吸道护理干预、呼吸训练指导,促进了患者呼吸功能的正常化,且针对不同阶段患者通过对应的护理管理措施,保障了患者生理层面舒适度[6];并依托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措施,避免了负性心理因素导致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进一步为患者机体营养支持提供了客观保障,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48例慢阻肺患者经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48例患者(P<0.05);由此,也进一步表明了慢阻肺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价值,可强化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提高其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后续综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秋萍,秦徐菁,屠春林.慢阻肺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7,(24):260-261.
[2]郑莉虹.振动排痰护理对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33):294.
[3]康秀红.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48):22-23.
[4]卞恩华.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7,(35):236-237.
[5]倪文梅.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6):138.
[6]周晓燕.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7,(19):128-129.
论文作者:刘晓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模式论文; 病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呼吸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