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凤来学校,629200)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道德和法治课程是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依据,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初中学校道德和法治课程的属性而言,以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为教学目的,实现教育理念,培养了正确的学生价值观,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初中伦理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使学生提高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知识的同时健康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在教育方面,我国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标准,改革和创新了初中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个体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只有这样,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教学才能更有效率。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以立德树人为理念
在初中德育和法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立德树人教学的教学理念。即使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有关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还是在教师,只有教师努力提高自生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以高超的专业素养为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把自身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之中,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搭建素养培育平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取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在某种情况下的交流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范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最后引导学生实现核心素养。比如针对网络上热议的"老年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分析各类现象的成因,对于这些行为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进行讨论,并从中得到启示。学生会在一系列鞭辟入里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了法制观念,提升了公民素养。同时深刻的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这就是真实情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他们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引发共鸣,自然在认知的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只要是和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实际,或是社会上的热点现象,都可以作为学习的素材,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形成正确认知,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认识,提升境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重视情感教育的渗透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同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能力与品格的综合,其在教学中往往是以理论知识的形式体现,但同时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对理论知识的简单记忆或理解,而是要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产生真正的认同,才能够将这些品质与能力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而情感教育则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使其投入到现实情境中,通过理论知识的形象化来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触动,进而认同所学的课程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有关于团队合作的故事,如大雁通过特殊队列的合作飞行提高飞行速度,顺利完成迁徙等,这样的故事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触,从而真正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树立团队意识。
四、培养“核心素养”要善于整合课程资源
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强调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各方面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更加强调学生的整体知识连贯性。正是因为如此,《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要更好的集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实行“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发展路线,还要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来进行拓宽,有计划的选择教学内容,深化课程体系,从而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目的。例如,在《诚信为本》这节课中。课程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对我国古代有记载的关于诚信的案例进行了解,搜集相关资料。之后,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为何要恪守诚信的原则”进行仔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之后学生可以彼此交换自己所搜集的资料。通过各小组的信息汇总之后,各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经验分享,互换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课堂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诚信的话剧表演,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一诺千金》、《曾子杀猪》等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愉快的掌握要学习的内容,还让学生联系到了生活中点点滴滴各个方面的常识,比枯燥的讲述显得更有意义,效率更高。
五、回归课堂生活本真,拓展素养培育途径
道德与法治课非常实用,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社会,感受社会道德规律和规范的力量,形成客观合理的价值体系,回归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培养应该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活动。只有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本质,用学生和周围的学生感染和影响学生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它也是学生自身知识增长、能力提升、情感升华和全面发展的主题。也是学生自身知识增长、能力提高、情感升华、全面发展的主体。只有通过自身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观察、思考、参与、运用,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核心素养培养的共识。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中汲取生活的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实际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核心素养也随之进一步深化。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受到了大多数初中思想道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许多教师不断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伦理道德和法治课程教学质量,以更好、更快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证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必要和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政伟.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69.
[2]蒋爱萍.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2):59.
[3]缪晓萍.加强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17):100.
[4]张翠雅.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努力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J].考试周刊,2017(76):85.
[5]张学思.关注有效体验 提升核心素养:有效体验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2):16
论文作者:田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法治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道德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论文;